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
29774100000008

第8章 善待生命:缺憾未必不是一种美(3)

五、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局面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六、迎接恐惧。世上最秘而不宣的体验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七、敢于犯错。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等待灵感的降临。实际上,很多自己认为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一定会乐在其中。

八、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

九、慎重择友。你所交往的朋友会改变你的生活。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对生活的热情更具感染力。因此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而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

抗战时毛泽东曾带领队伍上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终于迎来了革命形势的转机,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鲁迅捍笔斗群顽,“横眉冷对千夫指”,才成就了新文学巨匠、新文化的先驱。奋斗的路尽管不平坦,但也并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动终能感动“上帝”,相信我们坚定的步履也终将叩响成功之门。

人生的失意时刻处处都有,要面对磨难,需要自我激励。命运之神把你抛入谷底的时候,是你蓄势待发、腾飞人生的准备阶段。正确的自我激励,能够给你带来力量,帮助你一飞冲天。

凡事别太苛求,经常放松自我

人生在世,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不要太苛求自己,让自己活的轻松点。

经常听到有女生对自己的相貌感到不满意,“要是我的嘴巴能小一点儿,眼睛能大一点儿,双眼皮能深一点儿,鼻子能挺一点儿,那就太完美了!”

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每个人都不是百事通。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放纵自己,容易误入歧途;苛求自己,往往活得太累。人们总是对完美心存幻想,并时常有意无意地被这种幻想勾引着捉弄着,认为自己总是做得不好,而别人又实在太差劲。

然而,一个人只有坦然面对自己,完全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错误及缺点,才有可能产生正面的生活能量。一味地否定自己,只能导致自我价值感的衰落。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对自己太过苛刻。他们真心诚意地惩罚自己,却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好,要不就是做得还不够多。他们自怨自艾的理由,不外乎未能达到当初的自我期许,或是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后悔没有选择另外一条生活道路,学业不够理想,或工作不如意等。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苛求自己,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自己的欣赏。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降低水准,变的懒惰、糊涂或不尽心尽力。这是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更是愚蠢荒唐的。

有一位小姐,她对每件事情都力求精确,因此,凡事不肯倭诸他人,而必须自己亲自去做。连做个小小的报告都要花费好长时间去研究。至于演讲,就更要准备得精疲力尽为止。她讨厌不速之客到她家里去,每次请客都要实现计划的尽善尽美——这位小姐费尽苦心,终于把每件事情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完美——一种冷酷的、机械性的完美——没有快乐、自在和温情。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苛求自己,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有时候,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不去理会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不要对自己苛刻,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接纳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拒绝去做使自己不舒服的事。包括对自己宽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流泪,给予自己同情和怜悯,给予自己温暖,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做荒唐的事。

我们经常习惯于强迫自己、命令自己,去完成那“偏激的完美”,而不顾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用一句名人的话说:“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暴君。”这种牺牲精神固然会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但这种牺牲的代价是巨大的,这种认可掩盖了行为背后的致命隐患,这种对自己的残忍态度是可怕的。

不要把目标制定的太偏离实际。要想想是否切合实际,目标切近才容易攀及,才能增强你的信心。点点滴滴,些许胜利,或许便可成为日后惊人的成绩;不要为失意而懊丧不已,仔细考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若已尽力仍一败涂地,更不必埋怨自己,万事总有高低,此路不通,再寻觅其他途径,总会找到合身之地。更不要把妒忌埋在心里,别人如意时,心中难免妒忌。埋在肚里当然压抑,不妨摘下自己的假面具。洒脱地坦露自己的心底,只要把它变为上进的动力,竞争的勇气,承认嫉妒又有何忌。

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是抱着完美的印象,对不完美、不理想大发脾气。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都不要太苛求,才能轻松自在地生活。

倒霉的时候更要多寻开心

幸运,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它现身出来,给我们一个惊喜。然而更多的时候,它在暗中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要想快乐,我们就要从不幸中寻找开心,日子就不会被灰色笼罩。

当你奔走在人生的旅途上,穿梭于滚滚的红尘中,你会发现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冲得支离破碎;天地的无情把自己夜以继日的付出化为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泡影;形形色色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困难让自己的意气风发最终灰飞烟灭。

人走背运是很普遍的,混得背一点、穷一些是常事,可在逆境中寻开心的能力可以使黑变白,甚至令人更快乐。而有钱有权者却很有可能每日愁事不断,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在倒霉的时候做一个真正的开心果,是“安贫乐道”的最酷之法。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还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虽然很挤,可他一天从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怎能不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总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

可是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菜,这些乐趣,真是数之不尽啊!”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很多好处吗?”

