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29474600000007

第7章 40岁以上的男人的家庭责任

每一个中年男性都应该有家庭责任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搞好家庭关系,是“平天下”的基础。40岁以上的男人要幸福,就决不能只顾事业不顾家庭,决不能让家庭出现危机。以事业为重,40岁以上的男人没有错。亲情与爱情同样很重要,这就需要随时与父母、子女、妻子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处理好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优秀的成功男人会兼顾亲情与爱情,了解父母、子女、妻子的情感需要,扮演着孝顺儿子、慈爱父亲、可爱丈夫的角色。对父母关心备至,对子女爱护有加,对妻子百倍体贴。家庭的和睦为男人的事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男人在事业的舞台上越做越出色。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家庭也在变,中年男性应该顺应家庭生活的变化,爱父母、爱子女、爱妻子,亲情无价,爱情永恒。

40岁以上的男人,大多事业有成。但是,事业的成功并不代表人生的圆满和幸福,在经营事业的同时,40岁以上的男人还应负起自己的家庭责任。惟有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处理好,才能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从而使自己在外面不论干什么都没有后顾之忧。40岁以上的男人的家庭责任包括上、中、下三个方面:上是对长辈的责任,这种责任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即“孝”;中是指对妻子、兄弟姐妹的责任,对妻子当然要“爱”,对兄弟姐妹则是“助”;下是指对子女,对子女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点,那就是“教”。一个40岁以上的男人如果能用上述“孝、爱、助、教”四字处理好家庭关系,你的责任也就算是尽到了。

1.孝心无价,勿忘父慈母恩

孝心是无价的,我们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它,而只能用心灵来估量。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同题的散文《孝心无价》,深情地讲述和回答了人为何要尽孝道这个问题。文章写得真情洋溢,感人至深:

我不喜欢父亲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亲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亲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亲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那些曾经立大誓,树大愿,志要在四方扬名的40岁以上的男人们应该猛醒了,你们不只是惟有建功立业才能表现出来对你的父亲尽孝心,这孝心同样是你们为实现风光一辈子而需要完成的课业。

2.尊重与分享,别把妻子当女佣

对世上任何一个人谈及妻子时,你都必须只说褒奖之辞。在公开场合,作为丈夫对妻子应该予以肯定与鼓励,应该为她而感到骄傲。

人们对下列情景一定是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在电影里、电视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片段时有所见:妻子已为全家准备好了晚餐,这顿晚餐可能是为一个特殊节日而精心准备的,也可能是一周中任何一天的便饭;也许会有客人受邀参加这顿晚餐,也可能享用这顿晚餐的只是家里人。妻子正在餐桌旁服侍你们,把饭菜从厨房一一端到饭厅,饭菜美味可口,热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开。此时,作为对妻子的尊重,身为丈夫的你应该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在妻子未坐下来准备与你们共进晚餐之前,千万不要先品尝。

许多家庭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妻子刚给丈夫端上一碗汤,丈夫即刻低下头,一口气喝至最后一滴,而且十之八九所有在场的客人和孩子也会纷纷仿效。随后,每上一道菜,以上的不雅行为都会重复一次。当妻子坐下来用餐时,丈夫已吃完刚端上来的特色菜,正焦急地等待着下一道菜。有时妻子刚把主菜端上来,丈夫就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迅速离开饭厅,等着妻子坐下来用餐时,丈夫早已离去了。

“被服侍者”为何在“服侍者”坐下来之前就大吃特吃呢?这有几个不同的原因。很多丈夫通常就是在这样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可谓耳濡目染。家庭中无人会在餐桌边等母亲,所以这样做时他感到极其正常;对某些人而言,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开始吃摆在面前的饭菜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也有些丈夫赶快吃完的目的是为了能进行下一个节目——工作、玩,或着急于想看电视节目。

