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欲,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通俗点讲,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因此,作为父母,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儿子你看,这筷子是不是断了呀?”洛德把筷子放在盛了水的碗中,然后叫儿子来看。
儿子走过来看了看说:“是像断了呢。”他把筷子从水中拿出来然后又放进去,“不过没断。”“那你知道筷子为什么看上去像断了吗?”洛德假装不知地问儿子。
“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去查查百科全书。”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爸爸。
“哦,原来是这样,爸爸,是因为筷子在水中,光进出水时会拐弯,这就是光的折射。照在筷子上的光拐弯后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看上去就像断了似的。”儿子向爸爸解释道。
“可儿子,你说光为什么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呢?”“那是因为水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不同。书上还告诉我们,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照在这东西上,再反射出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才能看见东西。”儿子把书递给爸爸,“爸爸,上面还有好多其他有趣的知识呢!”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并引导孩子从书中寻求答案,是威尔和洛德教育孩子最常用、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之一。
孩子的求知欲是通过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由外因所导致的求知欲叫做外在求知欲,然而像威尔与洛德这样激发孩子的外在求知欲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常会呈不稳定的状态,而且孩子在形成内在求知欲之前,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外在求知欲的鞭策作用将由强变弱。因此,外在求知欲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是通过外在求知欲的诱发,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稳定的内在求知欲。
所谓内在求知欲,就是孩子有意识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接受新知识,有意识运用知识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找到动脑的感觉和自己智慧的存在,从而强化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孩子心理感受到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感受到知识的作用,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发自内心地想拥有更多知识的欲望。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孩子的内在求知欲提供了可能,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诱发孩子的内在求知欲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创造良好的求知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环境,比如为孩子布置小实验角、数学角、天文地理角,给他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等。当然家长本身也应有很强的求知欲,经常用知识充实自己。
第二,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会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派上用处,他们喜欢扮演父母的角色,并将父母的工作与生活情景简单地表演出来,从而通过游戏满足他们充当父母的欲望。在游戏中他们还会发现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第三,满足孩子在知识、能力、判断力方面的自尊心。不要说孩子是“傻子”,也不要说“你不懂,让我来告诉你”,而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谦逊,“我想,这个问题你是了解的,请你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一来,由于他的自尊心得到爱护,他就会尽力探索问题,对什么问题都求甚解。
第四,支持孩子提问题。孩子不爱学,通常不是我们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人为地阻塞了孩子的求知欲输出的线路和接口,比如梦想、好奇心、成就感、发奋等就是需要我们经常疏通和维护的重要接口。因此,父母决不能讨厌孩子问问题,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问什么,就应答什么、教什么,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每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无论对错,家长都应该表示赞赏,孩子从中得到了满足,以后他们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就是。父母应该及时赞赏孩子的求知欲。孩子发现一种新的现象,或提出一个问题时,家长不能漠不关心,应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也和他一样十分兴奋、十分惊讶,这样孩子会感到自豪,更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但和孩子讨论问题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随意说“说得好”或“很好”,因为过快过早赞扬可能传递讨论已经结束的信息,应该说“真有趣”,“我从来没这样想过”,以使孩子的探索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天,4岁的哈丽亚特见妈妈在家里忙碌,便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妈妈回答遭:“我正为隔壁的约翰太太烧一盘菜。”“为什么?妈妈。”“因为约翰太太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照顾她。哈丽亚特,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许你也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安慰约翰太太。”哈丽亚特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帮助照顾约翰太太。几分钟后,哈丽亚特敲开了约翰太太的门。
“有什么事}”约翰太太问。
哈丽亚特说:“我妈妈说,你失去了女儿,非常难过,心都碎了。”说着,哈丽亚特伸出她的小手。手里有一个oK绷带,“这是让您把碎掉的心粘起来的。”约翰太太接过绷带,破涕为笑。她弯腰拥抱哈丽亚特,泪眼盈盈地说:“谢谢,亲爱的孩子,你帮了很大的忙。”约翰太太接受了哈丽亚特的善意。她买了一个画框,把哈丽亚特的oK绷带放在画框中,每次看到它都感到宽慰。
