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西湖一年四季都有美景。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在湖边漫步,让人心醉神驰,而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都别有风味。
大明湖的成因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内,旧城之北。济南市位于鲁中南山地北部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带上,北面有黄河流过,南面紧接泰山的前山带。所以这座城市正好处在一个凹陷中,而大明湖正居于凹地的底部。虽然只是一个天然的小湖泊,但其美丽可爱蜚声国内。一般而言,在城市里有一个封闭式的湖泊非常罕见,其成因肯定是非常特殊的。大约从什么时候起,在怎么一种情况下形成的这个美丽湖泊,我们还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大明湖是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山明水秀,景物天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乾隆年间刘凤诰赞颂济南的诗句,既是赞济南,也是赞大明湖的。自古称“济南山水甲齐鲁”,而在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济南三大名胜中,大明湖是很突出的一处。
这个湖水色澄碧,堤柳葱绿,碧波映日,湖光十分动人。每当天晴无云之际,在湖西北边可见南面的千佛山倒映湖中,俨然是一幅天然山水画卷。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园内曲水虹桥,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誉为济南第一庭园。
位于齐鲁腹地的济南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名人荟萃,风物闻名遐迩,充满了厚重的历史美感,大明湖就集中体现了济南的这番魅力。湖畔的许园占据观赏湖景的极好位置,常有名人在此聚会。清代文学家刘鹗看到了千佛山在湖中的倒影,于是把大明湖湖山景色在《老残游记》中写得如此灵秀妩媚。
大明湖在历史上变化很大。北宋以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生态有所恶化,古大明湖已逐渐堙塞,现在的大明湖是由古大明湖东面的一片水域,即历水陂演变而来的。在解放前,社会的动荡和贫困使大明湖黯然失色,失修的湖内多为杂乱的湖田,湖边为坍塌的泥岸,岸边道路泥泞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疏浚了湖底,用石头砌成湖岸,对环湖大道及各种建筑都进行了修整。此外,还添设了新景点、新设施,又恢复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风貌,这样,使这处着名的游览胜地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今天,大明湖是济南很有代表性的公园,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美好的处所。不知道上天是如何想起馈赠给济南人这么一件无价之宝的礼物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大明湖是一个由泉水在低地上汇集所形成的湖泊,这种特殊的成因,在我国还不多见,大概只为济南这样的“泉城”所特有。古时候,济南被称为“泉城”——“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嘛!这个古来着名的泉城究竟有多少泉水?过去说它的城内外有72泉,其实远不止此数。据解放后实地调查,仅在济南市区就有天然泉水一百余处。诸泉会聚于地势低下的城北,形成一片广大的水域。今天这片水域的许多部分已填塞成为市街,而大明湖是留下的最大水面。济南为何如此多泉,这同它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科学家们认为,泉水跟倾斜的岩层也许有很大关系。济南是处在石灰岩和岩浆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构造接触带上,这恰好为泉水形成和出露提供了有利条件。济南的南面绵延的小群山,如千佛山等都是由厚层的石灰构成的,岩层略向北倾。石灰岩层内大小溶洞和裂隙很多。山地降水渗入地下,积蓄在其中,积蓄的水多了就顺着倾斜的岩层和裂隙向北流动,当流到济南北面时,遇到了组成北面丘陵的不透水岩浆岩的阻挡,便停滞下来,成为承压水,它一遇上面地层薄弱的部分,便冒出地面,成为大大小小的涌泉,而大明湖所在地正是济南北部最低洼处,众泉汇聚所以成为湖泊。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近据报载,由于自然干旱和社会原因,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在节节下降,自1989年以来,一些名泉逐渐枯竭。这势必影响大明湖的存在和发展。当前如何尽快建成引黄保泉供水工程,同时适当控制济南市的发展,保留“泉城”和大明湖的美丽景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是神话与现实的分界点,它隐藏在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古称“瑶池”,即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西王母与天宫王母的形象在神话中重合后,瑶池又成为了众仙宴饮的所在。湖边有一株巨大的榆树,相传是王母降伏水怪的碧玉簪——“定海神针”。
