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一个长得一般的女孩说她漂亮极了,她会害羞得满脸通红并会很快就否认,说不是这样的。她会觉得你的赞扬是献媚、计好,你的赞扬的话不公不会令女孩满意,给她以安慰。相反,倒给她带来了自我防御的心理。她认为这种表扬就好像是一颗苦药丸,很难让她下咽。赞扬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献媚、计好。很多时候不适度的赞扬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时会造成孩子的不满足、焦虑、内疚和失态。表扬应该是真心的,是从正面去肯定一个人的行为。称赞是一种评价,而评价又应该是公正的判断,是实事求是的,这才是人们最需要的。
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会起积极的作用,有时不适当的表扬会起消极的作用。“你是完美无缺的,你做的每件事都很正确。”这样的表扬能使人产生忧虑和压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正确。
一个10岁的男孩,在周日,自觉地完成了学校的作业后,又帮父母洗了碗,打扫了房间。外婆看见了,很高兴地说:“你今天做作业很自觉,碗洗得很干净,房间也整理得很整洁,我们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高兴!”孩子听了很高兴。以后他学习更认真,只是偶尔帮父母做家务的他,从此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外婆仅仅是说了自己的感受,但孩子却会想到:我做了这些好事,大人很满意,就会促使他继续去做这些事。
直接对人的性格、人品以至整个人进行夸大的表扬,就像裸眼看太阳,耀眼直射的阳光会让人睁不开眼睛。表扬者可以如实地描述他做的事情的具体业绩及感觉,而不要评价他的性格和个人。这样才能使表扬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应常常鼓励孩子
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父母若只是心血来潮地偶尔说一句“只要你肯读,一定读得很好”之类鼓励的话,孩子被鼓励赞美之后,可能会恢复信心,于是拼命用功,但是才过两三天,又故态复萌,失去面对书桌的勇气和热情。
这种情形经常重复的话,孩子对父母鼓励的话,会产生怀疑,逐渐失去用功的勇气和信心,反而渐渐更远离书本了。
鼓励和赞美孩子,并不限于孩子做了什么之后的当场鼓励,而应该常常重复,不断地做,这点很重要。也就是说,有益的暗示,必须反复实施,才能提高效果。
“只要肯用功,一定学得好”这种听起来假假的鼓励,对于没有什么信心的孩子,也许一开始会有反感,但是,只要你常常重复对孩子说,并且自己抱以确信和诚恳的态度,孩子接受暗示性的能力很强,渐渐地就会想信父母的话,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真的开始读起书来了。
只要孩子肯学习,一定人有效果出现,这就和真正的自信大有关系了。
不对孩子说丧气的话
有些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反正我们家的孩子……”言语之中大有孩子本来就不堪造就的味道。这种话父母也许是出于无心的感叹,但听在孩子的耳中,却很可能使他丧失读书的意愿。比如,当孩子考试的成绩不好时,父母往往会一方面责怪自己平时疏于指导,另一方面也不忘怪罪小孩:“反正你本来也不是读书的料”,“果然不出所料”。事实上,这种责备的用语,等于告诉孩子:“反正你再努力也没用,可以不必用功了”。对于孩子来说,听到这种话的反应是:“反正我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从此以后就更不会去努力学习了。
其实,大人们也都会有这样的情形:在自己工作不顺利时,也喜欢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反正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容易的”,“我最初就没抱多大希望”,等等,来为自己失败找借口而谅解自己。但这种话语、思想与态度如果用于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甚大。
孩子对于大人褒贬的语言,反应相当敏感。对孩子说出损伤士气的话是最大的禁忌。同时,这种具有负作用的用语,势力会把过去家长所灌输的正面意识削减得点滴不剩,使孩子不再努力,不用心思考。总之,类似“反正”、“果然不出所料”等等可能削弱孩子信心,降低士气的话语,是绝不可对孩子说出来的。
所以,父母在平时的谈话中,最好不要让孩子听到这样具有负作用的话,以免孩子也耳濡目染地学习。如果你经常听到孩子说:“反正我……”,“果然……”,“我毕竟……”这类的消极话语就必须加以注意。有时候设法消除孩子的这种想法,比督促他做功课还要重要得多。
家庭不应遗弃失足少年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少年犯罪的人数在增长,犯罪始发年龄下移,重新犯罪比率较高。这的确是一些家长颇感头痛的问题。一些家长对于子女平时只是一味地溺爱,而不进行管教,当发现孩子有背离自己想法时,不是打就是骂,使孩子感到家中没有温暖而离家出走,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父母对于子女缺少应有的爱心,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抚爱,结果与社会上的流氓团伙结伴,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从走上犯罪道路的子女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之后,改正很难。对于这样的一些子女,父母感到非常愤恨,有的干脆撒手不管。产生家庭遗弃违法犯罪的少年,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家长法制观念淡薄,想推卸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对孩子犯罪感到伤心失望,因而撒手不管。三是找不到能使孩子改邪归正的正确方法。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利于教育失足的青少年,而且给社会增加了负担。如何教育失足的青少年改邪归正,是违法孩子父母关心的一个问题。国外一位犯罪心理学家曾说:社会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教育未犯罪人不稳固上,而是体现在使第一次犯罪的人永远成为一次犯罪者。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违法犯罪行为之后,有两种作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是暴跳如雷,拳打脚踢;一是不以为然。这两种作法,是常见的,但不是好的办法。前者往往促使孩子与家庭疏远而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团伙靠拢,使其愈陷愈深;后者往往使孩子错误地认为有家人的庇护,而大胆妄为。而正确的态度和作法应是:
1.家长首先进行自我反思。即反思一下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无不当之处,是否存在问题,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如何,榜样如何?以及如何疏通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2.要认真分析孩子是如何走上违法犯罪的,并且努力找出影响他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3.要消除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因素。包括对孩子接触或加和社会团伙的控制,对家庭教育中不恰当方式的改正,帮助孩子摆脱那些有害的环境影响,以及改正不良行为等。
4.与社会、学校配合,对少年进行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以减少少年犯罪。
当然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任孩子——信任潜能、信任本能)
每一个孩子,在其幼小的心灵中,都渴求大人的信任,做父母的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目光,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父母信任孩子第一要信任他的潜能,第二要信任他的本能。
先谈信任潜能。
