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平民教子经
30841700000016

第16章 不成龙也要争气(1)

培养孩子须因材施教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父母,有些家长给孩子设计的发展方向,并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明明是飞禽的料,硬要雕成某种走兽。为此,他们不惜工本,置办诸如钢琴、相机之类高档品,然后请专家向孩子“传艺”。

【实例分析】

孩子的“因材施教”的含义,权威的解释是明代的王守仁,他指出:“因人而施之,教也;名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因材施教,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尊重个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即使同卵学生,其个性亦存在着差异。父母应像根雕艺术家那样,根据不同材料,就其形其势,注入艺术的匠心,雕成各种各类、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把不同个性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父母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硬性安排孩子学习某一门技艺,孩子凭着好奇心理,也许会摆弄一段时间,但是,要作为一种职业,作为每天都如此的重复练习,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倘若不具备某种先天的默契,则无异于一种折磨。这种硬性的强求来得过早,不仅会掩盖一个人真正的才能,而且还会抑制他们自我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种下了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祸根。

家长无视孩子个性强地设计孩子的发展方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家长对“才”看法的偏见。他们定要爱棋的孩子上学画,因为他们认为棋不如画;他们硬要将飞禽的材料去就走兽,因为他们感到走兽比飞禽更有价值。这种不尊重孩子个性的做法,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摧残。

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把孩子当成客体,不承认孩子的主体意识,方式专制,态度粗暴。这种专制的外表,有时还相当“仁慈”;这种粗暴的外表还相当“和顺”。孩子一旦流露异议,就抬出“为你好”的挡箭牌。既然是“为你好”,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摆在孩子面前的父母始终是高明的,“听父母的话没错。”既然如此,照父母的话,办好了,是父母的英明;不好,是孩子不争气。

【父母对策】

心理学告诉我们,父母要儿女成才,须充分尊重儿女的个性,因势利导,让儿女自己去选择自己的未来,父母万不可越俎代疱,因为,孩子从小培养起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比什么才能都可贵。

生活的真理(用挫折、艰难磨炼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家庭里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妈妈,我要喝水!”“别急,妈妈这就给你去倒”“爸爸,这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别急,爸爸马上就都你做”“妈妈,我今天上学觉得很累”“别急,从明天起让你爸爸骑车子送你,接你!”……类似这种“关怀备至”、“包办代替”的父母比比皆是。众多的家庭中,孩子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其实这并不是好事。一些调查资料表明:当今怯懦、怕吃苦和娇气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多,这与他们的生活过于优越、依赖有关。

有人对几十个逆境中创业的美国卓有成就的企业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之所以具有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这与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竞争意识和勇于号苦是分不开的。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些,许多年轻的父母还不甚懂得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困难,没有困难的存在,或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会有坚强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意志薄弱者是很难成材的。有见识的父母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制造和设置一些困难。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锋利些,应该坚决摆脱上述“过保护”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炼,让这些雏鹰早日搏击长空。

老虎的雄壮是在努力向自己能力极限挑战时养成的。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难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家长应显示“你能行”的态度,即使孩子的起步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养成老虎般雄壮的品格。

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最好。一位中国妇女去日本探亲,她住在东京附近的神奈川,一次她看见邻家1岁左右的孩子在三级台阶高的平台上玩耍,她觉得危险,就对站在旁边的母亲说:“这样不会出问题吗?”话音刚落,孩子已从平台最高台阶上滑下。她急忙上前,想扶起小孩,孩子的母亲却笑着阻拦说:“没关系,让他练习练习”说着朝小孩大声吆喝:“勇敢点,自己爬起来!”那小男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挣扎着爬起来,又朝平台走去……日本教育之先进,果如其闻。日本家庭一般都有小车,但他们几乎没有用小车接送子女上学的,小学生大多是背着书包,结伴而行。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反对对孩子“过保护”。他们常说,我们是能源贫乏国,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使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因此,日本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将来的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美国曾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各国文学家进行过一次专门的调查,发现他们半数以上的人都有坎坷不幸的童年,都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茁壮成长的。

