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展示人格力量
29676600000018

第18章 新型生活与人格力量(4)

而这同时也会造成这样一个现象:恶人是否继续发展下去变成一个更凶恶、更有威胁的人呢?因为先进的技术给予他们的力量更大。很有可能某一极端残酷的人在某一残酷的社会支持下不会被打败。我认为,假如希特勒赢得了胜利,反叛会成为不可能,实际上他的帝国也许会延续1000年或更长久。

所以,我希望每一位生物学家以及一些心怀善意的人,凭借他们无与伦比的能力从这两个大问题考虑,从而赞成并支持我的想法,传统的科学哲学作为道德上中立、价值上中立、脱离价值的哲学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极端危险的。它不仅是非道德的;也可能是反道德的。它可能把我们置于极危险的境地。所以,我不得不再进行一次强调,科学只能来自人和人的激情与利益中产生,这也是波兰尼所说的。科学自身应该是一部伦理学法规,如布罗诺夫斯基所说的,因为,假如你承认真理的固有价值,那么,所有各种后果都能由于我们自己为这一固有价值服务而产生。

我要再附加一条作为第三个论点:科学能寻求价值,并能在人性自身中揭示这些价值。实际上,我要宣告说,科学已经这样做了,至少已达到一定水平,这一说法似乎有了一些道理,尽管还没有适当的和最后的证实。现在已经可以利用技术找出什么东西是对人种有益的,即什么是人的内在价值。几种不同的操作曾被用来指明这些在人性内部建成的价值是什么。我再重复一次,这既是就生存价值的意义说的,也是就成长价值的意义说的。成长价值指能使人更健康,更聪明,更有德性,更幸福,更完满实现自身潜能的那些价值。

这说明我知道这些所谓的生物学家研究工作方案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一项是研究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之间的反馈。大多数精神病学家和许多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现在已经开始设想几乎所有疾病,甚至无一例外,都能称为心身疾病或机体疾病。那就是说,假如一个人追索任何躯体病的起因达到足够的深远程度,他将不可名状地发现心理内部的、个人内部的和社会性的变量也成为有关的决定因素,但这绝不是要使肺结核或骨折弄得神乎其神。通过它可以发现,贫困也是一个影响肺结核研究结果的因素。

无独有偶,邓巴尔在研究关于骨折的医疗效果时,也惊奇地发现其中有心理因素在内。作为这一研究的一个结果,我们现在对于易出事故的个性已经非常有经验了,我或许还可以说“鼓励事情的环境”也一样。于是,甚至一次骨折也是心身的和“社会躯体的”,假如我可以仿造后一个词的话。所有这些都在说,甚至传统的生物学家或医师或医学研究者,在力求减轻人类痛苦、苦难、疾病时,最好也能对他所研究的疾患采取更多的整体论看法,比他以前更注意心理的和社会的决定因素。例如,今天已有足够的论据指出,进攻癌症的富有成果的广阔系谱也应该包括所说的“心身因素”。

换一种说法,精神病学疗法能去除疾病,使其心理健康,并可以使生活得以延长且质量更高。

不仅低级需要的剥夺可能引起疾病——在传统意义上称为“缺失症”的疾病,而且这对于我称为超越性病态的那些问题也适用,这里指的是已被称之为精神的、哲学的或存在主义的那些不适或失调,这些也可能不得不称为缺失症。

简单地说,某些人类疾病和缺失症可由从属关系、爱、尊敬、安全和保障等基本需要的不同满足而引发。总体来看,这可以称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然而,基本需要满足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具有真、善、美、公正、秩序、法律观念、统一性等超越性动机的人,也可能在超越性动机的水平上受到剥夺。缺乏超越性动机的满足,或缺乏这些价值,能引起我描述为一般的和特殊的超越性病态。

我始终这样认为,它们同坏血病、糙皮病、爱的饥饿等一样,都归属于一个连续系统。此外,传统上证明需要的方式,如对维生素、矿物质、基本的氨基酸等等需要的证明,一直是首先正视某一不知起因的疾病,然后再寻找病源。也就是说,假如某物的被剥夺能引起疾病,它就被认为是一种需要。本着最终目的相同的原则,我一直在认为基本需要和超越需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生物性需要,也就是说它们的不适应引起肌体的不适。由于这个缘故,我才利用一个新造的词“类似本能”来表明我的坚定信念,这一论据已经充分证明,这些需要是和人类机体自己的基本结构有关联的,有某种遗传基础蕴含在内,虽然这可能是很微弱的。但是它也使我坚信不疑,终有一天生物化学的、神经学的、内分泌学的基质或躯体装置的发现能在生物学水平上说明这些需要和这些不适。不管处于哪一种情况,情形都会很明了,“改进”问题变成了一个只涉及到手段的改进问题,当然也不涉及到真理。更强大的武器在邪恶的人手中只能造成更强大的愚蠢或更强大的邪恶。

