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庸做人的学问
29389900000002

第2章 做人的品位与修养:诚则明(2)

早在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中就有这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语道出了做诚实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一个诚实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他不会当面说别人的好话,背后却陷害人。他不会违心地骗取他人的好感,换来对方对自己的信任,而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诚实的人处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他的心灵毫不遮掩地向朋友、同事等开放,他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别人。

然而,“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是很难捉摸的,有些人为人虚伪,但他表面上却做得谦恭的样子。虚伪与诚实,如同水与火,两者是不相容的。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渴望真诚的人,必须抛弃虚伪。

社会主流价值是肯定诚实的人的,于是一些人便利用虚假的诚实博得他人信任。例如汉代一个叫石显的人,依仗家族豪强,横行乡里,欺小惹大,是个远近闻名的恶少,做了宦官后,充分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而日益骄奢横逸,滥施淫威。这样的人怎么会讨皇帝喜欢呢?皇帝难道不是主流文化的倡导者?愿意他的臣民都是伪君子和欺诈之徒?并非如此,而是石显这家伙太会表演了,他到了皇帝面前,每次都显出一副柔弱受气的神态,不露一点锋芒,并且皇帝安排的事不折不扣地完成,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信赖;而背着皇帝,他又更加胡作非为。

严嵩同样是个搞虚假诚实的奸相,他造假是很有水平的,把皇帝玩得团团转。奸贼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现的,总是显得比谁都忠于皇上忠于天朝,得到皇帝信任后,便借此在皇帝背后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正是严嵩这种人才善于玩手腕,以对某一个人的“诚实”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丹尼斯·韦特莱博士说:“所谓因果定律法则,无非是一个人的诚实与否,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显示出来的结果。”石显严嵩之徒再么会玩虚假的诚实,到后来还是把自己弄得破绽百出,不得善终。

《围炉夜话》中说:“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一个人如果不够诚实,往往两面三刀,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市侩小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有朋友也只是利用朋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朋友当作工具,这种关系不会维持长久。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是见利而为,势利眼的最后下场都是不太好的。

人难免有势利眼,但应该保护更多的是诚实,这样会抵消一些由于势利所带来的恶果。可有的人完全势利化了,他喜欢往热闹处寻找自己的利益,但他所追随的人一失意,他立刻转身而去。这样的人容易被人看出他的心理动机,所以多被诚实的人所不屑,被诚信社会所不取,故而他的人缘环境是不会很好的,表面上的风光也是暂时的,经不得风吹雨打的。而诚实的人,却是被人们广泛推崇的,他即使有时会吃点亏,但对整个人生来说,却是问心无愧,这样的人,不去努力结交朋友,也会有人愿意与其相处的。和他打交道没有顾虑,没有戒备,犹如走在干干净净的溪水边,多么惬意快乐啊。

“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这是著名企业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父亲小时候教诲他的话语。此后,无论做什么事情,柳传志都以诚信为先,以真诚为首,这一思想一直到后来他任联想集团总裁的时候都未曾改变。

联想的成功,与领导者诚实做人、诚信待人是分不开的,他们以自己的诚实获得了银行、员工、投资者、消费者的信任。柳传志带着父亲“正直做人”的教诲,成长、创业,并使它成为联想人的精神圭臬。

1997年,香港联想因为库存积压造成1.9亿元港元的亏损,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字。在这危急的时候,联想的领导层竟然选择了首先告之银行亏损的消息,然后再申请贷款。一般人认为,先借钱再通知银行亏损状况或者干脆不通知银行会比较容易借到钱。但是联想集团宁愿付出天价也不愿失去银行的信任。此举果然赢得银行的信任,并再次贷到了款。如果不是联想长期守信用,这件事根本就做不成。

联想集团靠诚信赢得了很高的社会信誉,也赢得了巨大的财富。这就是诚实做人获得的力量和回报!一个人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就无法真正拥有成功。用蜡塑成的人或房子,在某些情况下会融化。内心不诚挚的人,最终必将显露真面目。诚实是财富,诚实是最宝贵的财富,诚实是人的良好意愿和人的尊严方面的财富。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的人或许不能在世俗的物质方面变得富有,但是,他可以从赢得的尊敬荣誉中得到回报。

