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间文学史
29576800000016

第16章 民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

中国的传说流传广泛,数量众多,内容也丰富多彩。从不同的角度,可对这些传说作不同的分类。这里,仅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

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的特征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人物传说主要有六种类型:

1.神仙传说

这类传说的人物有超乎凡人的神通,大多是虚构出来的,也有少量是真实的人物,有八仙那样的仙话人物,也有济公那样的佛家人物。其内容有的以惩恶助弱为主,如“八仙传说”。八仙即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又称钟离汉)、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蓝采和,他们是道教人物,出身背景各不相同,本领、造型各异,由于在社会、江湖上助弱济贫、惩恶扬善,修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人,其形象是人也是仙。八仙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中最著名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有的以讲述爱情故事特别是人仙婚恋为主,如四大传说。有的重在宣扬宗教观念,如道家的修炼成仙,佛家的轮回报应等。这些神仙人物大部分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人物,只有一小部分是仙化的真实人物,如东方朔,也有从神话故事演化而来的形象,如西王母。

2.文人传说

主要讲述历代杰出文人包括诗人、画家、书法家、作家、哲学家的生活轶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渲染他们在事业上的精深造诣,或讲述他们成才的艰辛刻苦,以激励后人用功。也有很多故事刻画他们的某种性格特征如机智、幽默、倔强、耿介等。经常出现在这类传说中的人物有孔丘、屈原、王羲之、李白、司马迁、陶渊明、苏轼、唐伯虎、蒲松龄、曹雪芹等。那些成就卓著而又经历曲折、个性突出或者与普通大众联系密切的文人更受传说的偏爱。

3.巧匠名医传说

传说的内容多渲染巧匠名医技艺高超、品格高尚,且惩恶扶弱。各行各业都有出名的能工巧匠,一些名匠名医成为同行业、相近行业甚至一般劳动民众崇敬的偶像,人们编造出很多故事传扬其技艺、品行。这类传说中最发达的是鲁班传说。名医传说中常见的主人公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这里,我们看一则关于张仲景的传说:

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因为医术高明,被人称为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晚年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早已经闻名天下,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很快,他研制出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当初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做馅料,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煮熟。

因为面皮包好后,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在他病重这年,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矫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但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

这个故事可以看做关于名医的人物传说,但同时也在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冬至时要吃饺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则习俗传说。

4.帝王将相传说

帝王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帝王传说和将相传说。帝王传说讲述帝王的神奇出生、宫廷轶事,或者讲述帝王如何残暴、贪婪、好色等的故事,如关于上古五帝、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乾隆、康熙、慈禧太后等,都有很多传说。将相传说又可分为名将传说、清官(贤相)传说和奸臣传说。名将传说讲述百姓理想中英雄式的著名将军如岳飞、杨家将、戚继光、萧何等的作战故事,其中岳飞传说、杨家将传说影响最大,并在当代转化为评书形式借助现代传媒广泛传播。清官传说讲述贤明、勤勉、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主持正义或幽默风趣的大臣、官员的事迹,如诸葛亮、魏徵、包拯、寇准、海瑞、刘墉、纪晓岚等,有很多影响巨大的传说故事。这些清官实际上是穷苦百姓在黑暗社会饱受欺凌、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幻想出来的救星式的形象,他们常常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在长期专制的社会中也不可能产生对于新制度的想象,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清官身上。少量的清官并不能解除太多的苦难和冤屈,但是这种清官传说的讲述毕竟给底层民众的生活带来一些希望和光亮。奸臣传说则揭露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中的一批奸坏腐朽官员如秦桧、潘仁美、严嵩、魏忠贤、吴三桂、和珅等的恶行。他们往往为攫取权力、聚敛财富等而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受贿勒索、荒淫奢侈,并善于在皇帝或上司面前阿谀奉承、巧进谗言。在故事中,奸臣往往是名将、清官的对立面,由于他们的破坏行奸,而使正面人物的作为、成功有了很多曲折,客观上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5.起义英雄传说

