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成长金禁句
29472600000012

第12章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时,应该说的话(2)

其次,让孩子干点适当的家务活,如打扫卫生、洗碗碟、擦鞋子、洗莱、购买物品等,逐步让孩子养成习惯。

再次,让孩子多参加公益劳动,如让孩子清扫公共的楼梯和过道、清除花园的杂草等,使孩子懂得劳动并不一定要取得回报,劳动是与奉献紧紧相联的。

另外,把某件事长期承包给孩子干,能够培养孩子对劳动的责任感和对事物研究的愿望。如可以把洗碗、买菜或洗菜等活儿固定给孩子干,慢慢地,孩子便会习惯性地对这件事负起责任来,还会把劳动当作研究对象,去研究什么时间干才是最佳时间,怎样干才能提高效率,干得最好。

习惯成自然,当孩子习惯于劳动,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燃起认真劳动的渴望时,才能使孩子形成勤劳的性格。

专家建议

培养孩子爱劳动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有现实的标准

大多数事情爸爸妈妈自己会比孩子做得更好,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因为这样只能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教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最好办法是先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或者和他一起做。

不可用物质引诱

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报酬是给予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产生劳动以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不可劳动过度

让孩子劳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劳动、家务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所以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时候也要把握“度”的问题,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劳动观念就可以了,并不是说非要做到什么样的“量”

才算成功。

38宽容能收获更多的幸福

这天,萧红一回到家就开始独个儿呆在沙发上生闷气,嘴里面还不停地嘀咕:“哼,我非和这样的朋友绝交不可!”

妈妈看到萧红这副模样,便走过去询问道:“怎么了?满脸的不高兴?”

萧红回答道:“说起来我就生气,我们班的那个琳琳,居然把我借给她的那盘CD弄坏了,那盘CD可是绝版的,现在有钱也买不到呀!你说气不气人?”

妈妈这才明白了女儿为何如此生气。她拉着萧红的手,慢慢地说道:“琳琳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我还记得你上次文艺晚会借了她的鞋子参加表演,后来好像还把人家鞋子的鞋跟给穿断了,对吧?琳琳最后不是丝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吗?”

萧红被妈妈这么一问,脸突然红了起来:“对呀,琳琳对我很好的。”

妈妈接着说道:“所以了,她一定不是故意弄坏你的CD的,说不定她比你还难受呢。孩子,何不宽容一下别人的错误呢?宽容会让你变得快乐,宽容能收获更多的幸福。”

萧红点点头,心想,明天上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琳琳,自己不生气了……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学会宽容别人、欣赏别人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个方面。

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别人的作法。宽容的人能够对别人不同看法、思想、言论、行为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他们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者做法的时候,但是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所以,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宽容、理解别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情况,不能把自己认为是对的强加给自己的伙伴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小伙伴们按自己说的去做。不要因为朋友对自己做了一点错事,就去怨恨,就去报复。

宽容意味理解,不斤斤计较。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能看不起别人,不要斤斤计较。比如说,当孩子抱怨:“我的那本《格林童话》小红都借了快两星期了,她还不还给我。”父母可以这样回答:“没关系的,她可能看书比较慢呀,对不对?上次她把网球拍借你玩了那么久呢。你还有很多书可以看呢,别着急呀。”当听到孩子抱怨:“我恨死别人了。”家长们就要注意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要适当地开导孩子:“为什么呢?”要教导孩子多看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把别人的缺点牢记在心里,要宽厚地对待别人。

因为只有宽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才能很好地和别人沟通和交往,才能使人际关系协调。

当然,宽容也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不能无限度地容忍别人,教育孩子平时要多和自己的伙伴们聊天,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让矛盾还没有激发就消灭了。

总之,宽容是交往和沟通的润滑剂,它会让你的孩子在宽松的人际环境里成长,让孩子赢得更轻松!

