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报“热门”要因人而异。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供考生选择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于你。怎样从众多的“热门”中选择出最适合你的“热门”,选报志愿的窍门正在于此。比如:就“热门”学校而言,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学校名气大,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好,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质量好,在社会上受欢迎,将来考研、出国的机会也多。如果你是学习成绩优秀者,自然不应该放弃迈进这种“热门”学校的机会;如果你的成绩平平,就应降格以求。
就“热门”专业来讲,有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社会上很“抢手”,但如果你对它缺乏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或者在高考中不属于你的“长项”,或者你的性格、气质类型不适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必盲目地追逐这种“热门”。有些“热门”学校或专业,往往收费标准比较高,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即使你的专业实力、兴趣爱好与之相适合,恐怕也只好忍痛割爱,只好选择其他收费相对较低的学校、特点相近的专业。至于由于你的身体状况(如近视、色盲、肝功能欠佳、身体有某种残疾等)限报某些专业,自然更不能硬着头皮去吃有些限报专业的“闭门羹”了。
选报“热门”学校要因时而异。“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彼时的“热门”,此时可能成为“冷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是相当“热门”的,许多考生为了考进这类“热门”专业,宁可选报名气不太大的学校,甚至自费报考这类专业,使得一些大学录取的分居高不下。可是,几年之后,由于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人满为患、外贸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原来的“热门”不那么“热”了,甚至成了“冷门”。而前些年颇受冷落的师范、畜牧、园林等专业,如今在不少地区却成了“抢手”的“热门”专业。
怎样审时度势,把握因时而异的特点呢?其一,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把握。社会需求的变化,最终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其二,要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前景来把握。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战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等,都将对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改革的大趋势,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学校和专业的“冷”与“热”产生直接影响。其三,要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来把握。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规律和特点之一,是它的“滞后性”,因此,判断什么是“热门”,什么是“冷门”,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冷”与“热”,而应该具有预见性,要预测到几年后人才的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
选报“热门”要因地而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的地域环境不同,资源分布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些专业在这个地区可能是紧缺的“热门”,而在另一个地区就可能不那么“热”,甚至成为“冷门”。因地而异,选报志愿,对考生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原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下放到地方管理,更多的院校毕业生将在各自所在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范围内就业,即使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要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所以,把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真正“热门”的学校和专业。
择业的经验和教训
让我们来读几篇有关大学生择业方面的文章。
其一:
思路决定出路
当代大学生在数量上整体呈现攀升态势,但在质量上却让人忧心忡忡,这是如今用人单位的主要忧虑之一,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择业难的主要障碍,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外在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因互相作用下,人才优胜劣汰趋势愈加明显。
铺天盖地的用人招聘会,多如牛毛的应聘材料,极为挑剔的聘人单位,可想而知,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焦急,茫然……所谓寻工之路,其漫漫其修远。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有不少人难以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缺少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巧妙得当的工作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在装着冷水的大锅中放入一只青蛙,锅底有火在不断加热,青蛙在冷水中很适应,这时凭它的力气完全可以跳出大锅,可随着不断的升温,青蛙感到越来越舒服,当水欲煮开的时候,青蛙再想往外跳,却为时已晚,跳不出来了。原因显而易见,青蛙缺少危机意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慢慢地等待,要有在冷的时候思变,这便是思路决定出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加速了社会资源的市场化进程,也是双向互动选择的一个必然结果。大学生成为中国职场第一批高素质的自由人,只要你有能力,工作是可以挑选的。而作为一个被排选者,当代大学生又必须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考验,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相应地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动力,推动思想的提升,形成新的思路才有更好的出路。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当4年的学习结束后,同龄人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飞逝的青春誓言,美好的生活回忆,被重重的压力和无奈的叹息吞噬殆尽。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于是大家又开始奔波忙碌,这其中,少数人成功了,他们在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诚然,他们实践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勇气和实力。他们有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的方向,了解哪种道路更适合自己,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的需求,凭借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是夸夸其谈,海阔天空。与此相比,一部分人几次面试失利,悲观失望,情绪上好像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殊不知,他们陷入了可怕的习惯心理,缺少人生冲击产生的思考,所以会为出路问题一蹶不振。