预测未来问题的荒谬之处

有这样一个情况值得担忧,一些讨论我们的世界在下个世纪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文章频频在会议、电视、报到、杂志上亮相。我曾浏览这些“文献”(如果可以使用这个词),但更多的是受惊恐而不是受到启发。足有95%的文章在讨论纯技术的变化,完全撇开了善和恶、正确与错误的问题。有时全部的事业似乎完全是非道义的。有大量关于新机器、修补器官、新品种汽车、火车、或飞机——以及更大、更好的冰箱、冷库、洗衣机之类的讨论。的确,这些文献有时也会谈一些超常规武器,还有时说一下人类灭亡的可行性,这些只不过在危言耸听而已。

依我看,这是对问题的真实性的模糊表现,要知道,与会者都不是研究人的科学家,其中有很多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地质家,在生物学家中很大比例的与会者出身于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在生物学家中很大比例是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即与其说是描述型的不如说是还原型的生物学工作者。偶尔应邀谈论这一问题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的特长也在于专业技术方面,信奉一种无价值观念的科学。

不管处于哪一种情况,情形都会很明了,“改进”问题变成了一个只涉及到手段的改进问题,当然也不涉及到真理。更强大的武器在邪恶的人手中只能造成更强大的愚蠢或更强大的邪恶。即,这些技术的“改进”事实上可能是危险的而不是有益的。

另一种说法则令我更加不安,这就是所谈论的2000年的问题,都是以物质为中心论题的,例如:如何占有更多的物资,如何进行海底开发、增强食品生产能力等等。

或者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描绘许多预测的半瓶子浅薄性质:它的很大部分仅从存在的事实出发作无用推断,是从现状出发简单投射出曲线。如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计算,据说到2000年会有更多得多的人;照现在的城市增长速度计算,到2000年会有如此这般的一种都市环境等等。好像我们在掌握或计划我们自己的未来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好像我们不能扭转现在的趋向,即使我们不赞成这些趋向。例如,我一直在强调,为了这个世界,为了未来,必须把人控制在一个界线以内,这一建议应尽快落实,假如人为此愿意这样做。对于城市的结构也可以这样说,还有汽车的结构,或空中交通工具等等也一样。我觉得,这一类从情况进行预测的本身就是那种没有价值观念的、纯描述的科学概念的一种副产品。讨论物本身,像它们处在自身本性状态中的样子,只有在它们是自我生效时或内在有效时,它们的固有价值和自身价值才无须证实。此时此地的状态,现在被充分体验,现在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过去的重复或未来的序曲。

重新定义存在心理

存在心理学也可以称为本体心理学,超验心理学,完善心理学,目的心理学。在这里,我们先定义它的论题、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范围。

讨论的重点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或工具;它研究人内心对目的状态、目的体验的满意程度和愉快程度;人,自我作为目的,是庄严的、独特的、不能类比的,和社会上其他任何一人都同样可贵,而不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这里的手段只能是目的活动的技术。讨论物本身,像它们处在自身本性状态中的样子,只有在它们是自我生效时或内在有效时,它们的固有价值和自身价值才无须证实。此时此地的状态,现在被充分体验,现在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过去的重复或未来的序曲。

讨论终结和末端状态——完成、顶点、终局、结局、全体、极致、完美,此种状态是没有任何缺欠的状态,不再有任何需要的状态,不可能再做改善的状态。纯愉快的状态——欢乐、幸福、狂喜、入迷、实现、现实化。希望实现的状态——问题得到解决,愿望得到批准,满足需要,达到目标,梦想成为现实等等的状态,已经在那里的状态,到达那里而不是正在努力争取到达那里。

高峰体验,也就是纯粹成功的状态,一切否定的暂时消失。完成和终局的不愉快、悲剧状态,只要它们能产生存在认知。失败、无望、绝望、防御瓦解的状态,价值系统的无能为力,面临真正犯罪的深渊,所有这些在有足够力量和勇气的情况下,都能迫使人达到对真理和真实的认知,而不是作为一个目的或作为一种手段。

觉得完美、认为完美是什么样的状态?如何定义完美?理想、模式、极限、范例、抽象又该如何定义?人,作为他潜在的存在,或可以被设想为完美的、理想的、模式的、真诚的、丰满人性的、范例的、超凡的、值得模仿的,或在这些方面具有潜势或向量——在最佳境遇下他会成为或能成为的样子,或作为潜势存在的人,他正在逐步趋近人性发展的理想限度,但绝不会一劳永逸地达到。他的注定目标、他的命运,这些理想的人类潜能使我们能从理想中推知心理治疗、教育、家庭训练、成长的极致、自我发展等等的至远目标。

讨论内核的定义和人的规定性特征——他的本性,他的“固有内核”或“内部核心”;他的本质,他现时存在着的潜能;他的必要条件——本能,体质,生物本性,内在固有的人性。这使定量说明“丰满人性”、“人性程度”或“人性萎缩程度”成为可能。

