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永和王安石的舅舅住在同一个村子,方仲永5岁就会写诗,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看这个孩子。不管谁指什么东西给方仲永看,叫他做诗,他都能立即写出来,而且写得很好。同乡的人惊奇万分,有些人就拿钱给方仲永的父亲,请方仲永给他写一篇文章。方仲永的父亲很贪财,天天带着小仲永到处串门,不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结果方仲永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少,诗也写得一天不如一天。
王安石那年跟着父亲到舅舅家,见到方仲永。王安石的父亲叫方仲永做7一首诗,诗写出来一看,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好,但也还看得过去。又过了7年,王安石又到舅舅家,问到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告诉他,方仲永已经和没什么文化的人差不多了。
学习不是用来夸耀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没有毅力,不知学习,最终会迷失在生活中。方仲永的父亲以为知识和能力是一劳永逸的,因而没有给孩子学习的机会,方仲永终于在路边的风景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培养自信心。
2.加强体育锻炼。
3.家长做出表率。
4.多多鼓励打气。
5.从幼儿时抓起,培养毅力开始得愈早愈好。
四、有主见能创新
每个家长都怀有对孩子成才的美好愿望,但是要时常问自己:我们家长的美好愿望是什么?是一个门门考第一的孩子,还是一个思维活跃、有创造性的孩子?也许你会说两者兼有,然而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那样美好的愿望,恐怕只有少数孩子能达到。中国基础教育的扎实程度被世界所公认,每年都有中学生获得世界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但为什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的教育在这个领域再次遭遇了尴尬,原因何在?
美籍华人、教育专家黄全愈教授以他的亲历,向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教育现实。黄教授说起了他在中国的一段经历。他曾两次到过南京的一个幼儿园。第一次去时,孩子们很乖很听话,但完全是一种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恐怕也是大多数学校所具有的那种氛围。
一年后他再次去那个幼儿园,并观看了一场以《拔萝卜》
为主题的童话剧——教育的内容一成不变,记得这个童话还是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的,而且他也曾经参加了这样的演出。多年之后当他作为一个教育者回望他的经历,再对照时下的教育时,只能感慨,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样的教育速度,是无法赶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速度的。
当表演到老虎加人拔萝卜的队伍,并和大家一起吃萝卜时,台下一片掌声。黄教授却清晰地听到一个小姑娘小声嘀咕了一句:“老虎是不吃萝卜的!”就这样一句话,让黄教授掉泪了。我们的教育甚至不惜扭曲一个简单的常识——老虎是不吃萝卜的——来讲述我们的道德教育。这在无形中已经给孩子们造成了错误的引导,然而还有人鼓掌。黄教授感慨道,虽然那个小姑娘没有像许多美国孩子那样大胆地站出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但还是让他十分欣慰,因为她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提出疑问的只有这一个,而剩下的人却都为孩子鼓掌。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继续下去?
