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他打了你,你怎么不打他
小易是个沉默的孩子,在学校里面不太喜欢与人交流。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多女孩都在暗地里把他称为“酷哥小易”,他在女生里面可是绝对有号召力的。
不过,有些调皮捣蛋的男生却看小易不顺眼,说小易故意每天这样装着一副冷冷的样子,让女生为他着迷。拿“捣蛋鬼”阿奇的话来说,“小易就是故意装冷傲的样子,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这天,班里面进行大扫除,阿奇和几个男生在一边故意偷懒,被老师抓个正着。老师对几个人批评道:“你们就是这个老样子,劳动的时候从来都是能偷懒就想方设法偷懒。难道你们就不能向小易学习吗?”老师边说边指着正在认真擦窗户的小易说,“别人都在卖力地干活,你们却像‘小少爷’!”听罢老师的训斥,阿奇心中很恼火,凭什么要拿自己和这个讨厌的小易作比较?
放学时,阿奇在路上遇到回家的小易,便故意找茬,和小易争执。
阿奇凭借自己的大块头给了小易一拳,小易没有还手,阿奇一溜烟地跑了。
小易回到家,妈妈看到儿子眼角的淤青,焦急地问道:“你的脸怎么啦?和人打架了?”
小易回答:“没事,刚才被阿奇打了一拳。这样的人,我才懒得理呢!”
妈妈却一副不答应的样子,气愤地说:“他打了你,你怎么不打他啊?”
如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很多父母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让”了。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后不免向父母诉说一番,有的父母就问:“他打你没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父母把敢不敢与人打架看做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而且不断地向孩子灌输这样的观点:“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按照父母的推理,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有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自行车;别人偷窃抢劫,你也偷窃抢劫……在这种教育观点下,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人,这样的人无疑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父母们应该知道,这样的所谓算账和报复,只会使孩子之间的打斗更进一步升级,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为有意的报复。有些孩子还会错误地认为家长总是偏向自己,即使自己不对,先打了人也无所谓,最后就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挨了打,受了伤,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申诉,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同时,也可直接找欺负自己孩子的孩子问清事情真相,教导孩子们应该和睦相处,必要时还可以找对方父母,共同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
孩子打架,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要引导、要教育,让孩子分清勇敢无畏与蛮横粗暴的区别,而不要纵容孩子报复,更不要袒护。要让孩子讲理,父母首先要明理,否则孩子将成为一个不负责任、强辞夺理的人。
当孩子与人打架时,不要责备孩子怎么不还手,或是叫自己的孩子再去找别人“算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还应该找到打架双方,尽量劝解两人不要打斗,以免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后果。
43没事,反正没人看见
乐乐和妈妈去逛超市,乐乐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玻璃瓶子,并希望能买下来。她征求妈妈的意见:“妈妈,这套瓶子好精致呀,可以买下来吗?”
妈妈说道:“嗯,看起来还不错,不过你要轻拿轻放呀,小心摔碎了!”
乐乐高兴极了,过去就给了妈妈一个“香吻”。可是,在乐乐把玻璃瓶子搁在手推车里的时候,瓶子却意外地磕了一下,一个小裂缝立刻就出现了。乐乐惊呼:“哎呀,瓶子撞坏了,怎么办?”
妈妈四下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人注意到她们,便小声地说道:“快把瓶子放回去,快点!”
乐乐犹豫了,说道:“这样,行吗?”
妈妈回答道:“没事,反正没人看见!快点!”