专家建议

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宽容教育,告诉他们,宽容不是软弱畏缩,而是一种默默的克制,是一种无声的等待,是优秀人格的表现。日常生活中难免有冲突和矛盾,你宽容了别人,别人也会宽容你,大家彼此宽容,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心情该是多么的舒坦,好像走在春天的阳光下。

要求孩子对别人宽容,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犯的错误也要适当地给予宽容,对待别人也要宽容,这样会给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

39要学会说“谢谢”

一个周六的傍晚,华华的妈妈和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而华华正在电脑桌前敲打着键盘,玩着游戏。

忽然,电话铃响了。妈妈因忙着照看煤气灶上烧的菜,便叫儿子接听电话。儿子在电话机前站了大约5分钟后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他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嘴里嘀咕着:“以后我不接电话了,这么费劲!……”妈妈立刻猜到:准是华华奶奶的来电。

华华的爷爷奶奶在外省工作。由于路途遥远,一年中他们只回家探亲一次。因此,电话就成了他们和家人沟通联络的纽带。奶奶是一个心思细腻、对小辈呵护备至的人。每个周末,她都要和家里通一次电话。而电话多半是她先打过来——她似乎总等不及孩子们的去电。

一周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太长了。每每来电,奶奶都要嘘寒问暖,吃喝拉撒,她样样过问,事事关心。

刚才,一定是华华嫌奶奶太唠叨了。

此刻华华撅着嘴巴向书房走去。妈妈走过去拉住了他。

“刚才是谁的电话?”妈妈压住性子明知故问。

华华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还会有谁?总归是奶奶的了!罗哩罗嗦,又没有什么事情!”

“奶奶在电话里和你讲什么?”妈妈再一次明知故问。

“还不是每次都一样!什么‘早饭一定要吃好!’‘晚上要早点睡觉!’

什么‘在学校上课累不累?’‘放学后打球吗?’‘长胖点了吗?’……哎呀,真是烦死了,不说了!”华华越说越不耐烦,挣脱妈妈的手朝书房走去。

妈妈看到孩子的这个样子,觉得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吃饭的时候,妈妈故意把筷子放在桌子的最边上,华华看见了,赶忙把筷子移到了桌子正中间,孩子还特别对妈妈说:“幸亏我把筷子放好了!”

妈妈却没有对华华表示感谢,而是冷冷地说:“不是没掉下来吗?

我又没叫你帮忙!”

华华听了妈妈的话,觉得特别委屈:“我好心好意把筷子摆好了,你怎么说这样的话?”

妈妈觉得这是教育华华的最佳时机了,她缓缓地说道:“你看,你刚才出于好心,我本应感激你才对。可我没有,所以你很生气。那你想想,刚才,奶奶出于对你的关爱,给你打了长时间的电话,可你不但不感激,竟还嫌烦。你说,你这样对吗?孩子,要学会说‘谢谢’

呀!”

华华低下了头,不吭声。过了一会儿,他抬起了头,声音很轻但很有力:“妈妈,你别说了,我懂了!”

如华华这样的例子在青少年中不在少数。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长辈的爱心,很多父母甚至叹息道:“现在的孩子太少感激之情,连一句谢谢都不会说。”

感激之心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如果在待人接物时能常怀感激之心,那么就可以建立和谐、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这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用餐,用餐时间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时机,也是沟通的好时机。父母在用餐时,可以借此机会谈谈农民或厨师、服务员的辛苦,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不要让孩子误以为他们的劳动是理所当然的而心安理得。在日本,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用餐时,一定会双手合十,说声:“我领受了。”然后才动筷,吃完后,总说:“感谢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才离开餐桌。而我们的父亲常常边看报边吃饭,吃完饭就一声不吭地离开。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说出一句赞美母亲饭菜的话。

作为父母,不要过分屈从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满心希望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爸妈真是太爱我了,我好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爸妈。我真感激父母。”其实溺爱孩子,并不能让孩子萌生感激之情。对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一般是指没有感激之心的人。不会感激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独生子女之所以被称为“小皇帝”,是因为他“自我膨胀”,把周围人的过度的爱心视为天经地义,总不知道心怀感激。

父母要教会孩子真诚地对他人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激他人,让孩子在谦虚和真诚中得到朋友的帮助,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专家建议

