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养生之道
正月养生法
正月为孟春,春令虽至,其气未臻,冬残未尽,春寒极易伤人。善养生者,仍须固密,勿泄其气。冬气已衰,肾脏失时,故易受病。唐代孙思邈指出:“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太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明代高濂指出:“孟春之月……坐卧当向北方。”
宋陈希夷立春正月节坐功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
坐功:宜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十五次。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治病:风气积聚项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雨水正月中坐功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迭手按肶(同髀),拗颈转身,左右偏引,各十五次。叩齿、吐纳、漱咽。
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干及肿哕,喉痹,耳聋,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诸候悉治。
二月养生法
二月为仲春,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中。《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指出:“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养生者’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生气在丑,卧养宜向东北。”在饮食方面,孙思邈指出:“二月肾气微,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晋代许旌阳坐功二式
其一,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又以手掩项后,使面仰视,使项与手争力,去热毒肩痛,目视不明,积风不散。其二,以两手相重,按膛,左右极力,去腰肾风毒之气及胸膈(之气),兼能明目。
宋代陈希夷惊蛰二月节坐功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三十次度,叩齿三十六次,吐纳漱咽九次。
治病:腰膂肺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鼻衄,喉痹而肿。暴哑,头风,牙宣,目暗修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悉治。
宋代陈希夷二月中坐功图。
运主少阴,二气。
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四十二次,叩齿三十六次,吐纳漱咽九次。
治病:胸臆背肩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肺,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臑肘臂外背痛,气满,皮肤觳彀然坚而不痛,瘙痒。
三月养生法
三月为暮春,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中。其气候特点是“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句同佝,指植物出土前之状)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此时,:直早卧早起,以养肝气,生气在寅,坐卧皆宜面向东方。孙思邈指出:…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酸,补精益气,慎避西风,懒散形骸,便宜安泰,以顺天时。”
晋代许旌阳补脾功
其法左右作开弓势,去胸胁膈结聚风气,脾脏诸气。去来用力为之,凡一十四遍,闭口,使心随气到,以散之。
宋代陈希夷清明三月节坐功
运主少阴,二气。
时配手太阳小肠寒水。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五十六次。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
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拔腰折,腰软及肘臂诸痛。
宋代陈希夷谷雨三月中坐功
运主少阴,二气。
时配手太阳小肠寒水。
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三十五次度。叩齿,吐纳,漱咽。
治病:肠胃结瘕,淤血,目黄,鼻鼽衄,颊肿,颌肿,肘臂外后廉肿痛。臂外痛,掌中热。
四月养生法
四月为孟夏,春季已过,木气已衰,肝气已微,心阳日上。养生之法,宜晚卧早起,无大怒大泄,以养心火。四月生气在卯,坐卧宜向东方。《千金月令》:“四月节(立夏)内,宜服暖,宜食羊肾粥。其法以菟丝子一两,研、煮,取汁一两,滤净,和面切煮。将羊肾一具,切条,葱炒,作腥食之,补肾,疗眼睛赤肿。”
晋代许旌阳导引补心法
一势正坐斜身用力偏敌如排心势,极力为之,能去腰脊风冷,宜通五脏六腑,散脚气,补心益气。左右以此一势行之。另一势以手按脞,一手向上,极力如托石,闭气行之,左右同行,去两胁间风毒,治心脏,通和血脉。
宋代陈希夷立夏四月节坐功
运主少阴,二气。
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
坐功:每日以寅卯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制两膝,各三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腕肿,手心热,喜笑不休,杂症。
宋代陈希夷小满四月中坐功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厥阴心包络风木。
坐功:每日寅卯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拄按,左右各十五次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中怛怛大动,面赤、鼻赤、目黄,心烦作痛,掌中热,诸痛。
五月养生法
五月为仲夏,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中。夏至者,言阳气盛极而万物皆假之以长极也。《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可以处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明代高濂也指出:“仲夏之月,万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极热,勿大汗,勿暴露星宿,皆成恶疾。……是月肝脏已病,神气不行,火气渐壮,水力衰竭,宜补肾助肺,调理胃气,以顺其时。……生气在辰,宜坐卧向东南方。”
