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素有重视学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引用过学者严复关于西方学术的见解,他说:“严复指出,西方长处的根本在于政治与学术,而政治又以学术为根本。西方的国家互相竞争,竞争是相反而又相成。概括地说,西方文化的要点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西方的“学术”就包括了社会科学。关于社会科学,我们要简单说明一下,现在关于社会科学的定义尚有一定争论。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分开,如将文学、历史与哲学归为人文科学,而把政治学、经济学与法学等相关学科归入社会科学;另一种意见则是将自然科学之外的科学统称社会科学,包括了前边所说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内容。在本书中,不再另立人文科学范畴,统一称为社会科学。
西方社会科学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分类明确;理论体系多样,各种不同学说、观点与看法互相争鸣,互为砥砺。西方社会科学的普及程度相当高,由于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西方读者对社会科学著作的兴趣相当广泛,宗教、哲学、历史、科学等经典名著深受世代读者的喜爱,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大量的读者群,这也就使得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比较发达。
早在古代希腊时代,其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已经是闻名于世的文化瑰宝。它最早的源流是史诗,希腊的历史、哲学与文学都起源于希腊史诗,史诗是西方多种思想观念、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古希腊最伟大的史诗就是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基本上是一部反映古代战争的史诗,其中也有希腊人海上历险与日常生活的描绘,全面展现了希腊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英国哲学家罗素说: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哲学和科学都源自希腊人,希腊文明的出现,导致了思想活动的大繁荣,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最宏大的事件之一。这样的巅峰时期是空前绝后的,在短短的200年里,希腊人在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领域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成就,这些杰作汇聚成奔流不息的激流,最终形成了西方文明的普遍标准。
罗素的话概括地说明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希腊文明的关系,这评价虽有夸张,但仍基本上符合事实。在荷马史诗中,有关于古代希腊社会的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有希腊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状况、社会生产与经济、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的丰富资料。荷马史诗一直是历代学者们研究古代社会与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料来源,马克思晚年尤其重视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他曾经利用荷马史诗中的有关记载来研究古代希腊社会经济。荷马史诗不但是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它也是西方古代社会研究的宝库。
第一节 西方哲学思想
一、希腊罗马哲学
“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philosophia,原意为“爱智慧之学”。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创始,也是它的高峰。德国学者E.策勒尔认为:“并非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文明的民族都产生过一种哲学。许多民族都有圣人、先知和宗教改革家,但只有极少数民族,拥有哲学家。在古代的民族中,除了希腊人,只有中国人和印度人可以加以考虑……这三个民族按各自特有的本性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可是,整个欧洲哲学却都是希腊哲学的后裔。”公元前8世纪之前,希腊的哲学可以称为神话哲学,其世界观与认识论都寄托于神话之中,通过古代人所特有的神话思维方式来表达。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这正是希腊神话不同于其他民族神话之处。俄狄浦斯之谜,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赫拉克勒斯的故事……都是关于人类命运与人类和自然关系所进行的反思,思想异常深邃。荷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与历史学家,荷马史诗涉及古代世界中的政治、军事、家庭生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文史哲难以分离的最初状态。
从公元前8世纪起到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哲学主要可以划分为这样的主要流派:1.米利都学派;2.毕达哥拉斯学派;3.爱利亚学派;4.折中主义学派;5.智者学派;6.苏格拉底体系;7.柏拉图学派;8.亚里士多德学派;9.斯多葛学派;10.怀疑主义学派;11.新柏拉图主义。这些学派几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并且对后世哲学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结合的阶段,这一阶段涌现出的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原子学派等哲学流派,反映出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初期发展特点。第二阶段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哲学的中兴时代,这是哲学作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研究学科形成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公元前4世纪到罗马时代,自从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之后,哲学逐渐被神学所替代,希腊罗马哲学从人文主义的哲学变成了神学或所谓经院哲学。
