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关于夸克的预言
世纪四五十年代,基本粒子物理学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同时世界也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由于国际形势的需要,我国于1955年开始酝酿研制核武器技术。
这年1月15日,在毛主席亲自召开的原子能科学发展会议上,毛主席问核武器专家钱三强:“质子、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钱回答说:“这个问题还没有新的认识。”毛主席却说:“质子、中子、电子还应该是可分的。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这样。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半年后,美国第一次发现了反质子;一年后,又发现了反中子,证实了毛主席的预见。对此,钱三强等我国科学家还说,毛主席比我们这些搞专业的物理学家还行!
1965年开始正式攻关的“层子模型”是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和发动的“物质无限可分说”的“大讨论”中诞生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界向诺贝尔科学奖冲刺的一次重要尝试。在新中国初期,以群体的方式集中优秀的科技力量,研制原子弹、氢弹、宇宙飞船、人工胰岛素等大科技工程是当时科技活动的一大特色,但像层子模型这样的纯科学理论,组织全国近四十位优秀专家,集中力量攻关,培养出数十位院士,而且很多参与者因此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乃至国际上也都是少见的。
1964年8月,在北京科学讨论会开会期间,毛主席接见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团团长。日本代表团团长坂田昌一在1955年前和1961年曾写过关于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这样观点的文章,毛主席看到过他的文章很重视。当周培源院士介绍坂田教授时,毛主席当面称赞说:“你的文章写得好”,使坂田极为兴奋。
第二天,毛主席约于光远同志和周培源院士到中南海去谈话,毛主席从坂田文章谈起,谈到许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问题。毛主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阐明宇宙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来看也是无限的,不但原子可以分,原子核可以分,基本粒子也可以分。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在1966年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层子模型理论。
1977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粒子物理学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提议,将层子或夸克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他的思想在物质结构研究中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