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中学生爱攀比,总想来穿上一身名牌服装,认为是一种美,其实不一定,如果只是衣服美,言谈举止粗鲁,非但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使人感到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丑。但如果不是为了攀比,而是真的喜欢某件衣服,认为这种衣服的款式、质料都喜欢,穿上也合体,尽管贵点,买来穿也没什么错,而且自己穿上好衣服,自我感觉也会很好。中学生的着装,应该是活泼自然有朝气,适合学习和运动。学生服装作为文明校园的一部分,最好能与优美、整洁、清新的校园环境相适、相协调。着装整洁大方,是很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份的。
【父母对策】
首先,父母对于孩子的“名牌服装”意识予以理解,不能因为孩子向往“名牌”服装而加以申斥。硬要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其次,是否满足孩子的“名牌”要求,要视自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俗话说,吃饭穿衣量家当,如果家庭经济不十分宽裕,甚至还有些拮据,却硬要满足孩子对“名牌”服装的向往和攀比心理,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自讨苦吃。限于家庭经济情况,可以同孩子商量一个折中的办法,选一套同样好看且适合孩子穿而价格适中的衣服。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攀比追“名牌”,正确认识着装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剧终
问题是理解孩子什么?怎样理解?
此处,你将获得一个答案——了解需要;知道一个方法——换位思考。
先谈了解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包括:
生理需要:食物、衣饰、睡眠、住所;
基本需要:身心安全与保障、自由、爱、友情;
尊重需要:自我尊重、他人尊重;
发展需要:秩序、丰富、活跃、完成、轻松、自我满足、真善美等。
自我实现:成功、价值。
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需要是不一样的,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一定的吻合性。比如孩子一出生,他只有一种生理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需求层次越来越多。
这里先从基本需要谈起。
孩子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在父母大手的牵抚下,有较强的安全感。他们需要保护,需要安全感,需要爱和归属,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
有个小孩问爸爸:“北京有多少被遗弃的孩子?”爸爸看孩子如此关心社会问题,十分高兴,于是查资料,把具体的数学告诉了孩子。然而孩子并不满足,仍继续追问:“中国有多少被遗弃的孩子?全世界有多少被遗弃的孩子?”
最后,爸爸终于明白,原来孩子关心的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遗弃。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可以拥抱着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永远爱他,这是他的家。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父母去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对于孩子的询问,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详细的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成长得更为健康和快乐。
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可分为两类——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尊重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常识。
孩子在成长中,从生理需要到基本需要都获得满足后,他会有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尊重孩子,则是从孩子上学阶段开始表现得比较明显和强烈。孩子有幸被选为班干部,他就会特别卖力地做事情,孩子比大人更为珍惜来自他人的尊重,从而变得更为自尊。
父母对于上学阶段的孩子,可以给予较多的尊重,这会使他们特别欣喜。有位父亲,他进入10岁孩子的书房时,总是轻轻地敲一下门,待孩子让他进去时,他才进去。可见,尊重可以展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孩子大多爱笑,他们的自尊心极为脆弱。父母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有个母亲为女儿钢琴大赛报了名,女儿却没参加,原因是母亲自作主张,没有事先征求她的意见。年幼的孩子,可能喜欢听父母的安排;稍懂事之后,他就会渴望父母、老师、朋友的尊重。他的自尊心娇嫩而又强烈,特别需要父母的国心呵护和精心滋润。
少年时的比尔·盖茨写了一份《为盖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报告,初露才华,全家人都为他高兴,外祖母帮这篇报告弄书皮,连父亲也插手帮忙,气氛活跃。父亲赞赏了比尔对企业事务的敏感,并在今后的社会交际中不失时机地将比尔引见给了他的商界朋友。
有些家庭未能重视如此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事实上,稚嫩的自尊心在细腻的关爱下会成长得日益完善。少年的韧性未必很强,他更需要适当的鼓励、承认、接受、关心,这样他会更有信心,更有所能。
成人同样需要尊重,由于他自身的成绩,已具有足够自尊,不会轻易的被击倒。然而,孩子只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所以需要细心和精心的呵护。
“最稳定的,因而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他的应得的尊敬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名声、荣誉和赞美。”尊敬应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父母要以平等的心态,真诚的关爱尊重你的孩子,他将会生活的更顺畅,学习更加进取和成功。
发展需要。孩子的成长是连续的,而需要也是不断更新的。人最初因一系列基本需要而产生动力,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会因更多层次的需要而产生动力。
青春期的孩子发展与需要的一些内在的联系,有人称为危险阶段,因为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多方面的适应有些冲突、矛盾。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也是特殊阶段。父母要认真地观察孩子的成长需求与现实的磨合。
父母只要将婴儿喂饱,就可能让他入睡;幼儿,父母只要多给他一些玩具就能让他高兴;少年,需要一些尊重;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特殊的转型阶段,父母要较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感受、思维等心理和精神上的东西。