有时造成这种局面的也可能是妻子自己。她会说:“饭菜已准备好了,大家趁热吃吧,不必等我,否则饭菜就会凉了。”或者她有众多的花样从厨房端出来,然后才能坐下来与家人一道享用,假如全家都在等她,她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她匆匆上完菜,而无法从容地把她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心准备的饭菜端上来。为避免这种压力,她便催促每个人开始用餐而不必等她。

让这样的事情成为历史吧!在这件事上不要听她的,一个懂得爱的丈夫,应该带领孩子和客人在餐桌前耐心等待,直到妻子安心舒适地坐下,然后大家一起享用。如果饭菜确实很热,并且有许多人用餐,或者有许多菜等着上来,那么,一个称职的丈夫和他的孩子应主动到厨房打下手,使她能够与所有的人一起品尝这顿饭。

家中的这个规矩应该由身为丈夫的你来制定,即家中用餐者必须等你妻子入席后方可用餐。

对自己的孩子而言,这个规矩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从他出生时起,你就会给他留下了必须尊重他的母亲的印象,他对你这样的提醒已习以为常:“这不是自助餐。”“请到厨房问问你的母亲你是否能帮她做点什么。”

就客人而言,有时实施这个规矩并不容易,应该给予谅解。初次到你们家做客的人也许在你和孩子正在等着你妻子时便先动了筷子,当意识到这些时他们会非常吃惊,也许他们会对自己刚才的举动难为情。另一方面,如果来的客人是常客或“新”亲戚,比如新女婿或新媳妇,那么让他们了解家中的规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往往可通过间接的交流和微妙的手势来进行。下面便是一个间接交流的场景:

你正与几个非常熟悉的客人坐在一起谈天,你妻子端着盛满主菜的大浅盘子走进来,把它放在靠近其中一位客人的地方,那客人立刻就把大浅盘子传到坐在主人席上的你的面前,以示礼貌,这就给了你表达的机会。你会说:“那好吧,等我妻子忙完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吧!”假如客人没把大浅盘传给你,而是直接往自己的盘子里盛菜,当客人意识到餐桌上没有其他人这样做时,这种不得体的行为通常会自动停止。有时你冲正在厨房给晚餐的菜肴做最后润色、忙碌不停的妻子做个手势,这个信息就可以很微妙地传递给客人。

无论如何,树立这样的榜样是做丈夫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厨房帮妻子打打下手,在餐桌边等着她的加入。她竭尽全力为的只是饭菜可口,但她决不是女招待或厨娘,她是你生活中的伴侣,也应该享受伴侣的待遇。

而且,对妻子的尊重不应因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公开场合和家中应是完全一样的。不幸的是,男人在社交场合贬低妻子的现象随处可见:“哈哈,报纸上的金融版对我老婆而言简直是天书,她根本看不懂。”“我媳妇总是丢三落四的。”人们听到此类的话的频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你认为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男士的玩笑是围绕妻子开的。

所有这些闲谈,对那些以取笑妻子、知名人士和总统为生的喜剧演员是不足为奇的,但对一个充满爱意的丈夫却是万万使不得的。假如你有一位理想的妻子,你应让她永远处于一种充满赞美之辞和情感的氛围中。你们独自在家时,壁炉前的热烈拥抱是远远不够的,你私下展示的情感必须延伸到公共场合,当众赞美她,虽然言辞不应太过,以免使她本人或者听到的人感到不自在。在讲到与妻子有关的故事时,应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如果夫妻在家发生口角,或者双方皆为没有时间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烦恼,而外人对此还一无所知,那么,在别人面前绝不可显露夫妻私下的分歧,你的语言或行为都不应暗示你们有分歧。应保持愉快,学会用外交手段来处理这类事。这也许会费一些精力,但你的确应该把你们之间的不愉快视为你们俩的私事,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其他夫妻都始终在公共场合掩盖相互间的怒气,在这方面,丈夫和妻子是天生的最佳演员。假如你与妻子能暂时搁置你们之间的分歧,这有助于抑制你们之间的紧张气氛,使之不至于毁坏社交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你们时间,使你们情绪平静下来,然后再重新讨论未决的问题。

