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30628600000003

第3章 走进村庄(1)

单家集是西吉县兴隆镇的一个大型自然村庄,它位于六盘山脉西侧,县境东南端,距离县城大约45公里。西吉县的地貌通常被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干旱区、河谷平原川道区和土石山区三种类型,单家集属于河谷平原川道区。从县城乘车出发,沿中(卫)静(宁)公路经夏寨乡南下,过硝河、将台两乡到兴隆镇后再向南走3公里左右即可抵达单家集。如果你不去县城,也可直接从固原出发,乘车沿固(原)将(台)公路西行,过红庄、张易、马莲、将台、兴隆等乡镇到单家集。固原和单家集之间现有当天往返的班车,经营者就是单家集人。单家集三面环山,山与山之间形成可进可出的沟谷通道;发源于月亮山的葫芦河依村落西边蜿蜒而过,形成了一块较为平坦的河谷川地。

一、大村庄

(一)作为一种社区的回族村庄

社区的概念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1887年)一书。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一种以自然意志为动力、以统一和团结为特征的共同体,“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社会是公众性的,是世界。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他乡异国。”汉语中的“社区”一词是我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从英文Community转译过来的。正如吴文藻先生所说:“‘社区’一词是英文Community的译名,这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我所要提出的新观点即是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因为要提出这个新观点,所以不能不创造这个新名词。”

社区概念出现后,在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和外延就像“文化”、“制度”等概念一样,在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中显示出较大弹性和差异。据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George Hillary)的统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对社区的不同定义已达90多种。在这些定义中,有的从社会群体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有的从地理区划(自然的与人文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还有学者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我国学术界对社区大致有以下六种不同的界定:第一种是费孝通和黄宗智(1986年)的“村庄共同体”主张,他们认为村庄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包括人口、地域及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因而是一种典型的社区。第二种观点认为社区是一个范围大小宽窄不限的概念,只要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共同性就是社区,如国家、城市、村落、街区等都可被视为社区。第三种是把社区限定为一个具有交易功能的中心区,认为中国农村社区应是由一个贸易中心或集镇和多个村庄构成的市场共同体。

村庄是一定数量的家庭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组合而成的聚落共同体。尽管学术界对社区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大多把村庄视为一种典型的社区形态,这是因为:第一,村庄是一个在某种内在或外在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成员的结合体,属于这个结合体中的个体成员彼此间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对这个群体具有归属意识。第二,这个结合体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第三,村庄具有空间上的局限性,是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第四,村庄和社会都是客观实在,但村庄是具体的客观实在,社会则是抽象的客观实在,社会的客观实在性是通过村庄等具体的客观实在反映出来的,所以对社会的认识和把握还得借助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村庄实体才能实现。第五,村庄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不是绝对静止不动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是动与静的结合,一个特定的村庄社区会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生变迁。

(二)大村庄

单家集因单姓回族人口居多并在历史上设立过集市而得名。截至2003年年底,单家集的人口总数为4078人,其中回族768户,3996人,约占总人口的98%;汉族18户,82人,约占总人口的2%。回汉民族在村落中交错居住、和睦相处,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密切联系。这个大村庄由一个主村和两个小村落组成,主村叫单家集,居住着720户人家;两个小村落一个叫后湾(属单北第五村民小组),共有20户,100多人,另一个村落在葫芦河西岸,故名为西河村(属单南第一村民小组),生活着46户人家。这两个小村落都是因主村人口流溢式的外迁而形成的,所以尽管有不同的村落名称,但都对主村和“单家集”这个名称有很强的归属意识和认同感,对外都是单家集人。

从姓氏构成看,单姓回族约有346户,占回族总户数的45%,其余有马、苏、赵、王、咸、摆、拜、赛、古、冶、韩、沙、张、周、柯、石、焦、郭等30多个姓氏,汉族主要有边、谢两姓。计划经济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和组织生产,这个庞大的自然村庄被划分为单北、单南两个行政村,各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在宁夏南部山区,行政村一般是由几个相距不远的自然村落组合而成,像单家集这种一个自然村落被分解成两个行政村的情况并不多见。

