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自己的孩子(认同孩子读书之外的长处)
日本的实业家井深大先生,曾就教育孩子的方法,谈过他的经验——他的长子在上小学之后,变得不喜欢读书,成绩非常差。有一天,孩子突然要求说,他想学小提琴,井深大先生想,学习器乐并非什么坏事,于是一口答应下来。结果孩子的琴艺突飞猛进,在某个晚会中参加表演,让许多听众如醉如痴。孩子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与师长的赞赏,这种成功的经验与大家的肯定,使孩子对功课也产生了信心,最后以非常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能够认同孩子的某一项专长,则该项专长的成就范围,就可能不断地扩大,进而对其他的事情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对于丧失自信心的孩子有相当大的恢复信心作用。
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某方面比其他孩子优异的地方。比如有些孩子虽然功课不好,但对音乐却有敏锐的感觉,在听过某支歌曲两三次后,就能将词曲印入脑中。结果唱出来的曲调正确,歌声动听。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认同他在音乐上的天分,赞美他歌唱的好听、记忆力特佳,并且指出孩子自己没能发觉的地方。那么,本来自认不是读书材料的孩子,就会一下子恢复信心。不仅是唱歌,对读书也会产生兴趣。
对于那些成绩不太好,自信心也不足的孩子,父母应有意识地发现孩子的某项长处,并使孩子也认识到自己的这项长处,从而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这对树立孩子的信心非常有效。
鼓励孩子发展业余爱好
爱好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意义。业余爱好实际上是个非常重要的发育内容。和玩耍一样,爱好也是让人非常愉快的;相对于学习而言却没有外界压力。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工作的特点,需要重要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包括工作计划、延迟满足、与他人交换信息等。
看着孩子饶有趣味地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乐滋滋地搜寻某一枚邮票,或是细心地制作飞机模型,你会发现孩子远离学校环境的压力时,会表现出许多通向成功的潜能。业余爱好使孩子有自豪感和满足感,相同爱好的孩子之间通过交流,还能扩大知识面。尤为重要的是,业余爱好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孩子们在其间可以尽情地学习和玩耍,而无需担心会受到批评。
许多类型的业余爱好都可以教会孩子掌握与自我激励和成功相关的情商技能。业余爱好大致可分四种:收集爱好、手工艺爱好、科学爱好和表演爱好。孩子无论有哪一种业余爱好都应该受到父母的鼓励。
利用业余爱好来发展孩子的社会和情感技能,父母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确保爱好与孩子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就像做复杂的习题一样,孩子很可能会失去兴趣;如果太简单,没有一点挑战性,缺乏成就感,孩子也不可能长久保持兴趣。
其次,父母腾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从事爱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会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就应该用你自己的兴趣、可依赖性及独特的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
另外,父母应不断赞扬和鼓励孩子,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和耐力。在孩子一时灰心丧气时,你可以建议他先休息一会儿,但同时应鼓励他继续努力。要想使业余爱好对孩子的成长起积极作用,一定要鼓励孩子至少坚持半年以上。这很重要。
及时表扬效果好
虽然,不宜当面过多表扬孩子,但孩子确实表现优秀时,也应予以适当表扬,应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当的表扬时机,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最好在孩子做了确实值得表扬的事之后,及时予以表扬,这可以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愉悦体验,从而增强继续表现好的主动意愿。
一名叫史其那的学者曾利用鸽子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史其那制作了一套设备,当鸽子啄开壁上的圆形窗时,电铃立刻响起来,鸽子同时可吃到饲料。当鸽子经过几次经验之后,便掌握了规律,于是就不断地啄角触窗户。这时,史其那就把电铃鸣响的时间略为延长,这时鸽子并未去啄触窗户,而把靠近窗户的脖子急速地往后退。换句话说,本来可以吃到饲料的电铃是在鸽子把脖子往后缩的时候才响的,所以鸽子就不断地重复把脖子往后缩的运动。
当然,表扬孩子并不会有这种时间差距的问题,不过道理却是相同的。应该受到表扬的行为,只有在行为后及时加以表扬才能获得好的效果,也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意愿。老师在训练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遵守纪律时,采取行为表现好的立刻给予奖赏的行动时,在他们记忆犹新时立刻加以赞美。这种做法,可使孩子的行动变成“习惯化”。对功课没有兴趣的孩子,如果也给予这种方式的鼓励,就可能逐渐地提高他们读书的意愿了。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要用心体察、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独立的个体就有他自己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他独立的需求和愿望。孩子又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在他每个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作为父母绝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当作孩子的需求和愿望。鲁迅说:“往昔的欧人对孩子的误解,是以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
鲁迅很早就一言中的地指出家庭教育中心的问题在现代的中国仍然普遍存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切问题,其根源都是父母不能用心体察、理解孩子的需求,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所造成的。尽管如此,孩子仍然通过各种途径,顽强地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一个孩子通过给妈妈的一封信,表达了他要独立的愿望:
一个叫孙勇的孩子希望母亲给儿子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亲爱的妈妈:虽然,我和您朝夕相处,但是还有许多埋在心里的话想对您说。
妈妈,也许是因为您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的缘故吧,从幼儿园到初中,无论大事、小事都是您替我安排好了的,从来都是‘你该怎么样’,而不是我怎想。”
那天晚上,小姨心血来潮,突然问我:“孙勇你今后是学文还是学理?”“这还用问?”您抢先答道:“当然是学文科!”如此之“当然!”我忍不住顶了一句:“我想念理科!”您一听,急得直摇头:“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应该念文科!”“可是,我喜欢理科呀!”“喜欢?理科有什么用?只有学文科,才有前途,懂吧?不要任性,我们还不是为你好?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哩!”
