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其目的性的,任何一个家长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会是漫无目的的。每个家长在实施教育之前都已经在心里勾勒出了一个自己想要的形象,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家长的心里有什么样的孩子的形象,在教育过程中就会努力地让孩子向这个目标靠近。虽然每个家长心里对孩子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理想形象。
一、会学习会休息
记得在一篇学生的日记里看到过这样的话:
“今天是暑假的第十天了,我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小明喊我去玩,我没有答应。也没有心思做作业,一直到晚上9点才把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还挨了妈妈的批评。
“我当时在没有做完作业的情况下,拒绝了小伙伴的邀请,没有跟他们一起去玩,这一点现在看起来做的是对的,值得表扬。但是人虽然没有离开书桌,注意力却不集中,不用心当然做不好作业。这样一心二用,又想学,又想玩,结果是学没学好,玩没玩好,还挨了妈妈的骂,真是划不来……”
孩子不能总闷在教室里看书,所以体育锻炼这事儿,学校还是支持学生的,每天下午专门要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每到这时,孩子们就高兴得不得了,打球去!可是家长的看法就不同了。家长最关心的是学习如何,有没有考试,考得怎样,在班上排到了多少名,不大会问起孩子的体育锻炼坚持得好不好,心情怎样。一些同学在家长开出的标准下太看重成绩,轻视体育锻炼,从早到晚埋在书堆里、作业中,课外体育活动也不参加,认为多参加体育活动就是不用功。这些孩子脸上成天没有笑容,精神不振,性格也有些古怪。
在孩子们的眼里,回到家里,家长要是看到孩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心里就会高兴——瞧瞧孩子在学校多用功,放心了。
要是学生带着愉悦心情回家,家长又好奇了,总认为是考试不错。如不是这样,老爸老妈又要开始教育了——不要乐呵呵地哟,你的成绩还有差距,还要努力哟!这让孩子们感觉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心情,家长一味地强调学习只会让孩子处于疲惫状态,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小孩子在6~7岁的年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如果考试前机械地频繁地练习同样的一些题目,孩子容易大脑疲劳,降低注意力,就会出现上面所讲的现象,会的也做错了。所以考试前重要的是调整好孩子的考试心理。这时候需要家长给孩子以放松的机会,比如回家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唱歌,跳舞,然后和孩子分析出错的原因,让孩子感受到在家长这里是安全的。千万别让孩子把学习当做了负担,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好好保护的。因为孩子都是带着好奇来到校园的,如果因为一两次考试,把孩子这种对校园对知识的好奇给抹杀掉,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有的家长对于刚上学的孩子要求过高,也容易造成孩子在考试中失常。不要强求孩子考满分。孩子能够精益求精固然很好,但是毕竟是孩子,要容许孩子出错误。
对于考试,要注意宽严适度,既要让孩子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又要让孩子以平常心对待。考前引导孩子认真复习,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增强孩子考好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细心的好习惯。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就注意要求孩子认真书写,仔细看清题目要求,以提高作业质量,这样,就会降低考试的失误率。
孩子在日记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学生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中学生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每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说着诸如“唉,真没劲”、“唉,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之类的口头禅时,我们就说他是个心灵空虚的人,但实际上,真正空虚的感觉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空虚者自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他人是难以深人体验的。
空虚是随时可以产生的。留意一下周围,有的中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因没有及时地被接受,就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中学生由于学习差、纪律不好而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束缚,就会觉得中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诗情画意……这时候,空虚就可能会乘虚而入。如果孩子正好是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暑假本该是孩子们放松精神、娱乐身心的好时机,现在却由于各种补习班大行其道而隐隐有成为“第三学期”之势。在城镇街头,炎炎烈日下背着书包疾走的孩子随处可见,不用问就知道他们是在赶往补习班的途中。他们中间不但有高中生、初中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甚至还有目前没有任何升学压力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补习班之所以能够这样盛行,与家长的哄抬分不开,正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将子女送到了补习班。但是,应该说,应试教育给家长和学生造成的升学压力是目前补习班盛行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倡素质教育,让暑假不再成为“第三学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怎样才能做到既学得好,又玩得好呢?学归学,玩归玩,用心学,认真玩,一心不二用。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做作业最专心,慢一点没关系,跑步也有快慢之分,学得带劲效果好,做完后玩得才放心。套一根皮筋在手腕上,一旦发现自己分了心就拉一下,并在纸上画一道,让疼痛提醒自己要专心。每次做作业都记录下自己拉了多少次皮筋,每星期检查一次,看看每天拉皮筋的次数是不是在降低,如果是,那说明你的孩子越来越专心了。
和妈妈商量商量,如果作业做得又快又好,让她给你一份小奖励,比如,星期天带你去公园玩,和你一起看动画片,暑假带你去游泳等。
二、会质疑会思考
孔子向老子问礼,临走时,老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这就是在告诉孑L子,时间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的意识和认识的发展,很多原来对的东西,在已经进步了的情况下,也许就是错的了。不要拘泥于古、人的认识,要大胆地质疑,要有自己的思考。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课本上有这样一篇课文,叫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讲的是大科学家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故事。
1590年伽利略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正是这个年轻人发出了对当时公认的科学泰斗亚里士多德的挑战。这天早晨,伽利略登上了50多米高的比萨斜塔,他右手拿了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了一个1磅重的铁球,他将在斜塔上做物体自由落体实验,以便验证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下落速度的结论的错误性。
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理论一直统治着科学的天空,人们把他的话奉为真理,他认为: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物体降落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如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l磅重,如果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而且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他的理论的来源是一只鸡毛落下的速度要比一个铁球落下的速度慢得多。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个结论是可笑的,但慑于亚里士多德的威名,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直到伽利略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他认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他说:“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话,由此推理,那么100磅重的铁球的下落速度就应该是1磅重的铁球下落速度的100倍,可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正是这种不迷信,敢探索,能思考的精神,才为他以后在科学界做出巨大贡献奠定了基础。
成千上万的人都来观看他的实验。虽然不少神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责难伽利略,说他“狂妄”,并说他“背叛”等,但伽利略没有屈服,他登上比萨斜塔,要以事实来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伽利略坚定地登上了斜塔,把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扔了下去……“啊!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了!”
