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30679600000022

第22章 脾脏

§§§第1节概述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脾动脉插管技术同肝动脉,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脾动脉造影。

(二)超声检查

患者取右侧卧位,于左侧第9~11肋间隙,腋中、后线部位行肋间斜切扫查,测量脾厚度以及脾血管和血流状态。于左侧肋缘下锁骨中线纵行扫查,了解脾增大情况。

(三)CT与MRI检查

采用与肝扫描相同的技术,对于小病灶,可使用薄层,对平扫发现的可疑或等密度、等信号病变应行增强扫描进一步观察。MRI增强扫描时还可使用MRI特异性对比剂,以获得肿瘤与脾之间最大的对比度,提高病变的诊断率。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脾疾病,尤其是占位性病变影像定性诊断有时较困难,部分病例,需结合临床或穿刺活检才能做出诊断。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1.超声检查

肋间斜断面正常脾略呈半月形,长轴与左侧第10肋平行,脾包膜呈光滑的细带状回声。外侧缘呈弧形,内侧缘凹陷,脾门处有脾动脉和脾静脉出入。脾动、静脉显示为无回声平行管状结构。脾实质呈均匀中等回声,光点细密。彩色多普勒显示脾门处及脾内脾静脉的分支呈蓝色血流,脾门处脾动脉呈红色血流,腹腔干发出脾动脉分支依不同的声束方向可呈蓝色或红色。脾厚度:左侧肋间斜切显示脾门及脾静脉,从此处至外侧缘弧形切线的连线,正常不超过4cm;脾长度:脾下极最低点至脾上极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正常小于11cm;脾静脉内径:脾门处脾静脉内径小于0.8cm。

2.CT检查

正常脾前后径平均为10cm,宽为6cm,上下径为15cm。平扫近似于新月形或内缘凹陷的半圆形,密度均匀。略低于肝。正常脾内侧缘常有小切迹,脾门处可见大血管出入,增强扫描动脉期脾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和实质期脾的密度逐渐变均匀。

3.MRI检查

正常时脾脏在腹腔内脂肪的衬托下轮廓清晰可见,其形态因层面不同而有差异。横断面上与CT表现类似,冠状面上在显示脾的大小、形态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上优于CT。脾脏的信号是均匀的,由于脾脏的血窦较肝脏更为丰富。脾门血管呈黑色流空信号,易于辨认。

(二)基本病变表现

平片可粗略估计脾的大小,显示一些明显的脾内钙化。超声、CT、MRI能对脾脏提供良好的诊断信息,可检出脾肿大,并测量其大小。脾的变异可表现为多脾、副脾、无脾或异位脾,变异的脾脏CT密度,MRI信号强度及强化表现始终与脾相同。脾内低密度病灶见于脾囊肿、脓肿、梗死与挫伤等。脾囊肿超声上显示为边界清楚的无回声结构,MRI多呈圆形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超声上原发和转移性肿瘤为一组产生不同于正常脾实质回声的病变。CT上肿瘤多为稍低密度影,与正常脾密度差较小,平扫不易分辨,MRI上肿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或不清楚,呈稍长T1-WI长T2-WI信号,如果肿瘤伴有出血、坏死,则为混杂信号。高密度病灶可见于脾急性外伤性血肿、脾钙化灶等。血管瘤在增强CT扫描早期呈周边强化,延迟扫描趋向等密度。淋巴瘤、转移瘤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脓肿壁为环状强化。脾囊肿和脾梗死不出现强化表现。脾内血肿的信号与出血时间有关。脾内钙化呈黑色低信号,不易显示。

(三)比较影像学

脾脏病变的检查以超声最为简便,敏感性高,是首选检查方法;CT类似超声能显示疾病的病理变化,图像质量更清晰,测量值更为准确,对显示钙化、气体、脂肪组织极为敏感;MRI与超声、CT的诊断价值相仿,适用于碘过敏者,其冠、矢状位扫描更有助于病灶的准确定位,因此是超声、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血管造影除出血外,不再用于脾疾病的诊断,而是脾疾病介入治疗的一个步骤。

