(第一章)风
(第一节)风的谚语
春风谚语
春风百柳气象新,万物发芽春又生。
人不能在江边睡,风吹受凉变泥鳅。
游人撑伞江中游,脸被风吹像烧饼。
掌船艄公江中看,风吹游人像煤炭。
春季或曰春天,其规律性的变化反映,正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所指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其意思是: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即推陈出新,是万物生命萌发的季节,非人所为的天地自然,且都开始富有生气,大地上的万物开始显得生机勃勃。
春季非人所为的自然中的风是很厉害的,而且是年年皆如此:每年从“立春”节气开始刮东风;春天开始刮的东风,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正像《辞海》所载:“立春”一候的“候应”,叫做“东风解冻”。
因为春季的风是这样的厉害,所以谚语第二句指出:人不能在江边睡,风吹受凉,患了严重的疾病,会死人的。用比喻性的夸张说风吹受凉变泥鳅,指人受病会死,来世变泥鳅。
第三句说:游人怕春日晒,撑伞江中游,可是江中的春风躲不过,游人在江中被风吹得像芝麻烧饼似的,脸上会出现许多疙瘩,难看。谚语最后一句继续说春风厉害,叫做:掌船的艄公江中看,春风真厉害,游人的脸被春风吹得变黑了:比喻性的夸张说似“像煤炭”。
夏风谚语
动物小鸟空中行,热得无力也飞行。
热得雀鸟枝头叫,掉了翅膀亦能行。
热得蜻蜓无翅行,热得蝴蝶飞半空。
天气热闷年年有,热得蜜蜂直嗡嗡。
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或曰其表现,在每年的“小暑”、“大暑”节气,即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其特征非常突出明显,例如:每年从“小暑”节气开始,风刮的都是温的,所以古代气象科学家将“小暑”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概括叫做“温风至”。
总之,夏季自然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正像《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所指的:“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其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是自然界万物繁盛,大地上的万物开花结果,长势旺盛,天气虽然热,但正是万物生长成熟所需要的。
然而,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每年到“小暑”、“大暑”节气时,刮的风都不凉快了,使人感觉是温热的,而且自然界中的小鸟、蝴蝶、蜜蜂等都受到了影响。
炎热的气候,使小鸟热得空中飞行,求得点凉快,尽管被热得无力,但也得飞行。夏天气候最炎热的时候,热得麻雀在枝头上叫,飞来飞去,有的尽管是累得翅膀掉了,也得飞行,这其实是一种比喻夸张。蝴蝶一般说来是飞不高的,因为天气热,亦往高处飞,求得点凉快,故蝴蝶飞半空。蜜蜂对夏季“小暑”、“大暑”节气,其自然气候最炎热的反应就是蜜蜂出窝,如做窝或曰做巢树洞的,就会飞出树洞围绕着蜜蜂窝的周围嗡嗡叫。
秋风谚语
年年秋风吹进窗,穷苦孩子借衣裳。
一到立秋寒蝉鸣,自然气候渐渐凉。
每年秋郎一声叫,天下穷人猛一惊。
秋天过去天变冷,数九寒天不好过。
秋季的自然界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正像《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所指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意思是说:每年一到秋季三个月,谓之“容平”,因为自然界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地上的万物渐渐成熟,而进入平定收敛或曰进入收获的季节,此时自然气候会变得天高风急,地气清肃,渐渐变凉、变冷、变寒。所以不仅气象科学家将“立秋”节气的“候应”归纳概括叫做“寒蝉鸣”,农家谚语亦云:每年秋郎,即“寒蝉”一鸣,或者说一声叫,天下穷苦人猛一惊,因为每年一到秋天,天气渐渐变凉、变冷、变寒,穷苦人的日子要开始不好过了;所以:“年年秋风吹进窗,穷苦孩子借衣裳。”
秋风秋霜草木黄,大地景色亦变黄。
满山红叶景色关,农家户户秋收忙。
水稻谷子穗粒大,丰收大豆和高粱。
红豆绿豆堆满场,农家妇女会打场。
秋季,全国各地多刮西风。俗话说“秋风扫落叶”,正像唐代大诗人贾岛一天夜里骑着毛驴在长安(即今日的西安)著名的朱雀大街上精心琢磨出来的诗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印证了秋风扫落叶的实际情形;其实不仅如此,霜与风、雨、雷、雪一样,对自然界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典型,所以亦被选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秋季“霜降”节气二候的“候应”,被归纳概括为“草木黄落”。所以,在农家谚语里就出现了“秋风秋霜草木黄,大地景色亦变黄”的说法。
然而,秋季尽管是大多数地方的景色皆变黄了,但有的地方的景色却变得格外突出美丽好看,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北京著名的香山,每年一到秋季,秋风秋霜扫落叶的季节,满山红叶,格外美丽好看。所以农家谚语云:“满山红叶景色美,农家户户秋收忙”。秋季丰收了,所以农谚云:“水稻谷子穗粒大,丰收高粱和大豆。红豆绿豆堆满场,农家妇女会打场”。
冬风谚语
冬北风吹刺骨寒,小寒大寒又一年。
