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平民教子经
30841700000012

第12章 你要比我做的好(4)

礼貌就是人们合乎社会的规则而且化为习惯的行动及做法。而礼仪是表示礼貌的具体礼节,包括言行举止的诸方面细节。父母首先必须教育孩子懂礼貌,同时,礼貌又是通过动作与语言的运用来表现的。如果只知道“应该”对人尊敬有礼貌,而不懂得“如何做”才能体现礼貌,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了重道尊德、崇仁尚礼、孝长爱幼、谨言慎行等许多礼貌与礼仪规范。父母应在平时对孩子予以指导,进行礼仪教育。

近来,有的国家和地区作为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对策的一环,倡导在家庭与社会中开展“问候活动”。问候是对对方表示礼貌,这既是友善的表现,又是协调人际关系愿望的表达。问候可以说是健全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现自我的一种形式。对孩子们的问候,父母们很有必要作出适当的回应。

从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孩子越来越活跃。家长必须使孩子学会在各种场合采取适当的态度,尤其要使孩子充分意识到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给人家造成麻烦”这一原则。如果没有大人指教,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不易发现“自己的举止给人造成不快”等毛病。可以抓住与家人一块外出和客人来访等机会积极引导。

就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而言,随着交友关系的扩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周围人家的孩子,如果说粗话,在语言表达上有错误,都该加以纠正。

在教育孩子接人待物懂得规矩方面,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文明教师,这必须从孩子刚刚懂事就开始注意。这一点新加坡人有特别的做法,郭美春女士在《北京日报》上撰文对此作了介绍:

在新加坡,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严格。温柔的林太太总是轻声细语地管教孩子。在宴席上,她让孩子坐在一把四周有围框架的椅上,在宴席上默不作声地自己动手用勺子,慢慢地咀嚼着分配给她的一盆饭菜。当她咳嗽时,她的父母不约而同地提醒孩子说,下次咳嗽一定要对客人说声“对不起”。

饭桌上,孩子不小心把饭粒掉在地上,林太太抓起她的小手,一边拍打其手心,一边提醒她不许再犯。饭后,小姑娘因口渴叫唤女佣替她取水。林太太却批评她,不准她随意差遣别人,告诉好,凡是自己能够干的事都要自己去做。凡是不得不麻烦别人去做的事,一定要说“请”、“对不起”、“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大人的面子,你的实惠(莫用“无私”爱,育出“自私”儿——培养孩子的孝敬观)

有位小学生的家长在《解放日报》上撰文谈到:

有一次,我刚送走我的父亲,儿子便认真地对我说:“爸爸,莫把钱给爷爷,我们自己都没得用了。”看儿子那认真的样子,我的心都凉了半截:这就是我将来老有所靠的儿子吗?

“谁最关心你?谁对你最好?”我把儿子抱坐在大腿上,认真地问他。“爸爸妈妈呗!”“将来爸爸妈妈老了,挣不到钱了,你给不给爸爸妈妈钱用?”“当然要给!”“这就对了,爸爸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像我们关心价钱一样地关心、爱护我,辛辛苦苦地种地、挣钱,勒紧裤带送爸爸上学念书,现在他们都老了,我该不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该不该给他们钱用啊?”“该!”孩子虽然明白了这简单的道理,我的心中却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用无私的爱,养育出一个自私的儿。

尊重长者,考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却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令人忧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进入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才有可能对祖国忠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酷热难熬。东方某国一位12岁的瘦弱少年,正气喘吁吁地砍伐着粗大的树木。持续一个星期的卖命,他得的工资是5角钱。一接到这血汗钱,这个孩子发疯似地奔下山去,冲进商店,举着这张被汗水浸透的纸币为妈妈买了一把篦子和一面镜子,接着走几十里山路向家赶去。当母亲知道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时,心如刀割一般,看着身旁又黑又瘦的儿子,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了下来……这位7岁丧父,受尽磨难,但却非常懂得孝顺的孩子,在50多年后,成了这个国家的第13任总统。