苏格拉底说:“是呀,好处多着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像这样,苏格拉底总是能够在困境中为自己找到快乐的理由,让自己总是开开心心的。这也给他的工作和事业增添了很多帮助。

生活中不会总有快乐,遇到不幸的事情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不幸不放手,快乐就永远也不会到来。淡化不幸,抓住快乐,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给自己找一个远离不幸的理由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这个理由可以是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发生在周遭的一件小事,还可以是你对生命的感悟,只要能让你在困境中重拾快乐就可以。

不幸是难以逃避的,唯有勇敢地去面对。在倒霉的时候给自己寻些开心,便会淡化不幸,让痛苦快些过去,快乐重回身边。

愤怒中的自我更需要控制

愤怒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绪,就犹如机关枪里的子弹,被它击中,即使不身亡也会受伤。就算是轻伤,即使伤愈了,疤痕还是留下了。当愤怒爆发时,它可能使人失去理智,而人一旦失去了理智,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一些正面的情绪,发泄过后不会产生后遗症,比如,欢喜、兴奋、开心;而负面的情绪,发泄过后往往却后患无穷,比如,愤怒、冲动、暴躁。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人由于愤怒而失去理智。“没良心!”“禽兽不如!”“真没出息!”“过河拆桥!”“没人丑过你!”当你听了类似的咒骂,有何感受?当你愤怒时,也会这样的咒骂吗?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愤怒的体验绝对会有。那么当你愤怒时,能很快控制住情绪,防止种下恶果,还是愤怒过后还在那里懊恼,想办法弥补恶言恶语带来的伤害?

愤怒的人在恢复理智之后,往往还要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生息,贮存在心中的怒气,也会累积成痛苦的根源。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它是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去观察、分析自己的感觉,通过不断的自我分析,可以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

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管家。一天,管家心血来潮,想探究主人的慈悲善举,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社会富有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连续两天,管家近中午才起床,主人盛怒,对管家施虐鞭笞,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妇人不但声誉大跌,而且失去了一名忠仆。

愤怒一旦加上其他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猛烈,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祟。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还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以及心灵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伺机操纵甚至破坏人的生活。

很多时候,愤怒的杀伤力,会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等到我们被别人伤害或伤害了别人,并且已经无法挽回时,才会感觉它的可怕,但这时已经晚了。而更可怕的是,愤怒的情绪通常不是单独活动,而会与其他负面的情绪一同作用。

有一条鱼,它喜欢在桥墩间游来游去。可是一次,由于不小心,迎头撞在桥墩上,它便怒气勃发,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开。它怨恨桥墩,它怨恨水流,它怨恨自己……于是,它张开两肋,竖起鳍刺,带着满肚怒气,撞向桥墩,结果自己浮到水面上来,许久都一动不能动。这时,一只水鸟掠过河面,一把抓过七荤八素的鱼噬而吞之,享受了一顿鲜美的午餐。

要是这条鱼能忍住怒气,离开桥墩,另寻一个去处,恐怕不会白白葬送性命。了解了愤怒的可怕,就要设法制止它的爆发。除了平时调整自己,更要在它爆发之前,察觉它,按捺它,化解它。这当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它,用心对待它,尽量缓解,它就不会再爆发。

爆发过大的怒气,往往会伤害身心。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当一个人愤怒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控制自己:

一、养德,是制怒的根本。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心似璞玉,恒久不变,遇事彬彬有礼,谦让为先,化干戈为玉帛;品德低下的人,往往变化无常,口角频频,遇事莽撞粗暴,不计后果,动辄火上浇油。因此,要加强品德修养,从根本上制怒。

二、克己,是制怒的前提。克己就是克制调节自己激愤的情绪。

三、升华,是制怒的关键。升华就是将愤怒转化到创造性的活动上来,成为拼搏进取的巨大内驱力。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被人挑断脚筋,怒而发奋,写出了《孙膑兵法》;司马迁受到了宫刑,悲愤异常,下恒心写出了《史记》。因此,当愤怒情绪产生时,要让理智扑灭愤怒的火焰,把怒气转化为一种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转移,是制怒的灵丹。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以抵消原兴奋中心的作用。因此,当怒气上来时,可以避开冲突的锋芒,去从事一些如散步、打球、下棋、听音乐等使人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原来的激愤、冲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五、沉默,是制怒的良策。动怒之时少讲话或不讲话,暂时的沉默,其实是一个缓和激情、冷静头脑的好办法。如果与人发生争吵,怒气即将发生时,不及时抑制它,任凭它如脱缰的烈马,决堤的洪水冲进来,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而暂时的沉默,压住了自己的“气头”,矛盾就容易解决,也能有效地削弱和避过对方的“气头”,“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

在愤怒的时候冷静一下,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分析清楚事态的发展,才不至于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

不想活得太累,就别把“面子”看的太重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面子看得太重,从而阻碍了我们的快乐。面子有可能成为生活和事业的绊脚石,也经常会妨碍了我们寻找快乐。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听到长辈们的训示:“别丢我的脸!”将“面子”的观念深植在我们的心中。从此,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面子,时刻牢记千万不能失掉面子,即使为此撑得异常辛苦也在所不惜。面子是什么?面子就是不好意思;面子就是做事的障碍;面子就是写在外面让人无法面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