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将领
30406000000012

第12章 巴顿(1)

1.军校生中的百万富翁

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当今世界名将之一的“血胆将军”乔治·巴顿。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诞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巴顿家有个大牧场,深受父母双亲和姑母宠爱的巴顿在牧场度过了他欢乐的童年。他很小的时候就与其他男孩一样,喜欢拿着玩具武器冲杀,爬上树去“侦察敌情”。他在牧场里练就了精湛的骑术,培养出了粗鲁、豪放的性格。姑母安妮常给小巴顿阅读一些描写惊险军事战斗故事的作品,如《十字军故事》、《三个火枪手》等,不仅拓展了巴顿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使巴顿养成了骑士气概和喜欢冒险的精神。他从小就渴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军人。

1903年,巴顿进入他祖父和父亲曾在那里学习过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又被保送入着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在学校他认真攻读军事、战略和战术等方面的书籍,并一丝不苟地苦练队列操练的要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且他还擅长田径和击剑,凡是能够提高军事技术并使身体健美的体育活动,巴顿都乐意参加。这时他已暗暗立下宏愿,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

在校期间巴顿继承了百万美元的财产,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人那样遇到这种情况就立即退学。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任命为骑兵少尉。一年后他与马萨诸塞州一位富商的女儿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后他们有了一子二女。

1910至1914年,巴顿担任了陆军参谋长伍德的副官,后来又成为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官,这对巴顿以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2.“血胆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请战上了前线,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获得紫心勋章,后来因训练坦克部队又获得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上校。一战结束后,巴顿逐渐培养起对未来战争危险性的观察能力,他在夏威夷军区担任情报处长时,曾于1935年4月26日写了一份报告,论述未来太平洋可能发生的风波和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在报告的结论里巴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既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可能发生的事”,这样一次袭击将对美国造成很大灾难。

与此同时,巴顿那粗鲁、豪放的个性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言语和行为也更加锋芒毕露。他的个性受到一部分将领的赏识,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军方高层领导,从而影响了巴顿的升迁。有段时间巴顿感到很不得志,郁郁寡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的好友马歇尔上校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战争,马歇尔根据总统的意见,提拔了一批积极进取、才能出众的军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巴顿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富有坦克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少将师长。巴顿是一名主张大无畏进攻的将领,他常对属下的官兵们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时,获得了“血胆将军”的绰号。

巴顿信奉的口号是:“果敢、果敢、永远果敢!”“前进、战斗、不惜任何代价!”如果他手下有位师长向巴顿报告自己的师太疲劳了,无法再发动新的进攻,巴顿就会说:“好吧,你推荐谁来代替你的职务?”师长总是重新考虑之后,仍然执行巴顿原来的命令。实践证明巴顿是对的,这个师并未疲劳得不能进攻。巴顿知道“士兵可以连续进攻60个小时,这样常可节省大量时间,少吃很多苦头。超过60小时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士兵会因缺少睡眠而疲惫不堪”。

巴顿经常用粗鲁的语言对部队训话,以激励官兵们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如“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们的肠子”。“美国人喜欢搏斗,喜欢战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锋的丁当声”,“败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们的军队里不要胆小鬼!”巴顿手下有位师长曾评价说:“巴顿讲话就像个密苏里州的赶骡汉,试图哄骗那些顽固的骡子替他载上重负。”不少军官对巴顿的粗俗语言感到脸红,并责问他为何要这样说话。巴顿回答说:“你没有粗俗劲就无法指挥部队。”巴顿认为战争就是杀人和毁灭,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敌不过满怀仇恨和杀人成性的人。他曾经写道:“美国士兵唯一不具备的气质就是狂热,当我们与狂热者作战时,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顿试图用粗俗、泼辣的语言煽动士兵仇恨敌人,培养士兵粗犷的性格。结果多数士兵都乐意接受这种训话,并逐渐培养起对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巴顿不仅用语言来激励部队,往往还以身作则,深入危险的前线视察。他总是乘坐一辆擦得闪闪发亮的吉普车,车的坐椅套为大红色,车的前后都标有表明巴顿军衔的大号将星,车的后座上架着一挺由巴顿的副官操纵的大口径机关枪,每当到部队时,巴顿的司机都尽量按响喇叭,让战士们知道他们的司令官巴顿将军同他们在一起。

巴顿向他手下的指挥官发布的第一号指令是“每个人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当然身体力行。每当占领一个城镇,巴顿总是冒着敌方狙击手射击和延期炸弹爆炸的危险,同第一批部队一齐冲进去。

在欧洲战场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寒冷的下午,巴顿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辆被敌军炮火打坏的坦克。他立即从吉普车上跳下来,躺在泥泞的地上钻进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钟。最后虽未能修好坦克,但看着他那沾满油垢和泥浆的将军服,周围的官兵和机械师都不禁对巴顿肃然起敬。每逢两栖作战,巴顿总是不等登陆艇靠岸便跃入水中,冒着连天的炮火与战士们一道涉水登岸,并高声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

