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平民教子经
30841700000017

第17章 不成龙也要争气(2)

再次,是欠缺的儿童观。一些家长缺少有关和儿童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也是造成“棍棒教子”继而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一些家长没能接受更高的教育,缺少应有的教育知识。夏辉、王小川的父亲都没有读过书,但深深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够努力读书。这类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缺少科学教子知识指导的情况下,对孩子提出过高、过多、过急的要求,而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强迫孩子去做一些超出常态的事情,甚至要求孩子去做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或学习上出现偏差时,就会拳脚相加。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成人化”要求,忽视了孩子的儿童心理特点,不能容忍孩子贪玩与顽皮。缺乏正确的引导,只能是“揠苗助长”,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给家长带来的是更大的失望。失望又引发了愤怒,从而导致暴力行为。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棍棒教子”持反对态度。一位小学教师撰文认为“家长打骂孩子,严重了就会打掉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助长了孩子说慌骗人、阳奉阴违的缺点。形成层弱、胆小、多虑、不果断等不良的特征,甚至还使孩子走向破罐破摔。”在某市己判决的4155名青少年罪犯中,其家庭以打骂为主要教育方法的竟占34.5%。北京某学校的一位教师从另一个侧面分析这个问题,他认为,家长打孩子,往往是在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之后发生的,这样学生就认为教师向家长“告恶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师生感情隔阂,教师教育失灵。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认为,家长参加家长会后,自己会因此遭到皮肉之苦,竟想出了一招“绝妙对策”,即临时借“父母”参加家长会。为了使众多家长走出“棍棒教子”的误区,许多家教专家发出呼吁,应加强家教问题的研究与宣传,加大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力度,提出正面引导的措施,从而使家长产生学习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的愿望。他们还建议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尤其要减少和避免打孩子。

孩子不是唯一的堵柱(宠爱过度,爱得错位)

现在有不少家长将孩子置于“保险柜”里,生活在“安全圈”中,整天捧着、哄着孩子,不准孩子到外面玩耍,生怕孩子受了委屈和挫折。他们对子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他们把自己的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抬到了家庭的中心位置,什么“小皇帝”、“小公主”、“小天使”、“家庭第一把手”,久而久之,对孩子由溺爱到放纵,由放纵到管不了,最终导致了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发展到亲情反目成仇。

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放学回家,看到父母精心为他准备的晚餐,略扫一眼,就大发雷霆,说没有一样菜是他喜欢吃的,非让父母陪他下饭馆。父母带着“爱子”到了一个装修考究的饭庄,让他自己点了几个菜,而他们心甘情愿地充当了“伴吃”的角色,脸上还美滋滋的。一个五年级学生,到了该上学的时间还在床上,父母无奈,急匆匆跑到学校,恳请老师到他家去一趟,劝孩子起床上学。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可见父母之爱,亲人之爱,对子女的智力等因素发展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爱变成了溺爱,就会走向误区。

1996年2月19日,天津市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之事:一个8岁男孩因嫌奶奶给压岁钱太少而大发雷霆,致使祖母气急昏倒。这位男孩的奶奶王老太太,平时靠扎纸盆为生,手头没有什么积蓄。她考虑到下面有5个孙子、孙女,便决定每人给20元压岁钱。这个8岁的孙子和父母到奶奶家拜年,见奶奶只给20元压岁钱,心里就不高兴,非让奶奶给一张100元的大票子,气得心脏病复发倒在沙发上,继而昏迷不醒,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救治,老太太脱离危险。

相对山东某地一对夫妇而言,王老太太还算幸运,因为她毕竟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了。这对山东夫妇年过30才喜得千金,对其独女,极为溺爱,虽只有6岁就养成骄横的性格,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殴打父母。后来为一根冰棍,这个6岁独生女竟把母亲毒死。父亲一气之下把女儿掐死,自己也悬梁自尽,好好的一家三口人都葬送在溺爱之中。

提醒孩子——正向批评,科学施罚

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改正孩子缺点,历来的教育家们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多不系统。

观点不系统,就无法实施。因此,太多的父母教育孩子仍是凭感觉。

在每场报告中,家长们提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怎么办?