起义英雄传说,是反映官逼民反的历史事实,歌颂造反起义的英雄好汉的传说。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有很多次农民起义,每次重大起义的首领都会出现在民间传说之中,如陈胜、吴广、黄巢、方腊、宋江、李自成等。封建社会的一般史书注重记载以统治者为主角的朝廷大事,对起义首领很少作正面的较详细的记载,而且通常把起义者称作“匪”、“贼”、“逆臣”等,作出否定的评价。而民间传说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并不受统治者和正史的观点的左右,不管起义者最后是否成功,大都把他们当做正面人物、英雄进行传扬。这主要是由于起义者一般都出自下层民众,代表了民众的利益和愿望。

6.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指近代以来的政治家、革命家的故事,也包括政坛上的反面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有清末民初时期的一批著名政治家如谭嗣同、章太炎、秋瑾、蔡锷、黄兴、孙中山等,也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陈毅、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除了正面人物以外,也有一些传说讲述对反面人物如袁世凯、汪精卫、“四人帮”等的否定、憎恨、嘲笑等。

史事传说

史事传说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这种传说以传奇性故事讲述历史性事件,广泛刻画各个阶层、各方面的人物动态,反映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表现人心的向归。主要有三种类型:

1.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无数次抗击外侮,进行艰苦卓绝的自卫战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方面的著名传说有岳飞抗金传说、杨家将抗击契丹的传说、郑成功和戚继光抗倭的传说、义和团传说、捻军传说等。

2.农民起义传说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阶层治国无方、政令严酷、黑暗腐败等因素,导致穷困百姓无法正常生活而一次次起义反抗。近代科技落后的中国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故相关的一些传说又增加了反帝的主题。传说用生动离奇的故事叙述起义作战过程,赞颂起义英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梁山泊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都有很多传说故事流传。

3.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这是新的史事传说,记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来的历史事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传奇故事。

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史事传说还有包括很多关于其他历史大事的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这类传说是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艺术性的解释,而不是讲述科学知识。故事收尾处归结到开头提出的事物上。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山川名胜传说

山水名胜传说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比如人们爱给一些风光秀丽而造型奇特的山峰编故事,解释山峰的形状是怎么形成的。在广东与广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山顶上有两块巨石,巨石之间架着一块石板,石板上还立着一块石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人站在一张石板凳上。当地人很喜欢这一景色,时间久了,逐渐幻想出一个故事来解释它。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壮族青年男女;美丽的姑娘梅娥和勇敢的小伙子石苟。当地的恶霸财主“活阎王”看上了梅娥,派家丁们来抢婚,害死了梅娥唯一的亲人老父亲。石苟见到,救下了梅娥。二人逃到了深山中,结为夫妻。后来石苟被朝廷强征入伍,一去不回。梅娥在每月十五都要到山顶上,站在石凳上朝石苟远去的方向张望,因为总也等不来夫君回还,就变成了一块石头,永远向远方张望着。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作“望君顶”。类似的传说古已有之。南朝宋代刘义庆的《幽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石,因以为名焉。

2.物产传说

物产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土特产品的产生、特征和名称由来的传说。由于各地物产丰富,这类传说也有很多。特别是一些久负盛名,其名称又较“怪”的特产,如天津狗不理包子、杭州东坡肉、潮州老婆饼等,其传说也很有趣,并流传广泛。

