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丁学良(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主持人: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评论人: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策划人: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
政策研究所所长)时间:2000年6月25日
现在开讲
我对如何衡量大学的素质,如何兴办第一流的大学这些问题,开始感兴趣已经很久了。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到美国去念书,念博士学位,当时我的导师丹尼·比尔在英国做了一年还是两年的访问教授,刚刚回到哈佛。他在那里做访问教授的时候,做的一个课题就是回顾和分析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它的高等教育制度对英国在国际竞争能力方面的高低,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当时,我对这个题目很向往。我想,如果把他这种思路用到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分析上,将会对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在念书的同时,也就是1984.年年底,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相关材料。比如,在西方国家,评价大学的有很多不同的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在美国,也有一些是在欧洲。这些不同的机构,主要是评价本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有名的大学。
后来我的想法就是,等我在美国通过了博士资格的考试以后,就抽出时间来给国内写一本小册子;然而,由于时机不巧,有一两年没有办法写这种东西。到了1993年,国内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我又恢复了做这种研究。所以到了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把从80年代初期到2000年这段时间,能够找到的比较有影响的这方面的大学的评价资料,基本上搜集到了。
除此以外,我所依据的,也是马上要给报告组的一些资料和信息,也来自于我在好几个国家,在不同的大学里面学习、工作和研究的亲身观察。因为你在一个大学里面做研究生,你体会到的是这个大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等到你毕业了以后,在这个大学里教书和工作,你体会到的则是这个大学里的另外一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是相关的,但是不是一回事,除非你有亲身的工作体会和亲身的观察体会,否则,你很难体会到那些大学的体制的细节部位,为什么是那样设计,为什么程序是这样来的,它合理不合理等,否则除非你亲身走过了一遍。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给大家做以下的这些汇报。在以下的汇报中,还有一点特别要提出,我想,对我们中国国内来讲,对我们的组织单位之一清华大学来讲,特别有借鉴作用。我也在香港科技大学里有过两段工作经验。大家都知道,在主权回归的前前后后,香港出现了很强烈的也要把香港的大学向国际上的一流标准看齐的风潮。
那么,根据很多种评介的指标,现在香港之外的多家的评论机构倾向于认为在香港的大学中间,后来居上的是香港科技大学。我对香港科技大学怎样办起来,它在中国的社会里,想按照世界上的规则,办一所研究型的大学,有一些什么成功的经验,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些我都有亲身的体验。所以,把各方面的资料综合在一起,我现在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我的这个报告一共分成四个部分,再加一个简短的结论。
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
报告第一部分的标题,叫“大学的理念”,理念的英文是idea。这个idea的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讲的是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这里面隐含着你想达到的理想状态。“大学的理念”中的这个“大学”是复数,在中文中很难体现出来,英文里就是idea0funiversities。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重要的、古老的文明社会中,都有那些高等教育的机构,很早就有了。在中国古代,有国子监,有太学;在古埃及,也都有那些为法老服务的机构,像这些古老文明所具有的高等教育,或者说是文化中心,它们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学的直接来源,不是的。对于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工作于其中的大学来说,它的直接源头来自于中世纪的欧洲。
在公元1100年左右,首先是在意大利的中部,有了近代大学的起源,然后迅速地,这种近代大学的模式作为一种制度,作为socialinsititution,传播到了法国和英国,所以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很快就兴办起来了。然后这种大学的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向俄罗斯,以后向美国传播去。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兴起的初期,关于大学的理念,最强有力的主张是,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机构,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使命是要为社会培养出绅士,培养出gentalman。那时候女性还不能进大学,要培养有教养的、有趣味的、懂得本国或者说是文明的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像这样一种观念,在谁的著作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论述呢?是在1852年,有一位英国牛津毕业的学者,叫JohnKadenoNumen的写过一本书,概括了这个时候的认识和讨论。这是第一阶段。大学理念演变的第二阶段,是在工业革命已经充分展开了的时候,以德国为基地,以著名的柏林大学的洪堡为代表的一派兴起。他们强烈地主张,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大学更应该是一个研究的中心。换句话说,这种理念和第一种理念的区别,不在于大学的理念是不是应该教育人。在这一点上,它们没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应该不应该同时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因为在大学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理念中间,大学是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的机构。而在这个理念的第二阶段,大学应该是研究领域中知识创新的源泉,这是个很重大的区别。那么到了20世纪的初期,当美国成为工业化最强大的国家时,在美国兴起了对于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的第三种见解,或者说是大学理念演变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提出,大学还应该是一种服务,应该是一个服务的机构。当然,美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在提服务的时候,它特别强调的,是要给社会提供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商业服务以及那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像医学、公共卫生这一类的服务。
