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机动,是朱德用兵的重要特点。他认为:"事物是变动的,情况是迁移的,决不容有一成不变的老章法来指挥军队。"朱德用兵作战,从来都是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灵活运用,而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他强调:"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凡是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战役和战斗,我们大致就能胜利;凡是单纯防御或盲目进攻,就会遭受失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战略战术的灵活机动,这就是"出奇制胜"。朱德认为这是"弱敌强"的战争的一般战略精神。""用优势的兵力,突攻敌人的弱点"的战略,也正是从来在军事上的所谓"出奇制胜"的战略---根据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发展,每个历史阶段随时具体变化的"出奇制胜"的战略。"要达到战略战术上的灵活机动,出奇制胜,就必须避免专守防御的阵地战,注重侧翼迂回攻击的运动战和敌后活动的游击战。运动战和游击战是最能体现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特点的作战形式。虽然朱德就全国抗战战略方针曾提出:"在战争形式上主张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游击战为辅。"但他更强调的是运动战和游击战。特别对武器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来说,"游击战是占着主要地位的,但在有利时机之下,并未放松运动战的争取,求得在运动战中比较大量的歼灭敌人,起着转变战役形势的绝对作用"。他在华北前线与美国友人史沫特莱谈到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时,也说道:"在战略上,我们打的是持久战,消耗敌人的战斗力量和补给,在战术上,我们打的是速决战。因为我们在军事上比敌人弱,我们永远避免阵地战,而混合使用运动战和游击战,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这里所说"永远避免阵地战"当是极而言之,主要在于强调阵地战对于八路军是不合适的,阵地战这一作战形式难以发挥弱小军队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朱德强调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其突出特点是机动灵活。为此,朱德有时将它们表述为"机动战",并对机动战原则作过很精辟的概括:"事实完全证明,只有争取主动就利避害的机动战才能致敌人于死命。在抗日根据地的机动战的原则,就是小股进退,分支袭扰,集中主力,乘弱伏尾,昼伏夜动,声东击西,有意暴露,及时隐蔽,利害变换,毫不犹豫,拿定火色,转入外线。在全国范围的机动战的原则,应当是在敌寇外线包围中寻求机动,在不利情况之下毫不恋战,由单纯防御转到攻势防御,由被动转到主动,由散漫的队伍转到正规化和机械化的队伍。而这种机动战的运用,必须有民众的有力的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伟大的作用。"这里,他将机动战原则区分为抗日根据地的机动战原则和全国范围的机动战原则,前者实际上是游击战的特点,后者实际上体现了运动战的特点。在朱德笔下,这是一幅多么机动灵活而又壮观宏伟的战争图景啊。
"总之,在技术弱于敌的军队方面,奇击、伏击、夜袭,胜过正规对战;包围、迂回,胜过中央突破;在敌人后方侧翼积极活动,胜过正面抵抗。"在朱德和他的战友的作战实践中有许多不拘章法、灵活用兵的范例。比如,在歼敌上,人民军队一般的作战原则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二次反"围剿",红军半个月内连打5仗,长驱700里,第一仗就是先拣弱的打,打水土不服、地形不熟的北方军队王金钰部。但第四次反"围剿",红军则打的都是强敌,黄陂、草台冈两次伏击战,打的都是蒋介石嫡系陈诚部,这也是"围剿"军中的嫡系。这说明,一般的作战原则必须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又如,战略退却,是在敌战略进攻阶段己方必然采取的步骤。但在各个战争时期,战略退却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反"围剿"时期,红军的战略退却一般是向着根据地退却。但第一次反"围剿",红军退却的终点为根据地的中心地区,第二次反"围剿",红军退却的终点为根据地的前部,第三次反"围剿"则在根据地的后部。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的情景,在抗日战争时,则是另一种特殊的情景。在日军的战略进攻面前,中国抗战第一阶段表现为战略退却,但八路军的战略退却一反常规,与日军进攻的方向相反,向着敌人后方挺进。正如朱德所说:"普通的退却是朝向敌人的对方退,也就是沿着大道退,这种退却,是最容易吃亏的。我们的退却却是走小路、爬山,绕到敌人的后方,把退却变为进击敌人,打敌人的后方。"这实际上是一种反进攻。
"八路军和新四军向着敌后挺进,这种挺进是在敌人战略进攻阶段上我方的反进攻。就是说:当敌人向我进攻,而国民党军队大批退却的时候,八路军和新四军则以无比英勇的姿态向敌后反攻。"这种战略是与一般的战略理论相悖的,但却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机动灵活,不仅为弱军对付强军所必需,而且是人民军队所具有的特性。一切反人民的军队,虽然也强调用兵要机动灵活,但都难以真正做到,其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脱离人民。朱德在谈到两种不同的军队有两种不同的用兵方法时指出:"非人民的、反人民的军队的用兵方法,不能不限于固定成规和固定格式。而人民军队的用兵方法,则是随机应变,变化无穷。八路军、新四军的用兵方法,便是属于后一种。"