这里以狗不理包子为例。天津小吃有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其中以狗不理包子最为著名。一般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去品尝一下正宗的狗不理包子。这种包子确实美味可口。其主要特色是色白面柔,底帮厚薄相同,外形美观匀称,入口咬起来流油,但又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据有关资料,它的用料、做法等确有独到之处。该包子馅的做法是:以肥瘦3:7的比例取鲜猪肉轧碎,加入定量的水、排骨汤或鸡汤,再用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这些配料的比例用秤严格定量,一斤馅里放一两五钱香油、四两鲜姜、一两葱末。包子皮的做法是:和面时水温保持在15℃左右,做成半发面,揪出剂子,擀制成直径为8.5cm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馅时讲究褶花疏密一致,每个包子15个褶,外表呈白菊花形,将包子在屉内摆好,上大灶蒸5分钟即熟。前后八道工序都有特定的规矩和技法。这样好吃又好看的包子为什么取名“狗不理”呢?天津一带流传着关于狗不理包子的传说,其中心就围绕着这一奇特的名称加以演绎。尽管各版本有所不同,但这些传说都以一个从天津郊区河北乡村到天津市某包子铺当伙计的小伙子为主角,“狗不理”是他的小名或绰号。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清朝光绪或道光年间。有些故事讲出具体的地点和人名: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的一个少年名叫高贵有。他的小名叫“狗不理”。还有的故事说他的脾气倔强,一次他的妈妈说他:“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意思是说他的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这样他就得了个“狗不理”的绰号。高贵有十三四岁到天津学手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食铺做了小伙计。在这里没人叫他的大名,都叫他“狗不理”。由于他心灵手巧,很快学得一手好活计。三年满师后,他就离开这家铺子自己开了一家叫“聚德号”或“德聚号”的包子铺。他做的包子物美价廉,远近做工的人们和小商小贩都喜欢到这里来吃包子。由于人们喊惯了他的小名或绰号“狗不理”,也就把他做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的小名叫狗子,由于生意兴隆,他常忙得顾不上跟食客说话,所以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时间长了都叫他“狗不理”,他做的包子也就成了“狗不理”包子。这样,“狗不理”包子铺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有的故事还说,当年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将“狗不理”包子献给慈禧,得到太后夸赞,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以实有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的食品最著名的应是打苏东坡招牌的系列菜:“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据说苏东坡不仅是个美食家,对烹饪也很有研究,曾修订过民间菜谱。他自己也爱烧菜,曾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予在东坡,常亲执仓煮鱼,客未尝不称善。”他很喜欢吃猪肉。元丰三年(1080年)贬官到长江边上的黄州任职时,见当地百姓不喜食猪肉,导致猪肉价格很贱,就常买回猪肉,按自己家乡眉山一代的做法烹制,还写下《食猪肉》一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据说东坡肉就是按苏东坡的烹饪方法做的一道菜,它在浙江曾被评为杭州第一传统名菜。“东坡肉”皮薄肉嫩,色泽红亮,味醇汁浓,口感酥烂而外形不碎,味道香醇而不油腻。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传说: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曾发动民众疏浚西湖,他见人们做工辛劳,就让家厨按自己的方法做成红烧肉,送到每个民工的家中表示慰劳,并嘱咐家厨说:“连酒一起送。”但家厨没听明白,误以为让他做红烧肉时连酒一起烧,就把肉加上酒烧起来。民工们吃了这种加上酒烧制的肉,都认为是从来没尝过的美味佳肴,并把这道菜称为“东坡肉”。从此,该菜成为一道名菜流传下来。“东坡肘子”据说也是按苏东坡的手艺烹制的一道传统名菜。

在全国许多地方的饭馆里都常见到的川菜麻婆豆腐,深受大众的喜爱。其豆腐雪白细嫩,上面点缀着牛肉馅、青蒜苗节,周遭围绕着透亮的红油,口感麻、辣、烫、鲜、嫩、香、酥。

关于麻婆豆腐的来历,民间传说:在清代晚期,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头,有一家小店,店主是一对夫妻。妻子掌厨,因其面部有麻点,其夫姓陈,人们背后都称她为陈麻婆。在桥头过往的挑油脚夫常买些豆腐和牛肉,加上自己所挑的菜油,交给陈麻婆代为烹饪,并付给一定的火钱和加工费。由于麻婆做的豆腐美味可口,“麻婆豆腐”的名声传扬出去,夫妻俩就主营豆腐菜,并挂出了“陈麻婆豆腐饭店”招牌。清朝末年,麻婆豆腐已成为成都一带的名菜。诗人冯家吉曾在《成都竹枝词》中写道:“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作家李吉力人在长篇小说《大波》中,曾记载麻婆豆腐的历史:“陈麻婆饭铺开业八十余年,历三代而未衰,40年代虽仍处郊野,依然是门庭若市,掌厨者为其再传弟子薛祥顺,20世纪50年代迁市内。”