妈妈呦妈妈,您这是世俗的偏见呀!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文科人才,同样也需要理科人才,学文学理都一样有前途呀,妈妈!
妈妈,请听我说,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我想去闯一条自己的路,即使路上布满荆棘。妈妈,您能理解,支持我吗?
妈妈,我的好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忧,我会长大的,我已经长大了!
父母不妨当听众(孩子的意见)
对孩子频繁的啰嗦是最常见的现象。一个初中学生给教师写了一封《我有一个爱唠叨的爸爸》的信,信中说:“从小我就是听着爸爸的唠叨长大的。如今,跨入了14岁门槛的我已经是初中生了。爸爸却依然经常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孩子是如何聪明、有出息,说我总是那么笨。尤其是有别人在场时,我总是觉得很难堪。你说我该怎么办?”
有些父母常常用大嗓门跟孩子讲话。一个小学生在报上发表了《爸爸的“雷声”》,文中写道:“别以为只有春天才会听到雷声,在我的家里常常会听到‘雷声’——那就是爸爸教训我时的大嗓门。我从小就淘气,不听话,只要被爸爸知道了,立即圆睁双眼,‘隆隆’的‘雷声’马上就到,震得我不敢抬头。我的眼泪就像夏日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那时我最恨我的老爸,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他的‘雷声’。我常常想,要是爸爸不打‘雷’了,那该多好啊!”
一个孩子因经常学习做事不符合妈妈的苛刻的标准而受到父母的斥骂,埋怨,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憋不住了,提笔给父母写了如下的信:“憋了很久,泪水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你们问我生什么气,不,我没有生气,你们这么疼我,我还有资格生气吗?我是伤心,为什么每次都要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你们才肯罢休。妈妈好多次了,仅仅是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家务做得不标准,竟会招来你一顿骂,或是一阵阵怨天怨地。但我心里最渴望的是你们的肯定与鼓励,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在试着做得更好吗?”
现在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如分数、升学,甚至是本属于孩子的一点点向往和追求。为了这些而感到活得不耐烦的孩子已经不少了,作为人父人母难道你们还愿意去酿成更多的悲剧吗?我不信爸爸妈妈不会说鼓励的话,也不信爸爸妈妈只会说让孩子伤心的话。记得一位长辈曾经说过:“即使全天下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依然会饱含热泪地拥抱他、鼓励他。”这句话给我感触是至深的,所谓孩子,就是他们还稚嫩,还弱小,即使成人在遇到失败时都渴望别人的呵护,更何况孩子呢?