最早的哲学流派之一是米利都学派,这是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地方的哲学,也是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它以研究世界的本原为主要目标,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公元前610—前546)、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ēs,约公元前588—约前525)等人。泰勒斯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名列希腊七贤之一。他认为水为万物之源,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水中产生的,最后又会复归于水。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念,与原始宗教中的神创万物的创世记是格格不入的。阿那克西曼德则主张,万物本原并不是物质的,因为从物质而生物质是不可能的。他认为万物产生于一种“无限”,它是实体,但不是物质,它可以产生万物,而不同于万物。“无限”无生,亦无灭。这种学说为以后的唯心论提供了基础。阿那克西米尼又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世界万物产生于“气”,由于气的时散时聚的运动,所以万物也变化无常。这种观念中具有古代辩证法的特点。从总体来看,米利都学派是以唯物论为思想基础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代表,主张以数学来研究世界,他们提出“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质”。毕达哥拉斯学派产生于希腊哲学的一个转折和深化的阶段,哲学家们思考的中心从物质转向精神,关于世界本原与本质的思考成为当时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他们最早把宗教思想与科学结合起来,企图以科学来解释宗教的观点,从而证明神秘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思想模式以后在西方文化中有相当的影响。关于社会构成方面,他们认为社会与自然一样,具有几何的比例。他们主张轮回学说,强调和谐,他们的思想对于柏拉图等人都有影响。另外他们还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原理,即勾股定理。从思想体系来看,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二元论的倾向。
爱利亚学派是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爱利亚城的学派,它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数学思想及其关于逻辑的学说,尤其关注“存在”意义的探讨。色诺芬尼(Xenophanēs,约公元前565—约前473)是这一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口号是“只有神才是唯一的,不可动摇的,无始无终的存在”。这一思想其实最早是一种来自于东方宗教崇拜的观念,与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的人神平等的观念是相冲突的。巴门尼德(Parmenidēs,约公元前515—约前445)是色诺芬尼的学生,他发展了神是唯一的学说,并且强调“存在”是永恒的。这种说法虽然简单但是颇为重要。总体来说,希腊哲学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观念,一个是逻各斯,一个就是存在,这两个观念的提出与研究,是对世界哲学的伟大贡献。这两个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的“道”、印度哲学的“梵”等观念一起,成为世界哲学与人类精神史上的基本范畴。
古代希腊哲学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表现出一种人类精神创造的丰富性与内在的协调性,这是不同于其他文明早期精神发展中以宗教为单一思考内容的模式。如果说世界上有的民族在古代文化时代就以人文主义取代了宗教,那么东西方文明中就只有古代希腊与中国。世界上大多数古代民族选择宗教时,这两个古代民族选择了人文主义文化。古代希腊哲学流派众多,如与爱利亚学派相对的原子论者德谟克里特、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具有辩证法思想同时又提出了著名“悖论观念”的芝诺、怀疑主义、犬儒主义等,这些学派或哲学家有的并不是独立流派,或是没有被归为某种流派,但这都无法掩盖他们独特的思想与个性,他们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思想观念而为世人所关注。例如普罗塔哥拉在《真理或根据》一书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观念,对于西方无数哲人都是至理名言。其实对待它的态度又是大不相同的,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人类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变化,人类从原来的对客体依附变为主体的自觉;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是人类中心或是理性中心观念的思想根源之一。无论怎样评价它,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西方哲学中一种思想脉络,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就有一句人所尽知的名言:人为自然立法。如果说以人为中心是西方思想的一个出发点,显然,从普罗塔哥拉到康德,的确存在一条巨大的思想链条,要揭示西方文化的秘密,当然是无法脱离西方哲学史上所存在的这一链条的。
在希腊文化最为昌盛的雅典时代,希腊哲学也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雕塑师,母亲是接生妇。苏格拉底早年就已经继承父业,学会了雕塑。他的哲学主要是自学,但可能师从过阿契劳斯并且与智者学派的学者们有过交往。大约从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他已经开始进行他的事业,即将雅典人从无所用心的状态中唤醒。当然,这是一个不同凡俗的目标。因为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雅典最兴盛的时期,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但苏格拉底仍然坚持认为,在雅典的表面兴盛之中,已经隐藏着精神的危机了。这种危机的表征就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盲目满足,而失去了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唤起同胞的觉醒。
苏格拉底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早自青年时代起,就在雅典城中以有教养而著称。在雅典的对外战争中,他亲身参加过三次战役,忠实履行了公民的职责。他本人并不积极从事政治,但是一旦卷入政治事件,则能够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责。他本人声言:作为一个维护正义的战士的立场,使得他与政治无缘。这与当时世俗的雅典人热衷于政治的立场截然相反。他在雅典广泛讲学授徒,培养了众多的弟子。苏格拉底的政敌梅利托、安托尼等人控告他不承认希腊之神,企图以新神来取代希腊神;指责他蛊惑青年,散布邪说,要求对其处以极刑。对苏格拉底提出控诉与进行判决的主要是雅典的革新派。苏格拉底拒绝承认自己有罪,最终虽然被处死,但是苏格拉底的死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认为自然是神所安排的,万物是神按照一定目的所创造的。“认识你自己”,这是雅典神庙的刻辞,也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目标之一。认识自己主要是认识自己的灵魂,只有认识了自己的灵魂,才可能具有道德。他主张知行联系,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即知识包含一切的善,只有天生有知识者才可能有美德。这样的人可以治理国家,而无知者不可能有德。他教育学生与众人的方法极为特别,在对话中,他向对方提出问题,迫使对话者进行思考,直到对话者被迫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时,他才像一位朋友一样,帮助对话者产生正确的认识。最后,他又把所得到的看法,通过定义的方式加以明确。此时的对话者已经对于所谈论的话题产生了深刻的理解,恍然大悟。以这种对话方式为体裁的写作是古代东西方的重要文体,中国的《论语》等也是同样的文体,不过这种文体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由于苏格拉底本人没有任何著作遗留下来,关于其哲学与生平,我们主要是从柏拉图与色诺芬等人的著作中间接了解的。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是关于苏格拉底的重要著作。柏拉图则在自己的著作中,以苏格拉底为主角,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以对话的方式宣传苏格拉底的见解。
