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刀道”
提起传统兵器,日本刀在世界影响颇大,被认为是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的象征,甚至引发人们对武士道、剑道的浓厚兴趣。其实,日本刀的祖先是中国唐刀,然而,为什么唐刀后来却逐渐失传了呢?而爱习武的老北京人,为什么对日本刀却不以为然?
唐刀的优点在于非常锋利,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成本太高,需反复锻造,普通唐刀至少要60斤铁,将杂质一点点锤炼出去,有的匠人穷终生之力,只能做一把刀。二是维护太困难,好刀要反复打磨、擦拭,磨一把唐刀,专用的布就要好几种,此外擦刀要屏住呼吸,否则鼻腔中的湿气会让刀生锈。
如此费时费力,实战效果如何呢?明代倭寇侵袭中原时,初期中国军队武器难以匹敌,戚继光只好仿造日本刀配发给士兵,也是双手运刀,故称“双手带”。但大家很快就发现,日本刀虽锋利,但易卷刃,消灭几个对手后就丧失了战斗力,难以持久。
事实证明,只有锋利,并不是最好的打击对手的方式,因此中国刀逐步抛弃了对锋利的追求,转向内敛和厚重。
以清代北京著名的武师“大刀王五”为例,他使用的是“回刀”,刀背极厚,刀刃并不特别锋利,但它的分量极重,达到了40多斤。这种刀在和唐刀较量时,一旦发生格挡,唐刀很快就会变成锯齿,而“回刀”凭自身的重量,只要抡上对方,至少骨断筋折。实战证明,越是慢刀,给对方带来的伤害就越大。所以说“刀快削皮肉,刀慢旋骨头”。
脱离了对刀刃锋利的盲目追求,中国刀因此而更实用,也更加普及。为对付快刀,一些中国刀的刀背上还会留下槽口,即“竹节刀”,一旦对刀,快刀砍在槽口中,扯拔不出,很容易被对方缴械。
没有了刃的执著,中国刀养护变得更简单,平时不需磨刀,任由它锈迹斑斑,这反而会形成氧化层,保护刀身,且刀刃不锋利,也不容易自伤,甚至不必配备刀鞘,插入腰带即可直接背走。此外,刀的生产工艺也变得更简单,普通人也配得起。但作为副作用,中国刀的工艺水平有了一定下降,相比之下,明代以前中国刀大多富丽堂皇,贵气十足,而明以后的刀则要么太不实用,要么工艺粗糙,精品不多,后代匠人甚至造不出真正的唐刀了。
伴随着中国刀的普及,也形成了独特的“刀道”,发展出了完善的礼仪和制度,比如八旗部队作战,战士在牺牲前,往往将刀插在地面上,然后将身体斜扑在上面,利用全身重量将刀折断,以防止自己的武器被敌人所用。而唐刀则无需如此,因为唐刀是按人定制的,每把刀的重心都不一样,此外操控者的手形不同,就算缴获了别人的刀,用起来也不顺手。
老北京传下来的“女国音”
北京话是普通话的基础,被称为“国音”,但事实上,北京话本身并不统一,男女之间语音不同,有所谓“女国音”。
“女国音”的现象是1920年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发现的。黎先生是最早提出“汉字罗马拼音方案”的学者之一,此为汉语拼音的前身,他在推动中小学白话文教学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是制定简化字方案的七专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常赴黎宅聊天。
黎先生在考察北京女子中学生发音时,发现存在“尖音”现象,即将j、q、x音发得近似Z、C、S。比如英雄的“雄”,读如“松”,老北京称为“咬舌音”。因最早在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发现,故称为“劈柴派”。
据上世纪30年代的调查,当时北京几乎所有学校女生均用“女国音”,这种独特的性别发音法,引起学者们的好奇。
“女国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其说不一。
一说是来自苏州方言,明清两代北京官员中南方人占了80%强,往来经商者众,苏州音温婉悦耳,渐渐融入了老北京的方言中。但此说颇有争议,劈柴胡同本是柴市,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鼓励新学,这里才建了私人学校,易名为辟才胡同,作为中下层人群聚集地,此地怎么会有很多苏州人呢?