诚实是人性中第一美德。曾国藩说:“勤能医治懒惰,慎能医治骄傲。在这两个字的前面,必须有个诚来立足根本。立志要把这事懂得透彻,辨得明白,专心诚意去做,就是坚于磐石的难事也能做到,鬼神也会避让,这就在于自己的诚意了。除尽自己的私心,对待什么事都能推心置腹,让人们都明白无疑,这是待人接物的诚实。以诚字为根本,以勤字为实用,大概可以免除罪过吧。”

诚实正直做人,可以得到做事的信心和力量。朱熹在《语类》中说:“所以发育万物为继‘善’,万物各正其性命为成‘性’。”他认为,一个君子所具备的性,虽然大富却不添上没有的东西,虽然贫困却不损伤自己。这恰与西方哲学家梭罗所说的一样:“如果我富敌王侯,我的目标一定也还是一样,我的手段也是基本上相同的。”

(四)拳拳服膺——把人缘变成机缘的有效途径

子曰:“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中庸》

孔子称赞颜回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孔子自己对于中庸之道也是:“吾道一以贯之”。追求道,即是追求做人的品位。一个有修养的人,重视人我的关系,深知好的人缘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成功需要好的人缘,没有好的人缘,做事办事不顺,处理事情很难;没有好的人缘,你成功的希望渺茫,得到的机会少;有了好人缘,处境就会大有改观,事情就会好办,常言道,“事在人为”,成事靠人缘!那么怎样才能有好的人缘,让成功的机会更大,少走些弯路,尽快走向成功呢?

首先要有与人密切合作的精神。乔布斯大学毕业后,在硅谷华纳利电子公司上班。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渥兹尼克分别卖掉了心爱的福特汽车和惠普65型计算器,这样,他们筹措到1300美元,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当时乔布斯仅21岁,渥兹尼克26岁。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他们先在一个博览会上以20美元一台的价格买到了新推出的6502微型处理器,然后乔布斯千方百计说动在华纳利公司工作的印刷电路板专家康丁,凭老交情以特别便宜的价格制作电路板。他们又从其他公司搞来一些电子元件,决定以最少的元件设计制造出最好的电脑。就像他们没有多少经历与经验一样,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很单纯。

不久,苹果公司第一台自制的微电脑在“土产电脑俱乐部”展示了。乔布斯将这一部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苹果1号”虽然风格新颖,但却没有人买它。原因是人们对新东西有一种不敢轻易接受的心理。

乔布正感到失望时,电脑零售店的泰瑞尔在俱乐部看到苹果1号后,认为它日后一定大有作为,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说:“乔布斯,咱们目标一致,以后一定有出息。”乔布斯心里暖和起来,第二天他就去了泰瑞尔那里。泰瑞尔打算开电脑连锁店,他爽快地答应买50台“苹果1号”,每台500美元,货到后立刻付现金。

乔布斯备受鼓舞,他四处推销,当年年底,公司卖出“苹果1号”电脑150台,销售额达95000美元,其中半数为利润,显示出个人电脑这一行前景极其乐观。

好的合作获得人缘,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与人真正合作起来却不容易,需要诚心的感应或呼应。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堪称与人合作的典范,1942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就对电荷守恒与规范不变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电磁本身的结构可由规范不变性这单一的要求所惟一地确定这一事实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研究生期间,接触到一些新的理论与实验之后,他又试图发展他的想法:把规范不变性推广到其它守恒上去,倾注了12年心血,终于发明了“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

到了美国后,杨振宁碰到了密耳斯,他无私地把自己的思想告诉这位素昧平生的同行。当时的密耳斯只是一名研究生,只因他与杨振宁相识不久,互相发现兴趣相同,心灵相通,便一同投入到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的研究中去。在合作中,密耳斯为杨振宁的真诚与慷慨所感动,把自己的长处无私地用在研究上,很快他们在关键问题上获得了突破,于是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诞生了。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如果只凭个人的能力是办不了大事的,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强弱往往又决定了你能办成多大事,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所以说,好人缘是借力办事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其次,要乐于助人。赵朴初先生对经济困难者,经常资助,从不索还。农民治病,无钱求医者,助以药费。然而,他自奉甚俭,生活十分简朴。他家里看不到城市使用的奢侈工业品。对粮食和用水更为节约,洗脸水用一小碟盛用,不过二两。五寸见方小毛巾,便足够用。教育家吴贻芳说:“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富。”