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新阶段的代表人物,作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与思想先驱,他并不是一个具有完备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但他确实从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发展了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成为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种现象本身就相当令人深思。苏格拉底本人的政治立场并不完全站在民主派一边,他对于自然科学的意义与成就估计也不高;他把确立人类理性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可以看做是苏格拉底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如果说以前的智者学派等已经接近人类理性自觉的边缘,那么真正使希腊哲学奉行了这一原则的应当说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学说以道德与伦理为主要内容,这与其他文明中的宗教领袖们或是古代圣贤们以宗教为行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苏格拉底的特点在于将认识作为道德与伦理的前提,这种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为目标的学说,最富于希腊哲人的特色。这就是说,并非被动地服从自然、命运或是神的旨意,也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目标而行善。把善与真(认识)结合起来是苏格拉底的重要贡献,这就使得行善脱离了宗教或是其他直接的目的,如祈善求福之类的活动,而具有更为高尚的境界。如果从这一层次来看苏格拉底,他的特立独行,他的临危不惧是有必然性的。
由于亲眼看到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处以极刑,曾经热衷政治的柏拉图急流勇退,希望以献身学术来完成先师的未竟之业。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世族,父系的先祖是高德鲁,是雅典的名门望族,而母系家族与著名的政治家梭伦有关,所以在柏拉图著作中经常出现一些雅典的名人,如克里狄亚等人,这些人物都与他的出身有关。柏拉图20岁左右认识苏格拉底,深受其感召,决心献身哲学,放弃了自己以前以文学为业的理想。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开始游学四方,曾经到过对希腊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埃及。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开设了学园,开始授徒讲学的生活,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他也曾经有过小范围的政治活动,但把主要精力放在著述与培养弟子上,直到80岁辞世。
柏拉图是雅典时代多产的学者,也是著作被保存下来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多达36篇,其中最为重要的有:《申辩篇》、《克里托篇》、《尤息弗罗篇》、《拉黑斯篇》、《查密迪斯篇》、《普罗塔哥拉篇》、大小《希比亚篇》(这两篇作品受到哲学史家们不尽相同的评价)、《伊安篇》、《李思篇》、《会饮篇》、《理想国》、《克拉底鲁篇》、《尤息底莫斯篇》、《米纳仁纳篇》、《高尔吉亚篇》、《曼诺篇》、《斐多篇》、《斐德罗篇》、《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法律篇》、《蒂迈欧篇》等。这些著作虽然篇幅都不大,但是流传极广,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它的阅读范围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读者群,所有对知识与思想感兴趣的人无不为这些言辞华美、思想深刻的文章所吸引,它远远胜过普通的小说与戏剧,鼓舞着世世代代人们思想创造的热情。
柏拉图注重思想体系建构,他的哲学以辩证法为主要方法,他的方式已经与苏格拉底式的感悟方式有较大区别,更具有希腊哲学的形而上学色彩。与苏格拉底相比,他更为强调认识活动的重要性,但是,他恰恰是强调,在认识的对象方面,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都并不是真实的、因为事物都是在变化之中。而只有概念才是真实的、不变的。他的认识是建立在“理念”的基础上,理念是永恒的,客观世界不过是理念的摹本或是影子。在理念的世界中又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才是实物的理念。在认识活动的主体方面,最深刻的知识是不能言传的,而只有灵魂才可以感知。同时,他又强调事物的非感觉的特性是真正的实在。他学说的中心是理念论,在理念论的探讨中,又是以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来进行的。人类的灵魂最初是在理念的世界之中,而在进入人类的躯体之后,才忘记了理念世界,这就需要进行回忆,以达到理念世界。他的世界观也很有特色,如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见解就不同一般,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他认为应当由智慧者来治理国家,首先是哲学家,而武士则次之,最后才是农民与工匠。他的国家理论是西方有影响的国家理论,但是从今天来看是相当简单的。如划分人类不同等级的原则是职业,显然是不妥的。马克思曾经把他的国家理论称之为“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这是一种最贴切的评价。
柏拉图哲学中有显而易见的认识矛盾,在其哲学发展过程中,本体论与逻辑认识方式之间并不是和谐的。他的早期理论中,前者的成分多一些,后期的认识中,后者的成分则更为丰富,但是,两者一直又是并存的,从来没有完全的单线认识,只不过是在某一时期中,以其中一种为主线而已。
公元前384年,马其顿王的御医尼各马可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从小跟随父亲学医,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医学经验对于亚里士多德终生都存在影响,比如他著名的悲剧概念“卡撒西斯”就是从医学概念转化来的。亚里士多德18岁来到雅典,师从柏拉图,从此进入了真正的哲学世界。20年后,当柏拉图去世之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他所尊敬的导师的学园,来到了特洛伊的阿索斯,并且与阿塔尔尼亚的君主赫尔米亚的侄女结婚,从此,他与这位君主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断绝。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受到马其顿王腓力普的邀请,充任王子的老师,这位王子就是日后建立了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并且在城东的吕克昂建立自己的学校,学校被称为“吕克昂”。在这里,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弟子们在散步过程中讨论学问,被称为逍遥学派。这所学校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柏拉图的学园,而且是一所有严格的教学体系的学术中心,在当时享有崇高声誉。亚历山大去世后,希腊人中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由于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的亲密关系,他自然受到怀疑。有人对他发动攻击,罪名与苏格拉底相近,就是所谓“渎神”之罪。于是亚里士多德退出学校,回到母亲的庄园里,公元前322年去世。
