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平民教子经
30841700000026

第26章 懦子膝下蹲(2)

首先,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当幼儿跌倒后,孩子被扶起后仍然痛哭不己,母亲便在孩子摔倒的地方重重踩几脚,说:“踩死你!该死的!谁叫你摔痛我的宝宝!”孩子即刻破涕为笑。这看来是小事,许多父母都这样做。可是我们想想孩子的心理便会觉得这样做的错误。孩子摔倒本是他自己的过错,你这样做无疑是叫他转移心中的怨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嗨!没什么!”从小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

在卢刚血腥枪杀他的老师和同学而使许多家庭卷入悲痛后,卢刚的家人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史密斯家人的慰问信。信中说:“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确很难过,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我们都在这场不幸中失去最爱的亲人。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自重。”没有怨,没有恨,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和翔,这是一种何等博大的胸襟啊!若是卢刚黄泉有知,他会感到何等羞愧!

卢刚那凶杀的嫉妒之心正是出自他那自私猖狂狭隘的心理。他怨恨一切,怨恨导师不看重他,怨恨同学比他好,甚至怨恨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既“不能在事业上对我加以指导”,又“没有经济实力送我出国深造”,却唯独不怨恨自己心胸狭窄,嫉妒心作崇。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微笑和赞美。真诚地赞美别人,特别是赞美同伴,赞美对手,需要一种宽阔的胸怀。我很崇敬一些在比赛中败北的运动员,他们在比赛结束后,或是在领奖台上,或是主动走向自己对手微笑、握手,向对手表示衷心的祝贺。

课堂上,当某个孩子答问出色时,老师有时会号召全班同学为之鼓掌。“啪啪!”低年级的掌声总是整齐百响亮,他们的脸上也流露出可爱的、赞美的微笑。但在高年级,孩子们的掌声和笑容就要复杂得多。有的表情漠然地随意拍几下,有的懒洋洋地拍两下,眼睛里现出不屑之光,有的也许会拼命拍,但却让人感到掌声里有些变调。

可见孩子的嫉妒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赞美他人的习惯很重要。

有一个故事值得中国父母们注意。有一次儿童友好联谊会上,中国孩子的节目表演得非常出色,赢得了日本小朋友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喝彩,可是当日本小朋友上台表演时,中国小朋友却不会鼓掌欢呼。不知道日本的报纸报道这件事时会不会使用《不会鼓掌的中国孩子》这个标题,也不知道日本人在看了这篇报道后会怎么想。

也许是中国的母亲们在孩子出国前反复叮咛:“可千万要斯文懂礼啊,不要闹嚷嚷的。”于是,一个个孩子端正在座位上果真如文静的公主和严肃的皇帝。

有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小敏与同伴晶晶去参加区里组织的小学生演讲比赛。去的时候两手挽着手,有说有笑。回来时,小敏独自走着,且脸色不大好看。妈妈知道女儿肯定获得名次,正想去安慰她几句,猛然想起平时小敏和晶晶总是同去同归的,今天怎么小敏自个儿回来了。肯定是晶晶获了奖,小敏正在妒忌她呢。想到这里,妈妈亲切地搂着女儿说:“还记得上次吗?你俩一起去少年宫参加‘六一晚会汇演’,你的舞蹈获了奖,而晶晶的提琴独奏没有获奖,她是怎么做的?她照样高高兴兴地到我们家来,一进门就向我报喜,说你那天表演得真好。可是你今天却怎么啦?”小敏的脸上泛起了羞愧之色。妈妈便建议道:“去请晶晶到我们家吃饭,让我们为她的成功庆贺,好吗?”后来小敏在饭桌上真的祝贺晶晶参赛获奖,为学校添了光彩。晶晶说:“其实我觉得你讲得比我好,我真怀疑评委弄错了呢。”小敏开心地说:“明明你讲得好,我太紧张,都把爱因斯坦讲成了‘爱娄吃蛋’。”于是,两上人大笑一场。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看来,微笑和赞美是嫉妒的最好解毒药。

我们的父母常犯的错误便是当着孩子夸奖他的同伴,这种“赞美他人”的结果,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外,还激发孩子的嫉妒心。不再把伙伴带回家,或不跟他们的朋友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正确评价别人、赞美别人,这是开阔孩子的胸襟,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回来赞扬他的同伴时,他的心是健康明朗的,父母应当热情对他的评价给予鼓励,使他明白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有道是:“经常赞扬别人,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赞扬也特别多。”而在赞扬声中成长的孩子,总是比较自信、乐观、豁达。

一位孩子画了一张《嫉妒》的漫画,十分有趣。画上孩子汽球做的脑袋已经爆炸,只剩下几片碎片,依稀拼凑成人的脸形,一条大蛇从他的胸膛里出来,吐着红舌……老师在漫画旁题道:“不要喂着嫉妒的蛇,它会吃掉你的脑袋,坏你的心胸。”

有同学提议,把这张漫画贴在教室后面的板报栏里,以提醒每个人:谨防生长嫉妒之蛇!