做工作就要象个样(对工作:是敬业进取,还是得过且过)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深刻而感人的,文中“父亲”那肥胖的身体,艰难地跨越铁路栏杆为“我”去买桔子的背影,表现了一种动人的父子之情。其实所有父母都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那么,亲爱的家长们您是否想过,您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怎样的背影呢?是灯光下为工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或者是伏案攻读的背影,还是上班随便迟到早退,下班后就是在四方台上“砌长城”吞云吐雾的背影?是周末推起单车去上业大、去书店、去图书馆的背影,还是日己中天还在睡大觉的背影?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3万多名中国孩子参加了题为《我眼中的妈妈》的征文活动。北京一名叫王丹丹的女孩十分敬佩“博士妈妈”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写道: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我刚一记事起就常常感到有一种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那就是我的妈妈——一个自强不息人。

大学毕业后,妈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后来成为医学院的一名教授。妈妈作为亚太地区杰出专业妇女人才,应美国一所大学邀请,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现在,妈妈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经常用英语为国外来的留学生讲课呢!

大家都说我妈妈是个了不起的女强人,在我眼里,她好像是一个永不停止的钟表。每天晚上,当我睡下时,妈妈仍然在灯下苦读;早晨,我醒来时,她早己起床,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孩子眼中,爸爸妈妈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当教授、当老师、当警察,还是营业员、清洁工,只要尽心尽力去工作的,孩子们都会引以为豪,并以此的榜样。

为人父母,尽心尽力地去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养家,而且也是教子做人。孩子是最先从父母身读到“敬业”、“进取”这些词的。老师们常讲,看到孩子他爸爸妈妈什么样,就知道他孩子什么样。

人到中年,往往容易产生一种“知足常乐、得过且过”的思想。也许曾经奋斗过,该得到的已经得到或者想得到的永远得不到,人生基本上安排就序。就如一幕戏剧,所有的情节都己展示,现在灯亮了,只管慢慢收拾道具,结束演出。可是,我们的孩子并没有看到我们那一幕幕“挂彩”的演出,于是,就一遍遍地向孩子夸耀我们在“剧”中扮演的角色如何“高大”、“完美”,以树长辈之尊严。起先孩子还是瞪大眼睛听,可听久了听多了就厌烦了,他的学习还是马马虎虎吊儿郎当,永远达不到你的期望。

为什么要提早谢幕呢?为什么不让孩子坐在台前,让我们继续把人生拼搏最精彩的乐章展示给他看而使他受到震憾和鼓舞呢?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举止。”在孩子面前,我们该是一个永恒的演员,我们为孩子塑造怎样的形象,让孩子去学习,去模仿?

一个孩子在他中小学时代《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题的作文至少不下十次,亲爱的家长朋友,在孩子的“剧本”中,您是否想到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孩子不会虚构,他的“剧本”中真实地塑造着你的形象。

有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我最敬爱的爸爸》一文中这产描写他的爸爸:“我的爸爸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骂起人来血盆大口。他下班回来就穿着拖鞋和短裤在屋里走来走去。吃了晚饭就坐在沙发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瞌睡。有人喊他打麻将,他就来神儿,一打打到天亮。我敬爱的爸爸,因为他对我要求很严格,他经常喊我学习,我考试不及格就打我。”这个四年级孩子尚且还能“敬爱”他的爸爸,如果到了六年级,到了更大些的时候,还会仅仅因为“要求严格”而敬爱他的父亲吗?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诲会在孩子的一生中产生重大影响,或许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吧!因此,为人父母者,应该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修养,让孩子从你的行动中理解“学无止境”、“奋斗不息”的含义;让孩子从你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是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变成影响孩子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让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永远是“强者”。