老婆老汉腿发寒,羊皮大衣难遮寒。
富贵人家好度年,天寒地冻亦不妨。
老少乞丐钻寒窑,度日如年盼春光。
冬天或曰冬季,其自然界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最突出的特征,正如农家谚语说的“冬北风吹刺骨寒,小寒大寒又一年”。
然而,按照《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归纳概括出精辟的认识来说,叫做“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意思是说:冬天的三个月,之所以谓之“闭藏”,是指大地上的万物进入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季节;并且冬天最寒冷的时候,水寒成冰,大地龟裂;所以,将“立冬”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概括为“水始冰”;将“大寒”节气三候的“候应”归纳概括为“水泽腹坚”(指冰冻结得非常厚):因为每年一到“小寒”、“大寒”节气时,天气特别寒冷,人们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因为体质下降了,所以农家谚语云:每年一到“小寒”、“大寒”,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会使“老婆老汉腿发寒,羊皮大衣难遮寒”。然而,因客观存在着贫富的实际情形,所以冬天不论变得如何寒冷,如何严寒,对富贵人家来说,都不会受到影响和妨碍;但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就不同了,所以“老少乞丐钻寒窑”。“寒窑”指烧砖的地方,比较暖和,即便是这样,冬天的日子也是非常难熬的,所以“度日如年盼春光”:春天阳光暖和,就好办了!
(第二节)风与健康
风与养生保健
(一)风
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说的“风”,按照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非人为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上常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通常用风向和风速(或曰“风级”)表示。
风会促使干冷和暖温空气发生交换,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社会来说,风又是一种自然能源。
人们对自然界中的“风”的认识和解释,可以说相当早。例如,古代科学家们将非人为自然界中的风高度归纳概括为:春夏秋冬有“八方风”,即东、西、南、北四风,加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风;并且从古籍名著《观象玩占·八风暴》可以看出,“八方风”是有关气候科学方面研究出的可喜的科研成果。
有关“八方风”的具体内容,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重复。
(二)风引起的疾病
风寒
风寒之邪开始侵入人体的表现是:使人毫毛竖直,毛孔闭塞不通,使人体阳气郁而发热。怎么办呢?
如果是处于上面说的情形是比较好的,可采用发汗的方法,如喝点热红糖姜水发汗,即可治愈。
痹证
寒风之邪侵入经络后,就会出现其寒邪阻闭经络,亦会发生痹证及肿痛等症状,怎么办呢?
古人从社会生活中归纳概括出认识性的宝贵经验:这个时候,可采用热汤熏洗或者热敷,或者用艾炙、针刺等方法,即可治疗,以驱除外邪。
肺痹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春秋冬夏,谁也离不开风,而人亦难免被风所邪,如果不注意及时进行治疗,其病邪就会向人体内“五脏”中的肺传入;一旦被传人肺,就会使其肺气不利,其疾病名叫做“肺痹”,就会使人出现咳嗽等病症。
肝痹
被风所邪,患了肺痹后,由于不注意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传之于肝脏,使其肝气不利,其病名叫做“肝痹”,就会使人发生胁痛、呕吐食物等不良现象。
脾痹
脾痹又叫脾风病,会使人出现黄疸、腹中热、心烦、小便黄等病症。其原因就是患了肝痹后未能及时治疗,传入脾脏导致的。
疝瘕
由于被风所邪,侵入“五脏”中的脾脏,而患上了“风脾病”,未及时治疗而传入肾脏,其病叫做疝瘕。其表现为:使人出现小腹烦热疼痛、小便白浊等症,也叫做“盅病”。
瘛
因为被风所邪,侵害了“五脏”中的肾脏,而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传入了心脏致病,叫做“瘛”。这种疾病会使人出现筋脉拘急制引的现象。对此,古学者吴昆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因为“心主血脉,心病则血燥,血燥则筋脉相引而急,手足拘挛,病名曰瘛。”
如果患上了这种疾病,还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因为疾病已经传遍了“五脏”,其人的生机将尽了。
由于被风所邪,侵害了五脏,而引起的种种疾病,用《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状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风邪的危害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们一旦被风邪侵入,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气就会逐渐侵入内脏,而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阴精(营养物质)亦会日益消亡。
为什么呢?