面对众多家长的困惑,作者提出两大原则与各位共享——正向批评,科学施罚。

正向批评就是建设性的批评,积极性的批评,有别于破坏性的批评。

科学施罚,具有科学性,它是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用于教子,将有良好的效果。

再次地声明:提醒原则是教育的行为原则,对事不对人,它的前提是:孩子总是好的。

先谈正向批评。

正向批评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是和破坏性的批评相对立的。凡是用破坏性批评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都具有消极的心态。

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根源。“成功学”中有一段名言——

人和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破坏性的批评。

美国一个权威的咨询机构,曾对小孩进行过一次测试,结果非常惊人。他们发现,孩子一岁的时候,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7岁,也就是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的时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见了,只剩下原来的4%!

为什么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见了?于是该机构决定对一万名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监测。

最后发现,从0岁到10岁,也就是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均要遭受超过二万次的“伤害”!其中,对幼小的心灵伤害最大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破坏性批评”,这对稚嫩的心灵而言,不啻是一次次的人身伤害这些痛苦的记忆,深深刻在孩子心中,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胆小、懦弱、犹豫、忧虑,找借口等消极心态。

破坏性批评的第一种表现,就是批评的时候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有的父母批评孩子是怎么刻薄怎么讲,只图自己发泄得舒服,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婴儿一起倒掉了”。比如说:

“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你的脸皮真厚,你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我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早知这样,还不如养条狗,你看人家×××,你要有人家一半就好了……”类似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陌生。小的时候,父母这样批评我们;成年了,同事或领导继续如此这般;我们又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正在对待我们的孩子,……多么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时刻都在发生“破坏性批评”!

或许,搞破坏性批评的父母会说:

“我们是一片好心啊!虎毒不食子,我们是为了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不学坏,让孩子更争气。……”

当然,出发点并不错,破坏性批评带来的“破坏”确实也是无意的,但其结果却是非常严重的。

破坏性批评,本身就是批评者消极心态的表现,把自己各种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因而,进行破坏性批评时,孩子受到的是双重消极影响:他们一方面直接承受破坏性批评的伤害;另一方面,父母等于在作破坏性批评的示范。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这一套,将来又用这一套来对付他们的孩子。

破坏性批评的第二种表现,就是增加孩子的内疚感。

“孩子,爸爸妈妈很辛苦啊,你一点不争气,一点都不像其他的同学那么乖,那么聪明。你这样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

也许更多的东西孩子不知道,但有一点是知道的,就是我不好,不争气,我要补偿,我要报答。如果经常发生,孩子要偿还的“欠债”越积越多,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产生的负疚感,幼小的心灵就背上了沉重的忏悔的十字架。背着“包袱”去奋斗,成功的难度相对就大得多了。

破坏性批评的第三种表现比较隐蔽,就是有条件的爱。这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你考90分以上,我才给你买玩具,带你去旅游!”,“我做好了,妈妈才爱你!”……从此,孩子知道了,“爱”并不是无私的,爱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虚伪的。于是,孩子的爱心被“功利”扭曲了。就这点而言,人还不如动物。

破坏性批评直接摧毁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负担,扭曲心态,孩子的自信心会因此而消失殆尽,他开始自怨、自怜、自暴自弃,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渐自我设限,丧失勇气,胆小懦弱。破坏性批评的“教育”方式会直接伤害孩子,而(而无论破坏性或非破坏性)的量过多,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而构成伤害。

我们似乎倡导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教不成人,棍棒出好人。总是批评多于表扬。这实际上是消极心态占了上风。人们总在寻找或注意应该批评的那一方面,形成了教育的误区。当一个孩子拿着考试成绩单回来,上面一共六科,其中五科的分数都在85~95分之间,而有一科是59分!这个时候,我们第一句大多是“这一科怎么没及格?”就是如此,人们先看不到好的地方,先看到消极的一面。

因此,奉劝所有做父母的完全、彻底、毫不留情地抛弃破坏性批评,应当采用正当的、建设性的、积极性的批评。

正向批评的原则是:

1.首行要反思自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换位思考;

3.对事不对人,孩子永远是好的;

