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29377200000003

第3章 谚语(2)

这里说的“蕃秀”,源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其原文为:“夏三月,此谓蕃秀,大地气交,万物华实”。其内容意思就是说: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非人所为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此时,自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换句话说,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合,大地上的万物,或曰其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为秋季丰收创造了好的条件,这样秋季才能够有好年景有好收成。

夏雨谚语

水缸传热本领大,吸热散热比较快。

水缸温度比空气,其温度低凝成珠。

闹得水缸外壁上,晶莹水珠像淌汗。

农家谚语编得好,水缸穿裙大雨淋。

夏季自然气候,其规律性变化的表现是雨水多。人们有时候发现,屋里的水缸的外壁上,不断往下淌着许许多多晶莹的小水珠。所以,叫做“水缸穿裙大雨淋”。

那么,有没有道理呢?

按照一般科普性知识解释来说,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农家屋里的水缸传热的本领比空气大,吸热和散热都比较快。一般情况下,室内水缸的温度要比空气的温度低。下雨之前,空气温度高,湿空气接触到水缸表面,温度马上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于是在缸壁上凝结成许多晶莹的小水珠往下淌,这就告诉人们:天要下雨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只有水缸自然形成穿裙,才能够真正预兆有雨;或者换句话说,只有缸内的水,实实在在经过十二小时的自然升温后形成的穿裙,才能够真正反映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需要的湿度与温度。

不是这样,如果是人为性的:不停地往缸内加入新的凉水,降低缸壁温度,促使空气中水汽凝结而使水缸穿裙,那就不一定预兆有雨。

雨过天晴飘浮着,许许多多小水滴。

经太阳射出七色,形成彩虹天空中。

东虹日出西虹雨,这一谚语何道理?

虹在西方西边雨,下雨可能是很大。

按照一般科普的认识和解释来说,雨后彩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那么,农家谚语说“东虹日出西虹雨”,其道理何在?

按照科学的解释来说,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第一,天空中出现彩虹的原因是,雨过之后,天上还飘浮着许许多多小水滴,太阳光被这些小水滴反射成折射,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形成了相当美丽的像弧形桥似的彩虹;第二,如果彩虹在东方,表明东边天空中的大气里有雨。大气一般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所以说,东方的阴雨天气,只会是越来越向东移去。然而,彩虹若在西方,表明西边天空大气里有雨,随着大气向东移动,一般说来,雨就会很容易在东方落下。所以说“东虹日出西虹雨”,表明西方出现虹,下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秋雨谚语

春夏之雨有不同,秋天下雨水连绵。

人们常言说得好,话虽不多伤心肠。

连绵雨水不晴天,秋收庄稼用车拉。

运到场上成泥巴,农家户户真忧愁。

秋季“容平”,是规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其意思是说:秋季的三个月,其所以谓之“容平”,是指秋季的自然景象;此时大地上的万物成熟而平定,进入收获的季节;此时天气的基本特征是:天高风急,地气清肃。然而,自然界天气的变化亦会出现不一般的情形,天气变得极为少见,例如秋雨连绵不绝,非常影响秋收,使农家万户真忧愁。所以,农家谚语作了相应的反映。当然,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谚语,其文句有各种各样,上面说的七字谚语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冬雨谚语

冬雨是矛也是盾,矛盾重重雨雪少。

干冬不雨易瘟疫,连绵不断有传染。

数九寒天格外冷,乞丐冻死街头上。

冰冻三尺地龟裂,来年不收假年成。

冬天,凡是自然气候变化无雨雪,会使人感到干冷,这预示着来年秋天庄稼收成不好,所以人们说是“假年成”。

冬天雨雪少,天气干冷的,对穷苦人,特别是对乞丐来说,非常不利,所以“数九寒天格外冷,乞丐冻死街头上”。

那么,谚语为什么说“冬雨是矛也是盾”呢?