孩子的孝敬观需要父母的培养,怎样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家教专家骆风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要建立全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即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未成年的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变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能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自己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使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如关心家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不要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此事使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也因此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相处。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谓之吃“人民公社”,这就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享天伦之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日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还有一个看起来平常,但很重要的总是就是要淡化孩子的生日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就是“母难日”。在为孩子过生日的问题上,我们有些当父母的走入了误区:一年又一年,花那么多钱为孩子过生日,把孩子放在餐桌的首席上,供着、哄着。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日本孩子就称自己的生日为“母难日”,过生日时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因为自己出生之日,正是母亲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也是父亲最担心、最紧张的日子。做好妈妈和爸爸的都有亲身体验。

其实,把生日称为“母难日”的说法,源于中国,在元代就有记载。现在重提“母难日”只不过是为了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逐渐形成孝顺的观念。

去帮助身边的人(在孩子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

有一次,一群六年级男生在厕所踢打一个有着明显智力障碍的五年级学生小新。小新本来就长得十分矮小,加上弱智,因此毫无抵抗能力。被踢翻在地上的小新瑟瑟地缩在墙角里,抱头哭泣。他的白衬衫上满是污秽的鞋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围观的同学很多。

老师们震怒了。班主任立即叫来自己班上的参与者,进行了狠狠的批评和教育。在孩子中这种恃强欺弱的现象非常普遍,只是这一次把这种行为演到了更加激烈的地步。这对一个毫无能力抵抗的残弱孩子实在是一种残暴的行为,是缺乏同情心、泯灭善良的表现。而学生则普遍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行为。这说明我们在千方百计使孩子变得强壮的同时,忘记了在孩子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这是危险的。

年轻的父母,当我们在用爱心细心培养浇灌孩子这棵幼苗时,一定要记住,让孩子善良的根须深深地扎下来。因为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爱。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壮硕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的、善良的果子。

那么,怎样才能把善良的根植入儿童的心中?怎样教他与人为善?怎样才能使儿童在见到其他人的痛苦之后,设身处地,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并使你的孩子对别人的痛苦和忧伤产生切肤之痛。

善良的根须和源泉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年轻的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我们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还应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要热忱支持孩子的“献爱心”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家长应支持和参加。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儿童:“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养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

可以说,一个孩子假若没有善良,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可怕。因此,必须教育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有位著名教育家认为“善良的心灵是人类房屋的筵席”。比利时诗人卡列姆有一首题为《善良》的诗写得很好,您可朗诵给您的孩子听:

要是苹果只有一个,

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

要是苹果树只有一棵,

挂苹果的树枝也准遮不满果园。

然而一个人,要是他把

心灵的善良分撒给大家,

那就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果园。

培养孩子的爱心(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人们发现,幼年、童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同情心也比较多。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会感情冷漠。特别是在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手伤人,行为残忍,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之,缺乏同情心的心灵坚冷如石。

为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丰富细腻的感情,年轻的父母右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孩子饲养小动物。你可曾知道,在马克思不太宽敞的家中,就喂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鸟、猫、狗、刺猬等,只要孩子想养,父母都允许。孩子外出时,马克思还担任临时护养员呢。

没有同情心就没有真正的善良。没有善良就没有人道。而只有儿时善待动物的孩子才能在成年时善待生命。

童心是柔软的,但稍不注意就会被岁月磨得粗糙而坚硬。做父母的有责任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心永远善良、柔软。

同情心甘情愿政党人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富于同情心的人善于理解别人的处境,随时准备从道义上、行动上支持别人。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使孩子在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候,深信人身上存在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儿童不是从理智上,而是从内心里体会别人的痛苦时,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说,我们在他们身上培养出了最重要的品质,那是对人们的爱。”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深信,生活中要有友谊,要有趋势的感情,生活才有快乐,那他就会从内心深处关心人、同情人。没有同情心的人,他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在他的心目中不会有他人幸福的要领他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特殊条件下,这种人很可能变成践踏他人幸福的“刽子手”。

孩子的同情心首先是在家庭生活中萌发的,孩子的利己主义情感往往也是在家庭的不良影响下滋长的。

如果说善良是根,那么同情心是滋润根须的清泉,是叶中的汁液。请教育孩子关心、同情他人的苦难、不幸、烦恼,愿意为他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