3.动植物传说

动植物传说是解释动植物的名称、习性或特征的由来的传说。这类传说围绕动植物的名称、特征等编造一个生动感人或有趣的故事,故事里往往表现出民众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为什么猫总爱吃老鼠、老鼠生来害怕猫呢?《十二生肖的来历》的传说解释说,当初玉皇大帝要选12种动物作为人的属相,这样人就不伤害这些动物了;选择这些动物的方法是看谁在那一天先跑到他的龙案前。猫获知这一消息后,就告诉了老鼠,二者约好那天一起去。老鼠让猫放心睡觉,早晨叫醒它。但老鼠悄悄地自己去了,并在竞赛中获得了12属相的头名。老鼠回来时猫正在洗脸准备出发,听说考核完毕老鼠已经中了头名,一气之下就把老鼠吃了。从此两种动物就结下了仇。这个故事听起来趣味盎然,同时表达了人们对老鼠不守信义的否定和嘲笑的评价。关于含羞草的传说解释为什么含羞草一触就垂下叶子,为什么叫作“含羞草”。故事讲述了一个小伙子与荷花仙变成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二人已结成夫妻,但后来小伙子见异思迁,在外出打工时与另一个妖女成了亲,后来又被妖女害死了。荷花仙把丈夫埋葬后,坟头上长出一棵草,是那小伙子的灵魂转生的。荷花仙的手指一碰它,它就并拢叶子,垂下叶柄,那就是小伙子对自己的变心行为深感羞愧的表现。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草叫“含羞草”。这个故事包含着人们的传统的爱情观:赞美荷花仙对爱情的忠贞,批评男主人公对爱情不专一、离弃原配的行为。

习俗传说

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风俗习惯在当初产生的时候,都是当地民众出于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活动,是有利于社群的生存和发展的。当这些活动成为当地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后,就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为一代代的后人所遵循。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条件的变迁,这些习俗性活动在后世已不再具备当初的必要性,后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就编出种种故事来解释其合理性,就成为习俗传说。这就是习俗传说的产生原因。

习俗传说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节日习俗传说、婚丧习俗传说、游艺习俗传说。

1.节日习俗传说

节日习俗传说是解释中国各民族的节日习俗的由来的传说。这些传说一般都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解释某个节日为什么有某种习俗。

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期间有贴对联、请神、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等习俗。对这些活动,老人们都有各种说法加以解释,有的说法较为简单,不能构成故事;有些说法则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这些故事就是关于过年的习俗传说。贴对联的习俗,是由敬奉门神衍生而来。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关于此二神的故事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能捉鬼的故事传扬开来,人们都在过年时在门的两边挂上两片桃木板,上面写着二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这就是早期的桃符。到五代时,后蜀的孟昶(音厂)在桃符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记载中最早的春联。后来人们改用红纸书写张贴,成为家家户户都遵行的习俗。关于放鞭炮,人们传说是为了用响声吓跑一个叫作“年”的怪兽。许多地方有过年供斧子的习俗,吉林长白山地区的传说解释为,有一家穷人因为无意间把斧子放在祭祖的供桌上,而一年日子兴旺、庄稼丰收,于是这一带就有了过年供斧子祈福的习俗。

再如五月初五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起因于人们纪念屈原。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后,楚地的人很怀念他。到每年的这一天,就用竹筒装上米,投入河中祭祀屈原。汉代建武年间,在某个白天,有一个士人模样的人向一个姓曲的人现身,自称是三闾大夫,告诉曲氏,过去人们所投的食物都被蛟龙偷吃了,请将米用楝叶包起来,并用彩丝缠好,这样蛟龙就不会抢吃了,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是蛟龙所害怕的。从此以后,人们在五月初五就用楝叶和五色丝包裹粽子。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记载: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是为纪念屈原而设,人们赛龙舟是为表达救助屈原的愿望。这些传说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的习俗起源更为古老,很可能是史前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他在《端午考》中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在上古社会,人们常受到蛇虫、水灾的威胁,就将幻想中神通广大的龙当做部族的图腾,也就是当做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将小舟造成龙形,画着龙纹,并称为“龙舟”,在端午节进行龙舟竞渡,就是龙崇拜的遗迹。这种考证是有道理的。另一个较有力的佐证是,对赛龙舟习俗的产生原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传说:楚地的说法是为凭吊屈原,而越地的传说解释为纪念越王勾践苦练水军、打败吴军的事迹,吴地的传说则说,龙舟竞渡是为祭祀、迎请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或孝女曹娥。这说明端午节习俗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只是特定地方的人所作的附会性的解释。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节日,如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泼水节,白族、纳西族、彝族等族的火把节,侗族的斗牛节,仫(音木)佬族的吃虫节等,并有关于这些习俗的传说。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的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第一天是除夕,第二天傣语叫“腕脑”,意为“空日”,最后一天是“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期间,要进行拜佛、泼水、放高升(用竹子、火药等自制的烟火)、划龙舟、赶摆、歌舞、丢包等活动。节日第一天,在佛寺举行的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涌上大街小巷,用铜钵、脸盆或水桶盛上水(当然不能用热开水),逢人便泼,互相追逐嬉戏。民间认为这是吉祥之水、祝福之水,不仅可以防病消灾,而且向对方泼水是表示亲爱和敬重之意。傣族人说:“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所以人们相互尽情地泼着,不管是泼人者还是被泼者,从头到脚都湿透了,都非常兴奋。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过去有一个残暴凶恶又本领高强的魔王,抢夺了十一个美女做妻子,妻子们都恨透了她,但因为魔王不怕任何伤害,别人无法杀死他。后来他又抢来最美丽的姑娘做十二房。这位姑娘设法诱哄魔王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杀死他,就是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勒住他的脖子。等魔王睡熟时,姑娘就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勒住他的脖子。魔王脑袋滚落而死。但魔王的头颅不好处理,一落到地上就会引起大火。十二个妻子只好轮流把魔王的头抱在身上,每年轮换一次,轮换时,人们就给抱头的姑娘泼水,以冲洗她身上的血污,助她消除一年的辛劳,并祝福新的一年里能免灾避难。由此形成了泼水节。