总之,五月养生,居处宜清凉,但勿太过;节嗜欲,定心气,减酸增辛,以补肾气,要注意精神调养,勿生燥热。
宋代陈希夷芒种五月节坐功
运主少阴,三气。
时配手少阴心君火。
坐功:每日寅卯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三十五次。定息,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腰背蕴积、虚劳、嗌干,心痛欲饮。日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而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
宋代陈希夷夏至五月中坐功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少阴心君火。
坐功:生日寅卯时,跪坐,伸手叉指屈指,脚换踏左右三十五次。叩齿、纳清、吐浊、咽液。
治病:风湿积滞,腕膝痛,臑臂痛,后廉痛厥,常中热痛,两臂内痛,腰背痛,身体痛。
六月养生法
六月为季夏,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中。“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六月为长夏,五行属土,运气配太阴湿气。故六月春生,以避暑湿为原则。《摄生论》曰:“是月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节制)饮食,远声色。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热水最好。”明代高濂更明确指出:“季夏之月……增咸减甘,以资肾脏。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生气在巳,坐卧宜向南方。”
宋代陈希夷小暑六月节坐功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太阴脾湿土。
坐功:每日丑寅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腿膝腰髀风湿,肺胀满,嗌干,喘咳,缺盆中痛,善脐,右小腹胀引腹痛。手挛急,身体重,半身不遂,偏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不常。
大暑六月中坐功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手太阴湿土(疑有误)。
坐功:每日丑寅时,双拳踞地,反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十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头项胸背风毒,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膈满,月需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者肩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久淹泄,皮肤痛及健忘,愁欲哭,洒淅恶寒。
七月养生法
七月为孟秋,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中。处者,止也。暑气至此而止。“凉风至,白露降”,溽暑始收。审七月天地之气,阳气转衰,阴气日上,阴阳未交之时,天地寒,故于卦应否。善养生者,须早睡早起,以旺生气,收敛神气,以避杀气。饮食增咸减辛,以助肝气。七月秋之初,生气在午,坐卧宜向南方,于人有益。
宋代陈希夷立秋七月节坐功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生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开息,耸自上踊,凡五十六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
宋代陈希夷处暑七月中坐功
运主太阳,四气。
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三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绝骨,外踝前及诸节背痛。少气,咳嗽喘喝上气,胸背脊膂积滞之疾。
八月养生法
八月为仲秋,处暑后十五日,斗柄指庚,为白露节。其后十五日,斗柄指酉,为八月中气秋分。阴气生于午而极于亥,酉则其中,故八月阴阳适中,各居其半。《月令》渭:“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害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阳气衰则寒气起,燥气当令,水始涸。故八月春生,须谨防秋燥,宜早卧早起,振奋精神,收敛神气,以避肃杀之气。饮食宜减辛增酸,抑肺保肝。食勿太过,免生壅塞。八月生气在未,未在南偏西,坐卧宜向未方,于身有益。晨起外出,宜在食后,暖其服。
宋代陈希夷白露八月节坐功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阳明胃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气留滞腰背经络,洒淅振寒,苦伸数欠,或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惊狂,疟汗。
宋代陈希夷秋分八月中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阳明胃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积滞,胁肋腰股腹水肿,膝髌肿痛,膺乳气冲、股、伏、骺外廉。足跗诸痛。
九月养生法
九月为季秋,秋分后十五日,斗柄指辛,为九月节气寒露;复十五日斗柄指戌,为九月中气霜降。此月阴气更盛于前月,露水受冻凝结成霜,霜降则植物凋零。此时,切忌触冒寒邪,起居宜较前月略晚为宜,以避霜冷寒气也。内有痰饮宿疾之人,每至此月复作,预防之法,除谨避虚邪贼风外,尚须无恣醉饮,无恣食生冷。秋季脾气已衰,肺金尚旺,饮食以减苦增甘及酸为宜,甘酸合化可益肝肾,甘味入脾,以助时衰。
宋代陈希夷寒霜九月节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太阳寒水。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动冲头痛、目侣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瘘。
宋代陈希夷霜降九月中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