欧洲又是如何定义哲学人类学呢?“必要条件”,规定性特征(人性概念的定义)与典范——榜样,柏拉图的理念(理想的可能,完美的观念,英雄,模板,冲模)区分开。前者是极小值,后者是最大值,是纯粹的、静态的存在,而且是前者力图变成的最终状态。例如,人是无羽毛的两足动物。而且,人类成员资格是全或无的,不在其内,就在其外。

无欲求、无目的状态,无缺失性需要,无激动、非竞争、非努力的状态,享受奖赏、得到满足的状态。这些状态能取得极大收益,不但能让一个人的兴趣、希望、目的完全处于视野之外,而且能在某一时刻让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的个性,继续作为纯认知的主体,能清楚地观察世界。

无畏状态;无焦虑状态,勇气,无碍的、自由的流动,无抑制、无阻挡的人性。

超越性动机在一切缺失性需要、一切缺失和要求得到满足以后的行为动力;成长动机;“非激发的”行为;表现;自发性;纯(始发的或整合的)创造的状态和过程;纯此时此地活动在可能的范围内“摆脱”过去或未来;即席创作;人与情境或问题的相互吻合,人与环境相互融合作为一种理想限度的运动。

关于希望或注定的目标、使命、命运、天职、自我完成的描述、实证以及临床上或人格学上或心理测量上说明的状态(自我实现,成熟,充分发展的人,心理健康,真实,真正自我的得到,个体特性的完成,创造性人格、自我同一性、潜在势能的领悟、确认或实现)。

存在认知与心灵以外的客观现实打交道,集中于实在的性质而不是正在进行认识活动的自我的性质或兴趣。看透人或物的本质、颖悟。存在认知发生的条件。高峰体验。最低点或孤寂体验。死前存在认知。严重精神病倒退状态下的存在认知。存在认知式的治疗洞察。对存在认知的畏惧和躲避;存在认知的危险。

(1)存在认知印象的性质。在存在认知下所描述的和完美推断的实在的性质,即在最佳条件下的描述和推断,实在被设想为不依赖于观察者,非抽象的实在(参看关于存在认知和缺失认知的解释。)

(2)存在认知观察者的性质。真实,因为超脱、无欲念、不自私、“无偏见”、道家思想、无畏、此时此地(参看关于纯洁认知的注释)、承受、谦虚(不骄傲)、没有得失的考虑等等。我们自己作为最有效的实在观察者。

超越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被遗忘时的状态(被吸引,集中注意,着迷,高峰体验,低点体验),无关或有阻碍或有害时的状态。宇宙、人、物、经验它们之所以永恒、完美,就因为它们无时间、空间所限。

神圣的东西;崇高的、实体的、精神的、超验的、永恒的、无限的、唤起敬仰的、绝对的;敬畏状态;崇拜、供奉状态等等。“宗教”虔诚状态,就其自然主义的一面而言,从永恒看的日常世界、日常的物和人,统一的生命,统一的意识,暂时和永恒的融合状态,局部和普遍、相对和绝对、事实和价值的融合状态。

单纯状态,用儿童或动物作为范例。存在认知,用成熟的、聪明的、自我实现的人作为范例。单纯感知,典型的状态是对重要和不重要没有分辨;事事都有可能出现,也同样充满趣味;形和基很少区分;只有雏形的环境结构和分化;手段和目的很少分化,因为事事自身通常同样有价值;没有未来,没有预知,没有预警,因而没有惊异忧虑失望期待预测焦虑排练准备或烦恼;一件事情像另一件一样有可能发生;无干预的承爱;接受发生的一切;几乎没有抉择、偏爱、挑选、分辨;对有关和无关很少区分,很少抽象、怀疑。

单纯举止,即自发,表现,冲动;没有畏惧、控制、或抑制;没有狡诈,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诚实;无畏;无企图;无计划、无预谋、无排练;谦恭(不骄傲);当未来未知时,没有不耐烦;没有改善或改造世界的冲动——单纯和存在认知有很多交迭,或许它们将来会证明是完全等同的。

终极整体的状态即是指宇宙的整体、全部实在,要一种统一的方式看的实在;每一事物也都是每一别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和每一事物有联系;这只不过是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致。帕克的宇宙意识。对世界一部分的着迷观察就好像它是整个世界。看某一事物就象它是所有的一切,这是一种技术,就好比摄影中的扩充、剪裁、放大等等。切断对象和他物的一切联系,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去掉它的嵌入状态等等,让它显现自身,而且是绝对地、新鲜地显现。观察它的一切特征,而不是依据效用、危险、方便等等概念进行抽象。一物的存在即全物;进行抽象必然会从手段的观点进行观察并使它脱离物自身的领域。

超越分割、离散、互相排斥,超越排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