四、南面定天下
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如汉楚相争刘邦与项羽的决战即在中原。
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很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具有深邃而远大的战略眼光。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体现在他未出茅庐而预见到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中。正确的战略判断和决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不可估量的决定意义。
朱德是从战火中摔打过来的军事家,他历经20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的铁与火的洗礼: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又是睁眼看世界,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军事家,他留学德国,考察了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强国;他在苏联学习军事,对国外先进的军事思想耳濡目染。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既了解国内战争又了解世界军事,这就为他成为战略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许多战略问题上,朱德的认识都比较早和深远。比如,在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问题上,他早就有所认识。在苏联学习时,他就提出"必要时拖队伍上山",认为中国革命是农民游击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人一时六神无主,有人问他,今后怎么办?他坚定地回答:"上山打游击去!"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就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是长期的,战线必将是很宽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会起很大的作用,要准备培训一些会打游击战的干部。这些战略预见和战略指导对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值得着重指出的是他从战略全局上提出的"南面定天下"的战略设想。这个战略设想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抢占东北,构成从华北到东北的大片北方国土上我强敌弱的有利态势。第二步:由北向南,逐个歼灭敌人,并在中原地区与敌决战,奠定胜利之基。
抗日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消失,国民党蒋介石即要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针对内战危险,朱德即在战略发展方向上有所考虑。1945年8月2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指出:东三省我们一定要去,要派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8月28日,他再次强调:我们要积极向东北发展,东北大有文章可作。蒋介石的部队大部分在南方,到东北要走半年。即使他到了东北,顶多是他占城市,我占乡村,像日本占领东北那样。打日本我们有办法,对他我们就没有办法吗?不怕!东北工业发达,又挨着苏联,不受夹击,就是打退却,也应该向东北退,退华北还不够。现在要派五万队伍插过去,再派万把干部,将来还要去。这是很长远、很巩固的路,是长期艰苦的群众工作,是争取3000万群众和我们在一起。
朱德在这里阐述的观点,可以说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雏形。
9月14日,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央要迅速派人到东北去,要准备40万至60万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对抗。17日,他与刘少奇致电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向北推进,向南防御",主张力争东北,控制热、察。在得到毛、周复电同意后,9月19日,中共中央电示各战略区,明确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朱德为这一方针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在发出这一指示的同一天,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言说:"南面定天下",古来如此。我们将来也会如此。但是我们现在要争取北方。"只要北方行,南方不巩固甚至丢失一些地方也是需要的,苏北、皖中、长江流域,准备做交换条件,我们要来个主动的行动,形成北面归我们的形势。"