另外,人人皆有自我,我们的自我都需要安抚。我们需要那些能给我们良好感觉,能给我们以自信和认同的言辞。有时我们依靠听他人的话使自己振作起来,给我们以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同感,妻子亦不例外。她也许看上去非常轻松,日复一日忙忙碌碌地照顾孩子,坚持工作,洗衣烧饭,结果给人以这样的错觉,即她做上述这些事情时是毫不费力的,做这些事完全是她的第二天性。实际上并非如此。

她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你和孩子们高兴,使你们高效率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不必受家庭正常生活中家务活的拖累。应当承认她的善举,公开赞扬她为你和家庭所做出的贡献。

为此,丈夫应每天了解妻子做了什么事。你妻子也许花了一个小时收拾壁橱,从中拿出所有的毛衣,一件件地检查,把这些毛衣叠得整整齐齐,然后放回原处。这样的事情绝非惊天动地,但确实需要花时间去做。找时间感谢她吧!她也许花了另外一小时收拾你的书柜,把书籍、磁带和录像带都按行整齐地摆好,扔掉一部分复印材料以及一些不重要的邮寄广告。告诉她你已注意到了她所做的这一切,你为此而感激她。

3.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

懂得尊重自己的男人,也应该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意见冲突,反而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当你和孩子意见相悖的时候,你越想说服孩子,可能会令孩子越加反抗。如果你无法令孩子屈服,而采用强迫性的方式令孩子顺从,只会破坏相互的感情,阻隔了亲子沟通的渠道。

孩子表面顺从,但极可能阳奉阴违,因为孩子心中根本不服。

孩子是一个热切的探险者,有太多事情尚待学习。在许多事情上,你和他或许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经验会使你发现如何去处理那些争论、激愤、失望和快乐,而你将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父亲对孩子的尊重,就是要培养孩子在家里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习惯,在民主自由气氛浓厚的家庭,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可以随时抒发他对家庭或家人的感受,包括说出不喜欢父母的话。例如:

“我讨厌爸爸,他上星期日就不肯起床和我们一起到公园去玩。”

让孩子说出心中的感受,透过或大或小的冲突与对立,使其学会如何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虽然,有时孩子可能会带给父亲(母亲)或多或少的麻烦,但父亲仍应作出最大的忍耐与宽容,听听孩子的解释或理由。如果是无法做到的,可以向孩子说出原因和困难的所在。假若可以办得到,在可能范围内,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接受他的要求。

现今不少父亲喜欢在孩子的课余时间里,送他们去学习钢琴、绘画、书法、柔道等课程。许多时候,父亲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或有一种自己过去没有机会学到,如今希望在孩子身上获得补偿的心理,并以此作为选择孩子课外教育的准则。

其实,这些课外教育只是父亲的意愿,未必是孩子愿意学习的技艺。父亲在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千万别强迫他们去学习自己没有兴趣的技艺,否则会破坏他们以后学习的信心。

学习哪一种技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是日后他们能否发挥才能的关键。

美国儿童克里斯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整套珍贵的邮票,希望能够鼓励他集邮的兴趣。后来,克里斯在朋友那里发现了一套篮球明星卡,非常眼馋,就用这套邮票换了那套明星卡。后来,爸爸发现了这个交换,感到非常生气。首先,他认为这是他送给克里斯的礼物,他这样轻易地换掉,是对他的不尊重;再有一个,他知道和克里斯换卡的小孩比克里斯大,应该懂得这套邮票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明星卡的价值,而他却没有告诉克里斯,因此是占了克里斯的便宜。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认为克里斯并没有和他商量,就把整套邮票换出去了,因此,他决定要教训克里斯一下。他向克里斯指出两件东西之间是不等价的,并强迫克里斯去从朋友那里要回那套邮票,并退回了这套篮球明星卡,使得克里斯非常的窘迫,而且感到自己十分的蠢笨,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此破裂。