(三)在东山俯瞰单家集

单家集人把村落东边的黄土丘陵称为东山,东山的北段叫做马家梁,南段叫做崖头洼。从山脚到山腰有成片被开垦的农田,过去主要种粮食,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大多种上了牧草,但树木很少。站在东山坡上,整个单家集尽收眼底,看起来像一幅线条凝重的油画。单家集是一个长方形的村落,南北长、东西窄,这种村落形态显然是适应地形环境的结果,村子东边是丘陵山地,不适合修造庭院和房屋,村子西边是葫芦河,在河流和村庄之间有一块相对平坦的谷地,这是单家集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最好的土地。中静公路沿南北方向穿村而过,把单家集分成了东西两半。

庭院是农业村庄里最重要的私人空间,只有那些具有密切亲属关系的人才有可能住在同一个庭院内。单家集的回族住户一般都自成庭院,但也有一些住户没有修建庭院。院墙大多用黄土夯筑而成,多开南门和东门,也有开西门和北门的,在什么方向开门主要取决于庭院四周的地势以及同相邻庭院之间的关系。从山上俯瞰,村里的庭院组合主要有簇团式和星点式两种类型。簇团式庭院的主要特点是庭院分布集中,往往是数个庭院鳞次栉比、彼此相连形成簇团式院落群,簇团之间有纵横交错的村巷。属于同一簇团的各个家户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如父母和几个已婚的儿子。星点式庭院是一种单门独户、相对分散的庭院形态,一个家庭中的男子在结婚分家后如果在原来的簇团中已没有足够的空间修建自己的庭院,就会在父母分给他们的农田中另建独立的庭院。

单家集的村庄范围是由东向西、从中心向南北逐渐扩展的,所以处在村庄东头中间位置的庭院一般都比较古老,而远离村庄中心的庭院则比较年轻。簇团式庭院形态在村庄中心比较典型,表明单家集过去的庭院建设是有计划和受到制约的,而不是随意的。这种比较紧凑的组合形态有利于节约耕地。星点式庭院多分布在村庄的边缘地带,离村落中心越远,庭院的空间组合显得越松散,房屋看起来也更新一些,这些庭院一般都是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修建的。

从山上往下看,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村里的清真寺。在回族人居住的村庄里,清真寺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是穆斯林群众集体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单家集主村共有四座清真寺,均坐落在公路西侧,从北向南分别是小北寺(哲赫忍耶门宦)、桥头寺(赛莱菲耶教派)、北大寺(伊赫瓦尼教派)、南大寺(格底目教派),其中北大寺和南大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不同宗教的寺庙在空间分布上是有差别的,就拿清真寺与佛寺、道观相比,佛寺、道观大多位于远离尘嚣、孤寂幽静的深山老林,清真寺则处在穆斯林社区之中。在汉族的村庄中,祠堂一般处在中心位置;在回族的村庄中,处在村庄中心的建筑一般是清真寺。单家集的四座清真寺均坐落在村庄的中心地带,没有一座清真寺建在远离村庄和人群的地方。

二、在村子里的行走

在我国东部地区,许多村庄远远看去如同城镇,但这种情景在欠发达的宁夏南部并不多见。到了单家集后才发现,这个村庄看起来像集镇。这种视觉印象使我有些高兴,因为一个村庄如果看起来像集镇,说明它发展起来了。

我做田野调查期间住在单北行政村村部,它坐落在村庄的北端。走在穿村而过的公路上如同漫步在城镇的街道上,两旁有许多店铺,如百货店、五金店、茶叶店、牛羊肉店、餐馆、点心铺、油坊、压面铺、铁匠铺、银匠铺、农机维修部、电焊部、加油站、诊所、庄稼医院、游戏厅、理发店等,共计40余家。这些店铺大多是住在马路两旁的人家修建的,他们在庭院中靠马路的一边盖上平房或小楼,要么自己从事某种经营,要么出租给外地人。

村里有两所小学,一所叫单民小学,坐落在单南行政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另一所是兴隆镇回民小学,坐落在单北行政村村部附近。村里还有一个牛羊市场,坐落在马路西侧、北大寺前面。每逢农历一、四、七日,静宁、隆德等县及本县部分乡镇的人们都会赶着成群的牛羊到这里交易。单家集人有很重的“集市情结”,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为了设立这个集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个村庄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设立集市?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会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