正是由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在战略发展方向的认识上一致,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即形成了人民武装在东北的有利态势,为日后"南面定天下"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个基础,人民解放军得以在后来的国内战争中迅速打败蒋介石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
星转斗移,时隔三年,这时,在朱德胸中,酝酿的不再是东北、华北的战争,而是中原这块自古以来群雄逐鹿的古战场的争夺战了。
古今以来,逐鹿中原,胜者,少则可得半壁江山,多则便会直接威慑江南乃至全国。
朱德对此非常清楚。1948年秋天,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敌强我弱的形势一去不复返了。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夺取全国胜利已经近在眼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对战略决战的地点、时间、条件和有关政策都提出了设想。
8月23日,他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发表重要意见说: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最后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
现在敌人在中原组织许多大兵团,企图同我们决战,我们则不同他们决战。因为时机还未到,过早决战对我们不利。所以目前还只是同他们在中原进行一些机动作战。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准备物质条件(主要是炮弹、炸药),到条件成熟时再同他们在中原决战。
对东北的敌人,我们不能让他们进关,蒋介石说要守住长春、沈阳,这很好。因为他们把这样多的军队放到这样远的地方,每天靠飞机运输接济,这就增加他们许多麻烦和消耗。如果让他们进关,不论增至华北或华中,都会增加我们不少的麻烦。
在9月1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上他富有远见性地预见:"将来攻城打援的大会战最可能在徐州进行。"
10月1日,辽沈战役的序幕已经拉开。在战况汇报会上,他又指出:"过去我们是怕东北的敌人进关,因为进关后,不管增加到哪里对我们都是不利的。现在敌人已不可能进关,我们可以在东北将他们消灭。"华北最后的问题是解决傅作义。徐州方面,我们的力量可以消灭敌人三个兵团中的任何一个兵团。他说:"今年是决定胜负的一年。中原是决战的战场。"在中原地区决战,对我有利的条件是:第一,群众是我们的;第二,我们的力量比较大;第三,我们的运输线较前顺利;第四,我们有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大量的弹药。
同时,他提出:"敌人现在实行三角、四边、十三点的计划,这是美国人替他们制定的,也是准备较长期实行的一个计划。我们就要面对敌人这个计划想些办法打他们。"所谓"三角、四边、十三点计划"是对国民党军1948年秋制定的一个作战计划的概括。当时国民党军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在华中、华东、豫陕战场集结65个整编师(军)上百万兵力,企图保持住徐州、汉口、西安之间的三角地区;陇海路全线、津浦路兖州至浦口段、郑州以南平汉线、宝鸡至成都公路四条边;以及开封、郑州、济南、商丘、南阳、襄樊、确山、信阳、汉中、安康、钟祥、宜昌、合肥十三个重要据点。该计划的核心是保住陇海线以南,阻止人民解放军向长江流域前进。朱德提醒人们注意这个计划并设法打破这个计划,是非常及时的。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经过31小时的激战攻克锦州,取得关门打狗的决定性胜利。捷报传到西柏坡。第二天,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讲话,指出:"现在打下锦州,他要撤也撤不出来了。锦州在战略上意义很大,是关内与东北联系的补给与转运基地,敌人曾尽了最大的力量来守,但还是失败了。""目前主要作战在东北,形势对我们有利,可以打几个好仗,在今冬解决东北问题。东北解决了,我军可以入关,最后解决傅作义。他的长蛇阵如果被我们一击,就可以切成几节。""徐州敌人三个兵团靠在一块比较难打,如果能搞掉它一两个兵团就容易解决问题。"并提出"要收集物质器材,加紧兵工生产,准备决战"。
1948年的最后几个月,全国军事形势发展很快,变化剧烈。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接着,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随即,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又联合发起平津战役。11月26日,朱德在战况汇报会上兴奋地指出:"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徐州从历史上就是进行决战的古战场,地势宽阔,人口稠密,大军有饭吃,有房住。"他说:我军在徐州地区集中的兵力,"数量上比敌人多一点,质量上比敌人高得多,武器上比敌人也不差"。他断言:"我们的胜利已经肯定了,但胜利中还有困难。要在新解放区把群众组织起来,恢复生产,以便支持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解放全中国。"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朱德关于战略决战方向判断和选择的正确。特别是在中原大地展开的淮海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守江必先守淮"的战略企图,朱德提出的"南面定天下"的战略构想得到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