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未来的实现,科学就是脚踏实地,科学就是专注细节,科学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就是敢于创新。而这些,也正是北大清华人性格的一种折射。我们要看清自己,脚踏实地,还要有一颗清晰的头脑,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1.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有梦想,未必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1978年,一个小生命诞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就是苏黎杰。苏黎杰从小就爱学习,天资聪颖的她顺利考上了河南大学之后,又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进入北京大学,让这位有着远大志向的姑娘,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然而,现实和梦想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2005年7月,苏黎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却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开始自己美满的人生。
毕业后的苏黎杰,先后在几家企业干过项目策划和会展招商,但都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绩。一晃四年多过去了,她始终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一直都是靠打零工为生,这让只身在北京工作的她感到身心疲惫。
渐渐地,苏黎杰发现:自己虽然顶着北大研究生的光环,自己虽然有着太多的梦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是该继续北漂,还是回到老家?苏黎杰陷入了困惑?
几番思考后,苏黎杰还是回到了南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回到家之后的苏黎杰却做了一名普通的油漆工。很多人都对于苏黎杰的抉择不是很理解,他们总会问苏黎杰这样的问题:“你的梦想应该是在北京大展拳脚,怎么能回到小地方呢?”
对于这样的质问甚至是嘲笑,苏黎杰没有过多的解释。其实,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自己也想在繁华的都市里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只有自己最清楚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与其每天幻想梦想,倒不如实实在在地把现实活好。
苏黎杰学做油漆工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就立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有人认为北大女硕士当油漆工是“高射炮打蚊子”。但更多人则对她的行为进行了肯定。
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苏黎杰如此说道:“我对目前的学习生活非常满意,相对前几年在大城市的奔波,在家乡南阳学习和工作,自己的心情很放松。梦想虽好,但不一定能完全实现。把现实活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梦想虽好,但不一定会实现。把现实活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有梦想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人却不能像苏黎杰这样能够看透,让自己从梦想的国度回到现实中来。他们没有看到,梦想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一生都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
当然,这并不是说让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丈量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然后回到自己能够得着的高度,再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现实的残酷只是成功路上必须路过的荆棘藩篱,只是一个让我们梦想破碎的客观原因,但梦想与现实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它们之间的纽带,并准确地丈量出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而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那么我们就能在经过岁月的历练之后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奋斗虽好,但一定要科学,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成功的捷径。”
许哲从小就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孩子。18岁的时候,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一名学企业管理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许哲的梦想更加清晰明朗化了,他希望将来能拥有自己的公司,自己当老板,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当一个上班族,每天按部就班地打卡上班,领取微薄的工资。
刚毕业的时候,许哲自信满满,准备在社会上大展拳脚。但是,由于资金紧张、人脉不广,许哲觉得自己做什么都缚手缚脚,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创业的梦想,和千万名毕业生一样,他挤入了求职大军中。
这个时候的他依然雄心勃勃,他想:凭着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能力,即使是打工,也必须找一个高级管理者的职位,比如副经理、经理助理的工作,绝不能将自己低价处理,做一个低眉顺首的小员工,那样就和当初的梦想相差太远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想法虽是好的,匮乏的工作经验让许哲应聘了很多家招纳副经理职位的公司,却无一例外地被拒之门外。于是,他降低了标准,想找个中层管理干部的职位,如科长、处长之类。但是,结局依然是失败而归,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请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人当中层干部。
时光飞逝,许哲不知不觉就在招聘会上跑了几个月了,眼见同学们一个个都领到了工资,许哲更加心急,整天愁眉不展。为了生存,许哲不得不再次降低自己的标准——先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行。
最后,许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份工作:在一个公司做办公室内勤,做一些分发报纸、端茶倒水、接电话的日常性杂活,每个月的工资也只够养活自己。
那段时间,许哲的情绪非常低落,每天都无精打采地混日子。这天,许哲茫然地在街上闲逛,意外地遇见了大学时候的辅导员,于是两人去了附近的餐馆,一起吃了个便饭。在和辅导员吃饭的时候,许哲借着酒劲把这段时间的苦闷发泄了出来。
辅导员耐心地听完许哲的牢骚,说道:“许哲,你有远大的梦想,这很好。但有些梦想太遥远,是你现在抓不住的。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实际一点,要清楚梦想和现实有距离!现在的你一定要摆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整天为自己的不得志而苦闷,抓住离你最近的梦想,然后一步步向最遥远的梦想走近,这是这个阶段的你最明智的做法!”
辅导员的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让许哲顿时清醒了许多。回到家后,他反复琢磨着辅导员的话,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实在是太不切实际了!
第二天,许哲带着全新的状态,开始努力地工作,即使只是端茶倒水也做得一丝不苟。半年以后,因为工作认真,他被调到业务部当了一名业务员。在做业务员的日子里,他更加勤奋努力,不久便因为业绩突出,被上司提拔为业务主管,最后一步步成为了业务部经理、主管业务的副经理,成为了公司里独当一面的业务精英。
始终勤勤勉勉的许哲,终于在五年后积攒到了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再加上他平时谦虚待人,这为自己建立了很好的人脉。此时,他终于顺利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经过艰苦打拼,他的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了业内知名企业。
成功后的许哲,想到当年年少轻狂的自己,对辅导员越发感激。正是辅导员当年的一席话,让他认清了“梦想不等于现实”的道理,让他认清了现状,从而在失望中找到了希望,最终没有让自己一直堕落沉沦下去!