这里可以“冬雨是矛”为例说明。就冬天的雨雪来说,尤其是突然出现雨雪交加的情况,人们应提高警惕,千万别受雨雪交加的寒气所邪;若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会使人发生瘟病。因为受到雾露风寒或冬天受到雨雪交加的寒气所邪,就会使人发生寒热。一般规律是: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使人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使人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使人咳嗽,并且可能发展成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当然包括突然受到雨雪交加的寒气之邪在内,到来年的春天,就会使人发生瘟病。所以谚语说:“冬雨是矛也是盾,矛盾重重雨雪少。干冬不雨易瘟疫,连年不断有传染。”

其实,上面内容按照中医的认识和解释,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第二节)雨的认识

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雨是从天空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主要由于云中水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而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液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的。雨滴直径0.1~7毫米(包括毛毛雨滴)。

我国对雨的认识相当早,早在奴隶制时期的《诗经·小雅·大田》里就已经有了记载:“雨我公田”。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到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喜雨亭记》里亦云:“是岁之春,雨麦子岐山之阳。”

《黄帝内经》里涉及的对雨的认识

自然现象中的雨,离不开天地云;“天”是“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为地”,而云雨的形成是“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作用于云,下降而为雨,雨来源于地面的水汽,云成于天气的蒸化”。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原文为: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地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逐渐增加。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雨水与獭祭鱼

春季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季节,耕种土地等都要在春季进行。自古始,人们非常重视春季“雨水”节气,逐渐形成有趣的祭祀“天神”的风俗,即每年一到“雨水”节气,人们讲究捉拿贼鱼祭天,以示祈求“天神”保佑能风调雨顺。那么何谓“贼鱼”?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做了解释:“祭鱼,獭一名水狗也,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

雨区分为大中小

大雨指降水强度较大的雨。我国气象上规定:(1)1小时内雨量为8.1~15.9毫米的雨;(2)24小时内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

中雨指降水强度中等的雨。我国气象上规定:(1)1小时内雨量为2.6~8.0毫米的雨;(2)24小时内雨量为10.0~24.9毫米的雨。

小雨一般指降水强度较小的雨。我国气象上规定:(1)1小时内雨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雨;(2)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的雨。

冬雨暖,春雨寒

冬雨暖:按照一般科普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冬天太阳入射角小,射到地面的阳光少,气温基本上要靠地面热力来维持。如果天晴无云,热量散得快,天气就会变冷;而阴雨天常是乌云密布,热量散得慢,所以农家谚语说“冬雨暖”。

春雨寒:按照一般科普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可以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春天自然气候的基本特征是:气温逐渐升高,并且主要是靠太阳位置北移,入射角度逐渐增大,地面上得到的热量亦是逐渐增多。如果春天出现阴雨天气,使阳光被遮挡,再加上空气潮湿,亦容易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所以农家谚语说“春雨寒”。

(第三章)雷

(第一节)雷的谚语

春雷谚语

空中春雷一声响,大地黄金成万两。

人们常说二月雷,治安不好遍地贼。

自古传说春来到,三月打雷龙闹水。

四月打雷江湖平,江河湖海水饱满。

农家谚语为什么说“空中春雷一声响,大地黄金成万两”,有何依据?

天空中雷电闪闪,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把空气加热到摄氏三万度以上,使本来不活泼的氮素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在一起,变成氧化氮;氧化氮能溶解在雨水里,被带到土壤中,变成大地上的植物可以吸收的氮肥。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估计:平均每一次闪电雷声,大约有一千五百公斤氮肥落到地面上;一次大的雷雨,可制造四万吨氮肥。因此,农家谚语说“空中春雷一声响,大地黄金成万两”。

当然,谚语说“空中春雷一声响,大地黄金成万两”,只不过是用春雷代表说明问题而已。

谚语说的“四月打雷江湖平,江河湖海水饱满”,是反映大雨季节出现的必然现象。

夏雷谚语

五月雷声庄稼丰,六月雷声收硕果。

七月打雷水连天,下得果实泥里钻。

一般闪电为横闪,对地面上无影响。

闪电竖闪落地雷,容易伤人要严防。

每年农历五六月间,正值农作物和果实成熟时期,需要恰到好处的雨水,才能够使农作物和各种果实长得茂盛,故农家谚语云:五月雷声庄稼丰,六月雷声收硕果。这只不过是一种比喻,反映农家的美好愿望。

每年一到农历七月间,或者七八月间,一般说来正值大雨季节,但农业生产最害怕下大雨、暴雨连下不断,因为会毁坏庄稼,造成果园落果多,损失大。所以,农家谚语比喻性地说:“七月打雷水连天,下得果实泥里钻。”

每年夏季大雨季节,一般说来,自然是雨水多,闪电雷声多。但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的反映,如闪电打雷,与许多事物一样,亦是一分为二的,有利有弊。所谓“利”,是指对人类社会有好的方面,即自然现象中的“雷”能够给人类社会年年作贡献;而雷对人类社会不利的方面是:雷雨时,闪电多为横闪,叫做“云和云之间放电”,对地面上的人来说没有影响。但是,有的雷能够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破坏性的危害,使人遭到雷击。这种雷最突出的特征是竖闪,又称云地闪,就是云和地面之间闪电打雷,是俗称的“落地雷”、“炸雷”。