教孩子说“我行”(鼓励孩子尝试其未做过的事)

有教育家提出,越是孩子未做过的事,就越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例如你要发一份特快志递,你就可以让孩子去代发,告诉他收件人的地址、邮编、姓名,同时提醒他,如果遇上什么问题,可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

这种教育方法既有科学性又合乎情理,完全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孩子接触完全陌生的事物,对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都是绝好的机会,而且对于培养孩子的意志、耐力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也很有益。家长必须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体验新事物,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必担心孩子没做过、不知该怎么做,从而不厌其烦地反复交待、悉心叮嘱。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体验不到尝试新事物的新鲜感了。

比如,对一群从没有野炊经验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们结伴去野炊。对孩子野炊的目的地,父母可以提供参考意见,提醒孩子应该带些什么以及注意安全即可。具体的细节,详细的步骤,让孩子自己去探计,自己想办法完成,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遇上困难时应该怎么办。这样,孩子会觉得新奇而刺激,虽然困难很多,但会满怀信心地向困难挑战,并体验战胜困难的喜悦。

有人主张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尝试其未做过的事正是让父母站在孩子身后的教育思路。孩子所需要的不仅是家长在孩子面前做示范,更需要的是自己尝试的机会以及父母的提示与鼓励。这样,父母会惊奇地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很能干。

让孩子自己说“我行”(看得起够朋友)

很多人一接触“赏识”,便简单地认为是表扬+鼓励。

错了。

赏识决不等于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本质,用学术的语言来说,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认可,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看得起”。

什么叫看得起,就是“你行”。人的天性是脆弱的,不管一个人怎么坚强,怎么倔强,怎么不可一世,内心深处都是脆弱的。

本来就怀疑自己不行,周围人再说他不行,就好比一个人脸上长了麻子,天天说他,感觉就没了。反过来,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为什么就没有恐惧呢?很简单,所有人都看得起,都说他行。父母用自己爱的力量掀掉了孩子心灵深处火山口上的巨石,孩子不怕了,不怕之后,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正如白岩松所说,生活太不容易了,只能痛苦并快乐着,而生命太脆弱了,只能脆弱并坚强着。

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常常出口就伤了孩子的心:

“你怎么这么笨!”

“我看你这辈子全完了,捡垃圾都没人要你!”

家长的目的只是激起孩子的上进心,但却深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父母看不起自己。于是,顶嘴、不听话、逆反、甚至仇视父母的情绪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孩子若长期经受父母“看不起”心态下的家教,会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是对父母充满敌视,一种是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从此活得萎萎缩缩。

河南一位优秀的初三学生写信来说:“他们打我,骂我,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剧痛,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忍受心灵上的摧残,我曾经对一个好友说过:如果人的精神支柱是有形的,那么我的已经千疮百孔了,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我心灵的负担每加重一次,就会否认自己一次,我已经不愿也不能正视自己,我摆不清自己究竟在什么位置。我从来都没有这样蔑视自己,我受不了家庭,受不了父母,受不了自己的不满意。我恨考试,我恨我为什么从一上学就是一个‘超群’的孩子,而不是坏学生,不然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心灰意冷,这样绝望。一切都不能使我燃起希望和热情还有信心,一切都抹不去我的自卑。我现在弄不明白我‘拼’了八年,到底为什么?我看什么都觉得是灰色的,我真希望自己得上不治这症,让我可以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对朋友及朋友对我的爱远去……

这就是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辛勤耕耘”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家长过分的要求带给孩子的是一生的沉重。

还有一位家长,自己管了一个几千人的大厂,井井有条,效益良好,惟独一个儿子管理不好。父子之间的关系极为恶劣,严重的时候,能一个月不说话。因为儿子觉得父亲瞧不起自己,父亲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瞧你这个样子,将来肯定连讨饭也讨不来。父亲这样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儿子多踢了一会儿足球或多玩了一会儿电脑。事实上,儿子也是很优秀的,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名,业余爱好也搞得不错,人际关系也很好。父亲大概是想用贬低儿子的手段来促进儿子更加努力,谁知却适得其反,贬低了你子之间的亲情。看不起,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劣。而看得起,够朋友,除了亲子关系的和谐,对于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看得起,不在乎地位的高低,不在乎知识的多少,关键是一颗心。就像赏识是从心里发出的一种信息,看得起也是如此。