尽管巴顿对部队的管理异常严格,但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士兵却非常理解这位将军的严厉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巴顿不但知道如何激励士兵去英勇作战,而且懂得怎样关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属下的指挥官“必须经常关心士兵的福利和粮食;必须对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紧张的病症,他应一看便知;必须照料好士兵的双脚,确保他们的鞋袜适中合脚,因为袜子太松太紧都会伤脚;必须预计到气候的变化,适时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应季的被服和鞋袜”。

巴顿历来的原则是“以美国人生命的最小代价换取敌人的最大伤亡”。他认为部队伤亡极大是指挥才能很差的标志。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巴顿叮嘱指挥官们不要节省弹药,因为“浪费弹药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18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巴顿非常注意保存战士的体力,他的原则是,在战斗中只要有机会乘车,就不让士兵们走路,他深知“行军疲劳的士兵打仗时体力就不会充沛”。因此巴顿尽可能利用卡车、坦克、装甲车、大炮、拖车等来运载士兵。有的将军批评巴顿的这种行军方式不雅观,而巴顿却认为这样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劳来换取最快速的前进。

每当巴顿的军队夺得了战利品后,他总是尽可能地让士兵们分享。在法国,他的战士们可在感恩节每人分到7瓶白兰地,还可用德军冻库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炖牛肉汤来代替吃厌了的干粮。

每当在检阅时发现有士兵受伤或立功,巴顿总要仔细询问他们受伤和立功的经过。对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战士,巴顿总是尽快在前线向他们授勋,对受重伤的战士则在病床前为他们授勋,巴顿坚信拿破仑的格言,“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当然巴顿也很注意保护这些战功卓着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获得荣誉勋章或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的人再上前线,因为他发现获得勋章的官兵“往往会因奋勇作战而牺牲生命”。

3.“二战”中建功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巴顿担任了美国第一装甲军军长。

1942年11月,美国和英国在法属北非实行“火炬”作战计划,巴顿的部队作为西面特编军直接被从美国送往摩洛哥登陆。在战斗之前巴顿对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我们要进攻、进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我们还要再进攻。”

在巴顿的率领下,西面特编军同巨浪顽强拼搏,于11月8日凌晨开始登陆。

这支部队进攻的目标是卡萨布兰卡,当地的法国长官是贝图阿尔将军,美国方面已事先对他做了工作,他同意巴顿的部队登陆。但作为德国法西斯傀儡的法国维希政府新任驻北非全权代表诺盖以叛国罪逮捕了贝图阿尔,并下令法军阻击美军登陆。

法军炮兵与美军护航舰队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巴顿于9日上午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到海滩视察部队补给品的卸载情况。他看到装运援兵、弹药和补给品的船只靠岸后,士兵们为躲避敌机扫射而隐蔽起来,无法将船只推开,船上的物品不能卸下来,而这些物品都是附近正在作战的部队所急需的。巴顿观察几分钟后跳下吉普车冒着危险与士兵们一起推船,在滩头呆了近18个小时,浑身也湿透了。他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这批物资顺利送到了战斗部队手中。

11月12日,诺盖得悉另一支美军已在阿尔及尔登陆,只好同意停火。巴顿的军队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巴顿成了美国驻摩洛哥的总督,他率军驻扎在这里,防止佛朗哥的军队从西班牙南下。

1943年初,在阿拉曼战役后败退到突尼斯的德国将领隆美尔为了阻止盟军的反攻,保证自己的“非洲军团”北撤时的右翼安全,指挥轴心国军队向美军第2军抢先发起进攻。美军大败,死伤惨重,被迫退到卡塞林隘口,但在这里又遭到隆美尔军队的袭击。德军趁势向前推进了150英里。美第2军的官兵们情绪萎靡不振,军长因指挥无能被撤职。

巴顿奉命接替他的职务。艾森豪威尔责成巴顿必须立即恢复第2军战士们的士气。巴顿到该军后,以雷厉风行的气概迅速整顿了全军的纪律和作风。他发布了着装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处罚;下令必须在7点30分吃完早餐,使那些平时懒散惯了的参谋人员能按时上班;他把不断进攻的战斗作风灌输进第2军,使全军的战斗风貌焕然一新。

1944年8月26日,巴顿将军乘坐吉普车从浮桥上胜利跨进塞纳河。在巴顿的率领下,第2军在接到战斗命令后对敌人发起了反攻,结果连战皆捷,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有力地配合了英军将领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在突尼斯南部对轴心国军队发动的总反攻,最终导致突尼斯的25万德意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向盟军投降。

巴顿因战功而被提升为中将,并被调回摩洛哥策划西西里战役,第2军交给他的副军长布雷德利指挥。

1943年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中达成了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方案。

担任直接进攻西西里岛任务的是巴顿率领的美第7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

这次战役的作战方案是蒙哥马利制定的,军事目标是夺取西西里岛东北角靠意大利本土的墨西拿,由英军在西西里岛东南登陆,沿东海岸向北直趋墨西拿,这个进攻点较为隐蔽,进军路线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