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30127200000014

第14章 北京的绝(3)

总之,虽有大概的慈善框架,但皇家投入并不多,只是略微表示一下仁慈之心而已,这一方面是意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资金不足,相比之下,皇家更愿意用大赦来示恩,惠而不费。

老北京民间对慈善也很重视,以“敬惜字纸会”和“陆地慈航会”最有代表性。

敬惜字纸是指不能乱扔纸张,古代纸张价格很高,在宋代以前,写完字的纸绝不能充作手纸,而是要在指定的炉中焚化,以示尊重,不严守这一程序的人甚至可能吃官司。老北京敬惜字纸会专门收集废纸,将其在大锅中焚化后,投入湖中,但只收集中文字纸,不收西文。敬惜字纸会常附设义学。

陆地慈航是收无名死尸,用牛车牵引,每天凌晨穿街走巷,见倒毙路人辄置于车上,带出城掩埋,老北京家中幼儿瘦弱,家长往往带孩子上牛车,从这端放上去,从另一端抱回,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身体弱,是恶鬼想让他死,用这种方式可骗过冥冥中的这些力量,可望从此健康。

老北京与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盛唐气象的代表,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它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北京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唐三彩自唐代以后,渐渐湮没无闻,直到上世纪初修筑陇海铁路时,洛阳北邙山一带大批唐代墓葬被破坏,大量唐三彩出土,方为人所知,由于它造型生动、颜色鲜艳、地域风情浓烈,加之晚清盛行收藏,故一出现,便立刻成为藏家新宠。

有收藏,就少不了修复和仿制,可彩陶技术失传颇久,如何才能恢复?琉璃厂就出了这么一位高人,叫李德祥,他本是一家古玩铺的少掌柜,后与继母不合,便只身去洛阳,买了一些唐三彩回来,看其中破碎甚多,就潜心钻研,后来自己设窑,专门复制唐三彩的瓦人瓦马,名动一时,成为大古玩商岳彬、夏锡忠的主要供货商。

据《百年琉璃厂》一书记载:岳彬一次收了一件西域人骑骆驼的唐三彩,找李德祥复制两个。李反复试制,终于成功。他觉得不容易,就多做了一个,一并拿给岳彬。岳很不高兴:“我就要俩,谁让你做仨了?”说着就拿起一个摔在地上。他还是老规矩:留真品,把仿品当真的卖,给的手工费也不多,200元一个。这让李德祥心里冰凉,岳彬认钱不认人,拿手艺人不当人,此后双方合作越来越少,这些复制品后来都被卖给外国人了。

唐三彩属陶器,相对于瓷器而言,它的技术并不复杂,制作原料亦随处可见,胎釉配方也早已公开,在历史上,日本和朝鲜都曾仿造成功,比如奈良三彩、新罗三彩。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民间仿造高手人才辈出,烧出来的唐三彩和唐代已没什么区别,这让它与收藏市场渐行渐远,成了工艺品。然而,工艺品市场不稳定,艺人谋生艰难,到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洛阳的仿唐三彩艺人基本转行,手艺濒临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3名已经务农的河南手艺人辗转来到北京,向北京美术服务部求助,北京美术服务部遂拨款300元,使这门手艺得以恢复。千年的唐三彩技艺,在老北京得到延续。

上世纪80年代,国门渐开,北京唐三彩赢得了国际声誉,它的社会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唐三彩礼品大量销售,当年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时,贾夫人的房间里居然也摆了一件唐三彩,其实这是绝不可能的,在历史上,唐三彩多是冥器,并非陈列品。唐三彩虽漂亮,但质地疏松,容易漏水,且釉上含铅等毒素,在生活中基本没有实际用处。在唐代,不同品级官员在墓中可放唐三彩的件数有明确规定。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这一页上,也有老北京的影子。

老北京冬天不能放风筝

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竹蜻蜓。”在美国芝加哥航空博物馆,第一张照片就是清代中国人在放风筝。风筝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说到风筝,就不能不说老北京。

风筝据传是墨子发明的,到唐代已用于军事,五代时有风筝载人逃跑的记载,这不奇怪,6尺大的风筝足以带人,60节的“龙头蜈蚣”能带2个人。到宋代,已有风筝画谱。到明初,认为风筝可能给城外传递信息,甚至窥探皇城内隐私,北京一度禁止放风筝。但到明后期和清代,北京风筝发展迅速,成了全国风筝的代表,在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六大传统风筝产地中,一半以上是模仿北京风筝。

老北京风筝特点有三:首先是大,大风筝放飞有危险,回收难,适合北方,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才玩得起,因为要雇专业人员操作,特别是回收,要两人使大木桩,利用杠杆原理一点一点捯,才能收回来。其次是画工精,清代皇家也玩风筝,绘画自然精益求精。第三是造型美,老北京人文荟萃,许多文人墨客也有此好,曹雪芹就曾扎风筝出售,他们在设计上不断创新。

老北京风筝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风筝哈”,代表作是大沙燕,一是“风筝金”,代表作是“黑锅底”。“风筝哈”的先祖本是瓦剌武将,“土木堡之变”后护送明英宗回京,留在中原,到哈国梁开始做风筝,已传四代,当年梅兰芳等就玩“风筝哈”,是北京著名的风筝品牌。另一“风筝金”,叫金福中,满人,原本在皇宫当差,后来专给宫廷做风筝,制作极为精良,即所谓“宫式本”,也向民间出售,但比较简单,即所谓“民式本”,此派未有传承。余下还有“风筝于”等,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风筝金”独揽宫廷业务,在于他采用的是曹雪芹当年设计的风筝样式,曹氏留下《南鹞北鸢考工志》,此书是否真实,尚有争议,但据此书形成的“风筝曹”制作技艺确有独到之处,比如可以模仿人在天空中走路,且能像鹰一样直上直下,风筝讲四门功夫,叫扎、糊、绘、放,“风筝曹”在放上颇有绝技,近于舞蹈,可惜传人不多。