乐乐把瓶子放回了货架上面。就这样,母女俩若无其事地走了。
故事里面的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她们认为孩子的一点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于是会帮孩子加以掩盖,任其发展不加阻止。父母切记,不要对孩子在外边的所作所为闭目塞听,或是听之任之,或是文过饰非。要是真的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无论干什么坏事,父母都会竭尽全力为自己掩饰,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是非观念,一旦养成恶习就难以改正了。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缺点,但怕丢面子,认为“揭孩子的短就是打自己的脸”,所以对孩子总是抱以纵容的态度。
其实,家长们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和保护虚假面子混淆起来。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和毛病时,家长应该正视这些缺点,及时地教育孩子。
正视孩子的优缺点是每个父母应有的正确态度。家长要充分认识利用社会力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对其抱有信赖和合作的态度,而且要主动征求和真诚欢迎别人对孩子提出批评意见。例如故事里面的妈妈在发现孩子无意打碎瓶子的时候,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和超市的管理人员说明情况,然后把瓶子买回去,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千万不要以“别人没有看见”为由,为孩子掩盖。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培养诚实的好习惯,还可以使孩子懂得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勇敢地去担当,去负起责任来。
专家建议
孩子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不要无原则地维护孩子,纵容孩子的玩劣,否则孩子将会失去自我定位的能力,让错误扩大。
当孩子做了错事,要求父母帮其掩盖或是隐瞒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开解,要教育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要为自己犯的错误去尽力补救,不要当逃兵,不要逃避自己的错误。要让孩子知道,既然做错事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教育对待错误的问题上,父母应该起好的带头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终生之师,只有当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出良好的表率时,孩子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遇到错误或困难时,才能正确地对待和解决它。
44外面很多坏人
小查和爸爸妈妈在客厅里面看电视,荧屏上正在播放一条新闻,是关于“拐卖妇女”专题的法制报道。妈妈看过这条报道后,再三对小查嘱咐:“现在外面坏人这么多,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知道吗?放学就立刻回家!”
小查觉得妈妈的话言过其实了,不过,看到妈妈紧张的模样,就随口回了一句:“知道了,你放心。”
过了几天,小查妈妈又和女儿说了一件事情:“今天我在报纸上面,又看到了一条报道,说是现在一些犯罪团伙专门对你这样的女孩下手,你以后出门可得当心,外面真的有很多坏人!你知道妈妈整天有多担心吗?”
小查听了妈妈这番话,开始有点害怕起来了。每次回家的路上,凡是看起来行色可疑的人,小查就担心是拐卖妇女的人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小查会惊恐地一口气跑回家里,生怕后面真的会有犯罪分子在追自己。
就这样,小查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几乎足不出门。女孩心想,这样呆在家里,应该就不会有坏人了吧!
故事里面的妈妈出于爱孩子,害怕孩子吃亏,被人欺负,几乎是以吓唬的口吻嘱咐孩子“外面坏人很多”,还列举了很多例子。这种教育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胆大的孩子也许对此不以为然,可是这类的话语说多了,再胆大的孩子也会害怕的,而那些胆小的孩子也越发地胆小了。
家长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孩子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从而不断成熟。要是像小查那样认为“只有呆在家里就不会遇到坏人”了,整天呆在房间里,又怎么有机会去接触这个社会呢?
父母不应该因为社会太复杂,就把孩子收在自己的“羽翼”下面。
如果养成习惯,孩子就会对社会产生惧怕心理,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从而无力承受外界的压力。
为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走出去,大胆与别人交往,接触社会。
在解决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使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
专家建议
不要给孩子灌输一些这样的思想:“外面坏人多”、“外面都是犯罪分子,尽量呆在家里”。孩子的成长就是适应环境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要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就阻止他们交朋友、接触社会。每个人都是在失败和挫折中慢慢长大的。其实,让孩子了解一个真实的社会,了解其中的美、丑、善、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利而无害的。
此外,在生活中,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且接纳他们的朋友。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永远封闭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面,要让孩子自己独自去体验社会的冷暖好坏,勇敢地适应这个社会。
父母要常向孩子讲述一些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让他们明白世上还是好人多,要让孩子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45这个窝囊废
周周班上要进行一次班干部的选拔,不过,这次选拔老师准备采取自我推荐的方式,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参加选举的权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亲自到讲台上发表“竞选演讲”,把自己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自己的实施方式告诉大家,然后,让大家投票。同学们都很高兴老师制定这样的选拔班干部的方案,大家都在跃跃欲试,希望自己的“竞选报告”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认可。班里面还有点美国大选前的气氛呢。
可是,周周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他心里面可不想参加什么班干部的选拔,更是觉得这样的竞选有点幼稚,所以,在正式举行选举时,周周弃权了。
回到家里,周周随口和妈妈说起了这件事,不想妈妈却很生气。
质问道:“你怎么不去参选呢?”
周周回答:“对着一堆人演讲,多丢人,多幼稚。”
妈妈轻蔑地说:“哼!就人家幼稚?我看你是不敢去吧。你这个窝囊废,别给我找借口!”
