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30725200000009

第9章 学会以德育人(1)

重提“师道尊严”

在我国,教师的地位曾与“天、地、君、亲”同列,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五千年中华文明,铸就了“师道尊严”这熠熠生辉的四个大字。

余生也晚,待到成为师范大学一名学子亦即未来教师的时候,“师道尊严”已被大张挞伐。教师的称号与“臭老九”、“封资修”画了等号,斯文扫地的现象举目皆是。教师似乎成为罪恶的渊薮,个个都是“假道学”、“伪君子”、“两面派”、“教唆犯”;而起而口诛笔伐的,竟大都是教师的学生。自幼在乡间形成的对教师的崇拜之情被猛然轰毁,心头真个是百般不解,充满了失落与哀伤。

直至拨乱反正,教师才洗清不白之冤,恢复了失落的尊严。其时我已忝列教育工作者队伍,整日与教师为伍,真正体验到了“师道尊严”这一古训的内涵与分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薪火的传递者和创造者,实在是最需要、最应该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教师的称号,无可争议、难以替代地应该与光荣、崇高、圣洁、伟大等一切美好的词汇相匹配;教师的命运,从来是如此紧密地与社会文明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关联。

改革开放潮涌以来,教师的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与日俱增。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社会日渐强烈的对师德滑坡现象的抱怨和忧虑——有一些教师抵挡不住五光十色的商品诱惑,正在淡忘和失却应有的尊严。“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换言之,新世纪教师应该树立何种新形象?这不但是时代对教师发出的神圣呼唤,也是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应有之义。甚至可以说,塑造教师新形象,应该是“塑造江西人新形象”的“重中之重”。这是由教师在“科教兴赣”战略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教师新形象的内涵是什么?我想,既是“新形象”,自然要体现时代精神,举凡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效益观念以及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等,都不可或缺,但也不能缺少传统道德的内容,诸如重义轻利、知书达理、礼仪诚信、敬业爱生等等体现教师职业人格尊严的内容也断乎少不得。因为道德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发展性,若抽去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发展就会失去根基,塑造新形象就无异于沙堆建楼。为此,笔者主张重提、重建“师道尊严”,为塑造江西教师新形象修建坚固的基座。

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而提出的“师道尊严”,自不免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其中“为师之道须要讲求尊严二字”这一内核,却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是可以超越时空、万代传承并弘扬光大的。自古以来,“教”兴则国兴,“师”尊则国强,难道不是事实么?

重提师道尊严的另一个现实依据,是师德的长堤眼下正遭受商品大潮的严重威胁,不少区段已经险象环生,警报不断,甚至出现“管涌”,急需大声疾呼,严加防修,方不至决堤塌方,酿成祸患。

重建师道尊严,自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最紧要、最有效的,还在于教师自身努力,要用“自尊、自重、自强”这六个字自律自勉。因为“尊严”既是一种形象,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操守、一种信念。尊严的树立和巩固,既不能靠吹、靠捧,更不能靠欺、靠压。作为内在的品质,主要靠自身的锻炼和修养。

修养该从何处入手?关于怎样做优秀教师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堪称典范的优秀园丁也是群星璀璨。但我以为作为一个“人师”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操守,其实说白了也可以简单明了:

首先,是在为人处世上少一点名利之心。教师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清教徒,但自身的利益和欲望,只能靠诚实和辛勤的劳动争取回报,不能作非分之想和额外之求。纵观古今中外的教师,大都清苦自守,以教为乐。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教师职业,也就选择了清贫。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要有淡泊名利、自觉奉献之心,才能坚挺起“德高为范”的人格脊梁,赢得尊重和信赖。如果在职称、福利、待遇等利益问题上“寸土必争”,在教育业绩上弄虚作假求名图利,利用手中的权力变着手法向学生家长“索、拿、卡、要”,教学不负责任却以大量“补课”求得“津贴”,就会大大玷污教师在学生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其次,是在教书育人上多一点“博爱”之情。有道是“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有道是“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面对不同个性类型、智力差异、素质特点的学生,教师要公平公正、兼爱普施,决不能厚此薄彼,更不可歧视后进。听说有一位语文教师,在点名让一位口吃的学生在课堂上宣读自己的作文时,引起满堂哄笑,使那位学生尴尬羞愧得满脸通红。这位教师不是采用简单的“大家不要笑”、“你大胆地念下去”这样的处理方式,而是宣布“全班同学把头趴到桌上,老师把头转向门外”,然后满怀深情地鼓励那位学生道:“你大胆地念,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念好!”那位学生是满含着泪水念完了自己的作文,从此他的语文成绩和各科成绩扶摇直上。假如教师有了这样一份对学生的爱心,还有什么学生不能教好?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就呢?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还有,是在待人接物上讲一点“儒雅”之风。教师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交朋结友以至于饮食起居等生活小节,对学生无不起着榜样示范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古时的教师大都温文尔雅,谓之“儒雅”。外在形象反映着内在的素养,今天的为师者仍当继承发扬。诸如口出秽言、行为粗俗、衣冠不整、专制武断、骄矜蛮横等等不良习气,与教师的形象似同冰炭。试想教师在无人处随地吐痰、在马路上乱闯红灯、在公众场合目中无人地大声喧哗,还有什么资格和力量去教育学生?