另一说是与满人相关,满人发音不分尖音和团音,这对北京方言产生了深刻影响,到清末,官方语言已不辨尖团,但家庭妇女与社会接触少,故依然能区分尖音和团音,因此形成了“女国音”。但具体考察“女国音”,它的主要使用者是15—30岁的女性,绝大多数女性婚后便不再使用,可见此说亦有未通之处。
还有一说法是模仿京剧,京剧源自南方,发音与“女国音”相通,老北京女眷追捧京剧,故刻意模仿其念白,但这依然解释不了为什么它会在辟才胡同流行,且“女国音”多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在正式场合很少用,很难说是追时髦的产物。
“女国音”产生源头已难理清,但能流传开来,有心理原因。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在闺阁中应温柔、优雅,说话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而使用尖音较适合装小嘴。“咬音”有独特的娇美感,但声音太小,说起来吃力,故绝大多数女性婚后放弃了这种说话方式。
“女国音”现象至今仍广泛存在,据上世纪80年代调查,仍有70%的女生在使用“女国音”,但它与普通话区别很小,且不同人使用程度不同,故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在用“女国音”,也分辨不出来他人在使用“女国音”。
最令人惊讶的是,调查发现,今天许多男生也在使用“女国音”,且比例颇高,而上世纪80年代调查时,几乎没发现过这样的情况。
老北京人的故乡是山西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一说法,流传很广,不少“纯”北京人自认为是山西人的后裔,在京剧中,洪洞这样的小县城出镜率颇高,比如《女起解》,苏三起解就是从“洪洞县”出发去太原的,这并不意味着洪洞有多遥远,它只是证明着,人们对自我生命源头的一种眷恋。
很多人认为北京人的故乡在山西,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因此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此说并无依据。那么,老北京人真的源于山西吗?
其实,老北京人的故乡在哪里是无法判断的,因为北京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谓的“老北京”早已湮灭了,今天在北京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新北京”。
史书上记载的北京最早的人口迁徙,发生在秦灭六国后,为防止各地豪杰、富商作乱,秦始皇命令从各地迁12万户到咸阳,其中也包括一批“老北京”。以后刘邦坐天下,又迁走了一批,估计那时陕西的老北京,比北京城的还多。
以后历代北京人口都有变迁,北京地处华北、东北和蒙古高原的交接处,各种文化在此交汇,人口流动快在所难免。
明初,政府先后8次大规模从山西往外省移民,以晋南移民数量最多,而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县,遂使洪洞及周边各县人遍布天下。以一方之民,流布全国。
明成祖定都北京,也曾从洪洞移民,但当时移民中也有很多江浙人、陕西人、山东人,由于移民太多,导致土著之民“什仅三四耳”,当时洪洞移民已遍及天下,他们所形成的移民文化相互辉映、相互提醒,最终对人们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也自认是山西后裔了。
其实从那儿以后,北京还发生过很多次大的移民潮。清入关,八旗入京58万人,加上旗下奴仆34万人入京,以后为镇压三藩的充实军备,又不断扩大京城八旗人口。清中期,北京人满为患,又不得不外迁,中期共迁出官兵5.5万人,人口22万以上。
民国时,北京人口流动也非常迅速,1929年官方统计的数字,北京外籍人口达49.4%,1936年,外籍人口达到了57.5%,其中河北人达到了总人口的40.2%,与北京本地人的数量不相上下。
人口流动,为一个城市带来了充沛的活力,北京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历史名城,是不同时代所有流动人口共同建设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北京属于大家。
谁是老北京旧城改造第一人
老北京城被认为是人类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唯一在修建前经过整体规划建设而成的城市,然而,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北京旧城风貌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那么,究竟是谁拆的第一块砖呢?
朱启钤,字桂辛、桂莘,祖籍贵州,生于河南,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家,对古典建筑颇有研究,姨夫是晚清名臣瞿鸿禨。民国时,因曾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他得到袁世凯信任,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后任内务部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此时他刚过40岁,颇有雄心。
当时北京城人口迅速增加,交通异常拥堵,朱启钤深感传统城市建设已无法适应时代需要,因此主持规划了北京城第一条公交线路,为保证以后公交的畅通,他大胆拆掉前门瓮城,移去东四、西四牌楼的戗杆,并修建了中南海与北海之间的道路。1914年,他看到社稷坛内一片荒凉,便与逊清皇室商议,开辟成公园,这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当时称为“中央公园”,亦称“稷园”,于当年10月10日正式开放,这是北京城第二家由皇家建筑改建的大众公园。
在他的改造工程中,拆千步廊为天安门广场和改建前门引发了很大争议,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破坏古城风貌。千步廊被拆后,“天子五门之制”(即从大清门到太和殿,需过五道门)已名存实亡。
1915年,朱启钤拥护袁世凯复辟,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袁失败后,他一度遭通缉,1918年被赦免,1919年,他担任南北和谈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彻底告别政治,潜心著述。
朱启钤喜好收藏,缂丝收藏堪称中国第一人,缂丝是传统丝织工艺,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在纺织过程中用线直接织出画来,仿真度极高,有雕镂的效果,双面皆有立体感。由于工艺极端复杂,一副上乘的缂丝作品需熟练的技术人员忙上半年,如今已到失传的边缘。
民国初年时,清皇室贵族日渐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的后人手中购得了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出自宋代,日本人出价百万,朱启钤不为所动,1950年,他将部分名贵文物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朱启钤1925年筹办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正式成立,自任社长,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离开政坛后,朱启钤以经营实业维生,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自上海毅然北上,投入新中国的怀抱,朱启钤曾担心死后被火化,向周恩来提出申请,希望埋骨于北戴河,周表示一定帮他办到,1964年2月,朱启钤因病逝世,终年92岁。
朱启钤在北京城的现代化转型中做出过巨大贡献,虽然拆下了第一块砖,但改造过程非常严谨,与古城风貌浑然一体,并不突兀,在细节处理上,依然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鉴之处。
老北京有“一环路”吗
“一环路怎么走?”刚到北京的外地人有的会问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问,大约是看到“二环路”“三环路”等道路的缘故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还真不好回答。共有三种答案: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一环路:北京最早出现的是三环路,以后才有二环路,并没有所谓的一环路。可这么回答,难免让人一头雾水:北京有四环、五环、六环,为什么没一环呢?