在这里,我们应当指出的是,换邮票是克里斯自己的决定,无论他成熟与否,父亲都应当尊重这个决定。既然邮票已交给克里斯,他就应有权利决定如何安排这份礼物,父亲无权横加干涉。的确,克里斯应该从这个交换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作为父亲应当从不同角度来处理这件事情,既表现对克里斯的尊重,也教会他应该学习的知识。理想的做法应是,当克里斯向爸爸显示他新换来的明星卡时,父亲应该和他一起欣赏,而不应该立刻提出任何异议。过一段时间,在一个适当的机会,爸爸再向克里斯解释两件东西不同的价值,而不用提起克里斯当时的交换行为。这样克里斯可以醒悟自己是以大换小,上了当,但面子上没有什么过不去。是否去找朋友要回邮票应由克里斯自己决定,爸爸不再参与。如果照爸爸原来的处理办法,克里斯会觉得非常的羞惭,而且认为自己无能,一切错都在自己身上。事实上,克里斯怎么会懂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呢?如果他不懂,又怎么能够随便怪他呢?其实,在父亲教训克里斯的行为中,夹杂了对自己尊严的重申与维护。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对孩子很不尊重的表现。

当然,说他们有权利,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够做成人所能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们毕竟没有成年人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

总而言之,已做了父亲的男人,如果想让自己拥有一个令别人羡慕的健康成长的子女,就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定。

4.父爱是天,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

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

孩子跌倒了,母亲说:“孩子,摔疼了吧,以后要小心!”父亲说:“孩子,没什么,自己爬起来,这就是生活!”

孩子在跑步,母亲说:“孩子,跑累了,就歇歇,饿了吃点东西。”父亲说:“孩子,飞起来,爸爸在天上等你!”

孩子要长大不能没有大地慈爱的抚育,也不能没有天空坚强的支撑。

著名作家邓刚先生有一个独女。当女儿出生时,他非常难过。他认为在当前的社会,跟男人相比,女人要承受更多的艰难和痛苦,所以他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作为一个父亲,他无论用多大的努力,都保护不了她。有时候,他甚至不敢直面看女儿的眼睛。邓刚先生是写小说的,非常关注人的细节。他隐隐地觉得,女儿那亮亮的眼睛,有时就像动物园里的鹿,清澈中暗含忧伤,令人恻隐,所以他对女儿格外地疼爱,格外地关注。

他发现女儿和所有的女孩一样,自尊心非常强。他隐隐有些担心。

一天晚上,上小学的女儿回来了,兴高采烈得像小鸟一样飞回家,进门就喊:

“爸,我们学校一千多人,选几个打鼓的。我被选上了!”她一脸的自豪。

她母亲听了,马上高兴地说:“咱们女儿太厉害了!”

邓刚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他明白,学校最终只用12个,在初选的22个或32个中,最后肯定要淘汰一批,估计自己的女儿99%要被淘汰。为什么呢?因为女儿个子非常高,如果12个孩子在一起打鼓的话,她像羊圈里跳出个骆驼来。为此,邓刚为女儿感到紧张。

女儿每天打鼓特别用心,吃饭的时候手拿两根筷子敲,做作业的时候用钢笔敲,走路的时候就用两只脚来敲。她对爸爸念着拍子:“三三四四。”邓刚说:“好,好,三三四四。”眼看女儿打鼓入了迷,邓刚心里更加着急。

学校每天下午4点下课,女儿6点放学,她要打两个小时的鼓。每当女儿快回家时,在电脑前创作的邓刚就坐立不安,他生怕女儿回来说:“我被淘汰了。”所以每到4点的时候,他就写不下去,就紧张,4点过去,他知道女儿还在打鼓,就能安心写作了。到6点的时候,女儿又像鸟儿一样飞到家:“爸爸我告诉你,不但有三三四四,还有二二三三呢!”邓刚乐呵呵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可是邓刚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一天下午4点,门铃响了。那铃声和往常大不一样,非常慢。开门一看,女儿一脸沮丧。

“你回来了。”邓刚轻松地对女儿说:“放学早是最大的幸福,爸爸小时候常提前放学,上五节课我第四节就跑回家,在家多自由呀!”