孩子处于这个阶段,会出现“女大十八变”,父母要多与他们交谈。与他们的谈话,将可能成为他们定型的状况,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
当孩子发展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将会追求自我现实的价值。这是较高的境界。
再谈换位思考。
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由于社会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认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必然存在着心理隔阂,形成心理上的“代沟”。
小娟是学校乒乓球队队员,已上初中二年级,看到同伴穿着款式新颖的超短网球裙,显得潇洒漂亮、活力四射,非常羡慕,要求母亲也替她买一条。母亲却执意要替她买齐膝花裙子。母亲的理由有二:
一、买了网球裙,女儿会更回爱打乒乓。打乒乓会影响学习成绩,干脆及早退出乒乓队。
二、女儿身材修长,网球裙太短,看不顺眼。
于是母女俩意见分歧,出现争执。
母亲沉着脸训责女儿:“不听大人话,就是不买”。
“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小娟顿生逆反之心,说:“即使你买了花裙子,我也不穿。你不让我打乒乓,我偏要打!”
父亲耐心地听了女儿的心里话后,对女儿讲:“你长大了,应该站到妈妈的角度想一想,妈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去插队落户,无法升高中上大学。她生怕你因打乒乓球影响学习,考不上高中。你要牢记妈妈对你的期望啊!再则,姑娘穿着要与自己的身材,长要相配,我看你穿运动短裤更合适。”
接着又与妻子说:“你也应该为女儿设身处地想一想,女儿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更强了。我们要教育她正确处理打乒乓与学习的关系,对她的穿着,只能引导,不能硬要她什么都听大人的。”
这样,一家两代人愉快地来到商城,为小娟选购了一条李宁牌运动短裤。
这位父亲不自觉的运用了“换位思考”的方法。首先倾听接纳女儿的意见,根据女儿的情理特点,设身处地地对待女儿的要求;然后,引导女儿从母亲的角度,理解母亲;接着又要求妻子从女儿的角度考虑女儿的想法,从而各自理解对方化解了母女孩矛盾,消除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换位思考,有利于交往,双方沟通心灵,彼此了解,互相接纳,充分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选举止,内心世界又怎样?从而消除心理隔阂,缩短心理距离,使双方产生接近感、可信感、和睦感、理智感和信赖感。
下面提供四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方法:
1、角色变换法——就是家长把自己变换成最有利于理解、探究孩子心理面貌、心理活动以及心理动因的角色,以心理水平为基础,按照角色思维方式和特点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
按照变换角色的身份来分,有多种。诸如家长针对孩子某种行为表现,位移成孩子的角色,从孩子现有心理水平出发,进入角色,考虑事前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事后又怎么想,准备怎样做等。
或者位移到孩子伙伴的角色,从伙伴心理出发,思量对此事有什么想法和行为表现,如何判断和评价,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如何教育孩子等等。
还可以位移成爱人、爷爷、奶奶等角色,推测可能如何对待此事,教育是否一致等。
这样,有利于家长科学分析孩子内心世界,正确设计教育方案,避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成人化,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参照比较法——就是家长把自己位移到孩子地位,设身处地考虑和处理问题。诸如发现孩子在自己专用抽屉上加锁,可以参照孩子年龄阶段的情理特点,分析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孩子的“闭锁性”心理,见怪不怪,理解孩子。
也可以参照相关的成功家庭教育的实例,看看人家是如何分析、处理问题的,从中受到启发,吸取经验,善待孩子,改进教育。
还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参照自己与孩子同龄时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以自身相比,往往会理智地教育孩子。
3、信息分析法——就是家长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对支配和影响孩子的心理因素以及与孩子心理相关联的其它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理解孩子,因势利导。
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观察、调查获得的住处必须真实、可靠,尽可能全面翔实。
二是要透过孩子的言行去认识把握他的心理世界。
三是要从言行和思想的差异中把握心理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人无完人(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圣贤,亦不免出错。这是对成人错误的宽容。
我们能宽容成人,却不能宽容孩子——苛责,是做父母的通病。
孩子出了错,往往要经历父母“暴风骤雨”的“洗礼”。
孩子为什么会出错,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当——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先谈学会反思。
这不仅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更是观念的改变。
孩子犯了错误,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责备甚至毒打。
岂不知,父母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深厚,不可能因为一次的责骂就会伤害到孩子。但如果父母常常如此,那么孩子便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朝着父母的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为人父母不能不考虑这种危险性。
孩子天生的外表容貌禀赋资质,遗传上的残缺及生理状况,父母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以此作为对象破口大骂,以致伤害孩子原本就存有的自卑的心理。
譬如,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就骂:“你真笨!猪脑袋!”其实,孩子的愚钝大都与遗传有关,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这种骂法是不公平的。
父母责骂孩子往往失去理智,带有情绪化的特征。情绪化的责骂原本是想矫正孩子的行为,结果却演变成横眉怒目,大发雷霆的叫骂。
控制不了的父母,还会对孩子动粗、体罚或其他足以威吓孩子的处罚方式。作为教养手段,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并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
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反思。当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不是问“你怎么啦,”而是问“我怎么啦?”是不是我们家长不恰当的方式、方法、态度导致了孩子出现这样行为和结果呢?