所以,在这里我想告诉所有可亲可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子女永远是与你们心连心的,在孩子失落的时候别吝啬你们的一点关怀:当孩子哭泣的时候请递上一张面巾纸。这些,比任何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另外,千万不要叫自己的孩子“小赤佬、小畜生……”这是很伤人的。
一些父母除了对孩子经常使用唠叨、大嗓门外,打骂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段。据某大城市有关调查,父母认为打骂孩子“没什么不可以”的比例很大,调查中有23%的孩子诉苦,说回到家最苦恼的事就是“被父母打骂”。有一位老师曾对一小学作过调查,在48名平均6岁的孩子中,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名,27%的家长用棍子打过孩子,有10个孩子曾被脱掉衣服打,20个挨脚踢,5个罚站不让吃饭,挨打的原因大多是为了学习。
父母老说别的孩子好,却使自己的孩子陷入了自卑。一位初中生给老师写信说:“我刚上初中,成绩属于中游。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值挺高的,总希望我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对我现在的表现很不满意,总在我面前说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好,好像我一无是处,一点也不招人喜欢。每次听到父母把我与其他孩子比,我就很烦躁,又气愤又伤心。我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自卑了。”
郑重对待孩子“不读书亦可成功”的想法
孩子常常从电视上看到很多没上过多少学的“成功人士”,如球星、农民企业家等,从而会产生“不读书也可成功”的想法。孩子甚至也搬出这样的道理和父母理论:“我将来要当职业球员,只要踢好球就行了,书念得好不好无所谓。”“不是有很多有成就的人,连小学都没毕业吗?”
听到这种似是而非的理由时,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或认为孩子只是说着玩的,否则会追悔莫及。因为在大人看来非常无聊的道理,在孩子心里却是“铁的真理”一般具有莫大的说服力。同时,孩子也会以此类推地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其他的事情上面,以便保护自己。
因为,当父母遇到这种情形时,必须严正地否定孩子的这种理论,并且强调读书的必要性。比如可以告诉孩子,任何人都有即使不愿意也要去做的“工作”,而对孩子来说,“读书”就是“工作”。那些看来并没有读过书的成功人士,事实上是在学校之外,比一般人更努力、更辛苦地读了许多书。何况,孩子说出这种理由,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有此意思,而不过是作为不想读书的借口罢了。因此,父母必须让孩子彻底了解,用这种理由作为拒绝读书的借口,是一件“差耻”的行为。
孩子有嗜好是好事
有不少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把功课放在一边,而沉迷于集邮、组合模型玩具、采集昆虫等这些看来与读书并无多大关系的嗜好上,令父母大伤脑筋,深恐孩子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兴趣而影响功课。因此,为了使孩子把用于这些嗜好上的精力转移到读书上面,就不得不处心各个积虑,想尽办法一再禁止孩子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有时候甚至以强制方法中断孩子的嗜好。
孩子沉迷于某种嗜好,而热衷于汲取该方面的知识,那种精神,有时候连大人都自叹不如。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培养孩子主动自觉地学习精神、耐力与集中力的最佳机会,因为惟有拥有这些,孩子才有可能热衷于某件事情,而这种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耐力与注意力,将来转移到读书方面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也就是说,无法集中民力于功课的孩子,也一样没有精力去做某样其他事情,即使情形没有如此严重,但注意力涣散,做任何事都容易厌烦也是必然的。近年来,做事缺乏耐心、浮躁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家长也许该重新考虑孩子的嗜好问题,即使与功课无关,只要孩子能热衷、沉迷于某种无害的事情,无疑也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而且,明智的家长应从小引导孩子培养某种嗜好。
常常鼓励孩子
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上述那位用特殊的方法做家庭教育的工程师发现,他在与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闪光点,问题是有些家长常常看不到。而他则抓住这些闪光点,还他们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帮他们建立了自信,结果取得了成功。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他缺少的不是成功,而是发现。细心的观察,加上适当的询问和鼓励,父母就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送上几句由衷的赞美。当孩子稚嫩的双手搭好一个积木,唱了一首儿歌,在纸上涂鸦似地画了一幅画或写了一个字,帮妈妈拿了一把扫帚,父母要抓住这样的机会,用温暖的手摸摸孩子的头,送上几句由衷的赞美,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做成一件事后被成人肯定、赞赏的喜悦。从父母发出的信息中,孩子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受到大人的欢迎”、“有人欣赏我”、“我受到尊敬”、“我是一个能干的人”。这些结论默默地在他心中一遍遍地重复,这种重复就可以使他对自己的形象越来越明确,不断地增强自信心。
但赞扬要实事求是。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唱了一首歌,老师好她说:“你真是个歌星。”可小男孩说:“我希望我是,但我知道我不是,那是不可能的。”老师大为不解,为什么她的赞扬会得到学生的拒绝呢?因为这个小男孩认为老师对他的赞扬过于夸大,是不实事求是的。老师应该赞扬他歌唱得好,而不是把他夸张成一个歌星。
另一个12岁的女孩写了一篇文章。老师说:“我读了你的文章,觉得文字很优美,描写很细致。”女孩听了非常高兴,她以后的文章一篇比一篇写得好。老师并没有赞扬女孩是伟大的,是个作家,只是对她的文章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和赞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