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28

第28章

精神摄生,首贵静养。这种思想,源于老庄道家学说。《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其根日静,静日复命。”《道庄九部名教要记》引老子语说:“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老庄学派的清静主张,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在摄生保健方面却有可取之处。因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则催人衰老,减短寿命。所以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故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强调“养静为摄生首务”。

欲使心神清静,关键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恬淡虚无”。《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内无所蓄;“淡”就是外无所逐;“虚无”是虚极静笃,臻于自然的意思。“恬淡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清静养神。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清静则肌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保持思想宁静无虚,意志平和调顺,人体正气充盈,肌腠固密,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作用,也不能侵害人体。反之,心躁乱而不静,则可能招疾致祸,故《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河间也强调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

清静养神,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心神清静,之所以能起到抗老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因为心神安静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老。古人之所以强调“静者寿,躁者夭”,是因为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自可延年益寿。

保持“清静”的重要方法是凝神敛思。《医钞类编》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种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专心致志,精神静谧,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可以排除杂念.驱逐烦恼,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这是由于心不可乱思,神不可过用,思太乱则伤,神过用则疲。因而,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道人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不无道理。

积精会神

积精会神。亦是祖国医学所倡导的一个养生方法,此语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会神,是指神志健全,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但其前提必须要“积精”。所谓积精,就是积累、固护人体之精气,只有人体精气充足,才会“神旺”,如明代张景岳所说:“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欲望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节制性欲,保全肾精即谓之节欲保精。它是调神摄生的内容之一。

《黄帝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精不仅具有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而且能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而免于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肾精充盛,则身健寿高,反之则身病寿短。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类经摄生类》)从精、气、神三者密切相关的角度论述了节欲保精的重要意义,指出人身三宝——精、气、神之中,精是物质基础,无精则无气,无气则无神,从而阐明了保精能全神的道理。可见,节欲不仅能养精,也能养神。性欲.本是一切动物正常的生理要求。《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正常而有节制的性生活,不仅于身体无害,而且能使人心情愉快,情怡欢畅,有利于调神摄生。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纵欲无度,则会心身俱劳,耗竭阴精,扰乱元神,损害健康。因而古人认为情欲虽然为人所固有,但只有当情欲利于性时才取用它,如果情欲害于性时则舍弃它。因此,提出情欲“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节制情欲,乃是“贵生之术,全性之道。”

《黄帝内经》力倡节欲,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如果不节制性欲,反而“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则会导致不良后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明确指出:“若人房过度则伤肾。”《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明确指出房事过度会损伤肾之精气。而《长生秘典》则谓:“内劳神明,外劳形质,俱足夭折,惟房劳较甚,为其形与神交用,精与气均伤也。”认为房劳不仅损伤阴精,同时损伤神气。因此,《黄帝内经》认为房事过度乃早衰之因,会导致“半百而衰”。

其实,不独直接的性行为可耗精伤神,即便是对性的过度欲望也能损耗阴精。如朱丹溪《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至于引动相火的外因,朱氏又说:“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因而主张“善摄生者,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持天和。”保持理智,不放纵情欲,不使相火妄动,以免阴精损耗,便可使精足而神全。

临床所见。因房劳过度而致病致衰者,确实有之。尤其是少数年轻人,先是手淫,婚后又纵欲.以至遗泻无度,精关不固。轻则体弱肾亏,未老先衰;重则诸恙缠绵,寿短命折。故龚廷贤《寿世保元》说:“欲而强,元精去,六神离,元气散,戒之!”

保精贵在藏而勿泄,少欲方能守而不耗。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说:“爱精保精,如持盈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又说:“乐色日欲,轻用则耗,色乐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是以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

欲抗早衰,除了应节制性欲外,还应懂得入房禁忌,这在《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中都有强调。《寿世保元》记载较为全面,曰:“饱食过房,劳损血气……大醉入房,气竭肝阳……忿怒中尽力行房事,精虚气竭,发为痈疽;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自汗盗汗,积而成劳;远行疲乏入房,为五劳;月事未绝而交接生驳,又冷气人内……”可见,正常的房事也应注意择时,否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除上面所说的积精会神的方法以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收心神以息相火妄动

中医学认为,心藏神而寓君火,具有接受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一旦心神被外物所扰,则心火易动,心火动,欲念起,则定扰动相火,而使精气损耗。如《养心肤语》中说:“心为精,主意,为气马。心驰意动,则精气随之行,故正心诚为中心柱子。”说明收心、正心是固精的前提和关键。

节情欲以防阴精损耗

祖国医学认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中医养生学多主张节欲以保精,而非禁欲以养生。

(1)倡导晚婚

《泰定养生主论论童壮》:“孔子曰:人之少也,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古法以男子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又当观其血色强弱而抑扬之察其禀性淳漓而权变之。”说明古人是主张晚婚而保精的。如果青年早婚,甚或遗泄无度,则会损伤阴精,导致疾病或早衰。此外,阴精不足,不能化生神气,可影响心理健康。故《寿世保元保生杂志》说:“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

(2)婚后宜节欲

青壮年身体壮盛,但切不可恃壮而恣情纵欲,应知有所节制而不使太过。因为纵欲则精竭真散,致使多病早天。古人曾探讨了节欲的时间及房事次数,但是其说法不一。以季节而论,《黄帝内经》主张冬应藏精:朱丹溪强调“于夏必独宿”。

