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30725200000012

第12章 教师杂谈(1)

说“教”道“育”

教育改革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前提。然而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则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二则因着传统文化的束缚,显得沉重而艰难。诸多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令我们置身其中浑然不觉而又难以摆脱,或许与我们对“教”与“育”这两个字的内涵认识偏颇不无关系。

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词典上说,“教”的含义是“传授”,“上所施下所效也”;“育”的含义是“培植”,“养于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这两个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大概是受韩愈《师说》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把教育工作单纯理解为“教”,而忽视了“育”,因而导致诸多见书不见人、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这就难免与“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悖。

细究一下“教”与“育”的区别,我想至少有以下诸点——

在行为方式上,“教”主要靠口传、身授,显声有形;而“育”则丰富得多,不但可以通过口传身授,还可以通过师表作用、道德操守、人格精神等方式影响学生,收到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之功。

在实践时效上,“教”或许可以“立竿见影”,“育”则相对需要较长时日,一时三刻难以彰显成效。这是因为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只要讲授得法、训练循序,学生可以靠理解和仿效完成认识过程;而“育”的内容则属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个性素养发展方面,必须经历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实践反复的认识过程,决非一日之功。比如“洗手”这两个字几分钟就可以教会,洗手技术也不难掌握,但要学生养成每天饭前自觉洗手的卫生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载体使用上,“教”一般必须有具体的物质凭借,如书本、音像、网络等;“育”的载体则既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而且有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如家庭背景、社区环境,学校的办学传统、教风学风以至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等各式“软件”,都可以而且必须作为“育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这就叫“全方位育人”。

在师生关系上,“教”通常以单向的管道、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出现,就如教师的讲台,总得高出教室课桌若干;而“育”则不尽然,教师与学生往往要处于平等地位,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大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小至个性爱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的养成,教师常需通过交流、讨论、引导、鼓励的方式,方能使学生由入耳入脑到心向往之,身体力行,从而使教育目的内化为自觉要求。

在评价模式上,“教”可以比较单一,一张试卷、一场表演,大抵可以使“教”的效果一目了然,优劣自现;而“育”的评价则比较复杂,比较艰难。如政治和思品考试是难以准确考核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操守的,必须综合考核其实际的思想行为表现,包括校内外表现、师生的反映、社会实践的检验、家庭的反馈等方面的因素,兼而顾之。这就使学校教育实效的评价,至今仍是一个需要加以探索的领域。

如此看来,纠正重“教”轻“育”偏向,更新教育理念,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育”字的含义和特点开始,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善于“育人”,是一个教师师德状况的根本标志,也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一个地方是否真心实意实施素质教育的分水岭。

把书教活

——从思品课“谦让”说起

笔者日前观摩了一节小学思品课“谦让”,内容是讲两只山羊在山谷之间的独木桥中间相遇,各不相让以至于争斗,结果双双掉入深渊。于是由此引出“孔融让梨”、上甘岭战役中“两个苹果的故事”等传统的道德教育教材,最后联系学生实际:在保温桶的龙头面前装饮用水应该相互谦让、乘坐公共汽车要主动让座,等等。

应该说,这节课教材的内容和教师引入的内容都很不错,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属于上乘,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运用得好,按传统的评价标准应得高分。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点缺憾。我想:评价一堂思品课的标准,恐怕不能光看课堂现场的教育效果,更为重要的要看它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换言之,即要看它在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方面所起的作用。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如何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的问题。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要,现在要,将来也不能不要——未来社会总不能建成你争我夺、勾心斗角的魔鬼世界罢!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正处于商品经济的竞争时代,国家间、地区间、部门行业间、单位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而这种竞争,从本质上讲正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力。谦让的传统美德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要素之一,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毋庸讳言,无原则、无休止的“谦让”,也是近代以来我们屡屡丧权辱国、使朝内奸雄当道、神州民生凋敝的原因之一。割地赔款,投降派得势,导致民贫国弱,最后是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丧失殆尽,回首往事令人扼腕。改革开放使中华重新崛起、使国人升腾起民族复兴的希望,而这种希望正寄于年轻一代。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传统道德的时候,融入时代精神的要求,突出竞争精神这一主旋律;要求教师既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学习传统道德。要向学生讲清:谦让精神是永远需要的,但必须弄清什么是谦让精神的内核?怎样谦让?怎样划清谦让与竞争之间的界限?总之,一切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有意无意地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引导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作无原则无是非的“谦让”。

其次,是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问题。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而竞争意识则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和前提。谦让和竞争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应该服从哪一种道德准则,必须根据效益原则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主义道德的客观标准应当是:在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总前提下,提倡效益优先,鼓励公平竞争;在社会公正原则的指导下,提倡人们在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礼让。以上述二羊相争而论,假如它们在桥的某一侧而不是在中间相遇,在需要保证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的情况下,就不只存在一个需要谦让的问题,还有一个谁应该让步才能使双方在总体上获益的问题。在不损害别人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我以为应以竞争而不是以谦让为价值取向。

