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城市人口不过120万,2010年,常住人口已接近2000万。这意味着,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真正的北京人,我们有各自的故乡,以及对它的想象。
那么,为什么要了解脚下这个城市的历史呢?它与我们的血脉似乎并不相连。
两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是青年湖,印象中那是个偏僻的烂河沟,上世纪80年代时,周围尚有农田,经常能邂逅几队鸭子,后来才知道,它居然是金中都宫苑留下的唯一遗址,时光让曾经的繁华变得如此破败,那么,我们当下的一切,将来会如何?
二是大学毕业时,回老家湖北,在轮船上,听上层甲板有人在大骂,便愤怒地冲了上去,却发现是几个人在聊天。湖北人嗓门大,聊的内容我又听不懂。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是湖北人,从此明白了,我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甚至,连说话方式都不同。
人,落地就要生根,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尊重,学会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然而,当我们对历史、对传统茫然无知时,又怎么可能真正获得自己?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大体是决定论者,以为只要逻辑正确,那么结果就必然正确,绝不会有其他的可能。而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赘生物,是妨碍我们走向明天的包袱。年轻时,常常这样想:假如这个城市没有历史,那么住房就会更多,冬天暖气会更热,也不用半夜上公共厕所了……
北京的变化,确实惊人,一个地方几年不去,再去就会迷路。
我在什刹海边长大,但那不是今天的这个什刹海,当它夏天的水面上不再漂满西瓜皮,冬天不再能溜野冰时,它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曾经每天都经过的钟鼓楼,如今没了黄昏时蔽日的乌鸦,没了破烂的农贸市场,没了堆成山的冬储白菜,我该如何向儿子讲述童年时的快乐呢?
一整代人的记忆,就这么被拆迁了,固然可以说,这是发展的需要,但发展也该有一份温暖,有一丝情感吧?
读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时,居然泪流满面,原来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么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几起几落,却总是那样从容不迫、步履和缓,我们推倒城墙时,没想过它的价值,填平湖泊时,没想过它的曾经,拆掉老房时,没想过哪位名人曾居住其中。在这片土地上,在四方城的旧砖之间,北京养育过中国最好的诗人、最好的小说家、最美的戏剧,还有那些舍生取义、为民求法、正直善良、敬爱忠诚的仁人志士……
北京,不只是我们的北京,它还是老舍的北京,还是忽必烈的北京,还是曹雪芹的北京,还是纳兰性德的北京,更是我们孩子的北京。然而,前人们却无法穿越过来,告诉我们说:留下这个胡同吧,留下这座四合院吧,留下更多的老北京印迹吧……
因为,我们太无知,我们不知道这个城市漫长的历史与传统,就算知道了,也不明白如何融入其中。所谓进步,本应从传统中内生出来,而绝非根据某个外界的标准,人为地设计并建造出一个来,在北京建个埃菲尔铁塔,有意义吗?在美国修一座长城,有价值吗?
我们从历史走来,注定要走进历史,不了解历史,注定会永远愚蠢。
我不是北京人,但我却不能不读懂这个城市,因为她正在滋养着我的生命,了解她,尊重她,是人生的功课。
两年的工作,有了这本书,是为跋。
作者: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