梦想与现实,这是所有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甚至已经有了很多社会经验的人的集体困惑。每个人都有过做梦和角色扮演的年龄,有的我们称为幻想,而有的称为蓝图。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当有一天梦醒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说服自己去接受梦境以外的真实。许哲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无论我们的梦想有多么伟大,它都需要现实来裁判。
梦想是在灰色的现实上加上粉色的底片,梦想没有大小,只有实现的难度,很多人都有梦想,也为梦想付出过许多,可在这个竞争激烈、变幻无常的年代,即使有的人付出再多,梦想也只是彼岸的花朵,那个永远在河对面的虚无缥缈的风景。残酷的现实,会让许多人在追寻梦的时候碰得头破血流,最终在生命的河流中随波逐流。
所以,即将或已经走进社会的我们,在努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同时,还要看清现实,摆脱心魔的阻碍,修正前行的方向。只有感受真实的现实,在现实中不断积累经验,我们才能朝着梦想稳步前进。而那些过于虚无缥缈的“理想”,我们则要第一时间把他们忘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触摸到梦想的翅膀!
2.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就要脚踏实地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1980年,15岁的汪潮涌考入华中理工大学,被人们称之为“神童”。1984年到1985年,他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1985年他又由清华大学赴美留学,成为最早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大陆留学生之一。
1999年5月,汪潮涌在国内注册成立了信中利公司,专司投资银行和融资顾问业务,成为了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而早在1993年时,他就已经担任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亚洲有限公司副总裁,拥有年薪过百万美元的丰厚待遇。
汪潮涌先生辉煌的成长经历,让人不得不感叹上帝有时就是特别眷顾某些人,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汪潮涌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这和他在入行之初的选择和规划有极为紧密的关系。
华尔街是一个金融界的万花筒,那里成熟的金融市场让汪潮涌眼花缭乱。然而在初进华尔街之时,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如果跟那些银行家们谈股票、债券,对方根本就不会把一个初出茅庐的MBA学生当回事。
想明白了这一点,汪潮涌立刻调整了人生规划,不再去做那些毫无用处的梦。在他看来,做一名技术出色的理财师才符合自己的发展。想明白了这一点,汪潮涌做出了积极的改变,他参加了各种社交圈子,广交金融圈朋友,学习他们的理财投资经验时,并且尽可能凸显自己的特长:他的长处在于,一方面他在清华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的数量分析基础,另一方面他善用电脑做差异模型、做统计学模型以及概率分析等。
久而久之,汪潮涌东方式的勤奋让他在华尔街受到了重用,于是华尔街接受了这个中国新面孔,汪潮涌也很快在华尔街如鱼得水。
汪潮涌完成了一个360度的大蜕变,让自己拿到了职业生涯的一张镀金入场券。最终他从当初那个青涩青年,成为了投资以亿元计的金融家。如果没有认清自我与现实,及时地调整自己,重新规划蓝图,如今的他也许依旧还要在华尔街辛苦打拼,绝没有现在的成功和荣耀。
汪潮涌的成功,最关键的几个字就是“认识自己”。他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现状,也明白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终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天地,让自己的梦想不再是空中花园。
未来的蓝图,要与自己相符。这是汪潮涌先生送给我们的一堂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认识自己,这是极为关键的。
“你要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先哲留给我们一句箴言。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据此我们可以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能在规划自己的未来方向的时候,有个总体的把控,明确具体的实施细节,进而才能规划出与自己适合的未来蓝图。
其实,“认识自己”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思维,也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理论知识。它是指对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行修养和处世方式,等等,都能做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规划。现实中,那些成就事业之人,都会审视自己、看清自己,让设计的蓝图与自身完美契合。
大名鼎鼎的李开复,就是一个很会审视自己的人。
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起初却并不是学计算机的。一直以来,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律师,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政治学和数学。
李开复11岁的时候,就跟随全家人来到了美国。1972年,李开复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但是,学习了两年之后,李开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政治专业,相反,却对选修的计算机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很幸运的是,学校是允许学生转系的。于是在大学二年级时,李开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转系,开始攻读计算机。虽然,所有人都在劝他不要冲动,但他明白计算机才是自己的未来,因此他勇敢地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开始了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崭新人生。而这个决定,最终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一个人只有看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长而发扬、短而收敛,做到不卑不亢,自信而不失容纳之怀。了解自己的特点所在,才能像李开复那样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让自己浪费时间。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工作生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漫画家蔡志忠如是说。是的,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顺利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岗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让自己的价值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因为对自身的价值足够了解,所以在面对成功时才会有冷静和从容的姿态,在遇到挫折时才不会对自身产生怀疑,更不会因此而自我沉沦。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奋进的道路中不自夸、不沉浮,客观而理智地规划未来,以一颗坚定而自信的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要看清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在用心感受自己的内心之时,还要聆听他人的意见,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性格特征有一个全方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未来的蓝图与自身完全契合,才能脚踏实地地向着梦想冲刺!
3.勤奋,才能与成功牵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北大人为什么最终能取得骄人成绩,简单地说:他们都很勤奋,几十年如一日做着自己的事业,最终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
有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文学家,勤奋就是文学殿堂之门的敲门砖;对于科研者,勤奋就是发明的灵感;对于政治家,勤奋就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基石;对于商人,勤奋就是打开金库的钥匙。看看那些成功企业家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他们曾经几乎全都贫穷过,但靠着自己的勤劳,都奋斗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就像龟兔赛跑,也许你没有别人跑得快,但你一路脚踏实地,不曾停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就会收获更多丰盛的果实。
下岗了,过了中年的程凯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厄运。原本以为接父亲的班进了国企便可一生衣食无忧,孰料想这份看似安稳的工作没能抵挡住改革浪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