有了以上三个“一点”,我想大抵可以修筑起教师职业道德的“万里长城”,“师道尊严”的古训将能重现光彩!

教育局长,该是啥模样

在中国庞大的行政官员队伍之中,教育局长一职,曾经是不怎么起眼的角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教育局长的地位日趋凸显——不仅由于权力,而且由于责任。一个县级的教育局长,不但掌管着全县1/5左右的人口,而且掌握着全县一半以至大半的财政。人所共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前途,取决于人口的素质状况;而人口素质则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身为一方教育长官肩负的重任,不言而喻。

我们在讨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教书育人这一百年大计时,十分关注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这是不错的,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是一批好学生。然而似乎很少有人关注校长和教师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教育局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局长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往往影响和决定着一方教育,影响着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以至于生存方式;换言之,一个好的教育局长,可以造就一批好校长、好教师,从而造就大批栋梁之材。

曾经听到一位省级教育领导对少数不注意自身形象的校长提出的严厉批评:“一头乱发,胡子拉碴,裤腿一边高一边低,嘴上叼根香烟,耳朵上还夹着一根。哪里像一个校长!”其实,据笔者的接触,优秀的教育局长虽到处可见,而形象不佳的教育局长亦非绝无仅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醉心于文山会海、送往迎来者有之;热衷于酒池肉林、麻将扑克,以编制和传播荤段子为乐者有之;不读书、不看报,整天东游西逛,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者有之;不懂教育、不研究实际问题,却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者有之;不关心师生疾苦,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者有之;忙于请客送礼、蝇营狗苟,以权谋私者亦有之。

如果说,共产党的官员应该是人民的公仆,那么,共产党的教育长官,就应该是最优秀、最文明的公仆之一,他们应该是师生员工和人民群众的道德典范、文明楷模。其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他头顶乌纱上的“教育”印记。教育是传播和创造文明、培育和造就人才的圣地,非人中之佼佼者,岂能在此执掌大印?

如果说,普通的党政官员只有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方能获得百姓拥戴;那么,作为教育长官,若无较高的思想文化素养、为国家民族尽忠竭智的胸怀境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就难以赢得良好的口碑。湖南的胡昭程、江西的涂赞珠,便是教育局长中的优秀代表。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多年来接触过不少基层教育局长。其中很多人令我肃然起敬,但实在也有一些人令我不敢恭维,左看右看似乎总不大像一个教育局长。这“像”与“不像”的标准、特征到底何在?细细想之,似乎有以下一些——

一是有无书卷之气。教育局长应当是文化人,虽未必要求他们个个手不释卷、夜夜挑灯苦读,但总该喜欢读书看报,对文化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才与教书育人的行业相称。但有的局长不读书、不看报,或者“读书读皮,看报看题”,真不知他们滔滔不绝的报告的源头来自何处?难道凭了一纸文凭,就如有百万雄兵在胸,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是有无调研之趣。教育本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精神生产活动,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方可了解实情、摸索规律,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取得实绩。有的教育局长——恕我直言——其实不很懂得教育,又没有调研的兴趣和习惯,结果自然只有“拍脑袋”,岂有不误事的?