邓刚的家在大连海边。他领着女儿跑到海边,海边静悄悄的,没人。

邓刚对女儿说:“你知道爸爸为什么领你到海边来?因为你被淘汰了!爸爸知道你现在心里很痛苦,但痛苦就是痛苦,我们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痛苦。女儿,你放声大哭吧!”

女儿面对奔流的海水大哭起来。

父亲接着说:“女儿,你为什么被淘汰呢?我觉得是因为你的个子高,你一排队就不和谐。为什么个子高呢?因为你像爸爸,爸爸就高。这本不是什么错误,但你要记住,将来走到社会上会遇到很多痛苦,你一定要学会哭出来。医生叔叔说,哭出来的泪水,经过化验后发现里面有毒,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女人比男人活的时间长,就是因为女人经常排毒。遇到痛苦,你就放声大哭,如果你觉得在同学面前哭、在城市里哭会让自己和别人尴尬,就到没人的地方去哭。哭出来,你也解放了。”在父亲的鼓励下,女儿变得十分坚强。

在中央电视台做《交流》节目时,邓刚先生十分幽默地说:“要让孩子承受痛苦,就要预先准备好作‘二皮脸’。人没自尊心不行,自尊心太强也不行,度要把握好。既然今后的生活中女人遇到的挫折比男人多,那就要让她先有面对挫折的准备,让她知道这世界是坎坷不平的,顺利是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这就是父爱的作用!在孩子痛苦的时候,父亲不是去帮孩子抹泪,而是让孩子尽情地流泪,去感受痛苦,宣泄痛苦。因为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坚强的性格,正是在从痛苦中站立起来的过程中培养的。

说父爱是天,是因为父亲用人格的力量支撑了孩子的天空。

王根,是哈尔滨市的一位优秀中学生,曾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他的父亲生前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但王根从没沾过父亲优越条件的光。每当家里有人来,特别是下岗工人来找父亲谈话,父亲都要让儿子关掉电视。王根开始不理解,父亲告诉他:“儿子,来找爸爸办事的每一个人,都比电视节目重要。”时间长了,王根也习惯了,父亲爱事业、爱同事的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子。

王根1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对他说:“儿子,我该给你讲讲我和你妈妈年轻时的故事了,不然的话,恐怕没有机会了。”

王根对父亲说:“爸爸,人生其实只有‘三部曲’,情爱、恩爱、怜爱。你与我妈妈年轻时的情爱我没有看到,但你们中年的恩爱我看到了,这些年你们在事业上互相支持,虽然你没有到老年,但你已经提前享受了老年时期的怜爱。在你患病期间,你与妈妈一直相互搀扶着。爸爸,你不必伤心,你已经走完了人生的全过程。”儿子的话让一贯坚强的父亲第一次流泪了,他对妻子李晓凡说:“晓凡,我可以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可以支撑这个家了。”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十几年中,王根的父亲给孩子的那些让儿子在毫无察觉中的严格而又理性的爱,独立而又平等的爱,终于结出了果实。

5.父亲,要用身教影响孩子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列·尼·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苏霍姆林斯基说:提高自身素质与家庭教育水平和子女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不是只学习什么招术,照搬什么方法。您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您;您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以您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作用是最大的教育因素。

据一份关于家长威信危机的调查统计材料显示:

某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对美、日、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调查统计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

日本:15个学校,1303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母亲,第三位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

美国:13个学校,1050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麦克·乔丹,第三位母亲。

中国大陆:22个学校,1220名学生,第十位母亲,第十一位父亲,远远落在影视歌星之后。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老师。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但为什么会出现父亲的威信危机呢?父亲怎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育权,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呢?

这个调查说明:真正的威信来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自身没有良好的素质,又何谈榜样的作用呢?

家长给孩子做榜样,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养性,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品质——诚实正直,善良宽厚,表里如一,谦逊温和,乐观豁达,勤奋上进,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