在世人的印象中,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不像柏拉图那样充满激情与力量,而是刻板单调的哲学讲义。实际上并非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早期著作中,已经具有与柏拉图不同的风格,同样是对话体,亚里士多德更为重视考据严谨,征引丰富,这同样是影响后世的一种风格。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是他在学校里的大量讲稿,这些讲稿内容无所不包,从天地宇宙直到形而上学的思考,统统在亚里士多德的视野之中。也正是在吕克昂学校里,西方的各种学科包括天文学、地理学、逻辑学与雄辩术、艺术、数学等,已经具备雏形。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一度失传,后来才被人整理出来,但是其流传并不顺利。亚里士多德著作宏富,据统计至少有400卷以上,有人估计在1000卷左右。亚里士多德流传较广的著作多达47部,主要是关于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雄辩术等各个领域的学术论著。
在亚里士多德的早期著作《论灵魂》与《规劝篇》中,明显带有柏拉图哲学的痕迹,也是采用了对话体,谈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书中人物西勒诺斯甚至说:“最好是不要出生,因为生不如死。”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论说逻辑严密,从推理的角度来影响读者,这是与柏拉图不同的。另一篇对话体的名著是《论哲学》,这可以说是第一部哲学史,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哲学历史、主要批评与理论体系。虽然仍然是对话体,但是已经显示出亚里士多德式的构筑大的学术体系的治学理念。他关于道德思想的论著《欧德谟伦理学》继承了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传统,将道德作为最高标准。这一观念其实与中国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简单地比较中西文化,例如认为西方人重智慧,中国人重道德,西方人重人力,中国人重自然等。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直觉可以认识到神(与以后基督教的上帝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是最高的善与绝对的准则。他把善作为目的,来论述自己的国家观念,这样就必须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那只是一种虚幻的国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想国家的规范并不是唯心的,而是产生于自然的。当然,他也把柏拉图所说的基本政体包括在其中。
亚里士多德也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讨论了西方的物理学与宇宙理论,并批判了柏拉图的自然观念,这为西方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吕克昂学校期间,亚里士多德学术发展进入高潮,写就了大量的著作。主要包括:1.《工具篇》,其中包括了逻辑与思维方面的内容,如《范畴篇》、《解释篇》等。2.《形而上学》,其实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而是建立在《物理学》之上的“第一哲学”,是“世界的基本原理”的科学,其中也涉及对于柏拉图的学园派的批评。3.《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著作,如《气象学》、《宇宙论》、《论生灭》、《动物史》、《解剖学》、《植物学》等。4.《伦理学》等著作,涵盖了伦理与政治方面的内容,包括《大伦理学》、《政治学》、《亚历山大出征献辞》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为亚历山大的远征与殖民活动而鼓吹,对奴隶们表示轻视,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都是错误的。5.《诗学》与《修辞学》等关于文学艺术类的著作,其中的《诗学》是西方古代文学理论的早期重要作品,与西方历史上另一位杰出哲学家黑格尔的《美学》,形成西方美学与诗学史上对峙的双峰,在交错的时空变幻中,成为历代学术的经典。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将前人的辩证法、本体论与宇宙论等观念进行了综合,建立了希腊哲学中最全面的体系。我们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曾经师从柏拉图,但是二人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都掌握了思想的辩证法,但要注意的是,他与柏拉图各有不同的辩证法,柏拉图代表了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实体认识的辩证法。
希腊化时代中,传统哲学开始衰落,科学与哲学分离,埃拉托色尼等学者已经不愿自称为哲学家,而宁愿成为“学者”。科学与道德的实践性研究不再与形而上学的哲学同行,正统哲学中的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学派成为主流,其余多种流派则更加趋向于现实化。希腊哲学最辉煌的时代过去之后,它对民众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日益增强。罗马时代的哲学虽然已经远不如希腊,但仍然保持了繁荣的局面。
罗马哲学主要有三种成分:第一种是原有的希腊哲学流派继续流传,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等都有新的发展;第二种是罗马自己的哲学家,其中有的人与希腊哲学也有密切联系,但是毕竟形成了新的流派,如犹太—希腊哲学等,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斐洛的学说为罗马帝国的哲学奠定了基础,第三种是由于基督教兴起后所产生的新流派。罗马新的哲学中,新柏拉图主义是最重要的流派,他们把哲学导向神学,这就意味着以人文主义精神为中心的古代希腊哲学的终结。
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布法令,关闭一切异教神庙,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不仅是神学思想的变革,也是西方哲学的一大转折。
二、近代哲学的兴起
“近代哲学”是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等人常用的概念,一般是指文艺复兴之后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西方哲学,在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近代哲学就是以康德、费希特等人为结束的。我们这里沿用这一阶段划分,并且在论述近代哲学之前,简略介绍中世纪的神学哲学。