其实,它是位于博格达峰山腰中的天然湖泊。天池海拔1980米,面积约5平方千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湖深数米到上百米不等。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雄伟的博格达主峰突兀插云,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湛蓝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与长白山天池不同,天山天池在地质学上属冰碛湖,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产物。这里群山环抱、碧水蓝天,雪峰雄伟挺拔,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站在池边眺望,眼前满山苍松叠翠,远处白雪皑皑,山脚下野花遍地,毡房点缀,羊群如珍珠洒落在绿茵上,景色错落有致,如诗如画。
天池脚下,还有东西两个小天池。西小天池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东小天池是人工水坝的产物,池上的天池瀑布犹如银练飞泻,颇有几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环绕天池的群山,是一座座资源丰富的“百宝山”。这里有牧场、林场、鹿苑,雪线(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上还生长着雪莲。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山壑中有珍禽异兽,湖区中有鱼群、水鸟,众峰之巅有冰川水资源,群山之下埋藏着铜、铁、云母等丰富的矿藏资源。
西北山后有铁瓦寺、南天门等寺院。东山有王母娘娘庙及山洞,还有高达100米的瀑布奔流直下。博格达峰倒映湖中,山水交融,浑然一体,景色优美诱人。
“天湖”纳木错
纳木错藏语为“天湖”的意思,蒙语称为腾格里海。它与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一起,被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总面积为1920多平方千米,素以海拔高、面积大、景色瑰丽而着称,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湖里盛产高原细鳞鱼和无鳞鱼,周围广阔的湖滨则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形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在纳木错湖中,有5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传说这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伸入湖心的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半岛上的扎西寺,香火旺盛,是拜佛之人的必到之处。
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中到纳木错转湖的年头。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猴年转森林被认为是佛的旨意。在藏传佛教中,有“上冈底斯为佛之身,中纳木错为佛之语,下杂日山为佛之意”之说,转身之圣地冈底斯定为马年,转语之圣地纳木错定为羊年,转意之圣地杂日山定为猴年。据说如果能绕纳木错而行一周,便能得到渊博的知识和无量功德,并舍去恶习及痛苦,最后获得正果。因此,按照西藏传统的习俗,信徒们每到了羊年都要沿着纳木错顺时针转上一圈,即所谓的羊年大朝圣。每到这时,纳木错湖畔香火旺盛,人山人海。作为西藏最大的湖泊,想要绕行纳木错一圈也并不太容易。由于湖面太大,湖边地形复杂,绕着纳木错转一圈常要20~30天,最壮的小伙子也得跑10天,所以大家多用转扎西半岛来代替。据说,围着扎西半岛转7圈就等于转湖一周。
纳木错湖畔由玛尼石堆成的玛尼堆,也是圣湖的一大着名景观。所谓玛尼石,是指藏传佛教转经者在转经路上置于路口、山垭口的一种宗教石刻艺术品,上面通常镌刻六字箴言或佛像。年深日久,信徒们堆积的玛尼石像一座座金字塔,连同飘飞的经幡,和雪域高原苍凉的自然融为一体,在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纳木错湖波光粼粼,雾霭茫茫,有一份神秘的宁静沉淀于其中。而其深厚的宗教韵味,更是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湖水沉默不语,叩等身长头的藏族老人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信念,来到这里的人们,一切的杂念似乎都能被消除,唯有用自己的虔诚,去感受那片神圣。
高原圣湖羊卓雍错
站在离拉萨南部不远的甘巴拉山口(海拔超过5000米)上,透过云隙,就能看到号称西藏三大圣湖的另一个湖泊——羊卓雍错。羊卓雍错以风景秀丽而着称。夏季一派生机勃勃,冬季雪封冰冻,犹如一只洁白的天鹅,落在雪峰之下,所以羊卓雍错的藏名又叫“裕穆错”,就是天鹅之湖的意思。民间传说,羊卓雍错是天上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湖边的牧民用“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这样的民歌来赞美它。
