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30725500000017

第17章 明清建筑大观(2)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明代最大的陵墓建筑群。陵区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范围约四十多公里。

整个十三陵陵区共用一条神道为引导,以后又在大红门外约1300米处增建气势宏大的石牌坊一座,前推了陵区起点。石牌坊为六柱五间十一楼形式。“楼”就是屋顶,五间上各一座,各间之间及全坊外侧也各一座,大小相间,高低错落,轮廓丰富,通宽达3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

在十三陵中,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合葬的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朱棣是一个颇有建树的帝王。他曾命翰林院学士解缙等负责召集天下文土三千人,编写了举世无双的《永乐大典》,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这部举世空前的大部头类书,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的宝库。他还派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遍历亚非大小三十余国,促进了明朝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陵园纵贯南北,由三个院落组成。第一院落从石碑坊到棱恩门。石碑坊位于十三陵神道最南端,为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光洁,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蓝天,下接白云,远远望去犹如天地间浮沉的一朵彩云,又好似神话传说中的南天门。

石碑坊北是大红门,它是陵园的门户,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庄严雄伟,浑厚端庄。黄色的琉璃瓦顶与朱红色的门墙交相辉映,色彩协调,诱人遐想。

大红门北面是长陵碑亭,碑亭虽名为亭,体量却十分巨大,各面达26米,高22米。有一通龙首龟趺石碑,记叙了明成祖一生的经历,都是歌功颂德之词,这也是十三陵中唯一有文字可训的碑亭。碑亭四角各有一个华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归”,意思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应该走出去了解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免得国事无人处理。亭北石砌神道长1200米,两旁相向列石柱、石兽、石人共19对。神道北端以并列的三座石棂星门结束,门间有短墙。自此以北,长陵尚有4公里多再无设置,有如面中空白,以虚代实,更加含蓄。

第二院落是棱恩殿,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荐藏物”的地方,也是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大殿全部建筑用珍贵的楠木建造,体量横长,而且都是白台红墙朱柱黄瓦,一派皇家气象,经过五百多年风雨剥蚀,尚未倾斜变形,充分表明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在院庭内外满植松柏,气势萧森,有很强的纪念性。

第三院落由内红门与明楼等组成。方城明楼为砖石结构,体量竖高,作城楼形式,与棱恩殿形成鲜明对比。内红门是棱恩殿和宝城之间的一座门楼,因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内红门的彩绘色调显得深沉、肃穆,使谒陵的官员走进门内即产生一种诚惶诚恐之感。

长陵建筑雄伟、肃穆幽深,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侧面。

清初三陵

清远祖的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以及皇太极的昭陵,统称“清初三陵”。清初三陵既发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与入关后的清东、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将陵区的自然风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筑布局相结合,充溢着古朴、肃穆、神秘的气氛。

永陵是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父亲、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在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小,因为葬者生前都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称过汗,只是祖以子显而已。永陵在辽宁新宾县内,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永陵陵园较小,但景深开阔,风光旖旎,犹如点缀在万山丛翠中的一片红叶。

陵园四周绕以红墙,南门内横排四座碑亭,碑石林立,碑文洋洋数千言,均是为祖先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碑亭往北是启运殿,即祭祀谒拜租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黄琉璃瓦顶,殿内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殿堂供没暖阁、宝床和神位,殿前还有焚楼。启运殿往北是宝城,城中陵冢环列,均为平地起封,封土下为地宫,其中多为拾骨迁葬,可能还有衣冠葬。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陵墓,又称“东陵”,位于辽宁沈阳东郊的丘陵地上,前临浑河,背依天柱山。万松耸翠,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掩映于松海葱郁、蓝天白云之间,巧妙地将山陵建筑融会于水光山色之中,极为优美和谐。

福陵面积达十九万多平方米。陵园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碑坊。进入陵门,地势逐渐升高,一条一百多级的石阶在苍松之间斗折蛇行,盘山而上,具有“山势峻拔,磴道层折,深邃高耸,幽冥莫测”之感。攀上台阶,穿过石桥,迎面便是碑楼。碑楼内竖立由康熙亲自撰文的“大清福陵圣德碑”。碑楼后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为叩拜祭祀之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动多达三十多次。祭祀分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种。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举行。旁祭是在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忌辰举行。小祭在每月阴历初一和十五举行。特祭是遇国家大典的临时祭祀。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规格和数量。顺治年间规定,大祭用牛、羊、猪各一头,献果酒、点香烛、焚烧、祝词、行大礼。清中叶以后,流民起义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求救于祖先“在天之灵”,进一步扩大了祭祀的规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头、羊四只、面八百斤、油四百斤。每年仅祭祀福陵就用银五万两。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皇太极的陵墓。昭陵陵山为人工堆造而成,号称隆业山,占地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

整个陵区可分为三个部分,从下马碑到大红门是第一部分,下马碑在陵区的最前面,碑文用满、汉、蒙、藏、维吾尔五种文字镌刻着“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以显示陵区的神圣和庄严。

陵区的第二部分是大红门到方城。大红门上镶有五彩琉璃蟠龙,门里有石雕华表和六对石兽,雕刻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石马“大白”和“小白”,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琢而成,英姿勃发,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骏相媲美。

陵区第三部分是庞大的方城和后面的宝城,这是陵园全部建筑的主体。方城内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严肃穆。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楼,把清初城堡式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的陵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宝城的中间有半月形的宝顶,是埋葬皇太极和皇后的地宫,气势壮观宏伟。

清东陵

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最大的陵墓区。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

据历史记载,这块地方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清入关之后,有一次顺治皇帝狩猎,偶然来到昌瑞山下,停辔四顾,惊叹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完就取出玉佩扔向远处,对侍臣说:“落处定为穴。”由此开辟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

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冶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也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由汉白玉制成,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堪称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逦,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刻着治皇帝一生的功绩。

神道中间即龙凤门,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

过龙凤门是七孔桥,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