第三,是如何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问题。我们以往的德育工作不无成效,但形而上学的东西也不少,不少方面甚至是误导、误人子弟。比方鼓励孩子用稚嫩的身躯去扑灭山火、在危险的场合去为抢救国家集体财产壮烈牺牲等等。“谦让”一课似乎对教材也还可以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孔融让梨的故事且不去说它。志愿军让苹果的故事固然很生动感人,但若全团因饥渴危及战斗力和生存,苹果给伤员吃固然高尚,但谁能说让团长吃了就一定是错误的呢?也许团长的生存可以拯救一个团的生命,取得一个战役的胜利,远比救活一个伤员更有价值呢?再如,几十个学生在短短下课休息十分钟内,在保温桶前你谦我让,结果喝到水的人也许就更少!这种场合应强调的是遵守秩序,而不是相互谦让。总之,社会生活是极为复杂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不同的准则去规范,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这就是科学精神。

以上看法也许有吹毛求疵之嫌,对教材和教师过于苛求。但我以为作为思想品德课,面对一大群心灵纯洁如白纸的学生,必须审慎处理才好。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是很精辟的见解。我们的教材无疑需要不断改革和更新,但怎样使用教材,如何灵活处理教材,关键还是在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教师应该把书教活,必须根据时代要求,面向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而这正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让课堂充满活力

南昌市西湖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整体改革,在走过几年探索历程之后,把主攻方向投向课堂教学,致力于建立“有指导的自主教学模式”,我以为这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应试教育影响下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端,他们把调整师生关系作为突破口,吸取、总结国内教学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从本区小学教育的具体实际出发,探索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显著效果。这个事实再次证明:课堂教学改革潜力很大,大有可为。

我国传统教育无疑有许多瑰宝,但严重的缺陷是在师生关系认识和处置上存在偏颇。教学活动是“我教你学”,“教”不管“学”,“教”和“学”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否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必然成为僵化封闭的“炼狱”生涯,毫无生气可言。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刻板模式,在充满竞争和开放的社会中,已成为人才成长的桎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的尊重,构建为“学”而“教”、学生自主发展、生气勃勃的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全部激情、智慧和才能,使其生存状态充满生机和活力。毫无疑问,只有这样的教学工作,才能够造就面向新世纪的适用人才。

这种完全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把教改的着力点放在寻求‘主导’和‘主体’的最佳结合,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这一目标上”。课堂教学自身的素质仍然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教师的政治思想、文化科学业务素养,往往影响其教育理念的选择。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包括指导的方向原则、内容重点、策略手段、方法艺术以至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优化、人际互动氛围的营造等等,无一不需要教师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艺术。使人高兴的是,西湖区的这项改革课题,已促使许多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激发起改革和创新的强烈愿望,并且在改革中涌现出一批很有希望的研究型的中青年教学骨干,这是教改带来的最重要的成果。

作为全省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县级教科所,西湖区教科所在区教委的领导和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上所作的探索性努力是值得赞许和令人感佩的。教学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只有在把它看做一种研究对象的时候,其面貌和结果才会出现新的气象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科研的含量和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高低。一个教师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并躬行实践,将影响其事业的前途。

作为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科学的课题,这项改革自然尚有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容量和训练效度?如何在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使尖子学生崭露头角?如何引导学生面对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创造性地把教材进一步用好用活?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使教书与育人做到最佳结合?这些问题,有待于科研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携手合作,在艰难的探索道路上继续前行。

近几年来,我有机会参加西湖区素质教育的一些活动,在“建模”课题阶段性成果结集出版之际,主事者要我写几句话,不揣浅薄。因以付之。

“教读法”的启示

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的《我的教读法》,于最近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省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

潘凤湘老师以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创立的语文教读法,使语文教学的面貌和效果为之一新,成为省内外语文界瞩目的一项教改成果,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语文教师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赏。关于教读法本身的教育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各方专家和教师已经或还在作出许多中肯的评价和深入的研究,这里,我仅就教读法的成功经验和潘老师的教改历程给人们的启示方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教学工作必须立足于改革才会有广阔的前途。从传统观念看,潘老师本来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难能可贵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不倦的探索者和勇敢的改革家。他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教育经验中,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性,激发起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迷信传统,不满足现状,也不在乎社会的偏见和责难。一旦确定了改革的目标,他就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即使披荆斩棘、作出自我牺牲也在所不辞。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富于创造,这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精神和品格。任何想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教师,都可以从潘老师的足迹中,获得改革的勇气和力量。任何因循守旧、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都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第二,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教读法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格格不入的。他不是着眼于统考的分数,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培养素质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和其他各项课外活动中,潘老师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智慧和创造,为学生智能的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教读法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也与有些名为教改,实为追求升学率的所谓“试验”划清了界限。教读法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是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第三,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自学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才能获得成功。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培养自学能力因而成为当今各国教学改革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教读法的最大成功,正在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任何伟人都不能穷尽知识和真理,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传授给学生。未来人才不但应当是知识丰富的人,更必须是善于自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教读法所体现的注重学生自学的教育思想,是完全符合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的,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