湖面微波荡漾,像几片碧玉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群山之中。在阳光照耀下,湖面上腾升起淡蓝色的雾霭。湖中小岛像童话中的神山,朵朵白云飘浮在小岛上空,好像条条细纱披肩。“羊卓雍”藏语是“珊瑚”的意思。湖中山地突兀,湖岸弯弯曲曲,凸出的半岛,凹进的湖汊岬湾,交替出现。即使站在比湖面高出近600米的甘巴拉山口上,也很难看到它的全部面貌。湖的西边雄踞着卡惹拉山,晶莹剔透的现代冰川,从山顶逶迤到山脚,雪山冰川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典雅秀丽。
据科学家推测,地质历史时期,羊卓雍错经过墨曲与雅鲁藏布江沟通,是一个巨大的外流湖泊。但是,随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断抬升,南来的水汽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变干,造成湖水位的下降,加剧了入湖河流的泥沙堆积作用,巨大的洪积扇堵塞了墨曲上游谷地,羊卓雍错便由外流湖演变成内陆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羊卓雍错渔业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估计,鱼类蕴藏量可达4亿至6亿斤,故有“鱼库”之称。每当夏季,湖中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随手”可以抓获。此外,湖中还有线条鹅、黄鹅、灰鸭、长尾凫、斑头雁、沙鸥等多种水禽,大部栖居在湖边草丛之中,或在平静的湖边旁若无人地徜徉。每年春夏之际,人们可以拾到大量禽蛋。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部平均海拔3196米的高原之上,古称西海、羌海,又称为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之为仙海,蒙古语叫做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即“青色之海”。湖水面积45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6米,流入湖中的大小河流有30余条,远看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确实有几分海洋般的波澜壮阔。
青海湖四周被群山环绕,北面是崇宏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千米,为咸水湖;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千米,为淡水湖。这里地处内陆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青海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滋养了周围的生命。
过去的青海湖比如今更为广阔,它是构造断陷湖,由于地面下陷形成,形成初期原本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那个时代青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堵塞了青海湖的外泄通道,遂演变成了只进不出的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量增加,水量减少,而湖中的矿物质变浓,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中鱼类品种十分单纯,经济鱼类仅有青海湖裸鲤一种,但数量极多。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湖水呈现一片金黄色,鱼儿游动有声,挤挤挨挨翻腾跳跃,异常壮观。
青海湖鸟岛是以鸟类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湖中的沙岛、海心山、鸟岛和三块石等岛屿上,以及鸟岛至泉湾、那尕则的大片沿湖滩涂、沼泽地中,栖息着长途跋涉迁徙而来的众多候鸟,其中不乏珍稀品种。根据鸟类专家的估计,这里禽鸟总数在16万只以上,种类达到163种。
保护区之中的鸟岛和三块石两处景观最为着名,因为这里聚集着保护区70%以上的鸟类,每到繁殖季节,求偶声混成一曲壮美的合唱。
每年春夏五六月间,成群的鸟儿来到鸟岛繁殖、育雏,鸟岛上的鸟巢鸟蛋俯拾即是。进入金秋时节,各种鸟类家族分批离开这片乐土,飞往南方越冬。居住在这里的鸟类主要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其中前4种最常见,约占鸟群数的70%。除斑头雁主要以植物为食外,其他3种均以鱼类为食。青海湖丰富的鱼类资源和湖畔茂盛的植物为候鸟们提供了丰盛的食物饵料,使鸟岛成为这些长羽毛的旅行者们梦寐以求的天堂,群鸟栖息也成为了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神奇壮丽的鸟岛风光,奇特的水禽生活,吸引了无数游人和鸟类爱好者来此观光。多年来,人类始终保持着对这片禽类领地的敬意和距离,使得飞鸟能够在这里自由栖息繁衍。鸟鸣自在悠扬,委婉动听,使人如聆仙乐。人与鸟之间达成了难得的谅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