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是学经济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省城的一所中学里教书,虽然已在省城安家立业,但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每一次回家,他的心灵就被震撼一次,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家乡的山依旧荒芜,乡亲们的生活依旧贫困。
陈其决心为家乡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毅然辞去中学的教职,回到家乡承包了40亩荒地,开始建造他的示范农场。
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和村干部们发生了冲突。一次,因为干部吃吃喝喝,陈其当面提了意见,他坦诚地说:“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可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多吃多占。”干部们一愣,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当面说他们的不是呢。他们手捏酒盅,小声议论说:
“这小子,读了几年书,就翘尾巴!”
又一次,因为乡里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陈其找干部评理,又一次得罪了乡里干部。
陈其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了石屋,开始了农场的建造,可是,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乡里干部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乡里干部的冷眼……
最终,陈其只能无奈地守着空屋、守着农场、守着他的人生梦想。
陈其虽有雄心壮志,可惜因为做人太硬气,不懂得低头,始终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没有人缘结果落得个一事无成。人际关系是一门灵活变通的学问,如果太死板、太不“开窍”,那么人际关系一定无法处理好。
某机关大院聘了下岗工人柳某担任门卫,看守左侧的小门。这个工作虽然挣的不多,但柳某很是看重,工作起来兢兢业业,毫不含糊。不过他的尽责却引起了机关职员的厌烦:机关正常上班时间是九点,规定侧门在8:55分上锁,过了时间要出去的话,只能走大门。有一天,机关职员赵某遇上路上塞车,他赶到侧门时是8:56分,侧门刚刚上锁。赵某一看如果从侧门进还来得及,如果走正门的话非迟到不可,因此就请门卫柳某打开门让自己进去,但柳某却认为这违反了规定,坚决不开。结果,赵某好话说了一萝筐,柳某就是不为所动,坚决不开门。赵某又气又急还是走了正门,因为迟到了五分钟,当月奖金没了。这样的事不只一次……还有几个人,因为忘了通行证,也被柳某拒之门外。时间长了,大家越来越讨厌柳某,见到他就冷着脸,跟见到仇人似的。年终考核时,大家都给柳某打了低分,“认真负责”的柳某又下岗了。
不是说遵守规定不好,只是柳某实在是太不开窍了:遇到职员晚来一两分钟的事,如果你能网开一面,开个绿灯,那别人会对你有多感激,这个顺水人情柳某竟然都不懂得做。做人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能结缘就别结仇,这样才能点旺人气,有个好人缘,办起事来,人家才会支持你、帮助你。
陆某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他嫌机关太冷清,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以便实现他的抱负——开发山里的矿产资源,造福家乡父老。
陆某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处心积虑,四处奔波,人们夸奖陆某脑子特别灵活。的确,通过几年的奔波建厂,陆某悟通不少“人情世故”。大事不违法,小事灵活处理。很自然地,陆某面前的红灯少,绿灯多。他主持的那个乡,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年年翻番,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人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由于他突出的“政绩”,三年以后,他被提拔为乡长、乡党委书记。又过了两年,他被提升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陆某为了不撞个头破血流,因此“软”了一下,一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圆通的道路,获得了好人缘,办起事来一路绿灯,终于获得了成功。在现实生活中,陆某这种为成大事“软一软”的做人方法,只要严守法律的界限,不失为一种务实的、行得通的做法。
在为人处世中,一个人如果太过硬气就无法赢得好人缘,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因此,我们做人做事千万不要太死板,圆通机变才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