“轻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
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在事实面前被推翻了。
相信今天人们站在比萨斜塔前感受到的除了斜塔给我们的建筑学上的审美以外,更多的是怀念那个勇于挑战权威、勇敢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的科学界的勇士。
伽利略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直到晚年仍然不改。当时荷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激荡了整个人类社会,也直接触及了基督教信仰的根本,这让教会很是惶恐,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要阻止日心说的传播。而伽利略却不顾教会的迫害,勇敢地向世人宣告着这一天文界的伟大发现。这终于惹怒了教会,他们将伽利略囚禁起来,对他进行压迫和折磨,最后伽利略不得不在教会前发誓,但是当他发誓后站起来的时候嘴里念叨着:“可是地球仍在转动啊。”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胡适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曾提出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想要有所建树的人,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一种忠实科学、忠实真理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才能突破权威的束缚,才能看到真理的面纱。一味服从权威不敢质疑的人无疑距离真理还很远。
然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是追求统一化的教育目标。从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就可以对这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略知一二。我们的课堂讲授知识的模式,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方式,无不在把所有的孩子放进一个模子里。
我们的数学教学,总是老师在黑板上讲例题,而且例题和解法长年没有变化,讲来讲去,几届孩子拿出这道题,解题的思路也是相同的一成不变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里,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知识,就像一个自动的答案录入工具。
再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这点在阅读的训练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我们的考试从小学到高中,无不是给出一篇文章,在后面列出几个问题,无非是关于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想,只是几道问答和选择,需要学生们把一样的答案写上去,符合出题者意思的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的就不得分。这样的考试不过是让众多的脑袋服从一个或几个人的想法。
再看我们的其他教学,英语学了好几年,就是说不出,听不懂,写不好;历史课上,我们只记住了几个年代和皇帝,连我们经历了多少朝代都说不全;地理课后,我们的孩子连地图都看不好,我们的物理课……我们的化学课……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们的孩子只能盲目记答案,像是一个个的移动书柜。这样的教育又怎么会培养出人才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反思,对于成绩的追求我们都有责任。老师和学校追求升学率,爸爸和妈妈追求考高分,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考高分意味着答案的正确性,而正确性又意味着唯一性,于是我们的孩子被家长和老师联手培养成了标准人才,而不是真正的人才。
对于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以下的建议:
1.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家长不再过分追求孩子的成绩,孩子才能有精力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和思考,这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教育者有时候把握着被教育者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
2.鼓励孩子的新想法,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们总是对生活、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见解,不要说那些大科学家都没有能力做出来,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这些话直接伤害了孩子的自信,也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积极性。
3.当孩子的想法与权威产生冲突时,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盲目相信权威:也不要急于否定权威,无条件支持孩子,而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探索,去实验,追求真理,即使最后孩子错了,也会从中有所收益。
三、有毅力能坚持
毅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很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进取下创造奇迹的,没有毅力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学习就像爬山,只有不怕困难,经过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的人,最后才能到达辉煌的顶峰,才能看到不同一般的人间仙境。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到达这样的境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毅力。因为遇到了艰难险阻,不能凭借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所以只能停在了山脚下,还有一些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了半山腰,于是满足于眼前的风景而停滞不前,那也是不能到达的。
我们的先人在治学的时候往往很严谨,他们破书万卷、寒窗十载的苦工夫就来自坚强的毅力。这也是我们现在应继承的精神力量。
谈迁是明清之际研究明朝历史很有成就的史学家,由于不满明末腐败的政治统治,他引退官场,专心致志于撰写明代史,着有至今仍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国榷》。《国榷》的酝酿始于谈迁近而立之年。谈迁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立志另写一本符合史实的明史。为了考证历史的真实性,他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晓行夜宿,一年到头,总在不辞劳苦地借书,还书,如饥似渴地抄书。谈迁寻遍江浙地区的私家藏书,阅读了大量先人的着述。就这样,他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国榷》的初稿,以后增补订正,六易其稿,先后用去20年心血,才基本完成《国榷》
一书。
正当谈迁生活艰难、身体不佳、年龄已经54岁的困顿之际,《国榷》藏稿被盗!尽管他痛心不已,但他发愤重写,再度背井离乡,不避酷暑严寒,忍耐饥渴疲劳……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又写出《国榷》的初稿。在花甲之年,他得以北游京都,以补充、订正自己的巨着。在京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国榷》的充实求证工作,走访了许多在京的明朝遗老,踏遍京郊的明陵、墓园、寺庙。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终于修订完成了共500万字的巨着《国榷》。谈迁“以泪和墨”,“汰十五朝之实录,正其是非”,为此,他先后花去30多年的宝贵时光,这中间的艰难无法诉说。如果不是依靠他坚强的毅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完成巨着。不得不说毅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在学习的旅途中不能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流连于路边的风景,终于一事无成。
《伤仲永》就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