老年应断欲

主张六十岁以后要断绝房事。如《泰定养生主论论衰老》说:“六十者,当闭固勿泄也。”《老老恒言防疾》中说:“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损之爻辞曰:窒欲是也;若未也,自然反成勉强,则损之又损.必至损年。”

调七情以防阴精损伤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为五脏所主,七情妄动皆能损伤五脏的阴精,而魂、魄、神、意、志又与五脏精气有关。故七情过激可影响人体心理健康。在七情中,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怒与恐对阴精的损伤,主张息怒防恐以固精。怒为肝志,怒则肝伤而疏泄太过,致使肾失闭藏而阴精损耗,说明怒不仅伤肝之精.而且还能损伤肾脏所藏之精。

《黄帝内经》里说:“恐则精却。”恐为肾志,过度恐惧则伤肾,肾伤精关不固,阴阳升降失常,便可出现遗尿、滑精等症状。说明恐惧不已,即伤肾精。由此可见,调和情志,特别是息怒防恐,是积精全神的重要措施之一。

省操劳以防耗血伤精

《摄生三要聚精》指出:“精成于血,不独房室之交损吾之精。凡日用损之事,皆当深戒。如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吾随事而节之,则血得其养而与日俱积矣,是故贵节劳。”精血同源,可以互促互化,节劳即所以养血,血充则精自固,所以省操劳可以养精。

积精的食补

(1)能够补精的食物

①猪麓:补肾阴,益髓。《四川中药志》说:“猪髓能健脑,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

②鸡肉:性味甘温。功能为温中,补气,补精,填髓。尤以乌骨鸡效果最佳。可用于肾精不足所致虚劳瘦弱、遗精、消渴诸症。

⑧鸭肉:味甘咸,性平。功能为滋阴补精。适用于肾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记忆力低下等症。

④鸽肉:味咸,性平。功能为滋肾益气。适用于肾虚精亏之人。《本经逢原》说:“久患虚赢者,食之有益。”

⑤麻雀肉:味甘,性温。功能为壮阳益精。暖腰膝,为女子阴冷、不孕之疗效食品。

⑥蛤蟆油:味甘,性平。功能为补肾益精。对肾精亏虚所致脑髓不足之智力低下症有效。

⑦海参:味成,性温。功能为益肾补精。因其补益作用类似于人参。且生于海里,故名海参。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滋补食品。

⑧螃蟹:性味咸寒。功能为益阴补髓。是秋令美食,常食对脑力有益。

(2)能够补精的药膳

①牛膏子(《饮膳正要》)

原料:黄精250克,天门冬50克,地黄150克,牛骨油适量。

制作:取黄精、地黄、天门冬,加水煎煮,每20分钟取液1次,共取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熬膏。当浓缩至稠时,加入适量牛骨油.边熬边搅至膏水,遂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2匙,温酒送服.每日2次。

功能:补精髓,益脑力。

②麻雀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麻雀一只,粟米50克,葱白适量,白酒适量。

制作:将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适量白酒煮少时,再加水,下米煮粥,粥将成时,入葱白,再煮1~2分钟即可。

功能:壮阳益精。常食可增强体力,补脑益智。

③乌鸡苴(《太平圣惠方》)

原料:乌骨鸡一只,大葱适量,黄酒适量,生姜适量。

制作: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取鸡肉洗净。细切,放入锅内,加清水、黄酒、葱、姜与食盐煮作羹食。

功能:补肝肾,养精血,清虚热。适用于精血不足,且又有热象的人食用。

积精的药补

(1)能够补精的中药

①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功能为补肾益精,收敛固涩,为标本兼顾的保健药。如《名医别录》里说山萸肉可“强阴益精,安五脏……强力,长年”。适用于肾精不足之脑力衰退者。

②熟地黄:味甘,性温。功能为滋阴补血。《本草经疏》誉其为“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由于精属阴,补阴即补精,而精盈则神全。

③枸杞:味甘,性平。功能为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为滋补肝肾之佳品。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神经衰弱、贫血诸症,常用可增强脑力。

(2)能够补阴精的方药

①龟鹿二仙胶: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

方中龟板补肾阴,枸杞益精血。因气能生血,故又用鹿角、人参补气生阳。

本方滋阴养血,益气助阳,养神益智。

②大补元煎: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茱萸、当归、炙甘草。

方中人参补气生津;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茱萸补阴生精;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合用益肾,安神,补益气血。

此外,何首乌丸、六昧地黄丸亦有很好的补肾益精的作用。常服对因阴精不足所致脑力空虚有一定疗效。

总之,要全神,即心理健康,一定要积累固护精气。因为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

四气调神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人要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外在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而精神意识则是人体内在脏器活动的主宰。内在脏器的活动,必须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才能保持身体健康。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活动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呢?

春季养神

《黄帝内经》早就明确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是指在春天的三个月是如何调神的具体方法,意思是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又如何养生呢?具体到精神上,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养生之气相适应。

那么,又怎样“以使志生”呢?这里的关键是要精神愉快,而要精神愉快,必须遇事戒怒。因为怒不仅伤肝,还伤心、伤胃、伤脑,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在《老老恒言》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是以伤我身。”

夏季养神

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应当如何保养好精神呢?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季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人们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秀美。并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就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在精神调养上.祖国医学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不会遭到破坏,正如《医书》里指出的:“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正如丘处机所说:“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应“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可以居高,朗远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他还强调说,为了避免暑热,不仅宜在“虚堂、水亭、木阳等洁净而空敞之处”,“纳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此说极有见地,心静自然凉也。古有歌云:“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