欧洲中世纪一千年中,哲学成为神学的奴仆,此时的哲学已经不再是古代意义上的哲学而变成了所谓的“神学哲学”。“神学哲学”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它无法界定到底是神学还是哲学,因为哲学与神学虽然有联系,但毕竟是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是,一方面由于约定俗成,神学哲学已经成为中世纪哲学的代名词,我们利用这一概念反而有利于说明其历史环境。另一方面,虽然神学与哲学可以联系起来分析,同时也不妨碍各自成章,而我们对于基督教及其理论有独立篇章,所以这里只是简单说明其主要构成,这样有利于对西方哲学历史链条的整体把握。
中世纪神学哲学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教父哲学,第二阶段是经院哲学,两个阶段的原则是基本一致的。教父哲学的产生是由于中世纪神学进入制度化与礼仪化阶段之后,需要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性化,否则无法适应僧俗两众的理论要求。所以就其本质而言,神学哲学并不是哲学思想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神学的哲学化。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是教父哲学的理论集大成者。奥古斯丁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苏赫腊斯,曾经信奉摩尼教。后来师从意大利米兰的基督教主教安布罗斯(Ambrosius,约339—397),皈依基督教,研究新柏拉图主义,以后在现在阿尔及利亚的安纳巴任教士与主教。他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神学结合为一,创立了神学哲学中的自我认识观念,但是,在关于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上,他极力主张理性是应当服从信仰的。在认识论上仍然坚持神学的理论,特别是上帝创世与造人的说法,同时他认为,圣父、圣子与圣灵三位一体,三者归为上帝;人类生来就有罪,原罪产生于人类始祖,只有信仰上帝才可能得到救赎。善恶有报,好人死后上天堂,恶人入地狱;关于世界的构成,他声称世上有两种城,一种是世人之城,一种是上帝之城,一般人居住的只是世人之城,世人之城是世俗政权,而上帝之城是教会的城,上帝之城是完美之城,它将取代不完美的世人之城。
11世纪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展使得基督教教父哲学理论体系已经不能让群众服膺,于是,由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为代表的经院哲学产生了。经院哲学的目的在于完成教父哲学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继续为基督教神学服务。阿奎那出生于意大利南部地区,以后成为巴黎大学的教授,讲授神学。经院哲学中相当多的方面模仿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体系,与奥古斯丁等人的新柏拉图主义有相当大的区别。阿奎那认为,理性首先存在于经验感性之中,所以启示是知识的一个来源,这就解决了新柏拉图主义把理性与启示对立起来的问题。但是,如果认为经院哲学承认人类理性的决定性作用,那就错了。因为在根本的认识问题上,经院哲学认为只有启示能解决,而理性是无能为力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神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在这方面,阿奎那有自己的贡献,如罗素所说:
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的潜在性及现实性理论,巩固了本质和存在术语。本质完全是潜在的,而存在则是现实的。因此有限物中总是包含了本质和存在的一种混合物。要存在,就必须参与某种活动。对任何有限物来说,这种活动必须来自别的什么东西。
经过阿奎那的努力,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为神学哲学的中坚,这种哲学以后被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辩所瓦解,对立的双方在“一般”与“个别”这一对范畴上产生分歧。其实这是从奥古斯丁起到阿奎那一直都在讨论的,只不过在新的形势下以更为普及的方式再次提出而已,这场争论虽然旷日持久,但其理论价值与方法意义都有局限性,成为一种烦琐哲学的讨论。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文主义哲学传统开始觉醒,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的突飞猛进为认识世界的方式提供了新的角度,近代哲学由此产生。近代哲学继承了希腊罗马哲学的观念,与神学分道扬镳,以人类社会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无论内容与方法上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代哲学的先驱者之一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他的父亲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他本人历任政府要职。他曾向詹姆斯一世献上自己的《增进科学论》,以后当上英国的掌玺大臣、大法官,加封为威鲁兰男爵。后因贪污罪下狱,出狱后生活悲惨,晚年以研究科学为乐趣。培根从现实与经验出发研究哲学,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开创了英国的经验哲学。从培根开始,英国经验哲学成为一种传统,也使英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培根代表的是一种科学观念对哲学的影响,他把所有的学术分为记忆的事物、想象的事物与理性的事物三大类。其次,他在《新工具》中宣扬一种新的认识方法,批判三段论的认识方法,认为观察与实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培根极大地开拓了传统哲学的研究对象,他把一切社会生活的相关方面全都列入研究范围,甚至连长生术、炼金术等也列为哲学对象。
近代哲学的真正开创者是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从他开始,理性主义成为哲学的中心。正如黑格尔所说:
我们现在才真正讲到了新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是从笛卡儿开始的。从笛卡儿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哲学在它自己的土地上与哲理神学分了家,按照它自己的原则,把神学撇到完全另外的一边。〕在这里,我们可说到了自己的家园,可以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之后的船夫一样,高呼“陆地”。笛卡儿是那些将一切从头做起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近代的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
西方近代哲学流派众多,主要表达了两种对立的思潮,一种是理性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这是两种认识方式与观念的对立,正是在这种对立与抗辩之中,西方哲学不断前进。
笛卡儿出身于法国都梭省的拉·爱伊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来到巴黎,以后曾经参军,退伍之后定居于荷兰。从1629年到1644年间,他潜心著述,发表了大量作品。在这期间,他与各种僧侣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听闻笛卡儿的声名,特意邀请他到皇宫中居住与讲学,女王以礼贤下士而著称,当时宫中集聚了欧洲众多学者。由于不能适应北欧严寒的天气,笛卡儿于1650年在斯德哥尔摩去世。
