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必修的六堂教子课
30874700000019

第19章 训练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投入精力努力抓好的当务之急。一个人的一生任何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或者诱惑,但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否做出准确的判断,是不是具备抗干扰的能力,将左右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孩子在学习或者正在进行某一件事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阻断了正在进行的事情,主要是因为成长中的孩子心理素质差,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我们都知道,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孩子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分散了或者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孩子的心理活动朝向具体的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动和其他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分散。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情绪带来的干扰,能使孩子适应各种环境,不管在何时何地,客观条件如何不如意,都能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想做的事情上。

注意力不集中,抗干扰能力差,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最困扰家长的问题之一。比如:有的孩子正在上课时听到外边的声音就东张西望,不能专心听课;休息的时候家长大气不敢出,不敢弄出一点响动,否则就打扰了孩子;或者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听到说话声,电视声而无法专心做作业。家长不惜一切手段为孩子创造所谓的安静、舒适的环境,看起来是关心、重视孩子,实际上无形中会给孩子产生一种压力,未必能达到家长期望的效果,适当地让孩子适应各种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俗话说,功夫要下在平时,莫等到用的时候方恨少。一种抗干扰能力强,遇事冷静,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绝对不是百般呵护就能形成的,要靠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事实上,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干扰的环境下学习,让他们慢慢地适应干扰下的环境,培养他们在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专心一致的能力其实是很重要的。记得列宁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就专门到人群比较集中的场合去读书。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我正在上幼儿园的小侄子每天四点多放学回家,不管家里人多人少,他拿出老师布置的作业坐在一群人当中自顾自地埋头写,而且很专注,根本不管大人们有说有笑,有时候父母要带他到别的房间关起门来写作业,他反而不愿意,可能也是出于孩子的表现欲吧。由于爷爷、奶奶酷爱打麻将,所以家里也经常有人来打麻将,可以说打麻将是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但不管声音有多大,他却全然不顾,总能在麻将声中准时入睡,连我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睡功”。

当然,我们不是提倡要特意给孩子这样的成长环境,其实,正常情况下,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干扰是微不足道的,对心理承受力强的孩子来说更不会构成威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分地强调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而忽视了对孩子抗干扰能的力的培养。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呢?这是一个需要很好地思考的问题。首先,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提高自己抗干扰能力对其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取得孩子的配合与理解。然后,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合适的干扰环境,环境的选择要比较符合孩子的兴趣,比如:放点轻音乐,家长在旁边谈话,或者到公园里读书,讲故事,写生,可以陪孩子带着目的到书店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市场看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沟通,并及时调整,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妥善安排。如果一味地强调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而忽视了对其抗干扰能力的培养,孩子怎么能适应目前这个社会呢?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掌握孩子的情况,不要给孩子学习或是生活上造成压力,使孩子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情绪带来的干扰,使孩子能适应各种环境,不管在何时何地,客观条件如何不如意,都能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来,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都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