适时引导孩子关爱他人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们为小哈丽亚特淳朴而善良的童心而动容,更为哈丽亚特的母亲不失时机地鼓励女儿关爱他人而钦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心是最宝贵的,孩子的爱心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呵护孩子的爱心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义务。
爱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儿童时期,孩子的身心发育最为迅速,是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呵护孩子的爱心,对塑造他们的良好性格和健康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往往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培养,甚至可以毫夸张地说,现在许多孩子在被教育的时期是处于感情教育的荒漠之中的。
一次,一位幼教专家到一所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老师只好点名,第一个孩子说:“感冒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听了孩子的回答,不知家长朋友有什么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缺乏爱心的举动在孩子中并不少见。我们家长对孩子关心的就是如何吃好、睡好、学习好,对心存爱意、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却不够重视。
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应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然而,父母往往只知道给予孩子爱,却不懂得要求孩子回报,也不鼓励孩子施爱的能力,但也恰恰是这种单向的爱造成孩子情感的畸形。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于父母关心自己,不仅不知道去关心他人,也不知道关心父母。
有一位家长也是个教育工作者,但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上,却困惑不已。儿子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不错,表现也不错,这一点很让他宽心。然而儿子有一个毛病,就是不会体贴大人。平时不说,就是节假日也难得帮大人做点家务活,吃饭几乎是饭菜摆好了他才来吃。儿子也把这一切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一点主动关心、体贴父母的意思,这让做父母的有点心痛。
因此,父母对待孩子不应当过分无条件地奉献,应当让孩子明白,家庭也需要让孩子做些什么。这种意识先是从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劳动,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开始,而不是让父母的爱“有去无回”。
奥德拉夫妇是一对在读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8岁的儿子尼基。尼基聪明伶俐,唯一的“毛病”就是喜欢吃零食。在他还不满3岁的时候就知道拉着爸爸妈妈到不远处的百货店。
每次遭到爸爸妈妈的拒绝,小尼基就哭闹不止,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奥德拉夫妇纵然是满腹经纶也奈何不得3岁小儿。有一次,小尼基又要让爸爸给他买糖果,爸爸说:“亲爱的尼基,爸爸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你也要答应爸爸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小尼基满脸疑惑。
“你现在买糖果的钱和你在幼儿园上学的钱都是属于爸爸妈妈的,你每花费一分钱爸爸都会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等你长大后也要还给我们,供爸爸妈妈上学。”爸爸说。
小尼基似懂非懂地答应了。从此,尼基每花费一分钱爸爸就提醒他一次“这些钱以后你要还给我们”。6岁的时候,小尼基已经不再乱花钱了,他的小脑袋里除了功课外,已经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挣钱,将来供爸爸妈妈读书了。
转眼间,小尼基8岁了,奥德拉夫妇开始攻读博士学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尼基的思维也开阔起来,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老师曾经说过“小孩子到了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后,就可以找寻打零工的机会了,诸如帮社区邻居的花园除草、送报纸、铲除车道上的积雪等。”尼基想到这里兴奋不已,因为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而且他已经会使用铁锹了。
第二天一早,小尼基就按响了一对老夫妇家的门铃。
老太太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
“你好,”小男孩说,“我叫尼基,我来帮你们铲雪好吗?”“你起得真早,怎么在这附近没有见过你?”老太太说。
尼基很有礼貌地回答道:“我是新来的,我家搬到这个社区才一周。这么早就过来,会不会打扰到你们?”老太太亲切地说:“不会!我们也是很早就起来了……”说着,对着屋内喊道:“亲爱的!我们的车道铲雪工作,就决定交给这位小绅士喽!”“你年纪这么小,就这么积极地打工,将来长大一定很有成就。”老太太说,“你怎么利用自己赚来的钱?是要把他们存起来?还是拿去买糖果?”小尼基兴奋地说道:“我赚钱不是要买糖果用的。我爸妈都还在念书,我赚的钱,先赞助他们交学费!等我将来长大,他们答应也会帮助我读大学。”小尼基工作结束后得到了10美元报酬。
孩子的爱要靠指导和鼓励来开发。在孩子享受被爱的同时,要鼓励他奉献自己的爱心,只有让孩子由被爱向施爱转化,使孩子在父母之爱的熏陶下,由感激父母、牵挂父母,到想为父母做事、回爱父母,才能形成健康、完整的爱之流。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善于帮助别人的人。所以,真爱孩子的父母,在你给予孩子无私的爱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给予他人无私的关爱!
教育家卡尔·威特为了培养儿子的善行下了很大工夫。从小就给儿子讲自古至今行善的各种故事。只要威特做了好事,就马上表扬他:“好!做得好!”有时还在妻子和亲友面前表扬说:“威特今天做的这一件事很不错。”在威特稍长大一些以后,父亲就给他背诵各种道德诗。德国有很多讴歌仁爱、友情、亲切、有度量、勇气、牺牲等方面的诗篇,威特刚刚几岁时就能很熟练地背下来了。威特父亲还为他做了一个“行为录”,将他做的好事记到上面留作永久纪念。由于这种种鼓励,幼小的威特就立志要一辈子多做好事。
不过,有时小威特也会在无意中做一些“坏事”。
在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很多人,他们和威特海阔天空地谈论着。这时老威特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威特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他父亲看到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拽住不放。
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他父亲也把手放开了。
父亲对他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威特父亲不仅赞赏孩子的善行,也对孩子的恶行予以适当的惩罚,是为了让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使他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而小威特也因此不仅对身边的人怀有一颗善心,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于怜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