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籍的总量里面,经典着作相对来说占的比例很小,但它们的绝对量仍是非常大的,是读不完的,我认为也不必读完。到底读哪一些为好呢?经常有人对我说:周老师,你给我们开一个书单吧。我说这个书单我是开不出来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真的是把阅读作为精神生活的话,你是必须把阅读与自己的精神生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书单不可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书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信念,不是最好的书就不读,你要有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你抱着这个信念,坚持这个标准,就一定能找到那些对于你来说最好的书,形成你自己的一份书单。
虽然我开出的书单是没有用的,但我也可以做一些推荐。如果把阅读看作精神生活,我自己从读一些书里面,对什么是精神生活获得了比较深刻的体会,仿佛是精神生活的直接的呈现,像这样的书我可以举出几本。一个是柏拉图的《斐多》。柏拉图的书,你们会说很难读,其实未必。你们不妨读一读杨绛先生翻译的《斐多》,篇幅不大。杨绛先生年过九十翻译了这本书,两年后又写了《走到人生边上》,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这个很有意思。《斐多》篇是写苏格拉底最后一天的情况的,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被法庭判处了死刑,罪名是不信神和败坏青年。那一天,他跟去看他的学生谈话,非常生动,杨绛先生的译笔也非常好。你可以看看一个大哲人在临终前是怎样谈人生的,他谈人生的意义,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要照料好自己的灵魂。第二本书,我要推荐的是《圣经》,尤其是《新约》。我不是一个基督徒,我是把《圣经》当作一本人生智慧的书来读的,通过耶稣的很多话,我觉得我领会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灵魂的生活。比如耶稣说,我们应该积累天上的财富,而不是地上的财富。天上的财富是什么?就是精神的财富,就是道德和信仰。第三本是《蒙田随笔全集》。蒙田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哲人,他对人性的理解既深刻又宽容,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第四本是《托尔斯泰日记》,通过读托尔斯泰的日记,我懂得了一个人可以怎样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真实的灵魂生活是什么样的。还有一本是《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或者《爱因斯坦文集》的第二卷,可以着重看看他晚年写的自述。我非常佩服爱因斯坦,他不光是有科学上的成就,他是真正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
总之读什么,我就主张读经典。现在图书市场上的书真是太多了,出版量空前,你不能说没有好书,从绝对量来说好书要比以前多,你爱读书的话,真能找到很多可看的书,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书。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如果你碰到什么读什么,你是永远走不到真正的阅读里面去的。现在图书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媒体和出版商合谋,联手炮制畅销书,来引导和支配图书市场。它们不断推出畅销书,各种排行榜,来指导人们读书,好像那个排行榜上越在前面的,就越值得读。才不是这么回事呢,我这个人是不相信媒体的,基本上不读畅销书,你越宣传我就越不理睬。不要跟着媒体跑,你跟着媒体跑,媒体宣传什么,你就去读什么,你就变成了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不是一个阅读者。你真正是一个阅读者,阅读是你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选择,你不会跟着跑的。
三、怎么读:直接的必要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读,我的主张是直接读大师作品。当然,经典都是大师写的,能够称之为经典,作者就都是大师。但是,围绕这些经典有很多派生的东西,寄生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心得、感悟、解读,这种书很多。那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去读经典着作本身,不要去读二手三手的东西,起码你的重点要放在经典着作本身。
我的理由是,首先,大师的原着是最可靠的。叔本华说过一句话:谁向往哲学,就必须到原着那肃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师。要说捷径,这才是捷径,严格地说,是唯一的路。走别的路,最后还是要回来,能回来还是幸运的,往往就迷失在错误的路上了。我们以前学哲学,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从教科书学的,真正马克思的书没有多少人读。我的体会是,你读了那些教科书,你还根本不懂马克思。马克思的书,我是下过一点工夫的。当年我北大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的一个山沟里面,一个很小的县城,待了八年半,在县里的宣传部工作。没有书读,宣传部的书也很少,但是有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还有一套《列宁全集》,我都通读了,还记了许多笔记。读了那些原着以后,我才发现,马克思多么丰富,多么深刻,我们把马克思哲学弄成一些教条,完全变样了。