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希望心中的梦想有一天能成为现实,却逐渐发现梦想不是遥不可及,就像玻璃杯似的一撞即碎,因此,梦想要以正确的择业心态、择业思路为基础。海伦凯勒曾经说:“当一道门关闭了的时候,另一道门就会打开。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道已经关闭了的门,从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在择业时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盲目,盲目导致盲从,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经验。人类不是一个圆圈,只有一个中心,而是一个椭圆形,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思想。当代大学生择业应树立自我认识,大才大用,小才小用,选择正确的定位。因为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如果你做到最好,那么,也就证明你是不同于沙粒的一颗珍珠,是有用之材。
一生中,除却学习,我们拥有许许多多选择人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为之付出努力。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思路决定出路。我不知道,前面的台阶有多高,我只知道,沉着的跨越,台阶与台阶只有一步之遥。
其二:
转变角色,走向成功
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面对着即将步入社会的现实,面对着人生中再一次的抉择,我们如何由学生迅速地转变为职业人员,而走向成功呢?借此机会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校园与社会
近几年来,我们不少毕业生刚刚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就提出了许多“为什么?”归纳起来是:为什么在步入社会之后,觉得很难适应新环境,心理上受到很大冲击和压抑,严重者甚至产生轻生、绝望的念头?恐惧、害怕、疑惑等等复杂的心情一下子涌到面前。有的同学说:“自认为,我20年当中曾遇到过许多不幸与磨难,可是和如今的处境相比,那又根本算不了什么……”有的说:“我看到周围那些陌生的眼神,觉得很讨厌,格格不入……”有的对社会上的一些落后的东西不能接受,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有的毕业生在信中谈到:“学校与社会上有很大差距。在校园里,充满了理想的浪漫情调,充满着友谊与关怀,读的是圣贤书,而社会上却充满了竞争,还有浊流,有时感到需要读《厚黑学》了……”
诸如此类的不能适应,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讲,同学们对已熟悉的环境往往感到难以割舍,特别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切、纯朴。大学4年是人生最美好、风华正茂的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期。4年之中学到的东西,树立起来的东西,对今后几十年里都有用,都不可忘怀。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情感是那么的真挚,分手时又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泪水涟涟。大学是陶冶人、塑造人的殿堂、乐园,那种学生生活常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留恋。因此,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陌生环境,往往产生忐忑不安的情绪,再加上不少同学没有做好从学校到社会跨越的心理准备,以致一进入社会,就如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焦虑不安。也就是说,需要转换角色,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对社会的认识角度不同,平时接触社会的多少不同,受到实践锻炼的程度不同(这种锻炼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参与社会活动、服务活动等等),其适应能力也就不同。其次,角色的转变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完成的,也不是毕业之后才断然开始,这需要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培养造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客观上讲,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存在不少弊端。
目前,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不适应社会。这个问题需要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来解决。确实,我们有不少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根本不敷其用,或者完全不会活用,某些死条文与社会需求对不上号,心中恐慌。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明确目标,无坚定的信念,甚至有不正确的动机和想法。比如,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明确目标,无坚定的信念,而到后来出不了国就失望、灰心,一切皆空,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学好?再加上现行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注重应试教育,有的家长甚至从胎教开始就想让子女以后考大学,出人头地,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到达辉煌的顶端。那么从辉煌的顶端一下子跌落下来,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难以承受这个事实。这就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造成的困惑和不适应。大学生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对自身做一番自我剖析,找准主观原因,努力改变状况。
(二)适者生存与优胜劣汰
俗话说:“适者生存。”可以说这是一条定律。有不少毕业生很快转变角色,进入新岗位后愉快地适应环境,消除心理上的距离,工作上感到充实,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很满意自己从事的工作,进步也较快。我们的时代是培养人才、需要人才的时代。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优良的种子总会发芽。每届毕业生在走上社会之后都会有一大批人,在生活磨炼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在社会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当然,也有不适应的例子:有的学生害怕到竞争激烈的地方工作,而选择从事学校的教育工作。结果,工作不到一年开始动荡,不到两年便另谋出路,至今没有扎下根来,到新单位仍不满意。如果一个人不能努力去适应环境,总是朝三暮四,在哪儿也不会干好。当毕业的同学们步入社会之后,不少人痛苦地发现,原来获得那点“做人的道理”太少了,而且常常到处碰壁。其实,校园与社会并无明显分界,校园是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真正有所作为的青年人,首先必须进入新的一轮思索:究竟是自己原先的想法不对,还是社会上有的单位规则不对,抑或二者都存在问题?这需要作出判断、选择,你就势必要学得更多、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从而不仅继续了自己的学业,也为社会的进步提出意见和办法。也就是说,在步入社会之后,不要采取目空一切的孤傲姿态,而应到社会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适应社会的人才。困惑不是进步,不能总停留在困惑上。走出困惑,才能超越自己,犹如蝉,只有脱去一层外壳,才会有新生。
(三)成就感与脚踏实地
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在走出校园之前已做好了干一番大事业的准备,可以说,雄心勃勃,跃跃欲试。想干一番事业是好的,但对于如何看待成就,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什么样算有成就?绝大多数同学在工作一二年之后仍看不见有显著的成果,好像每天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忙忙碌碌,心中开始慌了,想换个地方,这山望着那山高,扎不下根。或者和同学攀比,认为××好,××如何,越比越感到自己不如意。其实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幸福是一样的,而不幸则各不相同。人们常常感到自己是不幸的,别人是幸福的,可是在别人眼里,你却是幸福的,他是不幸的。拿破仑说:“强者的内心,并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因为他比别人忍受了更多的痛苦,所以他成为强者。”可见,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欲望不容易满足。
再返回头来讲,成就从哪里来?从脚踏实地干出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