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29451100000038

第38章 “十个指头按不住十个跳蚤”

李贵真心地宽广,她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她重新长出的头发中,黑头发居然比白头发多!

如今,李贵真重操旧业,又开始细心地研究跳蚤。那个关于跳蚤的通信网,也恢复正常通信了。

李贵真在1938年亲手制作的第一个跳蚤标本,尽管标签已经有好几处被虫蛀了,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43年来,李贵真共发现了50多种跳蚤的新种(其中有少数虽然国外已发现,但在国内是首次发现),这是她对中国蚤类学的巨大贡献。如今,中国已发现的跳蚤的品种,达四百多种。

李贵真研究跳蚤,是非常严谨的。早在23年前——1958年,李贵真采集了一种跳蚤,经过鉴定,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未知跳蚤。但是,其中还有几个细节尚未弄清楚,未能定论。

直到最近,她重新做了鉴定,确认这是一个新的品种,才写成论文,在1980年的第1期的《动物生理学报》上发表了。她一向是“不到火候不揭锅”,在科学上是很慎重的。

李贵真寄希望于中青年一代。她带了两个研究生,以使蚤类研究后继有人。李贵真常说:“我们老一辈的应当让路,应当退到第二线去。把中青年推上去,让他们上第一线。革命需要后来人,科学也需要后来人。”她很喜欢她的女助手黄贵萍,把自己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她。这是多么巧啊,李“贵”真、黄“贵”萍,她们都与“贵”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像烂漫的山花在那里绽放。如今,李贵真已是“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之中,有的是医学院院长,有的是卫生厅厅长,有的是教授,有的是防疫站站长。鼠疫,这个在旧中国横行无忌的瘟神,已经被制服了,再也不敢那样嚣张。

李贵真又开始与金大雄在科学上合作了。李贵真写了《贵州蚤目志》,金大雄写了《贵州虱目志》,这两篇著作合成一册出版。他们一边写作,一边切磋。的确,他们夫妇一生中,科学与爱情永远是融合在一起的。除此之外,李贵真还完成《中国蚤目志》一书,这是关于中国蚤类学的最详尽的新著。她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完成“跳蚤”条目。李贵真浑身充满青春的活力,仿佛越活越年轻了。

我在访问李贵真教授的时候,曾这样问她:“你为什么会专心致志、始终如一地把毕生精力用于研究小小的跳蚤?”

她爽朗地哈哈笑了,答道:“这是一个老问题,曾经不知有多少个人这样问过我。其实,答案很简单,我觉得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够正确地估计自己的精力。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科学的范围是广泛的。我们不应当好高骛远,不应当朝三暮四,而应当从一做起,钻深钻透,贪多嚼不烂哪!”

李贵真说自己的兴趣,犹如经历了放大镜聚焦的过程:在中学时代,她的兴趣异常广泛。她爱看小说,喜欢写作。她也爱画画,弹钢琴。她对地理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入大学之后,专心于生物学。来到贵州之后,则把精力和兴趣集中于一点——研究跳蚤。她以为,只有用放大镜把太阳光的热力集中到一点,才能把纸烧焦。同样,在科学上只有专于一,精于一,攻其一点,才能有所突破。有句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按不住十个跳蚤”。如果用两个指头去按一个跳蚤,那就容易把它按住!

李贵真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专于一,精于一,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我自从在43年前选定跳蚤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目标之后,我就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我不赶‘时髦’,不随潮流,批我我不理,压我我不怕。43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要不断地努力下去。光是我这一辈子研究跳蚤还很不够,我要培养大批接班人,让他们继续深入揭开跳蚤的奥秘……”

这,就是关于一位年近七旬的跳蚤专家的故事。亲爱的读者,从这位跳蚤专家的经历中,你一定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