不要责备孩子蠢笨

当孩子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也犯迷糊,学而不会时,或是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您是否会焦躁地责备孩子“笨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者“真没用,怎么会考得这么差?”父母的这种情绪化的责备,在孩子身上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心中自然有种遗憾感,有勇于接受客观的批评的心理准备,希望获得帮助,以求改进。父母情绪化的责备并不能获得孩子的认同,也无法帮助孩子找出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只能招致孩子的反抗和抵制。

另一方面,父母情绪化的指责还可能对孩子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孩子遇上困难和挫折时,本来就信心不足,父母再如此不负责任地指责,只会使孩子全无自信,甚至产生“反正我天生蠢笨,这个问题不会也正常”,“我总是没用,考这成绩也差不多”之类的想法。

所以,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应冷静地对待,将孩子受挫的原因作客观而细致的分析,从而让孩子信服,并激起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千万不可以“笨蛋”“没用”之类的责备孩子。

不要责备自己的孩子笨或蠢(“棍棒教子”)

那则多年前的新闻报道,至今仍使人们记忆犹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年仅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被亲生母亲棍打致死。”这一消息迅速被众多报刊转载,上上下下震撼全国。1987年期末考试,平时学习用功的夏斐数学成绩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成绩79分,名列全班第五。夏斐自知成绩没有达到的妈妈的期望值,他害怕妈妈生气和打骂,谎称成绩都在90分以上。当母亲从老师那里询问到情况后,失望的烈火被点燃了。此时此刻的妈妈爱与恨交织在一起,丧失理智地扒光了夏斐的衣服,用铁制的三角形大锉大打出手。疯狂的妈妈全然不顾孩子的求饶,全然不听孩子的保证,打、打、打,直到打得夏斐没有了声息。就这样,夏斐被爱他、疼他、把一切美好希望寄托于他的亲生母亲活活打死。

“夏斐事件”的出现,使千千万万个父母亲为之痛惜。然而,夏破碎式的悲剧并未就此而停止。曾几何时,孩子被亲生父母“教育”致死的报告接连发生。

1992年,武汉市11岁的五年级夏辉因一次逃学,被疼爱他的父亲活活吊死。两名夏姓孩子,名字虽有一字之差。命运却如出一辙。

沈阳市8岁小学生王小川因顽皮未用心学习,被恼怒的父亲踢死。

尽管因恨铁不成钢而将孩子活活打死者毕竟是小数,但“棍棒教子”的误区在许多家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家教专家赵学礼对十多所中小学作出一项家长对学生施教方式的设想表明,在上小学阶段男生被家长打骂过占90.5%,女生占48.3%。调查显示,60%的儿童在学习成绩未达到父母规定的要求时,会遭到痛打,23%的儿童诉苦说,回到家里最苦恼的事是“父母打骂”。

除了体罚,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灾难”——心灵施暴,严惩地扭曲着孩子的心灵。一些家长不顾少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孩子的个性,要求孩子一举一动,绝对服从大人的意志和愿望,“不听话”的孩子常遭“冷脸”和“白眼”,有的家长用成人工“神童”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达不到预期目的,就用“蠢猪”“笨虫”等侮辱性词语肆意贬斥。

最递补、最深沉的父母之爱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残酷的爱?教育理论专家吴忠魁博士认为,其主导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错误的育子观。许多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视为生命的延续,他们教育孩子的动机是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己增光,补偿自己的“无为”。具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对子女实施专制型的教育态度,他们强迫孩子沿着他们设计的轨道行走,不许孩子越轨半步,不能容忍孩子的一点失误。如果孩子稍有出格或未能做好,父母就会产生一种失落的危机感,情绪激动,丧失理智,做出许多事后悔恨的事情。他们对这种封建式的教育观念、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意识到会产生不良后果,还常常自认为是对孩子好。

其次,是粗暴的教养法。“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器。”在这种封建的传统教养方法影响下,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权力,在家庭教育中随意行使。他们认为说教不足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只有打才能让孩子深刻地记住教训。他们认为和颜悦色不足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只有打才能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他们并没有认为打骂孩子是对孩子的摧残行为,相反认为是一种爱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