黄教授还讲到了这样的事,某年9月他在北京的一所大学讲学,在他讲完课为同学们签名时,让一位学生帮他拆手提电脑与投影仪的连接线,可是直到他签完名,这个学生还在一边干着急,原来他不知道螺丝应该往什么方向拧。能进入这所大学的学生应该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为什么连这种试一下就解决的事都办不好?我们的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而骄傲,可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连最起码的动手能力都没有的话,你又做何感想呢?黄教授语出惊人:中国培养的是一流的考生,能从容应付考试,却不会创新,而美国却是在培养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再对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比较,相信你会感慨更多的。
美国的孩子们接受的基础教育近乎儿戏,同我国孩子接受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只能用小儿科来形容了。在美国老师教的知识点很少,对孩子提出的许多荒谬想法也不予评判,甚至考试时孩子表达不了的用画画代替照样能得高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国孩子到美国后,在小学时期往往能名列前茅,随后却“香销玉殒”的原因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正是这种“儿戏教育”鼓励了孩子有自我创新的精神。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满足高考的要求,是应试型的人才,而美国的“高考”却与他们的这种教育一脉相承,综合素质是不少名牌大学录取的主要依据,比如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相反,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在美国每年举行7次高考,考生可以选考得最高的一次成绩申请大学,而且大学招生时参考的第一项指标就是孩子的中学表现,随后才是高考成绩。
而我们的教育却一直把成绩当做评定孩子素质高低的标准,往往在考试过后,孩子们依据自己的成绩被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在中考和高考前我们的老师都会依据孩子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谈话,一般是找考名牌的同学谈话,考重点的同学谈话,其他同学不在编,我们的老师就这样依据考试成绩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我们的孩子也就这样不断地在成绩这个箩筐里被筛选,那成绩不突出但有头脑的同学早已被我们的教育“淘汰”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培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那你不妨听听下面的话。
美国麻州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亚曼比尔,提供这样四项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技巧:
1.戏剧方式。假装不能用语言沟通,必须通过哑剧——手势及脸部表情传递彼此信息,可假扮饭店、机场或公园里人的生活百态,而且给孩子一叠纸、铅笔和蜡笔,画出对方演出来的情节。
2.小小私人画廊。让孩子了解他画画只为自己乐在其中,而非取悦任何人。
3.自制不花钱的礼物。鼓励孩子在送礼物给人家时,自己动手做,这种礼物是金钱也买不到的。孩子自己创作显得特别可贵,对孩子很有鼓励意义。
4.玩小大人“过家家”。让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设宴请客,演习款待客人的礼节。随处都有材料,随时都有方法,只要父母动起脑筋来,就能够将创造力的训练在家庭中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五、有善心能节俭
我国历史上很多着名的大学问家、大文豪、画家,小的时候家里都是很贫穷的,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可以去学堂,甚至没钱买纸笔和灯油,但他们依然向自己的命运发出了挑战,最终走到了成功的顶峰。比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还有王冕在牛背上画荷花、欧阳修在沙子上练字,因为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机会的不容易,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贫穷他们都是以一种节俭而坚忍的态度完成学业的。
举陆羽一例。陆羽从小是由竟陵城外西塔里的老和尚,法号“智积”的僧人养大的。他每天在寺庙里忙着烧杂、洗碗、扫地、抹桌、放牛、砍柴,别说是进学堂上学,就连看书写字的时间都没有。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堂,自己也禁不住心驰神往起来。要读书和写字,哪里弄纸笔和书本呢?这就成了结在他心头的一个疤。有一天午后,他照例去湖边放牛。当他坐在湖边的竹林里,依旧为无纸写字的事苦恼的时候,无意间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根细竹管在地上画起来。这本是个下意识的动作,但却为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想,没有笔,这满地的竹管不是可以代替吗?没有纸,脚下的大地不就是纸吗?以后,他从别的孩子那里借来书本,以竹管当笔,大地当纸,利用每天下午放牛的时间,在湖边拼命地学啊写啊,直到日落西山。回去的路上,他骑在牛背上,手里仍拿着那个竹管,继续轻轻地写画……就这样,日积月累,陆羽学会了很多字,读了很多书,最后终于写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茶圣”。
当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绝大多数家庭不会再因为没钱而买不起纸笔了,但是那种在艰难的环境里保持节俭,保持学习热情的品质不能丢。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因为生活条件提高了,就忘乎所以了起来,好好的笔记本没用几页就丢弃了,铅笔盒里有大把大把的笔,却还要再添新的。更有一些孩子手里拿着手机、手提电脑终日里玩游戏,忘记了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
给孩子过于富足的生活,往往会让他们养尊处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学习的艰苦。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既是做人所应有的素质,也是激发孩子学习的一个有利条件。
我们再来看外国的爸爸妈妈们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节俭的。
严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经上了这样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一个星期六下午,严的同事尼克和他的儿子桑来到严的家里做客,更准确地说是尼克特意带桑来参观他这个中国人的房间的。严热情地和桑打招呼,想和桑握手,没想到他腼腆地咧嘴笑了笑,就跑进了厨房,从厨房出来才伸出手:“密斯严,对不起,刚才我的手上有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