现实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过分地责备孩子的不是。就像故事里面的妈妈,仅仅因为孩子不愿意去竞选班干部,就把孩子骂为“窝囊废”。
这些父母都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孩子很可能在父母的不断责备下,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有尊严。
不可否认,父母的责备也是出于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这样的责备却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很可能从此他就真的成为父母口中的“窝囊废”
了。父母有责任向孩子指出他错误的表现,并督促和鼓励他纠正,但千万不可以否定孩子本身。
长期遭受父母嘲讽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胆怯、没有自信;要不就会对父母产生怨恨而耿耿于怀。由于害怕,所以只能将对父母的轻视和愤怒埋藏在心底。等到长大后,他们往往会找机会加以报复。
一个习惯以讽刺态度批评孩子的父母,是不可能博得孩子的真心尊敬的。家长们要激励孩子,请采用称赞、鼓励、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千万不要挖苦孩子的缺点,数落孩子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渴望父母的鼓励。
专家建议
缺点和不足任何人都会有,不要因为一点不足就将孩子全部否定。只有鼓励和赞美孩子,才能使孩子获得乐观的情绪和自信的精神。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各有各的优势,必须以积极、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情绪,让他们充满自信。
当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然后说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例如:周周妈妈可以这样说:“竞争结果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可以锻练你口才和胆量的机会,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不管怎样,妈妈尊重你做出的任何选择。”周周听了之后,一定会考虑妈妈刚刚所说的话,而且会很感激妈妈这种尊重自己的态度的。
46妈帮你去说“对不起”
小梅和楚楚是一对好朋友,两人从幼儿园起就是同班同学了,然后又是小学的同班同学,现在升上初中了,又分在了一个班。她俩感情好得就像一个人一样,比亲姐妹还要亲呢!
可是牙齿还有咬到舌头的时候。这天这对好友吵架了。原来,楚楚向小梅借了一支钢笔来写字,可是写着写着,却不知怎么坏了。小梅可心疼了,这是爸爸从国外给小梅带回来的,平时都不舍得用。现在借给楚楚用,谁知道她却没有保护好。小梅埋怨道:“这支笔我都舍不得用,现在可好,你却把它弄坏了。”
楚楚很抱歉,她小心翼翼地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坏了。要不,我给你买一支新的吧?”
在气头上的小梅说道:“你上哪里去买呀?这是我爸在国外帮我买的……”
楚楚感到很委屈,她咬着嘴唇说:“是,我买不起,对不起了。”
两个好朋友就这样因为这支钢笔吵翻了。
小梅回到家,感到很失落。妈妈看到了,便上前询问:“怎么啦,不是到楚楚家写作业了吗?回来就这个脸色?”
小梅回答道:“我刚才和楚楚吵架了,谁叫她不好好爱护我的钢笔。”
妈妈接过话茬:“钢笔,就是那支你爸帮你买的钢笔吗?”
“嗯。”
“哎哟,那是昨天你表弟弄坏的,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呢。”
小梅这下急得都快要哭了:“你怎么不早说,害我错怪楚楚,怎么办?我算是羞死了!”小梅一边跺脚,一边擦着眼泪。
妈妈看到女儿这般难过的情形,不知道如何是好。妈妈安慰着:
“别哭了,要不,妈妈帮你去和楚楚说对不起,这总行了吧。宝贝,别哭了。”
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帮孩子承担一切事情和烦恼,还有的父母甚至连子女的错误都要包揽在自己身上,要代替孩子给人道歉,故事里面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人。这些父母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会让孩子学会事事推卸责任,而不是勇敢地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其实,当孩子在社会上遇到某种挫折时,正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佳机会。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妈妈带你去说对不起……”反而会使孩子心中已经萌芽的责任感遭到坍塌,原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反而变得复杂化了。
责任感的培养是少年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子女的教育绝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会铸成孩子骄傲、放纵、粗暴、自私、事事依赖、缺乏主见的不良品格。在当今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与挫折交错的社会就会被淘汰。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而明白责任的完成与否对自己将来有什么作用。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当你的孩子说:“现在的事情都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件事情我做得很糟,是我没计划好,不过我会尽力弥补的。”那就表明孩子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专家建议
责任心的培养就是要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那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呢?
从小处着眼,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到责任的分量。例如让孩子干家务便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