§§§第2节脾肿瘤

一、临床与病理

原发于脾的肿瘤极为少见,有良、恶性之分,前者常见的有血管瘤、错构瘤以及淋巴管瘤,后者又分为原发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多见,常为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多无临床症状。恶性肿瘤中以淋巴瘤多见,在病理学上,病灶可呈弥漫的细小结节型、多发肿块型或单发巨大肿块型。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可有长期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左上腹疼痛等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一)海绵状血管瘤

1.超声检查

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强回声。强回声区内显示小的无回声和强回商间隔光带,呈网络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瘤周围或其内部可有脾动脉或脾静脉的分支绕行或穿行。血管瘤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

2.CT检查

平扫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可能有少许钙化存在,增强扫描时与肝血管瘤可相似,也可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3.MRI检查

由于肿瘤内具有瘤样扩张的血管成份,血流缓慢,T1-WI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低信号区域,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大多数瘤灶明显强化。

(二)恶性淋巴瘤

1.超声检查

可以是全身性淋巴瘤累及脾脏,也可以是原发于脾脏。其超声表现:①脾弥漫性增大,脾实质回声减低或正常,光点分布较均匀;②部分患者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多个结节融合可呈分叶状;③多发性结节状淋巴瘤呈蜂窝状低回声,间隔呈较规则的线状强回声带。

2.CT检查

脾脏增大;平扫可见脾内单发或多发稍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或清楚;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不规则强化,与正常脾实质分界清楚;同时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3.MRI检查

可仅表现为脾脏弥漫性增大,也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边界不清,在T1-WI及T2-WI表现为不均匀性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信号较正常脾脏为低,典型的可呈“地图样”分布,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脾海绵状血管瘤超声和CT表现均类似于肝海绵状血管瘤,个别疑难病例可借助DSA进一步检查确诊。超声、CT和MRI均可对脾恶性淋巴瘤做出定位诊断并判断肿瘤与周边的关系,同时可显示其他部位肿大的淋巴结,但在定性诊断方面仍需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治疗对于良性原发性脾肿瘤以手术切除即可治愈,但对于脾脏血管瘤,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情况下,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但也有学者认为脾血管瘤可出现自发性破裂出血,因此主张手术切除。对无症状的脾脏多发肿物,即使有明确原发肿瘤灶,亦应行充分临床检查,并对脾脏切除持慎重态度为好。

原发性脾恶性肿瘤主要为脾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脾血管肉瘤,原发性脾血管肉瘤多见于中年,一般生长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播散到肝脏及淋巴结,预后一般较差,多于治疗后2~5个月死亡,很少有生存1年以上者。提高早期切除率是脾血管肉瘤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

对于脾原发性淋巴瘤的治疗,有人认为单纯手术切除和术后再进行辅助化疗的预后无明显区别。但亦有主张对晚期及组织类型差的可在脾切除术后辅助联合化疗或放疗。原发脾脏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为20%~45%。对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虽然切除脾脏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是提高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生存率的唯一希望。由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最先表现是脾肿大,所以对各种诊断方法不能解释的进行性脾肿大者,应行脾脏切除,这样不仅可以明确诊断,也可避免由于延误诊断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第3节脾脓肿

脾脓肿是细菌侵入脾内形成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全身性感染血源播散至脾或脾周围有感染或外伤、梗死后并发。脓肿可单房或多房,可孤立或多发。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并脾区疼痛。

一、影像学表现

(一)X线检查

可见左上腹肿块,左隔升高,活动受限,常伴发胸膜反应和胸腔积液以及左肺盘状肺不张,如在脾区发现气-液平面,则具有诊断意义。

(二)超声检查

脾轻至中度增大。初期病灶呈不均匀低回声至中等回声区,边界不清楚。中期坏死液化后脓肿表现为无回声区,周边有较强回声带环绕,无回声区内可具光团、光带、光点回声。抗感染治疗后,无回声区范围可明显缩小。

(三)CT检查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CT值差别较大,一般<30HU,边界清楚。增强后脓肿壁发生环状增强,有时脓肿内密度不均或有气体存在。

(四)MRI检查

典型脾脓肿的脓腔表现为圆形长T1-WI低信号和长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壁厚,均匀一致,边界清楚,有时可见多房状强化。如果在脓腔内见到低信号气体影或不同信号强度的分层现象,是脾脓肿的特征性表现。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做出诊断,但应注意与膈下脓肿、脾囊肿等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行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