笛卡儿是欧洲理性主义原则的确立者,如黑格尔所说,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大家都很熟悉的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所代表的正是笛卡儿的这一方向,即从思维开始研究一切的观念。从思维开始,对于笛卡儿来说,就是怀疑一切,抛开假设,从而达到真实的东西;他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但是,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征,这一观念影响了后世多数西方哲学家;他把人的心灵划分为两个部分,高级的部分是理性,低级的部分是情感,两者统一于心灵之中,从而统一于理性之中。笛卡儿说:
因为在我们身上只有一个心灵,这个心灵并不包括任何部分的差别;这同一心灵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它的一切欲望也都是一些意志。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笛卡儿形成了近代哲学的早期理论体系,他把物质与运动作为出发点,主张形体的本性是广延,运动规律其实是对有形体的东西的自在本质的普遍认识。他考察了机械学、世界体系与天体运动等诸多领域。在精神哲学中,他研究了伦理学,但对于伦理学研究不深入。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根据一知半解来评价笛卡儿,例如,笛卡儿并不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把人作为一切事物的中心,相反,他认为有机体与动物其实如同机器一样。此外,他把永恒真理看成是天赋观念,这些观点对于以后的哲学家们有相当大的影响。
笛卡儿之后,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发展了唯物主义观念,认为自然界就是自身的原因,形成所谓“自因”(causa sui)说,实体是无限的存在,它就是自然界,它的属性是无限的,人类所知道的只有思维与广延而已。实体的暂时状态也就是个别的表现就是样态,是单个的有限事物。但是样态又必须受到实体的无限属性的限制,实体不变不动,样态有变化与运动。虽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斯宾诺莎毕竟不能超越唯心主义思想的局限,但他肯定实体的独立存在意义,将实体作为自因,对于神学哲学是一种批判。同时,他也批评了目的论与笛卡儿的意志自由学说,他主张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认识了必然,才可能获得自由。他否定超自然的上帝,把实体称为“上帝”。在认识论中,他主张唯理论,认为感性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理性的推理,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神、人和人的幸福》、《笛卡儿的〈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与《理智改进论》等。
近代哲学在英国哲学家们中间发展出一个重要方向,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洛克、休谟(David Hume,1711—1776)等人形成了以经验主义为主的哲学流派,继承了培根等英国哲学家的传统。洛克主张思想与共相是存在于感性之中的,人类是从经验中获得真理。他的方法是从经验的事物中提取出普遍来,但是对于经验的辩证却不能全面考察;思维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所以知性仅仅是意识的,而不是思想性的。他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认为人类心灵原本是一块白板,以后才被经验所填充起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实际上笛卡儿的天赋观念常常遭到人们的误解。笛卡儿天赋论只是强调思维是潜在的,是未成为存在之前的性质。不幸的是,这种误解到处存在,特别是在深邃艰涩的西方哲学中,这种误解是难免的。霍布斯既是哲学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学家,他的政治观念的意义在于真正从理论上颠覆了神学的统治,将人类自己的行为作为国家统治权力的根源。他认为社会构成是由于人人都有恐惧,互相之间的畏惧最终形成了公民社会,这当然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观念。另外,他还认为,人人之间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原则不是建立在公正的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人人都有软弱性的基础之上。要维护社会的秩序,必须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服从普遍的意志。这种意志当然是理性的,并且要由法律来维护它。
与英国哲学家们相对立的是德国人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他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与数学家,曾经提出过二进制。他反对洛克关于感知为一切认识之源的看法,这对于建立德国哲学的中心观念起了重要作用。他主张宇宙不是纯自然的,而是具有理智的。这是一种唯心论,与洛克和斯宾诺莎等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他以德国式的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哲学,与英法哲学完全不同。莱布尼茨认为世界不是复合的,而是由单子构成的。每一个单子对于其他单子来说都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没有两个东西是完全相同的。在主体认知方面,莱布尼茨有不小的贡献,他区分了意识的不同层次,并且提出无意识的概念。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时,首先提到了莱布尼茨的这一发现。
莱布尼茨之后,西方近代哲学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费希特、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等人的哲学思想出现,这标志着西方哲学进入了现代阶段。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换中,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国的哲学家们都有新的创造,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