第二,指的是紫禁城周围的这条路:始建于明代,长3.5公里左右,但这条路有宽有窄,有的是胡同,道路规格不统一,怎能称为环路呢?
第三,老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的线路:1924年12月18日通车,从天安门前开始,绕西单、地安门、东单再回天安门,全长17公里,基本是原皇城沿线,但东西两线较皇城范围更远,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但一直被称为环形路。但这条路的问题依然是规格不统一,亦无环路气象。
那么,老北京的“一环路”究竟有没有?
原来,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会。老北京本无环路,上世纪50年代参考苏联城市规划方式,开始设计北京环路,1958年开修,但当时没有贯通,只有北环路、东环路、南环路,且三条路都没修完。由于三条路距老城区比较远,人们日常很少用到这三条路,所以在口语中将其合并称为“三环路”,并非第三条环路的意思。这种说法流行甚广,1970年北京交通图上,尚未采用这一说法,但几年后便正式承认了这一说法,因当时已有贯通计划,1981年,三环路全程通车,如果从开工算起,它算北京市第一条环路。
而二环路晚于三环路,规划三环路时,老北京不可能有二环路,因它是老城墙所在。但老北京沿城墙有一条铁路线,是货运使用,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好,老城墙被拆除后,铁路已无实际作用,也被拆除,这就给修建环路提供了便利条件,上世纪70年代,北京修建地铁2号线,彻底拆除残余的城墙与城门,这就为修建二环路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它的道路规格基本统一。
既然三环早于二环,那一环之说显然是误会。
以紫禁城环线当成一环显然没有道理,因为那里属皇家重地,过去根本不允许平民进入,皇家内部的人数才有多少?根本不需要用一条环线公路来保证其通行。
至于以老北京电车为环线,更不合理,因为今天这条路不少地方是禁止转弯的,既然如此,怎能称为是环线呢?况且公交线路多为环形,难道开通早就可以自命为一环?那么在有轨电车前北京已有公交运行,它们经过的线路算不算一环呢?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北京曾有过修建内环的规划,根据规划,西单将建立交桥,但对长安街景观影响较大,故未能执行。
从李连杰练太极拳说起
北京城有深厚的武术文化积淀,为武术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武术先后涌现出李连杰、甄子丹等多位全国冠军,但武术是讲“门派”的,李连杰他们练的究竟是什么“门派”呢?
其实,“门派”是传统的说法,随着武术成为竞技运动,“门派”说早被打破,李连杰等人堪称博采众长,但有趣的是,李连杰、甄子丹等都是从太极拳入手的,因为老北京在太极拳发展历史中地位显赫,有深厚的积淀。
太极拳的起源,说法甚多,最早记载是唐人许宣平。
太极拳与马战中的长枪发展有关,传统骑战以重骑兵为优,骑兵借马的冲力与自身力量硬打,所以初期武器很重,关公刀甚至达82斤,但问题是一击不中,自身难保,此外双方兵器都重,即使击中对方,也容易导致自身受伤、脱臼等,再有就是不便挥舞,难以应对草原民族的骑射战术。
直到长枪发明,骑战才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枪身很软,与重武器碰撞时,反作用力小,不易受伤,而重武器格挡时,大枪可利用弹性抽击对方,大大提升击中率。随着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大枪逐渐成为主要对阵兵器,太极拳就是模仿大枪的作战原理,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
那么,太极拳是怎么来到北京的呢?这要从杨露禅说起,杨是河北人,自幼好武,在“太和堂”药铺打工,深得老板信任,便派他到老家河南焦作陈家沟务工,适逢“陈氏太极”拳师陈长兴借地授徒,杨露禅从旁观看,便有心得,陈长兴觉得他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材,遂抛弃门户之见,收杨露禅为徒,杨后来又三下陈家沟,学成时已4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