另外一点,大师的原着原汁原味,是最鲜活的,往往一转述,里面有生命光彩的东西给弄丢了。本来有血有肉的东西,最后弄成几根骨头给你啃,你能尝到多少本来的滋味。教科书,解读,心得,这些都是转述,转述的转述,有的不知是转述的多少次方,结果必然是原创性递减,平庸性递增。很多大师,包括很多大哲学家,他们的文字其实非常好,你读大师原着的时候,他们的文字本身也给你享受。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原着都很难读,不是这样的,多数大哲学家的文字并不晦涩,像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那样晦涩的是少数,多数是好读的,比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的文字非常优美,英国哲学家培根、休谟、约翰·穆勒的文字非常晓畅,读起来是很舒服的。
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大师很难接近,其实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平易近人得多。就好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人物是平易近人的,相反小鬼难缠,他们周围的那些仆人、秘书才是难对付的,困难在于你要冲破他们的重重障碍才能见到大人物。但是,在阅读上不存在这种障碍,原着就在那里,你可以直接去找它们,那你为什么还要和仆人们没完没了打交道呢,毫无必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说过一句俏皮话,他说,有些人好像很喜欢哲学,可是他们不去读哲学家的原着,却去读介绍性的东西,这些人就好像是爱上了一个女主人,可是为了图省事却去向女仆求爱,这是多么可笑。
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不是搞研究的,怎样来读大师的原着呢?我提两条。第一条是不求甚解,就是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要刻意求解。其实我读原着也是这样的,某些我要研究的课题,比如尼采,我当然就比较认真,但是一般的读原着,我决不抱着做学问的态度读,而是当作闲书读。要尽量轻松愉快地阅读,觉得枯燥的地方,你就忍一忍,或者干脆跳过去,暂时读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跳过去,做一个记号,这次没有读懂,以后再来读,不要死盯在那里,让那里成为障碍。这实际上是一个不知不觉受熏陶的过程,你内在的东西在积累,你用来理解大师们的资源在积累,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读懂了。
第二条是为我所用。你不要跟着大师跑,要独立思考。你要记住,其实你不是一个研究者,你用不着去死抠大师说的原义到底是什么,这个对你不重要,让学者们去争论去吧。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它化为你的精神营养,让你的精神得到生长。所以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人生的路还是要你自己去走,大师的书是为你走自己的路服务的。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现场互动
问:现代作家写的作品里面有没有一些经典,您能否给介绍一下。还有您给我们推荐的几本书,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写的?
答:我刚才提的这几本书,只是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要理解什么是精神生活,它们给我的启发是最大的。中国的经典,从精神生活的角度看,我觉得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孔子偏于伦理,庄子偏于审美,灵魂的深度不足。鲁迅有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人家叫他开书单,他说不要读中国书。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中国学者,梁启超、严复、胡适等人,包括鲁迅,其实都是读了大量中国书的,但又都是在接受了西学以后,回过头来梳理中国的古籍,有了更深的理解。要真正辨别中国传统里的精华和糟粕,必须有全人类的眼光。我自己觉得,西方人文经典能给我们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和坐标。也许中国作家现在写的书,将来会有成为经典的,但我现在还看不出来,这需要时间的检验。我本人认为,当代无大师。海明威说,他只和死去的作家比,活着的作家多数不存在,其名声是批评家制造出来的。现在情况更严重,出版商、媒体大肆炒作,甚嚣尘上,我的办法是不理睬,让时间去沉淀,去让尘埃落地。
问:我们的教科书中对共产主义将来如何实现有固定的理解,它的前提是物质极大丰富,人的精神素质非常高。但是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尤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家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那么随着我们这种文明的发展,留给我们的资源越来越少,有没有这种可能,在资源越来越少的背景下,我们还能把美好的梦想实现?
答:在资源问题上,如果还按照现在这样一种做法,继续浪费下去的话,那恐怕不但共产主义实现不了,甚至人类可能难以生存,共产主义的实现当然是以人类的生存为前提的。至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的真正理想是什么,能否实现,这是需要专门探讨的另一个问题了。
问:您提到知识分子的定义,其实在一百多年前,左拉为一个军官提出抗诉时已经表明,知识分子不仅是有渊博知识,或者像您所说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快乐的人,更是能够站出来为社会公益做一些事情。那么把知识分子定义为只是有知识的人,是不是定义门槛的下降?第二个问题,我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戏剧,或者说您喜欢不喜欢电影,因为影像或者图像对人的震撼,或者所传达出来的意义也可以和文字一样。第三点,中国以前的文化是不是有一种假道学的传统,我们以前被这个传统给束缚住了,那么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需要特意去学西方的文化,只要把我们的角度改变一下,就可以对我们的文化有更深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