在这样的一种争论中间,也有一种强有力的反驳意见。这位持反驳意见的学者叫~anksno,他在1930年发表的论文很著名,他反对把大学作为服务机构,或者反对强化大学的服务功能。他说,服务的功能应该由那些低等的教育机构去完成,大学本身不应该是这样的。他甚至反对哈佛大学开办商学院。哈佛大学应该是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培养精神领袖的,怎么能够设立什么工商管理学院呢,这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他的这个挑战,当然没有被所有的人接受。我们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学院。但他的挑战对应该以什么作为对大学服务的基础,应该以什么作为标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大学要提供对社会的服务,但不应该和其他的也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机构处在同一个水平上,而应该以你这个大学,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成果,来为社会提供服务。大学办工商管理学院,培养经济人才,那么,大学培养的经济人才,他们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到的东西,应该是在对过去和现在工商行业里那些最优秀的经营方式、经营体制、经营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训练那些很普通的、一般水平的经济人员。
所以,看一看过去关于大学理念演进的三个阶段,你会看出,今天,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当中,可以说,任何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素质相当好的大学,都把这三个功能聚集在一身,虽然它们的完整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从结构组织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拿任何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看,你都可以看到它有三个部分,它的最老的部分,同时也是它的最核心的部分,被称为是liberalartscollege,我们中文翻译成文理学院,海外华人用另外一种方式翻译为博雅学院,liberalarts指的就是古典人文的、传承下来的,再加上哲学、宗教、数学这些部门。任何一所有规模的核心部分都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翻译成本科生院,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博雅学院这种翻译是最棒的,因为它要培养的是本科生。要博,知识的基础方面都要有一点;同时,要雅,要有所教化。这是对应于大学理念的第一个阶段。
它的第二部分就是它的研究生院:graduateschools。这个研究生院就是集中了那些对基本的学科进行开创性研究的人才、教授和研究生、博士生与硕士生。在美国的体制下,研究生院,它基本上主要是包括着文理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院,不包括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其他部分。所以,这个观念,正是对于大学理念第二阶段的就是大学应该是研究机构的这样一种价值标准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被称为专业学院:professionalschools。这是指工商管理学、医学、工程学、建筑学、行政学等,还有牙医学、公共卫生学,像这些学院在北美的教育中,不称为研究生院,实际上它是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院是把它和研究生院区分开来。因为研究生院是研究基本学科的,是基础理论研究,而这些专业学院研究的是某一个行业,比如说医学,在这个领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因为在现代的复杂的社会里面,这些行业里面的从业者,特别是中等和高等的从业者,如果不进行非常系统的训练,是不足以担当他们的责任的。很简单的,如果在美国,你仅仅是个本科生,拿了个医学的学士学位,一般来讲,你是没有资格独立行医的。因为现在的医学是如此的复杂,你至少要在医学学院再学习好几年,你才有独立行医的资格。这表明,在你那个行业里,现代社会要求的标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回顾一下这三个理念阶段的发展,以上性质方面的演进,然后我们再看一看在量的方面的扩张。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面,大学的扩张成为一种世界规模的现象,而这种扩张,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在早先的时候,在20世纪上半叶,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要说在第三世界国家,就是在大部分的工业化国家,欧洲国家,能上大学还被认为是少数人的优越的机会。但是二战以后,让青年人——尽可能多的青年人能够到大学里接受至少本科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必需条件了。换句话说,以前被认为是精英才可以享受的东西,已经变成了大众的东西。在1950年左右的时候,全世界正规的、四年制以上的大学只有3500所左右,在校的学生大约有660万人。到了2000年左右,全世界四年制以上的大学已经到了3万所左右,在校学生有8000万左右。而这个趋势现在是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快。
当大学有了这样的快速扩张以后,立刻就为大学的分成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就像公司一样。如果这个市场,只有一两家公司,你很难评出彼此;当这个行业有了很多公司的时候,竞争就出现了,分成就出现了,分工就出现了。这种专业化是以一定的量为前提的。所以,当全世界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学的角色也开始分化了。换句话说,全世界3万多所高等院校里面,能够具备把三种大学理念于一身的大学是少数,这种少数的大学就被称为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ies。研究型大学是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和出发点的。因此,我将进到第二个话题: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的标准。
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在不同的评介机构里,应用的标准在细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里,比如英国和美国,它们都是英语国家,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但是你看它们的评介标准,比如说,2000年发表的英国的评介标准和美国的标准也不是完全一致。如果我们把时间这个参量考虑进去,从1960年代以来,关于对大学进行评介,英文里是assertment,这个评介标准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有差异和变化。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我们至少可以把一个评介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把它从技术上归纳为九类,九个标准,这九个标准之间既有差异,也有交叉。限于时间关系,我把九个标准都提到,但把其中在我看来最核心的那几个标准,作比较强势的介绍。
这个九项标准中的第一项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至少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它讲的是大学教员的素质。教员的英文Fecty,它是一个集合名称,它包括在这个大学里面任教的从最年轻的教学人员到最资深的教学人员,但是不包括行政人员,不包括大学里的服务人员,比如说,不包括大学图书馆的人员等,那是属于Staff,这是有区别的。
这个标准中有的是非常硬的,有的不是那么精确,但是是可以把握的。那些硬的标准,比如说,现在在发达国家里面,你要进入研究型大学任教,即使你是资历最浅的教员,也要具备博士学位。像这样的标准,在20年、30年以前,还不是很普遍,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普及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现在知识的积累太复杂了,你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他认为你的素质很难把握,而且会引起一些争议,牵扯到开后门、特殊照顾什么的问题。我还记得,在我刚进哈佛念书的时候,他们跟我讲,说有位非常有名的教英国文学的教授,这个人从来没得过博士学位。有一次,大学公开招聘,看到广告后,他去应聘,一进门,招聘人员问他是什么学历,他说,我的最高学历是大学的学士。招聘人员说,那不行,你应该读一个博士。他就讲,我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大学的博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