一个人总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不可能不感激别人。有个学生,在没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伸手帮助有难处的同学,被帮助的人,很感激他。后来,这个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天有不测风云,他遇到了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位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同学,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帮他度过了难关。当初,接受帮助的同学,感激不已,一直心怀回报的念头。有困难互相帮助,这叫人际关系的“同频共振”现象。所以,不要不理睬帮助你的人,不要遗忘别人对你的帮助。

有些人吝于帮助别人,当自己遇到困难而难以解决时,或处理自己难以处理的事情时,却又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没人帮助时,便怨天尤人。所以,平时要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多帮助帮助别人,这样你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五)遁世不悔——真心待人,挡不住回报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中庸》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做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据说邹衍受了委屈感动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为他打抱不平;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的战死竟然哭倒了城墙,甚至就连最坚固的金石也会由于真诚的精神力量把它凿穿。

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的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其实灵魂早已经死亡,由于心术不正,与人相处,也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讨厌。

晋商乔致庸就是一个以真心待人而获得丰厚回报的典范,他刚接管的乔家商业,濒临衰亡,股东折股,债主逼债,密谋吞并乔家店铺和老宅,他借银经商,可途中又遭土匪抢劫,商号已到了奄奄一息、难以为继的地步。受命于危难之中的乔致庸在一个又一个的险滩与暗礁中挣扎、周旋,用智谋和勇气,恰到好处地抗击着他的竞争对手。他不仅面对商界对手们的竞争挑战,还要应付官府的讹诈、土匪的抢掠,挽回了一个又一个败局,转危为安,渐开生机。

乔致庸对商场中那种司空见惯的恶习:欺诈、蒙骗、以邻为壑、互设陷阱、大鱼吃小鱼等疾恶如仇,也一次次赢得胜利。他是商人,但却反对奸诈,更不唯利是图,提倡“诚信”、“仁义”。在顺境中由于重金捐款资助海防,受到朝廷的嘉奖。官府要他花银买官,为人清正廉洁的乔致庸却严词拒绝了。

为了体现商家诚信行风,乔致庸主动向被“战败”的对手“达盛昌”握手言和;为了取信于民,他处罚了将麻油掺假的掌柜等人,并加倍退钱、补油于民;为了调动积极性,整顿商铺,他大胆启用正气贤才,重新立规,使商号的面貌焕然一新。

《菜根谭》中说:“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缕;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张良是韩国人,对于西汉政权的建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30年,韩国为秦国所灭,张良决心为韩国报仇,对此进行了策划,准备搞次“斩首行动”,在秦始皇东巡车队经过的地方进行突然袭击,置嬴政于死地,可由于判断错误没能成功。

然而张良“遁世不悔”,暂时的隐藏不等于自己永远销声匿迹,否则就是真的害怕与退缩了。后来一件事对张良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做人上,他明白了什么叫“至诚感天”。一天,张良无事,走到邳桥上,碰到一个老人。老人走到张良所站的地方,恰巧一只鞋子掉到桥下去了。老人对张良说,你去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听了,愣了一下,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傲慢的人,但他还是帮老人把鞋子捡上来。老人又对张良说:“帮我把鞋子穿好。”张良心里很不高兴,转而又想,我既然帮他捡了鞋子,就帮他穿上吧。于是他跪在地上帮老人穿好了鞋子。

老人连一句谢谢也不说,边走边说:“孺子可教矣。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与我在这里会面。”过五天,天刚亮,张良如约前往,老人已先在那里等着。老人说:“与长辈相约,你却后到,这是为什么?”说着扬长而去,临走,对张良说:“过五天再来,再早一点来。”五天后,张良还没等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不久那老人来了,看到张良先到,高兴地说:“应该这样。”拿出一册书交给张良说:“读好这本书,你就可以辅佐别人完成帝王事业。”说罢飘然而去。

天亮了,张良看到这册书,名叫《太公兵法》。他觉得非常珍贵,深入钻研,融会贯通,后来在西汉建立过程中成为有贡献的人物。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但它却揭示了“至诚感天”的道理。

所谓至诚感天,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就是恪守这种信念的一个人。2004年10月,丁肇中教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丁肇中坦然回答:“不知道。”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丁肇中说:“不知道。”另一个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人感到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说像丁肇中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