培养孩子的感激之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喜欢老师和班中的同学;感激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并采取一些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说,教师节给老师送张贺卡;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等等。

引导孩子尊重周围的劳动者,感谢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并且觉得这是应该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激他人。这样的孩子开始在集体活动中很难和同龄伙伴和睦相处,也不懂得感谢别人为自己做的事。只有在集体活动、集体交往中碰了几次钉子之后,才会意识到要想到他人,要感谢他人,在活动中获得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40不要因为小困难而丧失学习的热情

刘晶从小就梦想长大当一名翻译家。初一年级新开设了英语课,她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每天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记忆单词,背诵课文,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这时候的刘晶对英语的学习充满了热情,看电视会专门挑英文频道来看,就连听音乐也是只听英文歌曲。

可是,第二学期开始,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刘晶的学习热情就没有那么高了,妈妈发现她每天不再听课文录音,不再听英文歌曲,整天唉声叹气:“英语真难学!”考试分数也明显地下降了。

这天,刘晶拿回了一张70分的英语考卷。望着试卷,她伤心地哭了:“怎么只考了这么点分呀,我的英语怎么变得这么差了!”

妈妈轻抚着刘晶的头,温和地说道:“学习任何知识都不免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和障碍。这只是你暂时遇到的小困难,可不要为此丧失学习的热情呀。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把英语学好的,就像过去一样继续努力吧。”

后来,刘晶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重新拾起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冲劲儿,很快地,刘晶的英语学习成绩又恢复到了全班的“领先水平”,现在的她,对自己更有自信了呢!

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后,便开始对学习丧失信心,丢掉原有的热情了。那么,父母该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呢?

首先,父母要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帮助孩子认识到,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所学的知识经验都是今后从事任何职业不可缺少的基础。读书并不仅仅为了考试,更主要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如果孩子确立了努力的目标,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对于未来的意义,就会更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也就是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

此外,父母还要帮助孩子确立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兴趣往往来自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往往会因解决了学习上的一个难题而感到高兴。当孩子产生了学习热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所以,要在学习中多帮孩子获取成功机会,让孩子学得有自信、有兴趣。

当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时,做父母的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启发帮助他,使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难题,使他不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专家建议

有目标才能有动力。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确定难易适当的目标。否则,目标太高,几经努力也难以达到,就会丧失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产生厌学的情绪;反之,目标太低,他会觉得太容易了,产生骄傲情绪,求知欲望也就降低、学习热情也会荡然无存。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成长。要随时保持自信、勇于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

41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

这天放学回家后,晓玲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写作业,妈妈看到她似乎很累的样子,也就没有立刻要求晓玲马上做作业,而是很理解地建议道:“要是现在不想写作业的话,那就先休息一会儿吧?”得到妈妈的同意,晓玲就在房间里面听音乐放松起来。

可是过了大约一小时,晓玲似乎没有想做作业的迹象,妈妈在房外提醒道:“晓玲,该写作业了。”“知道了,待会儿,马上就写。”晓玲随意地敷衍了妈妈一句,又自顾自地玩起小制作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再次问起:“功课做了没?”晓玲挠挠头,说道:“吃饭完,马上就写。”

可吃饱后,晓玲又以稍作休息为借口,和妈妈“耍赖”道:“我待会儿就写作业了,让我先喘口气。”

妈妈皱皱眉,指指墙上的时钟对晓玲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写作业呢?请你告诉我确切的时间,好吗?你要知道,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

晓玲听出了妈妈话里的意思,不好意思地说道:“5分钟后,我马上就去做功课。”

果然,一会儿晓玲乖乖地写作业去了。妈妈的这句话还真的很有效呢!

生活中,家长们一定会注意到孩子最喜欢讲的话就是“待会儿”“马上就……”可是他们的“待会儿”就去干并非是马上就去干的意思,这只是孩子习惯用的“托词”。

这种拖拉的习惯很不好。所以当孩子说:“待会儿就去”时,父母应该马上询问:“待会儿是什么时候?确切的时间是多少?”要求孩子说明确定的时间,这是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时间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