1724年,伊曼纽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即今日的加里宁格勒市),父亲是一个马鞍匠。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神学,1755年开始任大学讲师,1770年成为逻辑学教授,1804年2月12日在哥尼斯堡逝世。这位名满欧洲的哲学大师的生活中有两个引人注目之处。第一是他终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据说他最远的行程不超过90公里,但是世界各地的信件与著作源源不断地来到他的身边。第二是他生活安静而有规律,每天下午由老仆陪同,挟着一把雨伞外出散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周围的农夫们一看到康德出来,就知道该收工了,这就是“康德时钟”的故事。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也被称为“批判哲学”。他的代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都是以“批判”命名,他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就是批判,一切都要受到批判,即使是神学躲在上帝之后,仍然要接受时代的批判。但是康德的“批判”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批判,康德说过,他所谓的“批判”,不是意味着对某一现象、一种学说或理论体系的批判,而是独立于所有经验去追求一般知识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这表明,他力图克服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对立。在认识世界时,首先应当批判地考察人类的理性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限度与范围。所以,它的批判归根结底是一种主体能力的批判。
康德早期著作中研究了自然科学的中理论问题。《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提出了星云假说,解释了太阳系形成的原因与过程。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最有价值的宇宙起源与太阳系起源理论之一,被恩格斯称为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是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认为,前人都在围绕如何认识世界方面进行争论,这种争论当然是对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先要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本身进行检验,如果不清楚人类能力的作用,就无法真正认识世界。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三种形式:感性、知性、理性。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的先验形式,因果性等12个范畴是知性的先验形式,认识过程中,人把这些范畴加入感性材料之中,可能成为知识。不过,所有的知识是一种现象,所以知识的研究是一种现象学。人是认识的主体,但是在人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即物自体),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感觉,它能够作用于感官并引起感觉,虽然如此,但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类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理性是人类最高的认识能力,它必然要求对于物自体进行认识,但理性自身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矛盾,这就是“二律背反”。所以,最终的物自体仍然是不可知的,这样才有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康德认为,人类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而对本体只能依靠信仰去理解。
康德的代表著作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康德晚年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写了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的论文,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虽然被认为是足不出户的哲学家,其实康德关心世界与政治,不过其政治观念却十分矛盾。他拥护民主制度,反对贵族****,主张人类自由平等与建立共和国。但他又认为共和国只是一种理想制度,无法实现。康德的批判思想与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对于西方文化之外的民族文化持一种平等的态度,虽然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并没有太多的理解,但在其晚年的论著中尖锐批判了西方学者轻视其他文明的思想。
康德之后,德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黑格尔于1788—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与神学,1793年到1801年间,在伯尔尼与法兰克福等地担任家庭教师,1801年与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共同编辑《哲学评论杂志》并任耶拿大学讲师。1808—1816年任纽伦堡中学校长,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开始主持哲学讲座。黑格尔哲学体系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肯定,被确立为官方哲学,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次年因感染霍乱去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大的理论体系的缔造者。他的哲学是从对康德、费希特、谢林的批判开始的,他的哲学出发点是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有人称之为“思有同一说”。从辩证法的观念来说,并不是指存在与思维的绝对同一,所以这一观念的出发点已经有不妥之处。因为存在与思维之间关系当然是有同一也有差异,即所谓“同与异俱于一”(墨子),片面地强调同一性,则会形成理性中心的观念。历史证明,黑格尔主要著作中正是表现出这种理性中心的错误,这不但使得他的学说,也使得许多受到他影响的学派与学者的思想走了弯路。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原,绝对精神经历了逻辑、自然与精神三个辩证阶段,所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构成与之相对应,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逻辑学,这是研究绝对精神“自在自为的科学”。在这里,观念是超脱人类社会与自然等而运动的纯粹思维形式,主要有“存在”、“本质”、“概念”三个阶段。显然,黑格尔的自在自为、纯粹精神等概念无一不是来自于康德。但是不可否认,逻辑学是黑格尔的创造,其中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作为思维规律提出的。他还建立了所谓“概念”的辩证法,其中主要讲的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将本体论、逻辑学与认识论三者统一起来了。
第二部分是自然哲学。黑格尔在这里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过他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观念,认为研究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观念,自然哲学成为研究“观念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这个阶段中,观念自身“异化”为自然界。这里,黑格尔将自然界的变化置于空间之中、时间之外。虽然他的学说中也有物质世界的内容,如也有物质与运动的统一学说,化学元素的可变性与可转化性等合理因素,但总体构成是唯心主义的。关于黑格尔的自在哲学,我们上文已提到,它虽然含有唯心论的成分,但其中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述还是有一定价值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克服物理学的认识危机中,相当多的自然科学家曾经受到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学,这是研究观念由它再回复到自身的科学,观念在这里已经从自然中脱身而出,再次经历了辩证发展阶段: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绝对意识)。