教育孩子就像庄稼,世界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在生长过程中出了问题,没有一个农民去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孩子也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所采取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永恒的伤疤,也可以从中“掘生生命的新水源”。
面对孩子的错误,每位家长都不能采用以下10种语言方式:
(1)、恶言——傻瓜,说谎,没用的东西。
(2)、侮蔑——你简直是个废物。
(3)、责备——你又做错事,简直坏透了。
(4)、压制——住嘴!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
(5)、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6)、威胁——我和爸爸再也不管你,你想走就走吧!
(7)、哀求——我的小少爷,求求你不要这么做好吗?
(8)、抱怨——你竟然做出这等事,太让我伤心了。
(9)、贿赂——你要是都考满分,暑假带你去旅游。你要是考不好,那就在家里修整花园吧。
(10)、讽刺——你可真替你爸妈争光啊!居然可以考出40分的成绩。
这十种语言及其态度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家长与孩子有关系的紧张,父母必须克制自己的情绪,忌用这类伤害性语言。
再谈学会等待。
一位家长讲述了他的教子方法——
我固执地认为,孩子出现某一方面的问题时,要狠狠地收拾他,使他触动心灵,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
我教育上初一的儿子,就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我发现儿子早上爱睡懒觉,他妈把早饭做好以后,千呼万唤,总是唤不起他,我便断然采用强硬措施,“一步到位”,触动他的心灵,使他不再出现这个问题。
一天早上,妻子把饭做好了,一声声地叫,儿子总是不起来。我气急了,旋开他的门,冲进他的卧室,一把掀掉他的被子,对他的屁股就是狠狠的一巴掌,随着“叭”的一声响,儿子吓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一下子睁开了眼睛。我冲他吼道:“都上初中了,还这么懒。下次再这样,我把你光屁股赶到门外去。”
自从那次之后,儿子显然注意了。虽然他的卧室里挂着报时钟,他还要把我书桌上的马蹄表拿过去,上好发条,放在他的枕边,来个“双保险”。早上,他妈叫一声,他就答应着起来。有时,他妈还没叫,他已经先起来了。
这种高兴的现象只持续了两周,儿子又旧病复发,早上不起来了,任妻子一声接一声地叫,他依然在梦里留恋。
我的气又上来了。一天早上,在妻子叫了多遍以后,我又冲进他的卧室,一把掀掉他的被子,冲他的光屁股“叭叭叭”连拍三下,每下都放鞭炮似的响。他一惊,慌忙又爬起来,我冲他说:“狗还记得打呢,你咋不记打!今早你别吃饭了。下次再这样,干脆别读书了。”
这次我打过之后,儿子注意了三周。三周之后,又旧病复发。
这下,我的气更大了,心想:这一次,非打烂你的屁股不可。
一天早上,在妻子叫了多遍之后,我又冲了进去。这次,我手里握着一把笤帚。还没等我掀掉被子,他已经反射性地冲到床下,双手护着屁股,像犯了错误的猴子在防主人的皮鞭。看着他那胆怯的样子,我动了恻隐之心,叹口气,扔了笤帚,转身走了出去。
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起床这么小的事,我就不能把儿子教育过来呢?其他的孩子会像我的儿子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