火把节是中国南方彝、白、纳西、傈僳、拉祜、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为期一至三天。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火把节举行的活动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点火把、歌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在欢聚歌舞中自由交往、选择配偶的好机会。不管怎样,火把节都少不了众人在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插在村中各处,并手持火把在村中和田野中游动。民间认为耍火把可以驱邪避害,祈祷丰收。关于为什么在这个日期要到处点燃火把,不同地方流传着不同的传说。云南彝族的一则传说讲,从前天上的一个大力士来找地上的大力士摔跤,被摔死了,天菩萨发怒,就派大批蝗虫、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地上的大力士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晚,砍了许多松树来,领着人们点火把烧害虫,保护了庄稼。从此,人们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纳西族则传说,天上的大神看到人间生活得很快乐,心生嫉妒,就命一位老将到人间放火。老将不忍心伤害无辜、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就告诉一个遇到的人,在六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天神要来放火,可点燃火把竖立在门口,能避免灾难。这人赶快把这消息告诉全寨的人。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点燃火把。那位老将就告诉天神,已将人间烧成一片火海。天神看了很满意。从此,纳西族每年到这天都要点燃火把,以祈福避害。而在路南地区彝族的传说中,点燃火把是攻克魔王的方法:由于攻打魔王时久战不胜,就改用火攻: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以此驱赶羊群猛攻,战胜魔王。从此人们就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点火把庆祝用火攻之术取得的胜利。白族传说,点火把是为了纪念一位坚贞不屈、赴火而死的妇女。据清代光绪年间《昆明县志》记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旧历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2.婚丧习俗传说

婚丧习俗传说,就是关于婚姻和丧葬习俗的传说。这类传说大都用故事解释婚礼、葬礼上为什么要举行一些富于特色但显得颇为神秘的习俗活动。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族有很多丰富多样的婚丧习俗,有关的传说也很多。上文所举的关于新娘的盖头或遮羞布的传说就是婚俗传说。

婚姻与丧葬是民众生活中的大事,婚礼与丧礼一般是民间最隆重的典礼。按民间传统礼俗,婚丧大事有严格和繁琐的“讲究”。这些讲究大都是“老时候”流传下来的风习。很多风习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但还在认真遵行着。人们就编出一些故事来解释为什么要有这些讲究。在婚俗中,关于姑娘出嫁要背出门、要坐轿子、蒙盖头,迎娶新娘要放鞭炮,新娘入洞房后要坐福,新婚之夜要闹洞房,等等,都有传说流传。汉族办婚事大都在新房里和用品上贴写双喜字。据说这一习俗的形成与北宋宰相、文学家王安石有关。故事说,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在京城对出了一家人门口的一幅为选婿悬挂的对联,喜结良缘,新婚之夜,又得金榜题名的喜报,正是“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他感于喜上加喜,就在红纸上写了斗大的双喜字贴在门上。从此,该字流传下来,成为民间重大喜庆活动的一种点缀。对于坐福习俗,河北青龙一带有故事说,从前新娘来到婆家的第一天也没有坐在炕头上不动的习俗。有一个从小到大都没叫过“爹”、“妈”,不善应对的新娘,新婚之日坐在炕上一动不动,让娘家人和婆家人都很不满。但从此后这个女子变得灵气了,回娘家时叫“爹”、“妈”,婆家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了。人们说,这家的好日子就是媳妇入门第一天坐福坐来的。从此传下坐福的婚俗。