大发明家爱迪生。8岁时才开始上学,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惹得老师非常厌恶,因为他总是有没完没了的问题。有一次,老师讲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调皮,故意找茬,很不高兴,就反问:“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学的奥秘,他想了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大为恼火,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遭到责骂,爱迪生只好委屈地走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她找到学校质问老师:“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这位老师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
由于爱迪生的脑袋稍扁,老师就带他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让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这位医院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老师于是就告诉爱迪生的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不能学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当过教师的妈妈教他读书。她给独生子讲文学、历史、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分著作。
在母亲的培养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困,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个报童,但母亲已在他细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你的孩子或许不能为人类贡献出一千多项发明,但他完全可以像爱迪生一样成功,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想信孩子的无限潜能。
那么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呢?
1980年声蜚世界的心理学家奥托认为:“据我最近发现,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潜能96%,还未开发。
原苏联科学家伊凡?叶夫莫雷夫对人的潜能作了另一方式的表述:“如果我们能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也可将苏联大百科全碎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整十所大学的课程。”
我们反思一下,假如爱迪生的母亲不是信任自己的儿子,而是去轻信那位老师的胡言乱语,将儿子痛骂一顿,再低声下气送回学校,结果会怎样?人类历史上就会少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我们不仅要相信孩子的潜能,还要了解孩子的潜能,你的孩子或许不能在物理学领域取得成功,但也许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在政治上取得成功,也许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也许将来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是个差生,将来怎么能成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理论,根本没有“差生”,某个方面的“差生”可能会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等生。看一看毛泽东的数学成绩、绘画成绩,他是个差生,不照样取得了很大成功吗?再看爱因斯坦、达尔文、丘吉尔、钱钟书等等,都是差生,同样取得了成功。
孩子潜能无限,成功必有规律,绝不能整齐划一,如果让毛泽东学数学,他绝不可能成为陈景润,爱因斯坦也绝不会成为列宾,达尔文也绝不可能成为莫扎特……
奥托?瓦拉赫父母期望瓦拉赫成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谁知,他的老师却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成功。”
因此,父母根据瓦拉赫的意愿,让孩子改学油画。结果学校给他的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的人。”
许多教师认为他是个“笨拙”的人,成功无望。
正当父母无所适从的时候,只有化学教师独具慧眼,认为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试着学化学。
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正好触发了瓦拉赫的潜能,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
文学、绘画方面的“差生,”一下了却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发展前程远大的高才生。因此,瓦拉赫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在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瓦拉赫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像瓦拉赫那样的孩子,既具有一定的潜能,也存在着某种弱点或不足。
如果家长不了解研究孩子,根据主观的愿望和片面印象,硬要孩子向某方面发展,如果瓦拉赫的父母要他向文学、绘画方面发展,尽管十分努力,也决不可能成功。
如果家长由此认为孩子没有出息而出去信心,不仅可能淹没了孩子的尚未发现的潜能,而且会使孩子产生“我无能”的自我“认命”,丧失自尊和自信,最终同样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家长深入观察,积极听取多方面意见,或让孩子进行多种尝试,就有可能发现孩子的潜能或优势。就如瓦拉赫父母接受化学教师的意见那样,让他改学化学,因材施教,让孩子顺势发展,使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爱尔维修有句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教育得法前提是相信孩子的潜能,并发现孩子的潜能所在,信任潜能,每一个孩子将来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人格高度、成功高度都是不可限量的。
作家毕淑敏曾经做过许多年的医生,她的儿子也因此几乎没有去过医院。为了让孩子学会看病,有一次,在儿子感冒发烧的时候,她狠狠心,让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她在《教你生病》一文中,记述了当时的经过: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最终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就找我爸。”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反正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到医院去看病?”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咬牙,生怕自己会改变注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在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你就到化验室去,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作家毕淑敏和所有母亲一样,在内心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她后悔、责怪自己,忍耐着时间慢悠悠地向前滑动。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立刻开了门,倚在门上。“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真是件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