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那年,父亲又一次带着伊尔·布拉格去了丹麦。在童话大师安徒生墙壁斑驳的故居,伊尔·布拉格困惑地问父亲:“安徒生小时候没有住在皇宫吗?”望着即将长大的儿子,父亲对少年伊尔·布拉格回答道:“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他生前就住在这栋破阁楼里。皇宫,只在他的童话里才出现。”
从此,布拉格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了。他说:“我庆幸有一位好父亲,他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而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告诉我,人能否成功与贫穷无关。”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埋怨外部环境,觉得成功者仅仅是生活中的幸运儿!其实,没有谁生下来就能成功,哪一个有作为的人不是经过千磨万击的!诚如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他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所说,“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许多成功者的起点非常低,只是他们自强不息,永不放弃,最终出人头地。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一、二流人才往往给三流人才打工,三流人才往往给一、二流人才当老板。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一、二流人才往往恃才傲物,只能一个人做事,难以聚集一帮人做事业;相反,三流人才往往虚怀若谷,虽然一个人不能做事,却能带领一帮人干成大事业!
一个名牌大学生和一个普通的职高生同时应聘进某个公司,两年过去,职高生居然成了这个名牌大学生的主管。
事情是这样的,职高生非常懂得做人,不仅在公司人缘很好,而且深受客户信赖,年终评选优秀员工,因为业绩突出名列前茅,为了扩大公司业务,被提升成为业务经理。
而那位名牌大学生呢,孤芳自赏,不喜欢与人来往,只能当个技术人员,为业务部门服务。
后来,职高生升迁到了总经理,那位名牌大学生还是原封不动。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讲过“三十而立”,讲的是一个人到了30岁才能懂得应该做什么。可见,我们从主观上一定要知道做人难,这样至少有一个思想准备,才不至于没有良好的应对心理。许多人进入社会,总容易患上急功近利的毛病,幻想很快出人头地,做一个人上人,却不懂得一切都有一个过程,没有汗水的凝结,哪有成果“瓜熟蒂落”。
这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少年时代的一段真实经历。
莫里森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当佣工。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莫里森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以后,都要到一个富人家里做几个小时的钟点工,十分辛苦。而且,更令她难以忍受的是,她还经常遭到雇主的刁难。
有一次,她向父亲汇报工作的事,并发了几句牢骚。
听完她的诉说,父亲想了片刻大声说道:“记住,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和你的亲人在一起。在那儿,你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后来,莫里森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通过仔细思考父亲的这番话,她获得了人生以下四条经验:
1.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坚持做好,我们不是为老板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
2.我们要把握自己的工作,而不要被工作把握;
3.我们真正的生活是与家人在一起;
4.我们与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我们该是谁就是谁。
千万不要小看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切努力都是成功,至少是迈向成功的奠基石。我们要时刻鞭策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唯一答卷者。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不如意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只要将自己看得好一点,让自己做得好一点,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不在自怨自艾或抱怨命运中虚度时光,就注定会梦想成真!
一位年轻老板,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少年时代,他因病辍学,病好后,却迷恋上了赌博,后来成家了,也难以改掉,而且经常因为感到前途无望而酗酒。
一天深夜,他从赌场归家,当看到熟睡中的妻子和孩子的时候,忽然产生了深深的内疚感,决心痛改前非,从摆地摊开始走上了成为商业巨子的道路。
人生时常被喻为一个大舞台。不同的人在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角色,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状况,都要在坦然面对中磨炼自己,方能使自己变得更加茁壮,坚不可摧。著名成功学家陈安之有一句名言,“要成功,先发疯,一门心思往前冲”。一个人暂时失败并不表明永远背时背运,而是表明在尝试和探索中。与其做一个屡战屡败、经不起挫折的懦夫,不如做一个屡败屡战、勇往直前的勇士。
在压力面前,一个人要懂得“没有收获前的付出不可能拥有收获”的箴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一个人在资质、条件乃至机会各方面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径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将现实压力变为未来动力,这往往是成败的分水岭。
美国传媒界的传奇人物、女首富玛莎·斯图沃特,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足的家庭。13岁时在纽约担任模特工作,来分担家中大部分的经济负担,而后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进入纽约大学学习。她在建立家庭后,仍未放弃理想,曾为了早日让新书问世昼夜不停地写作,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由于工作忙碌冷淡了夫妻感情与丈夫离异。然而,她依然顽强接受一切挑战,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自己打造的企业王国。她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富有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常常为自己设计一个完美的理想自我。但他们又缺少社会经验与适应能力,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局限性,因此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尖锐对立,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种种困惑。我们只有努力改变现实自我,才能使之趋近理想自我。
无论人生有多少风风雨雨、沟沟坎坎,积极应对是强者对人生最完美的诠释,是成功者的人生态度。喧嚣尘世,受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人生观。只要心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阴天。
把抱怨的时间留给思考
爱抱怨的人常常只能在原地徘徊,自以为是地咒骂眼前的“阴暗”,却不知道那“阴暗”正是自己的影子。而智慧的人会把用来抱怨的时间留给思考,让心灵解放出来,去关注那些必须做的事情。
常抱怨的人有一种通病,情绪会变化无常,阴晴不定。比如跟朋友聚会本来玩得很开心,可回到家却又觉得生活单调枯燥,莫名其妙地心烦;与同事出去玩时很愉快,独自一人时又愁眉苦脸了。情绪大起大落,让人无法捉摸,不但别人觉得很难相处,自己本身也活得痛苦。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时而快乐,时而悲伤,不能自己。
抱怨环境只会让你的心情越来越差,看什么都不顺眼,认为事事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跟自己较劲。久而久之,会造成情绪短路和心理疾病。
太多的抱怨,会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原有的平衡,会让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原本的美好。与其抱怨不能改变的环境,不如将自己的心情改变,找另一个途径来释放。因为,抱怨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于事无补,不停地抱怨,只能放大原来的烦恼。
有一条老猎狗,掉进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
主人看它已经老了,也懒得去救它了,就让它在那里自生自灭。
这条猎狗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每天还不断地埋怨自己为主人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而且,每天都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
猎狗很生气,天天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它,就算死老天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自己身边。
可是有一天,它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出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
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到达成功的宝殿。因此,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要抱怨你的工作,也不要抱怨别人,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换一个角度对待,可能就会变成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满怀热情、积极进取、没有抱怨、团结合作、懂得给予别人赞美的人。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眼睛总盯着别人的工作有多么轻松,环境多好,待遇多高,而自己的工作,总是那么辛苦,待遇又差;喜欢与同学、同事攀比,抱怨同样的成长经历却得不到同样的运气,同样高校毕业却找不到同样让人羡慕的工作;早晨迟到了抱怨单位管得太严,加班太晚了抱怨老板太狠,生活辛苦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出生在豪门……
要知道,习惯于抱怨的人在世上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试着想想,你喜欢身边的人天天向你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吗?今天又碰上倒霉事了,或者今天谁又发达了而自己却依然如故。如果你听到别人整天和你抱怨,你肯定不愿意与他做朋友。
如果你每天都生活在抱怨中,天天看别人又有哪些好事了,天天想着为什么好运没有降临在自己头上,那么时间都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又怎么审视自己、发展自己呢?只要用心发现自己的优势,何愁找不到一个好的机会呢?