一些少数民族有关于其特色婚俗的传说。纳西族摩梭人的传说将其阿注婚习俗归结于女山神创造的婚恋方式。景颇族盛行抢婚和新娘进新房前“过草桥”。他们说:“小伙子和小姑娘成亲,双方再好也要抢进门;只有过了草桥,姑娘才能变成媳妇。”他们在传说中把这种习俗归于景颇族的祖先、创世英雄宁贯瓦的首创。傣族遵行从妻居的婚俗,男子上门,在女方家办婚礼,结婚时先在女方家住七天,再带妻子回家探望父母,三天后回妻子家居住。住满三年后,夫妻到男方家再住三年,住满三年后又可回女方家住,即“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妻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离开双方父母单独居住。傣族的一个传说解释了这种习俗:从前有一人家的养子到皇宫送信时娶了公主为妻,然后带公主回家认亲,又因父亲去世,遂妻带夫同母亲去皇宫居住,从此傣家人有了从妻居的习俗。

各族各地的丧葬习俗也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和规矩,并有很多相关的传说。汉族葬俗,出丧时长子要在灵前摔盆。为什么这样做呢?一个故事解释说:从前有一个男子的前妻去世,留下一子。娶了后妻,又生一子。但后妻宠爱亲子,虐待前子。天冷时,爹见长子穿得很厚,却缩头缩脑,好像很冷,拆开棉衣,发现里面不是棉花而是芦苇缨絮。爹誓将后妻休掉,长子跪下劝阻,说如果休掉后娘,弟弟也会成为没有亲娘的孩子,还不如一个人受苦。此话正好让后娘听到,深受感动,从此对长子比对亲子还好。她给长子准备了一个面盆,常把好吃的东西放在里面,留着给他吃。长子娶媳妇后还这样做。后娘去世后,长子想到母亲再也不能往这盆里放好吃的东西了,就举起面盆摔到地上,号啕大哭。从此,起灵时由长子摔面盆成为一种仪式。

3.游艺习俗传说

游艺习俗传说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娱乐游艺活动的形成原因的传说。民间有各种传统娱乐游戏活动,如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舞狮子、打秋千、放风筝、赛灯、猜谜、说书等,也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些活动的传说。比如关于猜灯谜活动。河南社旗一代的传说讲,猜谜活动很早就有了,后来为什么兴起猜灯谜呢?从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爱以衣取人。有一年春节前,有两个人跟他借钱,穿得衣帽华丽的人借到了,穿得破破烂烂的王少没借到钱。元宵节时各家各户做花灯,王少别出心裁地在华灯上题了一首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很多人围着看;笑面虎看了说是骂他,就让家丁来抢花灯。而王少解释这首诗是个谜语,谜底是针,搞得财主很狼狈。从此有了灯谜习俗。

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都有祭敖包或敖包会等活动。“敖包”一词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原指在游牧地区交界之处和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作为标记的堆子。据《清会典》记载:“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敖包被人们当做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居住的地方,成为崇拜物,受到人们的隆重祭祀,祭敖包是蒙古等族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后来敖包也成为游艺的场所。敖包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址建造。它多用石块堆积而成,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外观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底形,顶上插着一些树枝、幡杆等,并挂着各色经旗或绸布条。每年五六月份水草丰美的时候,人们纷纷来到敖包前,献祭、祈祷、添加石块,祭祀完后,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等活动。在内蒙古、黑龙江的鄂温克族,传说有一个冤魂变的女妖常现身作恶,人们捉住了她,并按萨满的话,将女妖用草包好烧掉,然后将全部骨灰放在村边的高地上,用岩石压住,然后祭祀祷告。后来,人们怕女妖再出来,就不断地往岩石上加石头,就堆成了小山包。每年举行敖包会,祭祀之后,在敖包前进行热闹的游艺、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