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习近平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党性,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带领人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这是不久前中央颁布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对全党的指示、要求。对学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其中一条法宝是重视学习又善于学习。
(第一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习、学习、再学习。党员第一条义务、干部第一个条件,都是强调学习。只有勤奋好学,才能自感不足,催人奋发,不断提高,日臻完善。我国汉朝文学家刘向说:“学则正,否则邪。”清初大学者黄宗羲提出:“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一、乡镇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明确指出:“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我们只有塌下心来,认真、刻苦学习,才能明理义、增智慧、辨是非、扩见识、晓荣辱、悟不足、知进取、修身心、强才干、提品位,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乡镇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在80多年前,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就写道:“为了革新我国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使学问变成僵死的条文或时髦的辞藻(老实说,这种现象在我国是特别常见的)。”可见,不学习,就不能革新国家机关;国家机关不革新,就难以管好整个国家。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话中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胡锦涛同志曾告诫全党同志:“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胡锦涛同志指出:“只要全党坚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不断提高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党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作出了表率。时代总在发展,形势总在变化,新旧总在更替,总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解决、许多新课题需要去探索、许多新办法需要去思考,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重要的。
乡镇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上级政府下达任务的实施者,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带领全乡镇人民群众,斗志昂扬,阔步奔向小康社会。
2.更有力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任务、新问题的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正如中央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索的过程。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前进道路上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还很多。高度重视学习,通过全党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推动事业的大发展大进步,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存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切实掌握和运用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近20年来,知识经济、信息化浪潮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改变着时代发展的节奏,这对我国各方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据说,近30年全球所创造的知识,相当于人类社会此前两千年间文明所创造知识的总和,从现存到2020年,每73天知识就要翻上一番。面对新的时代,乡镇干部都要努力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汲取日新月异的各种知识.这样才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各种任务。
3.有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创新的前提,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是保持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通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即“干中学”、“学中干”,使这个组织的整体绩效远远大于其个人绩效的简单之和,实现绩效最大化。一个生命力很强的组织,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其成员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学习型组织。
我们的每一位乡镇干部如果都能勤学苦练,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自我超越、力争上游,那么,他所在的党组织、政府组织的活力就强,生命力就大,工作就出色。
4.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推动乡镇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乡镇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有助于提升乡镇干部自身素质。
周恩来总理一辈子都在学习,他的体会是:“我还要学习和改造。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没有明白的道理也很多,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这样才能够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书本知识,总结工作实践中经验、教训,以及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领导素质、增长才干,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凡是违纪犯法的贪腐分子,在认罪检讨中,都有一条重要教训,那就是浮躁、轻狂,而不能静下来虚心学习。
二、读书。使人自身趋于完美
习近平同志不久前曾在中央党校讲话中,谆谆告诫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俄国文学家高尔基写道:“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读书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1.读书使人精神振作。
经常读些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人对话,安抚心理。清代文人李渔说:“予生无他癖,唯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遨游书海,具有调节心志,平衡心理的作用。明成祖朱棣把宫中藏书视为“特健药”。古人说:“腹有诗书心自在。”读书能使消极者的精神振作起来,使自卑者变得自信起来。
2.读书使人体质增强。
人脑若不常用会萎缩,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而大脑衰退,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系统的衰退。经常读书可使大脑充满活力,头脑越活动,其身体状况也越好。
3.读书使人性格改善。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有其长处也有不足。在日常工作、生活或与人交往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有时遇到不该有的人为困难。此时情绪不稳定甚至易怒。而怒则伤肝,“百病生于气”。读一本好书,如服“超级维生素”,可使人胸怀开朗,性格平和,消怒化郁,神志安定,不快情绪为之消散。
4.读书使人心灵净化。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忠厚仁慈、通达祥和、怜孤惜寡、扶贫救危、为善不倦、助人为乐,必然身心健康。因此说:读书能使人修正德行,净化灵魂。
5.读书使人情趣昂然。
宋朝蒲学者宗孟说:“寒可无衣,饥可无食,渎书不可一日失。”一本好书之如迎春风,如饮醇酒,读后思接千载,悄然动容,心旷神怡。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其意思说我们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所求的知识、真理也没有个尽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周恩来发自肺腑的话。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包括读书、听课等方面,还包括人的社会实践。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其说是一个剧变的时代,不如说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学习既是适应未来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改造未来必要的前提。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化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断学习的严峻挑战,不学习就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就必然落后。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生应当持续不断地学习,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科学安排学习计划,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
西汉学者刘向写道:“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不仅医治愚笨,增长知识,使人更加聪明,而且使人在理性指导下,获得精彩的人生。
乡镇干部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的表率,不仅促使乡镇党政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而且对乡镇社会学习风气的形成,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乡镇干部的知识体系
英国学者培根写道:“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列宁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显然,知识愈多愈好。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的知识应有选择性,特别是工作繁忙、事必躬亲的乡镇干部,主要是围绕自己的职业岗位和工作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一、乡镇干部的知识体系
新时期的乡镇干部大多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个别甚至达到研究生学历,应系统地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个党的干部,政治理论知识是第一位的。
2.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特别是业务知识。
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哲学、经济、政治、科技、社会各方面知识。从工作实际出发,乡镇干部应该学习和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包括法律、市场经济、现代科技、领导科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知识,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着力提高广大干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必须紧紧围绕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着力引导广大干部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胡锦涛为《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作的序言)。
3.社会文化综合性知识。
作为一种文化素养和领导能力,乡镇干部还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提高文化素养的,如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识和常识,一部分则是一些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要比较熟练操作电脑,就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要能够分析和调解乡村关于一些法律纠纷,就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牢固地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政治观念、科学观念、法制观念、组织观念、全局观念、改革观念、服务观念、民主观念、实践观念、进取观念、创新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团结和谐观念、系统观念、时间观念、效率与效益观念。
古人说:“好学近乎智。”智的对立面是无知、愚昧,而无知、愚昧对人们意味着什么呢?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老一代革命家陈毅则说:“愚昧是个很大的敌人。”
有些乡镇干部总抱怨说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理由,我们看看老一代革命者戴笠人同志是怎样学习的。
1949年9月,16岁的载笠人参了军。他没念过书,就自学,他用行军碗装上沙子,用手指在沙土上练习写字,后来又买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识记写,久而久之脱了盲,还当了团里的文化教员。1957年转业后,担任过村支书、教师、记者、编辑。他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十几年后,600万字、30多部的文艺、科普书籍问世了。他的长达12卷36册共1200万字的《天下趣闻奇观录》,前5册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连版3次,印数达8.5万册,全部销售一空。戴笠人还是一个高产的发明家,他的七项发明已获专利。
最近看到作家海君同志写的一篇关于干部学习的文章,他提出,干部要克服学习中的三个障碍:一是忙不完的应酬,热衷于拉圈子、走门子,为自己“升官发财”做各种铺垫;二是说不清的浮躁,作风不扎实,工作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文山会海搞形式,只图虚功,不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学习对他们也无用;三是挡不住的诱惑,不少人在玩上花了很多精力,比较时髦点的打网球、打台球,通俗点的唱卡拉OK、打牌搓麻将,玩得上瘾。这些不正风气不革除,学习就踏不下心来。
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乡镇干部在学习中,应区分主次、先后,力求使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得到优化组合。最佳的知识结构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