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29503300000034

第34章 《西游记》的源头

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探险旅行,很多人是从《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了解到的,小说把玄奘取经的旅程赋予神奇的色彩。现实中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可差远了,旅行中的经历更是大不相同。

玄奘是隋末唐初人,本名叫陈祎,12岁随兄长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为玄奘,因他是唐代有名的和尚,后来称他唐僧,又尊称三藏法师。

唐初,佛教内部派别多,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分歧甚大,长期争论不休。玄奘为了钻研佛经,和他的兄长捷和尚向国内高僧请教,成为国内有名的佛学家。但他觉得必须到佛家发祥地——印度去取得佛教经典。

由于唐初边境也不安宁,朝廷严厉限制百姓出境。玄奘曾向朝廷申请出国,到印度研究佛学,但未能获得批准。玄奘并未放弃。他一面向外籍和尚学习西域语言文字,做好出国准备,一面耐心等待机会。

唐贞观元年发生严重饥荒,为了缓和灾情,唐太宗发布命令允许灾民逃荒,玄奘立即混入逃荒的饥民之中,偷偷离开长安,向甘肃方向前进。

在路上,玄奘遇到西域人石盘陀。石盘陀拜他为师,并自愿护送玄奘到边界。过疏勒河不久,石盘陀见路途遥远,危险丛生,便中途变卦离开了玄奘,玄奘发誓:“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毅然一人策马西行。

玄奘历经艰险,终于踏上了他取经的目的地——印度半岛。他在628年夏末入印度,在这个佛教的发祥地度过了15个寒暑,足迹遍及印度半岛。玄奘先在北印度克什米尔留学两年,向当地的佛学大师学习。631年,玄奘进入中印度,在全印度佛学中心的那烂陀寺定居下来,用了5年时间潜心钻研佛教经典,终于成为名闻遐迩的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

后来继续西行游历,当他641年重回那烂陀寺时,被推举为那烂陀寺的讲席,他是公认的全印度最有学问的佛学大师!

玄奘达到了来印度取经的目的,于是643年春天开始返回大唐,两年后回到长安。

在19年中,他行程5万里,游历了128个国家。回国后,玄奘便作出这部佛学奇书——《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命笔录而成。公元646年,玄奘在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大唐西域记》,并进表于太宗。《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城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