特别是在竖闪不断,“落地雷”、“炸雷”非常震耳的情况下,离地面不是非常高处集聚的电荷相当多,最容易伤人。所以说,在夏季闪电多雷声多时,人们就需要非常注意,避免遭“落地雷”、“炸雷”的伤害。在强雷雨时,人们需要注意:远离高地和高大而没有避雷装置的物体,如烟囱、树木,尤其是干枯的树木、草垛等;在野外空旷的地方,需要注意:如农民不要扛着铁器农具,游人不要拿铁把雨伞等,因为铁器导电,可造成“落地雷”、“炸雷”的袭击,一旦被击,相当危险,会造成死亡。

秋雷谚语

雷乃发声且春分,雷始收声乃秋分。

八月打雷一般少,农家谚语有反映。

说贼偷即做坏事,以假乱真将人骗。

九月打雷震包子,庄稼避免植物坏。

农家在农业生产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雷与风、雨、霜、雪、冰等一样,有一定的规律性:“春分”节气时,如果是阴雨天气,就会出现闪电打雷;所以,古时候科学家将“春分”节气二候和三候的“候应”归纳概括叫做“雷乃发声”和“始电”。因此,农家谚语说“雷乃发声且春分,雷始收声乃秋分”。

每年一到阴历八九月间,闪电打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特别九月问,打雷就极为少见了。所以,有的地区说八九月间打雷不好,怎么不好法,也说不出来符合科学的认识,就编造说八月雷九月雷贼偷即做坏事,以假乱真将人骗;九月打雷震雹子,有地域性;将下冰雹,说是“震包子”,比喻下的冰雹大,像包子似的;但农历九月,下冰雹砸不着庄稼了,被砸的是大地上各种各样的植物;所以说:“八月打雷一般少,农家谚语有反映;说贼偷即做坏事,以假乱真将人骗;九月打雷震包子,庄稼避免植物坏。”

冬雷谚语

十月打雷真稀少,雷声一震出英豪。

大小诸侯心中乱,百姓一方起反乱。

吓得户户将门关,说是空气闹传染。

疾病瘟疫一齐来,病死的人千千万。

一般来说,雷的出现每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每年“春分”二候三候的“候应”叫做“雷乃发声”和“始电”(指闪电),“秋分”一候的“候应”叫做“雷始收声”。

但它亦有特殊性,冬天打雷就是属于雷电的一种特殊性。春秋战国前,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有大有小,在冬天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天气——打雷天里,有的国家被另外一个国家里的武装队伍给打败了。所以,古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谚语,即“十月打雷真稀少,雷声一震出英豪。大小诸侯心中乱,百姓一方起反乱。”

还有,一般说来冬天不会出温病,温病多发生在春天,冬天发生温病就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表现,若此时又出现雷声,人们就编造说:冬天打雷非常不好,说空气闹传染,疾病瘟疫一齐来,病死人千千万。

(第二节)雷的认识

雷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气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的强烈爆炸声。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解释,叫做“阴阳相薄为雷”,即“阴阳相薄,而乃发声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不仅如此,古代神话将“雷”视为“司雷之神”,例如《云仙杂记·天鼓》里载:“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春分与雷

春分是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恰好为春季三个月的一半。其规律性表现在:每年一到“春分”,昼夜长短几乎差不多,即“二月中,分者中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又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不仅如此,“春分”这天最突出的特征,按照现代科学解释,就是此日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每年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才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其他时间都是偏移的。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农业“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作了解释,他说:“每年农历二月,惊蛰(节气)后十五日,斗柄指卯,为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故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间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年。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这节(气)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也。”

气象趣闻

“雷”的一般规律是:“春分”节气时,“雷乃发声”和“始电”;“秋分”节气时“雷始收声”。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自然现象中的“雷”亦是一样,这里可举上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是人类地球上雷电最集中的地区。对于岛上的居民来说,他们已听惯了雷像烦人的交通噪音一样。据统计,在爪哇岛上空每年有三百天可以见到闪电,随之而来的便是震耳欲聋的雷声。也就是说,这里几乎没有一天不打雷。(转引自《农村年书》,1985年载)

天地风雨雷,皆与人体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