三是有无“忠诚”之心。教师出身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忠诚”二字用得真是精辟!“忠”者,忠实执著也;“诚”者,真心实意、心无旁骛也。教育之行业,惠及子孙,功在国家,利在长远;但一时三刻是不容易看到“政绩”的。忠诚事业,就会真心实意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呕心沥血;心怀二心,就会急功近利,追求“政绩”,搞花架子,嘴上讲着素质教育,心眼却死盯在升学率上。那些“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地方,我看或多或少都有教育局长的身影在“游荡”。

四是有无爱生之情。烘托着教育局长这一宝座的基础,是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身为教育局长,其全部的工作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故对学生应该有天然的血肉之情。但有的教育局长对于眼下还并不更事的众多“孩子娃”,那些承载着父母无限希望的百姓弟子,他们的利益、兴趣、愿望、要求以至于个人权益、人身安全,似乎视若无睹,麻木不仁。有的人不惜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换取自己的“政绩”和升迁。说重一点,这简直是“以人血染红顶子”。

五是有无儒雅之风。身为教育局长,在公众面前,总该有“长”者之风、“仁”者之风,“智”者之风。虽不能要求个个温文尔雅,总不应有卑俗粗蛮之相。但有的教育局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比不上一个普通乡村干部,甚至需进行“五讲四美”的教育补课。

当然,也许还应该有“六是”“七是”……

教育局长的形象特征和素质特点,我以为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大题目。这题目,组织人事部门要做,教育部门更要做。

透析“职称论文”现象

每年职称开评前夕,教育报刊编辑部便会收到一些教师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送来的应评职称之需的文章,言辞恳切地要求“予以关照”发表。这些“论文”中,虽不能说没有佳作,但大多属于临时炮制出来的、质量低劣的“敲门砖”之类。其中不乏拼凑之作、“克隆”之作、仿冒之作、即兴之作,甚或抄袭之作和捉刀代笔之作。此种“职称论文”现象,说轻一点,是师德失落的表现,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说重一点呢,与“学术腐败”沾了边,是师魂的堕落。

“职称论文”的作者之所以敢于堂而皇之或半带羞涩地送上这些“敲门砖”,我以为在其深层意识里面,不无某些“思想”“理论”在支撑。比如有人认为,职称管理部门规定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符合要求的论文发表,是“多此一举”:教师的业绩水平主要反映在教学上,何必要看论文?诚然,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高校)评定教师职称,确实有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不注重教学业绩的倾向,但这与把有无论文发表或交流作为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不能画上等号。教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著名教育家钱伟长最近指出:“不搞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教好书。”这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的真知灼见。教育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论文写作水平是教育科研水平的综合反映。规定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相应的论文要求,对于推动教师投身教改和科研、走科研兴教和科研成才之路,无疑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以为完全正确,十分必要!

有些教师自以为教学水平等均已符合晋升条件,只是不喜欢、不善于写文章而已。他们自忖如果单为缺少论文而使职评不能如愿,未免冤哉枉也。言下之意,教学好的未必能写文章,会写文章的未必教学水平就高。此论貌似有理,其实也站不住脚。教师虽然不可能个个都成为文章高手,但用文字总结教学经验、探求教学规律、发表教学主张和见解,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谁也不应例外。论文水平虽不能完全等同于教学水平,但却是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以教师教育实践为内容的教育论文,某种意义上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没有对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耕耘和真知灼见,是断乎写不出好文章的。至于时下报刊上并不鲜见的那些内容空泛、并无价值的所谓“论文”,则是教育研究领域浮华不实之风的表现,而其中就包含了某些编辑因难过“人情关”而无奈放行的“职称论文”。

也有些理科类、文体类的教师认为写论文只是政治、历史、语文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事情,自己只要教好书就行,不必去写什么论文。此论亦差矣!理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各科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各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的重要标志。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包打天下”的传统“匠人”型的教师,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无论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并善于用文字形式把实践经验理性化、条理化。设想一个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数理教师,一定会自觉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不断写下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心得,而决不会视写作论文为畏途的。当然,自感写作水平低下的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应当心安理得地处之泰然。

以上所列这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和观点,是阻碍教师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拦路虎,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绊脚石,均当在扫荡之列。一个有志气、有抱负、有作为的教师,一定会用自己的实践和文字,写出教书育人的瑰丽篇章。

莫把“素质”当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