4.善于发掘优点,多表扬,少批评;

5.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

凡是符合以上原则的,都属正向批评,比如故事批评,爱心批评,沉默批评,谈心批评,幽默批评,激励批评,赏识性批评等等。兹举几例。

赏识性批评。有一位老师对犯错误的孩子非常有方法。他的第一招就是给足面子,从不当众批评,他把犯错误的同学单独叫到办公室,第一句就是:“××同学,老师简直不敢相信像你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你知道你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位置吗?你是老师的骄傲,全班同学的自豪啊!”大家听一听,这样的批评,哪个孩子不愿接受?所以不管他叫哪位同学到办公室,他们都会高高兴兴地赶快跑去。

沉默批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回忆起他小时候的一件事: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做错了一件事,母亲告诫我:“不许干!”受到母亲的批评后,我心里不舒服,就强硬地同她顶嘴,我以为母亲大发雷霆。可母亲当时只是直愣愣地盯着我,难过地流下了热泪,然后一声不响地出门去了。望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景,我心里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内疚之情,我一直倚在门边等候母亲的归来。我暗暗地想:“我以后再也不同母亲顶嘴了,她可是从未训斥过我的母亲啊!”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沉默式的批评。

幽默批评。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小学写作文时最后一句话总是:“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周弘于是就和女儿开玩笑,用各种语调跟女儿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这个快乐的气氛中,小婷婷改掉了这个毛病。这样既不伤孩子的自尊,又达到了让孩子改正缺点的目的,根本就用不着板起面孔,严加训斥。

再谈科学施罚。

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说服教育,正向批评。但有时不可能完全奏效,如果能施以适当的惩罚,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提到惩罚,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打骂,实际上,惩罚的方法各种各样,而打骂只是惩罚的极端,它的结果必须是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惩罚可以改正错误呢?

根据心理学中的效果率: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按这种理论,假如我们让孩子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

但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奖励的方法使孩子得以满足的。例如,孩子故意损坏了东西,孩子不合实际的要求等等,这时奖励不起作用,惩罚就可以起作用。

正确地施罚可以有效地改正孩子的错误,但惩罚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惩罚不但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例如有的孩子在感情冲动时,常常会用坚持错误的行为来报复惩罚。

另外,惩罚的反复使用,也容易让孩子对父母有一种恐惧心理,产生距离。

因此,在惩罚孩子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产生过错的原因。

一般来讲,孩子之所以产生过错,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就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错,做父母的要能够充分地了解。发生过错的心理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知和缺乏经验。

这是少年儿童的天然特点。许多事情,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因此,他们的行为都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比如,当有人惹他们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会用攻击性的行为——骂人或打人作为抗拒,却不明白这是被社会指责的不文明行为。幼儿阶段的孩子骂人和打人大都缘于此。

对于因无知而犯了过错的孩子采用简单粗暴的责罚,无异于给阑尾炎病人服用镇静药,根本去不了病。有效而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是给他们灌输有关的知识,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不要打人骂人的道理。比如讲故事、做游戏、搞家庭评比会,以及道德谈话等都是较合适的教育方式。

这种坚持正面教育的结果,就会使孩子由无知到比较地有知,从不懂到懂,也就会在他们的活动中少犯和不犯因无知而造成的过错。

第二,好奇和情不自禁的摹仿。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和实际接触到的事物日渐多起来,对于这些事物他们无不感到新奇,并随即产生一种对新奇事物的趋向性。

随着孩子主动能力的增强,这种对新奇事物的趋向性往往促成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一种按捺不住的摹仿,而由于他们的无知和道德评价能力赶不上,往往使他们易受他人(成人和同伴)不良行为的影响。

对由于这种原因而发生过错的孩子当然也不应责罚而应进行积极指导和帮助,逐步培养和提高孩子道德评价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由于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和经常接触的人,因而是最易影响孩子的成年人,所以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做人的楷模和表率。这就要求每一位父母都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此外,对于孩子同周围其他人和事接触的行为方式,也都应给予及时的,必要的正确指导,引导他们学好人,做好事,批判和抑制不健康的东西。

第三,主观意识与能力发展水平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