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纾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三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十月养生法
十月为孟冬,霜降后十五日,斗柄指乾,为十月节立冬。复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十月中气小雪,时令至此,阳气已衰,阴气日积,纯阴用事。水始冻、地始冻、雪始起。当此之时,服、食宜温,劳作宜少,去寒就温,以避风邪。但亦无过热,避免汗出泄气为宜。早睡晚起,以应昼短夜长之令;饮食减咸增苦,以健脾防肾气来乘。十月初冬,阳气潜藏未固,善养生者,须以意引阳气下治内含,宜于夜半亥子之交,凝神聚气,端坐片时,使神气归根,自然元气充盛,阴中可生元气。
宋代陈希夷立冬十月节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
时配足厥阴风木。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顾两手,左右托十五次。吐纳、叩齿、咽液。
治病: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飧泄头痛。
宋代陈希夷小雪十月中坐功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厥阴肝风木。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争力,各十五次。吐纳、叩齿、咽液。
治病:脱肘,风湿热毒,妇人小腹肿,丈夫癀疝,狐疝,遗溺,闭癃,血睾,肿睾,疝。
十一月养生法
十一月为仲冬,小雪后十五日,斗柄指壬为十一,月节大雪。复十五日斗柄指子,为十一月中冬至。十一月天气更冷,阴寒极而阳复生。冬至日,日南至。其后,天阳渐长,人之阳亦渐兴于下。故养生者,必须静养生迎生气。《礼记月令》认为:“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十一月是阳生之始,古人十分重视子月养生。早卧晚起。无所事事,或闭关静摄,或斋戒宁身,以迎初阳。饮食上宜减咸增苦,补理肺胃及心火,以防肾水之横逆。
宋代陈希夷大雪十一月节坐功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地),两足踏,各三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脚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澼、阴下湿。
宋代陈希夷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十五次。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
十二月养生法
十二月是季冬,古称腊月。冬至后十五日斗.柄指癸,为十二月节小寒。复十五日斗柄指丑,为十二月中大寒。气候至此月,寒冽已极,阴气肆虐,阳气虽深藏于内,但已较子月为壮。然善养生者,仍须顺阴气之闭藏,护娇阳于金城之内。谨避风寒,勿冒霜雪,减咸增苦,以调肾心,又因十二月为四季月,五行属土,土毛当旺,故又须减甘味之助脾胃,务使五脏宣平,可保无病。其月生气在亥,坐卧宜西北。导引吐纳,均以调理脾、肾、心三脏为宜。
宋代陈希夷小寒十二月节坐功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太阴脾湿土。
坐功: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十五次。吐纳、叩齿、漱咽。
治病: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饮发中满,食减,善噫,身体皆重。
宋代陈希夷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太阴湿土。
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十五次。叩齿、漱咽、吐纳。
治病: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力股膝内肿,尻阴臑足背痛,腹胀肠鸣。
生物钟养生
生命节律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到人的生理活动、病理过程与时间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发现其规律性,并用于防病、治病。
古老的时间医学
卫气的运行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流动着一种精微物质——卫气,它独卫其外,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卫气白天在阳经运行,夜晚入阴经、五脏。现代医学指出:人白天醒时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基础代谢旺盛;夜问睡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基础代谢降低,这与卫气运行的“似日钟”颇相吻合。
气的运行
一日之中有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人体各经气血的运行随着时辰的改变而有盛衰、涨落之别。寅时(即平旦)则气血出自中焦而流注肺经,卯时流注大肠经,辰时流注胃经,巳时流注脾经,午时流注心经,未时流注小肠经,申时流注膀胱经,酉时流注肾经,戌时流注心包经,亥时流注三焦经,子时流注胆经,丑时流注肝经,寅时复流注肺经,此即子午流注的理论。林海氏等用光子数量测定仪,怀斯生等用科学实验的方法也都证实了气血运行随时辰变化的节律。
阴阳之气的变化
一日之内,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内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有人做过经络穴位的电位值测定,初步证实了祖国医学“朝行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的观点。事实上,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都是有节律的,如心脏的跳动、呼吸的快慢、血压的高低、血糖的含量、激素的分泌、排尿量等,都保持着24小时左右的昼夜节律变化。人的生理机能如直肠温度、气体代谢、血压、脉搏、血红蛋白和血中氨基酸的浓度、凝血时间、骨髓增殖活力、胆汁排泄、细胞分裂速度、某些激素和酶的活性都具有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
五脏之气、合于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