小李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3年了,虽然业绩很好,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常常感叹老板没有眼力。
他经常在同事面前抱怨:我自到公司以来,工作努力认真,兢兢业业,也为公司联系了那么多的客户,业绩也很不错。但是却没人重视,没人提拔。
牢骚既然已经发了,便传到了老板的耳朵里。老板本来准备这年年底提升小李为部门经理,得知小李之言,心里很生气,便放弃了提升他的念头。
小李的抱怨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试想,作为老板,提升某个下属肯定要从各方面考虑、考察,时机成熟,只要是金子一定会被赏识的。而小李作为员工,爱抱怨工作,抱怨领导,那么,有谁会提拔一个抱怨自己的人呢?不要抱怨你的老板,也不要埋怨现在的工作很枯燥。正确的做法是: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步骤,使老板发现你、重视你,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事实上,你所埋怨的那些东西并不是导致你失败的根本原因。你之所以不能成功还在于你自己,只有自己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问题,停止抱怨,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才能走出你所面临的困境。
那些喜欢抱怨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找借口,因为他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抱怨一些小事,会给人一种斤斤计较的印象;抱怨别人,会被认为是个刻薄冷漠的人,不被团体所接受。
经常抱怨也会变成一种习惯,每当遇到压力或不顺心之事,便会陷入抱怨的怪圈。而抱怨会使自己情绪低落,把精力耗费在喋喋不休的废话中,没有心思去做应该做的事。抱怨也会影响其他人的心情,使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坏情绪的污染,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没有益处。
与其在不如意时一味地抱怨,不如尝试着去改变,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现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将生活变得如意起来。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大千世界,矛盾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变化,每一个人更需要融入社会中,否则,只能被无情淘汰。在普通人看来,人生态度是十分抽象的概念。一般人不明白,那看不到摸不着的人生态度,究竟能在实际生活中起多大的作用?殊不知,不同的人生态度产生不同的行动,获得不同的结果。
一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凡是被他教过的学生,极少有顺利拿到学分的。原来,这位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分派作业不仅多而且难,学生们不是选择逃学,就是在课堂上偷看闲书,宁可被抓,也不愿多听老夫子讲一句。
不过,这位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社会学专家,叫得出名字的几位青年才俊,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谁若是想在社会学这个领域内闯出一点儿名堂,首先得过了他这一关才行!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说有笑,让其他学生异常惊讶。
后来,就有人问那名学生说:“干吗对那种八股教授跟前跟后地巴结呀!你有一点儿骨气好不好!”
那名学生回答:“你们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穆罕默德向群众宣称,他可以叫山移至他的面前来,等呼唤了3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向他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的授课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社会学,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这名学生,果然出类拔萃,毕业后没几年,就成为社会界响当当的人物,而他的同学,依然默默无闻!
生活就是这样,你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一切,一切也会给你同样回报,否则,只能自食苦果。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不妨多思考怎么去改变?而不是生闷气,找自己的不自在。
须知: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想想我们所面对的人生,假如唤山不来,该不该走过去看山呢?其实,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异而调整适应能力,要比一相情愿地抛出自我的呐喊等待回响,来得有智慧多了。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年幼时,家境贫寒。父母从英国移民美国定居,刚落脚时供养不起卡内基读书,卡内基只能辍学在家。有一次,别人送给他一只母兔,很快,母兔又生下一窝小兔。这下,卡内基犯了难:因为他买不起饲料来喂养这窝兔崽,他拍脑袋一想,计上心来——请左邻右舍的小孩子都来参观这些活泼可爱的兔娃娃。小朋友大都喜欢小动物,卡内基趁机宣布,谁愿意拿饲料喂养一只兔子,这只兔子就用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命名。小朋友齐声欢呼赞同卡内基的提议。于是,小兔子都有了漂亮的名字,卡内基担忧的饲料难题也迎刃而解。
童年趣事给卡内基带来有益的启示:人们珍惜爱护自己的名字,而不慕虚名者得到巨大的实际利益。他从小职员做起,通过自身顽强努力,成为一家钢铁公司老板,想不到儿时的情景时不时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