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主要是被人们用来梳妆的工具,因此也成为了古代陪嫁的必备之物之一,其不但被视为趋吉避凶的吉祥之物,更寄托了人们对美满婚姻的期盼。
铜镜所拥有的照面作用,以及其背面多雕刻和装饰有象征吉祥的图案纹理的特点,使得人们自古以来就视其为趋吉避凶之物。迷信观点认为,镜子是一切无恶不做的妖魔鬼怪乃至凶神所畏惧的东西,因此民间有用镜子可以照出各种变化了的妖怪的原形的说法。镜子被认为是避三煞的宝物,如新娘抱镜在胸,必使邪魔无法遁形。又因为女子梳妆打扮时需要借助镜子,镜子便成为了嫁妆之中必备的物品之一。
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唐太宗特意让工匠精心制作了日月镜给她,让她背在身上。据说,从日镜里可以望见父母亲人,从月镜里可以看到长安城,现在青海地区日月山、日月湖等风景名胜的命名,也取自于这段故事。青海地区的新娘出嫁也继承了这个风俗,新娘会在身上背上日月镜。
在我国历史上,镜子不仅仅被当作趋吉避凶的婚庆吉祥之物,还被当作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信物。我国流传的“破镜重圆”的故事就与此有关,据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情感》中记载:南朝有个叫徐德言的男子和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结为了夫妻,徐德言从当时国家的情况推断,陈国不久即将灭亡,于是对妻子说:“陈国灭亡之后,我们可能会分散,隋兵看重你的美貌不会要你性命,但是你会被掠到权贵之家。如果以后我们还能再次遇见,应该有个东西作为信物。”于是他将一面铜镜分为两半,夫妻各执一半,并且又说:“如果真的有缘能再次相遇,我会在正月十五那天到街上卖这半面镜子,你可以在那天到街上寻我。”后来陈国果真灭亡,徐德言流落到京城长安,乐昌公主被隋朝杨素得到,杨素十分喜爱她。一年的正月十五,徐德言拿着半面镜子到街上高价叫卖。乐昌公主知道了这个消息派人前去试探,得知卖镜人果真是徐德言。他见镜子已圆,题诗一首交予来人,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此诗,伤感至极,整日不思茶饭、抑郁成疾。杨素知道了这件事,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便把妻子归还给了徐德言,还赠送了很多财礼给他们。乐昌公主非常感激,还作诗一首道:“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最后,徐德言和妻子一同回到了江南,相偕到老。
在我国婚俗文化之中还形成了与镜子相关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如婚礼怀镜、照镜、挂镜等。在浙江萧山一带,新婚花轿出发之前,要由一位长者手拿一面镜子,并点燃一支蜡烛,向轿内四周及角落照射,俗称“搜轿”,目的是防止妖魔潜伏轿内,途中加害新娘。浙江还有一些地区,新娘离开家时,还要先到中堂先向祖先灵位告别,并要在一面镜子前照出影子,当地民间称为“照镜”。由于“影”和“孕”发音相似,镜子不仅仅包含了避邪的意味,更蕴含着孕育子女之祝福含意。
延伸阅读
镜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上古的镜子,它的名字叫监,就是大盆的意思。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发展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的青铜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铜、锡、铅配比,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配比。商代初年,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只不过,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鉴”即是镜,含锡较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到秦朝时期,铸造铜镜才开始风行,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它能反射出铜镜背后的美丽图案,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制镜技术和对光反射特性深刻认识。镜子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隋唐以来,还出现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的镜子。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