曾经有个女孩子,从小孤独没有朋友。后来邻居家的大姐姐主动接受她,带她一起玩,听她讲心里话,那个时候她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大姐姐最好。于是,当有一天大姐姐告诉她自己是个小偷并要求她也加入,否则不和她做朋友时,她竟然答应了。

这就是看得起的威力,哪怕它是虚假的、别有用心的。

许多和孩子闹得不可开交的家长在接爱运用了赏识教育后,往往惊奇于孩子的改变,却不知只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看得起自己了。

再说够朋友,现在好多家长和孩子难以相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门的邻居打孩子,一边打,一边说:“到底谁说了算?”

一个朋友说现在小孩子难教得很,整个儿像阶级斗争,我们松一松,阶级敌人攻一攻。晚上女儿写作业,他坐在旁边做看守,他去拿报纸走开几分钟,女儿便有几分钟不做作业。有的孩子甚至运用了毛泽东的对敌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现在的孩子太有斗争经验了,所以家长很被动,深不得,浅不得。

事实上很简单,只有三个字就解决了:够朋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是因为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解决一个平等问题。好多家长,特别是母亲,在外边受的压力大了,情绪就多。同样一件事,心情好的时候没什么,一旦不好,哪怕没上次严重,都要上纲上线,狠狠批一顿,潜在的情绪向孩子发泄了。鲁迅有句话:强者愤怒,横刀冲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横刀冲向更弱者。在孩子面前,太多的家长扮演了弱者。在外面和颜悦色,回到家里横眉冷对,根本不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

而我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朋友。无论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一句够朋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有位家长曾经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家隔壁有一对父子,父亲是一位锅炉工,儿子已经上高中了。父子两人在家时,家里笑声不断,常常听儿子连名带姓的喊父亲,从来都没见他吵过。有时候两个人勾肩搭背的上楼梯,远远看去,更像一对兄弟,让他好不羡慕。

有一天,他在楼梯里遇见乐滋滋的父亲,还没等他开口询问,父亲便告诉他,儿子上大学了,而且是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恭喜之余,他禁不住问了一个一直疑惑的问题:你是怎么把儿子教育得这么成功的?那位父亲哈哈一笑,说:很简单,两个字“哥们”。

下面再讲一个故事。

星期天,明明不想写作文,因为他最害怕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了。

爸爸走过来问:“作业做完了吗?”

明明心虚地望了一眼爸爸,小声说:“做完了。”

爸爸笑了,摸着他的头说:“说假话了吧,爸爸知道你还有一篇作文没有写呢。我知道你很讨厌写命题作文,没办法改变就要适应它,超越它。为了表示爸爸够朋友,爸爸站在阳台上受冻,就像你忍受写作文的痛苦一样,好不好?”

明明感动地说:“不,爸爸,你还在感冒呢,我可以写作文的,人坐在桌边看着我就行了。”

爸爸笑了,明明也笑了。

孩子最怕的不是打骂、指责、抱怨,而是感动,大人的够朋友会引发孩子的够朋友,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比强制命令强一百倍。

看得起,够朋友,做哥们,有个度,不能像王朔的小说《我是你爸爸》里所描写的那样,本末倒置,失去平衡了。做家长的除了做孩子的朋友,还要做孩子的老师。

别人可以你怎么不行(试试看,准行!——培养孩子的手脑并用能力)

不久前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学生实验能力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不能“手脑并用”。表现在,能简单操作;而不能细心操作,能模拟照作,却很少设计思路。调查中发现,相当一些学校试验项目偏少,甚至未开设实验。有限的实验中也不过是“照方抓药”,难以达到实验目的,更谈不上锻炼学生手脑并用能力。

此项题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调查,是由原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调查对象是学完了小学自然的全日制小学五、六年级,学完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初三以及高三年级,测试内容是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小学自然各科的实验动手能力。测试结果是高中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能力总成绩不及格,小学生自然实验成绩刚够及格线。

这项调查虽然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实验教学,但所反映出的实验动手能力无疑与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动手能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你是否想过“心灵”与“手巧”的关系呢?是否想过要启发孩子的智力,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