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在中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就已经使用漆器了。到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艺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彩画纹饰更加精美,并出现了情节性的漆画作品。迄今为止,已在40多个城市的80多个地点发现了漆器,河南、湖南、湖北3省为最多。漆器的品种很多,有饮食器、日常用器、乐器、兵器、文具、丧葬用具、交通用具等。
漆画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日常用品漆器上的图画,大多描绘的是现实生活或神话传说、装饰图案等;一是漆棺画,多描绘带有巫术内容的形象。这些漆画,以朱、黑两色为主调,间有黄、蓝、绿、白、金、褐等色,色彩斑斓,对比强烈,变化多样。加之漆本身具有的油光闪亮的特点,漆画显得富丽堂皇。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发掘,为人们打开了一座战国漆器的宝库。比较代表性的有漆衣箱、彩漆棺和彩漆鸳鸯盒等。从漆衣箱的箱盖上,人们可以看到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画面。而鸳鸯盒腹部两侧,也分别绘制了两幅表现乐舞活动的漆画,即《击鼓图》和《撞钟图》。
《撞钟图》画面呈长方形,黑底朱绘,图中画有两只长颈乌形怪兽,张嘴衔吞横梁,上面悬挂大小不同的两座钟。这两只鸟兽是对称的,作为支柱,以保证横梁的稳定性;鸟兽脚腹间也架有横梁,上面悬挂编钟。乐师则头戴鸟形面具,双手握持长木棒,作撞钟的样子,姿态优雅自如。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撞钟的木棒被画成弧形,似乎是由于撞击用力过猛而使其弯曲;乐师背向编钟侧身挥棒的动作,准确地表现了乐师回击编钟的动态形象;被撞击的小钟位于悬带的偏右部位,横梁与悬带间构成不等边三角形,也表现出钟被撞击后前后摆动的状态。《撞钟图》略带夸张变形的意味,起到了装饰美化漆盒的艺术效果。
《击鼓图》也呈长方形,以黑色为底,用红色描绘出两人化装后击鼓起舞的场面。漆画中间画有一尊鼓,站在鼓右的是乐师,头戴高冠,手舞鼓槌,左右轮番击鼓。站在鼓左的是舞师,身佩长剑,饰有飘带,屈脚转体,举臂扬袖作歌舞状,姿态轻盈婀娜。乐师侧目注视着舞师,两人相互呼应与配合,把人们带入“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的境界。
这幅画用笔简练,写意性强,富有装饰性。在形象描绘方面,大胆舍弃了细部刻画和周边环境的表现,而着力于人物动态特征的描绘,艺术语言简练生动。
曾侯乙的彩漆内棺上,描绘的则是方相氏率领神兽执戈驱疫的傩仪图。方相氏头戴铜制的熊头假面具,率领着载魂升天的鸾凤、长生不老的无启、头顶生角人面蛇身的土伯、形状如鹤正在啖蛇的秃鹫、朱雀与白虎等“山川神灵”,执戈扬盾,驱逐瘟疫。这些形象可能都是墓主灵魂的保护神。这幅漆画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