由于风邪——其邪气伤肝而造成的,或曰由于邪气伤肝所致。在这种情形之下,生活中若饮食过饱就会使人出现阻碍升降之机,即会使人发生筋脉弛纵、肠游游及痔疮等病症。而若饮酒过量,就会造成其人体生理的气机上逆。在生产劳动中,如若过度用力,亦会损伤肾气,使人腰部脊骨相应地受到损伤。
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的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东西南北风与五脏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自然界中的“八方风”,其“东风”,生于“四时”春夏秋冬的春天,其引发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人体内属阴的肝;而肝的经气,则输注于颈项。
东西南北风的——南风,生于“四时”春夏秋冬的夏天,其引发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人体内属于阳的心;而心的经气,则输注于胸胁。
东西南北风的——西风,生于“四时”春夏秋冬的秋天,其引发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人体内属于阴的肺;而肺的经气,则输注于肩背。
东西南北风的——北风,生于“四时”春夏秋冬的冬天,其引发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人体内属于阴的肾;而肾的经气,则输注于腰股。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长夏——农历六月,和其中央的方位,且属于土,其病的特征是:多发生在脾;而脾的经气输注于脊。
其实不仅如此,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春秋冬夏邪气伤人有其一般的规律性,即春季邪气伤人,发病多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发病多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发病多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发病多在四肢。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季节性疾病,一般说来: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泄等里寒症;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的疾病在痹厥。
然而,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阳气”,特别是冬天,如果不发生扰乱阳气的活动(或曰“吸收”),一般说来,到来年的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而夏季亦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秋季亦不会发生疟疾病;冬季亦不会发生痹厥、飧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精”是人体的根本,其“阴精”(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患温热病;而夏季,尤其是夏暑盛阳,如果不能排汗散热,秋季就会酿成风疟病;
总之,用《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病善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第二章)雨
(第一节)雨的谚语
春雨谚语
春天下雨贵如油,滴滴点点润禾苗。
地里庄稼肥又壮,春苗拔节似春笋。
风调雨顺庄稼好,农家万户喜盈盈。
夏季蕃秀长势旺,到了秋季等丰收。
断言:自古始,春雨对农田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下雨,农业生产就无法展开,当然就谈不上秋季丰收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将春天下的“好雨”,通过文学艺术性的创作,描绘得好像非常懂得农时节气似的:当春天庄稼地里需要雨水的时候,它便下来了;并且下的是蒙蒙细雨,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下的小雨恰到好处,夜里连一点声音也听不到。这样下的贵如油的雨当然是好雨:假如雨下得太大,雨骤风狂,必然要损坏庄稼;而下的雨不仅是适时恰到好处,而且是和风细雨,并且是在春耕繁忙的季节,是在夜间里悄悄地下,一点不影响人们白天下地干活,这样的雨当然是非常好的。
不仅如此,“好雨”之夜,其雨夜之景,亦是随之景色苍茫,格外美。
农家谚语亦作出了相应的反映:春天下雨贵如油,滴滴点点润禾苗。地里庄稼肥又壮,春苗拔节似春笋。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故归纳概括为“雨后春笋”。这里的谚语“春苗拔节似春笋”,亦是属于一种比喻性的。
春天,风调雨顺,当然是农家最喜欢的了。只有风调雨顺,夏季才会“蕃秀”;夏季“蕃秀”,秋季才会有好收成。
所以,农家谚语亦作了相应的反映:“风调雨顺庄稼好,农家万户喜盈盈。夏季蕃秀长势旺,到了秋季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