脾脓肿手术治疗效果好。脾脓肿临床少见,术前诊断率低,易误诊漏诊。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

§§§第4节脾囊肿

一、临床与病理

脾囊肿少见,随着BUS、CT、MRI等腹部检查手段的应用,脾囊肿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病首先由Andral于1829年报道,1876年法国外科医生Pean首先进行了脾囊肿第1例脾切除术。脾囊肿的病因到目前仍未完全明了,真性脾囊肿认为可能是腹膜上皮进入脾实质内或者是脾脏内的管状系统的囊状扩张所致。假性脾囊肿约1/4与外伤有关,另外与分娩、脾梗死有关。脾囊肿的发病年龄以20~50岁居多,有学者报道21例脾囊肿,男8例,女13例,平均35.5岁。另有学者报道8例脾囊肿40岁以下占6例。脾囊肿与性别的关系据Fowler统计,男女之比为2∶3,无论是真性脾囊肿还是假性脾囊肿都是女性占多数。

二、影像学表现

(一)超声检查

1.单纯性囊肿:脾内网形无回声区,壁光滑,边界清楚,其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2.多囊脾:示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互不连通的无回声区,呈圆形,壁薄而光滑,多囊肿常与其他器官多囊性病变并存。

(二)CT与MRI检查

表现类似于肝、肾囊肿。往往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CT上密度低而均匀,外伤性囊肿内由于出血和机化,囊内密度高于水,寄生虫性囊肿常可见囊肿弧形钙化。MRI上囊内容物为均匀水样信号,Gd-DTPA增强后囊液及囊壁无强化表现,MRI不能显示囊壁的钙化。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方法对诊断脾囊肿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多囊脾常与其他脏器囊肿并存。另外,几种影像学方法均可显示脾包虫囊肿位于母囊内的子囊。CT易于发现囊壁钙化,结合流行病史可对一些非典型脾包虫囊肿做出定性诊断。治疗较小的无症状的脾囊肿一般不需治疗,有症状的脾囊肿或囊肿较大时应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是行全脾切除术,由于近年来对脾脏的研究表明,脾脏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功能,全脾切除后易发生暴发性感染,为此全脾切除必须要慎重考虑。我们认为脾囊肿的手术方法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及病情来决定。如果囊肿位于脾门或脾体中间部可行全脾切除,有副脾可给予保留;如患者状态良好,可选择健康的脾组织行大网膜囊内脾片移植;如果囊肿位于脾上极或脾下极可行半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

§§§第5节脾梗死

一、临床与病理

脾梗死系继发于脾动脉或其分支的梗塞,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常见原因为左心系统血栓脱落,脾周围器官的肿瘤和炎症引起脾动脉血栓并脱落,某些血液病和淤血性脾增大等。脾梗死灶大小不等,可数个病灶同时存在或有融合,病灶多呈锥形,有时可呈不规则形,肉眼上有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类,梗死区常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梗死愈合后由于纤维化和瘢痕组织形成可使脾脏局部轮廓凹陷。梗死可无症状或有左上腹疼痛、左膈抬高、左胸腔积液、发热等。

二、影像学表现

(一)X线检查

陈旧性梗死灶内偶见钙化,选择性脾动脉造影可见受累动脉中断,并可见一三角形无血管区,尖端指向脾门。

(二)超声检查

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楔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楔形底部朝向脾外侧缘,其尖端指向脾门。内部可呈蜂窝状回声或不均匀分布的斑片状强回声。梗死灶坏死液化时,呈无回声或形成假性囊肿。陈旧性梗死灶纤维化、钙化时,病灶回声明显增强,后方伴有声影。

(三)CT与MRI检查

CT典型表现为尖端朝向脾门的楔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因病灶无强化,与正常脾实质对比更清楚。MRI上梗死区的信号强度根据梗死时间长短可有不同表现。急性和亚急性梗死区在T-WI和T2-WI上分别为低信号和强信号区,慢性期由于梗死区有瘢痕组织和钙化形成,在MRI各种序列上均呈低信号改变。对于常规T1-WI、T2-WI诊断困难者,还可行屏气快速梯度回波Gd-IDTPA增强扫描,以进一步观察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