黑格尔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全部都是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被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其实是一个总体规划。《哲学全书》是对其哲学体系的论述。《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都属于精神哲学。其余如《自然哲学》等著作则是关于其哲学体系不同部分的论述。恩格斯对于黑格尔有一段人所共知的评价,他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德国古典哲学承前启后,它结束了西方近代哲学,开启了现代哲学,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以其庞大的体系建构,精密的形而上学思辨与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继希腊哲学之后又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三、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流派,一派是理性主义流派,另一派是非理性主义流派。也有人将现代西方哲学划分为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两大流派。前一种划分是从内容与方法而分,后一种是从研究方法与观念而分,各有其特点。我们这里根据论述的要求,分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两大流派。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现代社会,也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是它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特里尔城,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与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学习期间曾加入青年黑格尔派。1841年以《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42年起担任《莱茵报》撰稿人,1844年创办《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文章。1844年在巴黎会见恩格斯,同年写了《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1845年被逐出普鲁士后,定居伦敦直至逝世。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和1851年路易·波拿巴政变之后,发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初步论证了剩余价值理论。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以后继续致力于第二、三卷的写作。1883年3月14日逝世。《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以后由马克思的合作者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市,中学尚未毕业,就因为父亲的要求开始在不来梅的一家大贸易公司供职。1841年在服兵役期间,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1842年出版《谢林和启示》一书,批判谢林的神秘主义思想。1844年结识马克思之后,与其合作《神圣家族》,1845年春与马克思合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后还合作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作品。1883年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不但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与手稿,并且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与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著作的完成,都离不开恩格斯的协助与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学说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本观点是反映、实践和辩证的观点。认为从物质到意识是认识的正确路线,认识是人类头脑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反映是能动的,是为改造世界的目的服务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产生于实践,认识的真理性只能从实践中得到检验。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认识必然经过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即从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多次的反复。要从不完全不确切的认识逐步发展到比较完全与确切的认识。由于社会实践是无止境的,所以认识也是无止境的。
辩证法是古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黑格尔辩证法是在古代辩证法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建立了唯物辩证法,这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种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一切事物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一切事物都包含内部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矛盾各不相同。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还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形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唯物辩证法可以用于各个方面,用于研究自然界,总结自然发展的规律,就是自然辩证法;用于研究社会,总结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历史辩证法;用于研究思维,总结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辩证逻辑。
与以往的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不是用来解释世界,而是用来改造世界,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强烈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