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29456900000085

第85章 规模报酬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总是能让人联想到冲天的革命干劲和建设热情。它们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

从经济学上讲,这就涉及到一个组织规模问题。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规模报酬”问题。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固然有其道理,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却也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无数的事实早已证明,人多力量确实大,但未必就一定会有更高的效率。在经济学上,便将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我们举例加以说明。假设某大型啤酒厂月产10万吨啤酒,耗用资本为100个单位,耗用劳动为50个单位。现在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用200个单位的资本和100个单位的劳动(即生产规模扩大一倍)。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

1.产量大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2.产量小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做规模报酬递减;

3.产量等于20万吨,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这叫做规模报酬不变。我们看到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也在发生变化。那么,使得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将这个原因称作“规模经济”,即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降低。反之,如果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升高,则被称作“规模不经济”。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当然希望自己的企业随着规模的增大致使生产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看到大部分企业都在力争扩大生产规模。那么,规模扩大,为什么有可能会导致规模报酬递增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1.除去生产协作的因素外,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需要规模经济。

某些大型设备与小型设备相比,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通常要低。打个比方,国际上的输油管道,如果将其直径扩大一倍,其周长也相应会扩大1倍,但由简单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油管的截面积将超过1倍,即其运输能力也将超过1倍。这就是规模经济,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将随之降低。另外,像电脑管理、流水作业这样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采用。比如汽车制造,实施流水线作业时,其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一般计算表明,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如果大于30万辆,其生产成本将会比小规模生产大大降低。在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应用了大批量生产工艺,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成为汽车工业的领军人物。

2.大规模生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见到一个老婆婆磨一根铁杵,由此洞悉了“只要功夫深,能磨绣花针”的道理,于是深受激励,奋发读书。作为一个励志故事,老婆婆的行为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以企业生产的角度看,效率则太过低下。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以大头针行业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一个大头针,但是如果将生产化分为18道工序,每人只承担一道工序,平均算下来,大头针的人均日产量则可以达到4800个。这已经很形象地说明规模经济的显著。

但是,我们也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喝”,企业一味追求大规模,未必就实现高效益。

这是因为各种生产因素都有一定极限,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太可能还要追求规模经济的优势,否则往往会发生“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自然就会变得不合理了。

专业化分工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可能无限地加以细分,否则会带来副作用。专业化分工往往使得工作变成机械化运动,工人变得像一台机器,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效率下降。输油管道的直径也不能无限扩大,否则铺设成本必然大大增加。发电厂电力输送越远,电力损耗就会因距离的一味增大而迅速上升。这些例子都说明,如果一味追求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单位成本的上升,变成“规模不经济”。

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规模生产必然会带来管理上的低效率。因为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生产规模愈大便意味着管理层次愈多,企业内的协调和控制也就愈加困难,做出正确决策以及执行决策,也就需要更长时间,并且执行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这种管理上的局限性必然会带来规模报酬递减。

认识规模经济的规律,对于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企业急于做大,这几乎是中国企业领导者的通病。盲目扩张,而不是着力于做实做强,导致频频出现“规模不经济”,最后全军覆没,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太多。领导者追求扩张,这个目的没有错,但是一定要在核心业务做实做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变大,实现长久的规模经济才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