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孩子坏孩子
30593200000035

第35章 给家长的几点小建议(3)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不论孩子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相应的,儿童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他们往往凭借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赋予变化的。在教育中,表现叫普遍的就是父母和教师缺乏等待孩子自然成长的耐心,迫不及待地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孩子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他自己自然成长发展的时间表。成人应让他们按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这是尊重孩子的基础和保障。

三、尊重孩子的兴趣

有这样一则漫画:一只乖巧的小羊在弹琴,一只大灰狼呲牙咧嘴的站在琴旁说:“你得一直弹我爱听的曲子……”这样的情景还少吗?大人们往往以过来人的身份替孩子做某中选择,逼孩子学画,逼孩子上各种学习班……并美其名曰为孩子负责。可是试问一下这样成长的孩子会体验到快乐吗?反之有句话大家都知道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做一个教育的引导者,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把孩子放在高压下,孩子怎能跑得更快呢?

四、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

可以和孩子谈一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五、尊重孩子,就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这并不奇怪。可有些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当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时,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数落、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你应该认真研究你的孩子,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欣赏他们的特质。

把每个孩子身上的特质和性格列出来,然后一一告诉孩子你是多么欣赏他。让他感觉自己是不能代替别人,别人也无法取代他的,而且也觉得你看到了他身上与众不同之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多鼓励孩子,鼓励孩子其实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一直存在这么一个误区,那就是不肯给予孩子半点鼓励,一旦孩子出现什么过错,不是挖苦,就是讽刺。这样,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相反,其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

尊重孩子,并不是对他们百依百顺,而是要求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要学会蹲下来同孩子说话、交流。借以寻求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自尊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也是一种人格的内核,假设父母不懂孩子的自尊,不能做到尊重孩子,那也请不要伤害孩子,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了这种动力,有可能会毁坏他们的一生。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还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嫩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成年人们更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5.经常和孩子谈心

谈心,是一门当父母的艺术。当孩子任性或生气时,不会当父母的和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一场“战争”,而会当父母的人,往往把话题岔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事或很滑稽的事,孩子往往破涕为笑,这时再对其进行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不是随处可见吗?

有一名学生上初中后,由于学习压力大,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父母说话,学习成绩也逐步下降。其父母想找女儿谈话,但总是没说几句就被她逐出房间。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其父母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与迷惘之中……

后来,在班主任的建议下,这个孩子的父母决定在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聊天。一次次耐心的谈话、一天天艰难的交流,女儿和父母谈话的时间在慢慢延长,5分钟,10分钟,15分钟……渐渐地,每天晚饭后的30分钟成为全家人一起交流谈心的“法定”时间。

刚开始,父母只找些轻松的话题,几乎是漫无边际的闲聊: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小区,尽量让女儿多说些。渐渐地,父母把话题扩大到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世界大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和孩子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学习也跟了上去。

由此可见,谈心是与孩子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三种情景下的谈心:一种是平时的聊天,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一种是看到孩子进步,心理高兴,找他谈谈,给予鼓励;一种是看到孩子有缺点,心里着急总要苦口婆心的劝导一番,想要帮孩子解决问题。谈心,就是进行思想交流。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和语言密切联系的,思维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把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别人,也可以通过语言接受对方的经验和思想,从而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因此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谈,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得到了这样的数字:有38%的家长休息时间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具有较多的语言交流;24%的家长不经常跟孩子相处,很少与孩子有语言交流;还有38%的家庭属于大人孩子“不相往来”。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要排遣孩子心中的孤独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一经常谈心。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希望有机会谈心——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积极和消极的都表现出来,并只有察觉到对方这个聆听者,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所以,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空间与时间,是给孩子最有效的帮助,让孩子透过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不论孩子现在几岁,和你的关系亲密与否,以及你们是否有谈心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学习与孩子谈心。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谈心背景

谈心要有良好的情感气氛,包括双方在谈话时的心情,态度以及气氛。只有双方在心情舒适愉快,气氛轻松融洽的前提下,谈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因心境愉快的情况下,家长才能心平气和,不至于烦躁而不注意方式,急躁而不择言。子女在愉快的心境下,对家长的鼓励更能激发自己上进,对家长的劝导,批评也较容易接受。

家长与孩子可走出家门,漫步在幽静的湖边,穿行于林荫小道,欣赏着悦目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边走边谈;也可选择孩子非常喜欢的娱乐场所,在这种地方谈话,孩子能够直率地道出真情。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使人坦率真诚,无话不谈。

几种状态下不易与孩子谈心:家庭气氛不正常;双方怒气未消,心境不好;子女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总之,家长要适时把握时机,使谈心顺利进行。

二、避开沟通上的障碍

谈心是彼此交换心情及感觉。心情感觉是敏感、脆弱的,容易受伤害和退缩。而且,感觉本身不应有是非对错,如:愤怒是错的,快乐是对的。凡是孩子真实的内心感觉,父母要学习静静的听,尝试去接受、了解他们的感受,不是冷冷淡淡的表现,或加以批评、论断、命令、分析、急着给予解决方案等……

因此,父母应避免引用一些显示出你对孩子不信任的开头词,如:

你一定要、为什么你不、你有没有试过、和你同年纪的孩子都不像你这样、我在你这年纪、你应该、你必须、我早就知道了、别烦我。

在分享心情与感觉的过程中,孩子期待父母的信任。他需要的是父母与他讨论他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要你的建议。

三、感情真挚、互相相信

为了收到更佳的谈心效果,双方必须保持真挚的感情,敞开心扉,言而由衷。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甚至说反语、挖苦,让孩子不知所措,甚至反感。这样的谈心会弄巧成拙。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谈得倾心。尤其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更重要,没有这个感情基础,谈心就不会起什么作用。

四、要选好谈心的内容

家长不但要使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能符合要求”等等。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安排谈心的范围和议论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注意,谈话范围要小,说事要具体,语言力求生动、亲切;年龄大一些的孩子由于理解能力强,关心的事情多,谈心的内容要广泛一些,深刻一些,小到孩子耳闻目睹的生活琐事,大到天下的风云变幻等,只要对孩子有教育意义,有启发作用,都可以谈。

五、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间

孩子都反对罗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适可而止。谈话是可经常进行的,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在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一位哲人说过:“含笑谈真理,又有何妨呢。”幽默给人以轻松,使孩子愿意快乐的交谈。正襟危坐,叫人望而生畏,实际上是“拒人以千里之外”了。

六、确定恰当的谈心方式

谈心的方式多种多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讨论式

这适用于对社会或校园内外某些存在着模糊认识尚难分清是非的问题。讨论是双方,家长要有一定的准备。暂时说服不了的,可留着下次再谈,强迫孩子接受是不明智的,只会导致孩子不再与讨论问题。

2.询问式

对于年龄较小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可采取询问式。询问不是“审讯”,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气,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父母加以评点,肯定孩子的成绩、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3.暗示式

这适用于虚荣心强的,自觉还高的学生。家长给予一定的点破,让子女心中有数,维持其情面。

4.指导式

对于脾气倔、缺点多的孩子可采用指导式。当孩子犯了错误而且经过认真思考,有了初步反省后,家长可找孩子谈心。谈心时家长要选准角度,可以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也可以从别人的经历谈起,进行深入浅出、由远及近地分析、交谈。谈心时父母切记不要前拉后扯、横挂竖联地算总账,那样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5.辩答式

对于年纪大一些、知识面较宽、认识问题较深刻,且善言辞的孩子,可采用辩答式。双方不拘时间、地点,进行内容广泛的漫谈,其间有询问,有对答,有辩论,寓深刻的教育于轻松的谈话之中,以达到对孩子启发或诱导的目的。

与孩子谈心是做合格父母必修的一门功课,掌握正确的交谈方式,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又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父母多多总结,细心观察,找到最合适的方式。

与孩子谈心要防止:一是滥用“不”字,开口训话责骂:二是批评不留余地,全盘否定,迁怒于孩子;三是对孩子有偏见,这样很容易误解孩子行为的本意,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6.掌握批评的技巧

B妈妈的儿子爬上椅子去拿高处的剪刀,B妈妈马上对儿子说:“快给我下来,你在干什么!”然后,一边责备孩子,一边把他拉到门外,“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孩子费力地爬上椅子,是为了更容易拿到那把剪刀。虽然孩子拿起来有些危险,但它和其他危险物品不同,剪刀也是孩子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妈妈应该为孩子准备一把他的专用安全剪刀,鼓励孩子学习使用安全剪刀的方法,只要孩子在摆弄剪刀的时候,妈妈在一边看着,孩子就不会有大危险。

不问情由、不说清楚,没头没脑地一通批评后,孩子陷入了等待“暴风雨过境”的状态。更糟糕的是,孩子的不理睬态度会惹妈妈的怒火逐步升级。如此反复几次后,妈妈真想和孩子说什么的时候,孩子却不把妈妈的话当回事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出现:一些家长往往因语言使用、批评方法的不当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不少父母感到困惑难解:自己尽心尽责地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他(她)好,他(她)为什么就不好好接受,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

孩子犯了错,做父母的当然是要批评的,但是为什么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反而有的还和父母对着干,导致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这是因为,批评孩子是要讲究技巧的。胡乱把孩子训斥一顿哪个父母都会,可要批评得好、批评得有效果就是一种艺术了,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孩子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每个孩子的心都是敏感的,父母的每句评语,都能让那些敏感的心灵快乐或者悲伤。其实,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还真有些小窍门,因为批评不仅应该有益于家庭教育,也应该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一、就事论事,以尊重为前提

孩子的成长是从认识错误开始的。错误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父母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应首先了解孩子出现错误的原因,采取集体教育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提醒孩子,切不可不论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尤其应避免使用以下语言:“傻瓜,没用的东西!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打住,不许顶嘴”等等。因为这样不仅使被吓坏了的孩子认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孩子一旦失去自尊,任你怎样批评也没用了。

二、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

批评要慎重,更要讲究方法,应该做到既严肃又耐心,使孩子心服口服。要心服口服就必须公正、合理,批评要实事求是,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要以为说得越多,效果越好。当然批评、惩罚太轻也不行,太轻不足以引起孩子警惕。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查清楚,合理、公正、适度批评。所谓“度”就是质与量的界限,超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父母的批评一定不要夸大其词,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三、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和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