老北京风筝异彩纷呈,但为什么知道的人不多呢?因为老北京有忌讳,认为风筝是沟通现世和天堂之间的工具,将其看成是花圈一样的东西,平时不能公开展示,也无人购买,只有清明前后才能放风筝,而且一般人家只是小孩放,大人绝不参与,风筝被认为是晦气之物,落入谁家,会被立刻撕烂。

正是这个忌讳,导致艺人们生存维艰,平时只能做别的行业,清明先后才能靠这个手艺赚钱,这自然影响了北京风筝的推广。

大侠为何用弹弓

熟悉清代、民国武侠小说的读者会发现,书中的大侠很多都使用“弹弓”,发射泥丸。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种怪异的武器呢?其实,这与清代武器管制有关。

清入关后,以少驭众,特别重视安全,在很多城市采取分区居住的办法,比如老北京汉人非功不得住内城,成都等省会也有“满城”。此外,尽收天下之兵,比如弓箭,严禁私人制造,由皇家集中匠人设立“宫作”,垄断其原料及生产。

清代制弓艺人必须是满人,原材料由皇家统一调拨,别看一张弓,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弓的弹力源于弓臂,是用竹、水牛角、牛筋贴在一起做成的,学名叫“筋角木反曲弓”,单有竹子,弹力不够,最多射40—50米,而贴上牛角能射70—80米。水牛角必须是极长的,牛筋则是牛脊背的大筋,先晾到九成干,再用湿毛巾裹住,放到石碾子下压一个上午,牛筋散开后,再把油刮下去,2斤牛筋只能出1两,普通的弓要铺3层,合4两筋。一般人以为弓弦是有弹性的,其实不对,弓弦弹性大,对箭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尽可能要使用弹性小的材料,传统弓弦多用丝线。

传统制弓最大问题是失败率高,即使是最好的师傅,也只有50%的成功把握。为保证原材料能重复使用,过去制弓都用鱼鳔胶,它的优势是遇热后自动融化,即使历经百年,也可以轻易将牛角从竹胎上剥离下来。

由于垄断生产,到清末期,全国只有北京艺人能掌握此项技艺。然而,弓为兵器之王,练武必从练弓开始,它可以长力气、增准头、提高柔韧度。标准弓是违禁品,所以武侠们只好练弹弓,弹弓力量略差,只能射泥丸,杀伤力大大下降。

因过度管制造成的技艺流失,在清代并非一例,比如马球,唐代传入中国,历代是骑兵训练的必修课目,明代北京城还有很多马球场,但清政府为防止民间反抗,严禁私人养马,康熙十年后,政策才渐渐宽松,马球运动受此重挫,基本绝迹。

表面上看,将弓箭制造与生产集中起来,有利于匠人间技艺交流,在短时期内,会提高整体制作水平,但从长期看,封闭体系导致信息无法流动,体制僵化凝固,只能因袭前人,这就扼杀了传统工艺的创造力。

清康熙时,戴梓通过研究西方武器,发明了原始的机关枪,却被长期搁置,最终失传,而弓箭生产一直延续到清代灭亡前,生产出来的箭堆放在故宫中,新中国成立后清理出宫时,用大卡车运了半个月。随着清代的灭亡,弓箭艺人难以谋生,制作技艺几乎失传。

老天桥杂技始于春秋

杂技在北京,源远流长,公元前310年燕昭王宫廷里已有“燕戏”表演,这是关于杂技最早的记载,不过表演者来自“广延国”,以舞蹈为主,包含了一些杂技动作。广延国何在,今已无考,传说“距燕地7万里,地寒,盛夏结冰”。如此看来,应该靠近北极圈了。春秋时北京较湿热,气候与今东南亚相当,宋代以后气候变化,逐渐寒冷了起来。

唐宋之时,杂技进入宫廷,由此推动了杂技艺术的繁荣,唐时北京一代以竿木技艺称绝,史有备载。燕赵民间自古有习武的传统,而杂技与武术是密不可分的。

至元,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民间杂技被禁止,既不能“聚众作艺”,亦不能练习,但宫廷中尚保留了一部分杂技表演,比如“高跷舞狮”,即出于元。至明清,宫廷杂技渐废,艺人流落民间,生存维艰。

到清末,老天桥成了北京杂技的代表,以后又有了老东安市场、香厂新世界、城南游乐园等。老天桥能发展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清代汉人非功不得居内城,大量的老北京人被迁到宣南,使这里人口密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老天桥本是一块荒地,管理松散,初期艺人到此表演没有什么成本,门槛较低。但老天桥表演环境也比较恶劣,基本是地上铺块包袱皮,随时开场,观众自由围观,这种“包袱市”的杂技,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演员重复表演,受伤几率较高,缺少大型杂技。

随着老天桥影响力日增,各地艺人纷纷前来,老天桥杂技艺人中,河北艺人最多,先后出现了口技的“管子张”,戏法的“金麻子”、“快手卢”,车技的“小老黑”,马戏的“狗熊程”、禽鸣的“百鸟张”、盘杠子的“飞飞飞”等。

到20世纪前半叶,民间艺人还成立了一些民间杂技团体,比如“万福堂”、“顺福堂”、“北京魔术团”、“七侠五义武术团”等,当时西方魔术已进入中国,老天桥艺人也主动学习其中的一些技法,与传统魔术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