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29469000000086

第86章 “舞蹈的活化石”傩舞

傩舞被称为“舞蹈的活化石”。它对于今天的舞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挖掘舞蹈原型和对于舞蹈活化石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也必将是我们更好地进行创造的基础。因此,傩舞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引起重视。

傩舞又称“走成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大约在唐宋时期从中原流传到雷州。在雷州农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都举行一次“大傩”活动。是日,傩队轮流到各家各户的庭院中跳傩舞,演员6~8人,手足系上小银铃,清脆悦耳,锣鼓伴奏,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闹。整套舞蹈表现出一“耀武扬威”、“移山倒海”、“升天入地”、“驱邪捉鬼”等情节。舞蹈动作简朴威武、豪放粗扩,富有地方特色,尽管狰狞恐怖,但也深受群众喜爱。

据考证,傩舞,起源于大禹治水所演创,至今已数千年之久。史称黄帝命苍颉造文字,天地昏黯,鬼神狂泣,就是指傩流落人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荆州一座战国楚墓中,发掘出一件精美的玉雕面具。据考古专家研究,这件我国迄今首次发现的玉雕面具,质地为青玉,极像南丰傩舞中刑夭面具。

在远古“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就产生了原始傩舞蹈。它直接产生于劳动过程,与音乐、舞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人们劳动过程中动作和调节劳动步调的声音再现。

南坪傩舞

殷虚中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代表着古代舞傩表演者面带着假面具行舞,多半还是阿图腾崇拜举行的巫术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笼罩着原始宗教气氛,其特点是神性强于人性,而形象基本上则是人禽(兽)合体,幻想、色彩极为浓烈。表现一些部落宗族所崇奉的天帝之间的联盟或战争,对领袖的歌颂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也有对祖先的神化,起舞者一般为各国巫史之流。 流坑是有名的千年古村,被誉为藏着华夏耕读文明的最后孤本,诸多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保留,而民俗文化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流坑傩。

关于流坑傩的起源,有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据说,流坑傩是北宋年间流坑村进士董逸罢官回乡时带回故乡的,返乡时他让书童把傩舞行头都放在担中,可在渡河时,书童不小心把担子掉入水中,一些傩面具漂到了南丰,另一些傩面具流到流坑,傩从此便在董逸的故乡扎根了。南丰傩面具形象粗犷朴拙,而流坑的傩面具形象则更为人性化。

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散漫悠然,他们的傩舞也就少了庄严肃穆,而多了许多世俗的欢娱。全村有八条大巷,在流坑有“八房八傩班”的说法。如今的傩班是由各房中抽调而来组合而成,演出的剧目多是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表演时所有演员只跳不说,热闹诙谐。傩班最后的剧目是“抢罗汉”,所有演员突然取掉面具,各自动作,打拳、踢腿、翻斤斗、跳桌子,尽其能力地乱蹦乱跳,煽动了全场情绪,点燃了表演的高潮。

跳傩舞的人从头至尾玩的就是戴着令人生畏的狰狞面具做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当地但凡有添丁、娶妻、嫁女等喜事,都要去傩神庙请来傩神和傩班。傩班先要给喜家“走报”,娶亲的“走报”送上个祝其早生贵子的泥娃娃;考上大学的“走报”送“状元及第”红匾或贺词对联……然后在喜家的厅堂里表演一番傩舞,演完要焚香祭拜傩面具,一个时辰后再到村中戏台为全村人演。

流坑傩表演细腻传神,动作夸张诙谐,服饰考究精美,伴奏也是管弦乐和打击乐齐上,很富戏剧性。看流坑的傩戏,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幽默、滑稽、欢快,令人有冲上台与之共演的冲动。

但是流坑傩戏的现状令人担忧。表演傩舞的无一例外地全是老人。傩舞表演对老人来说,是不小的体力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表演完傩舞的老人们,会在戏台旁的空地上,摆下一张藤椅或直接靠在墙根,除了聊天,就是晒太阳了。他们的表情似乎仍停留在傩舞的悲欢离合中。当外人来问及傩班情况时,便难掩失意与落寞。他们担心,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傩戏就会后继无人了。

湛江傩舞

湛江傩仪活动,大致都有一套相同的程式。此外吴川、雷州等地傩舞还有他们独特活动方式,如旧县村《考兵》祭时,坛前设一八仙桌,上布满锋利荆棘,一个称“神灵附体”的人赤裸上身,扑到刺床上来回翻滚,傩队则在坛前跳傩呐喊助威。吴川的《舞二真》,则站在一张八仙桌上循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