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的实验证明,孩子在记忆时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记忆力,而愉快的心情则来自家长、老师或他人的赞扬或奖励。
另两位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说明了给予孩子表扬或奖励对孩子记忆力的影响。他们教婴儿区分两种不同的声音,并给能区分的孩子奖以糖水。仅用了半个小时,婴儿就学会听到铃铛的声音就转头,听到哨子的声音就不转,以期得到糖水的奖励。再通过半小时相反的训练,把对铃铛与哨子反应的奖惩颠倒一下,婴儿又学会了以对哨子的声音的反应代替对铃铛的反应。
然而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不仅不表扬或奖励孩子的记忆力,还不时地当着孩子的面对着他人贬低孩子的能力,谦虚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谓的含蓄实际上是对孩子自信心的抑制。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谈到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一位母亲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咨询,告诉我他读初一的儿子成绩不好,但又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于是我找来那位孩子谈话,希望从他口中找到一些原因,可孩子开口闭口都以“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来为自己的成绩开脱。
我感到很奇怪,便去问他母亲,这位母亲告诉我,她经常在别人面前谦虚地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这位母亲并不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谦虚的这句话,孩子却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单纯的孩子误以为是母亲对自己真正的评价,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负面暗示,记忆力真的变差了,学习成绩也跟着下降。
这件事表明:负面的评语会打击孩子的进取心,孩子有可能因此自暴自弃,对所希望记忆的内容失去信心,真的变成笨孩子甚至坏孩子。许多人之所以记忆力不好,就是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应有的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忆’的材料时,这些人常常想:“多难记啊!”“这么多,我能记住吗?”研究表明,这种思想意识正是提高记忆力的最大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说过,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定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呢?
首先,在记忆前,家长要尽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表扬孩子,指出孩子以前的优秀表现,如:“上次你背诵那篇朱自清的散文记得多快啊,记忆力太好了,大家都夸你聪明。这次你一定能记得更好。”这样通过表扬孩子以往所取得的优秀表现,不但能使孩子心情愉快,还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在孩子整个记忆过程中,家长要始终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充分信任。表情应该是惊喜和赞美的,这样会给孩子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会感到无比的欣喜。
当然,记忆力的好坏不只决定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在赏识孩子的基础上,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有针对性地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首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记住。相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除非强迫自己记忆,否则很难记忆。成人尚且如此,孩子就更不必说了。但对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能强迫孩子去记忆,而是要激发起其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有的两三岁儿童能认识很多字,还有的年纪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能孜孜不倦去学。
其次,可以尽量地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家长要从小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环境,因为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许多年龄很小的孩子之所以能记住和讲出很多见闻就在于他们“见多识广”。因此,家长不妨给孩子玩各种彩色的、有声响的、能活动的玩具,让孩子多听音乐,多和孩子讲话,也可以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会对形象鲜明的、感兴趣的或引起他们高兴或惊奇的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较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再次,家长还不妨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为了培养孩子的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对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布置有意识记的任务。最简单的做法可从要孩子去取一样东西或传一句话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布置识记的任务可趋复杂,比如要求孩子复述一个故事,讲出参观见闻或记住游戏规则等等。
另外,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记忆的方法。家长要善于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运用各种记忆方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比如年幼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短,因此记忆的主要方法是机械识记,家长要他们记住某种内容就要不断重复,可重复教他们背诵一些儿歌、诗歌,记住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入学前的儿童基本已会运用意义识记,这时家长可以教他们运用顺序记忆、归类记忆、联想记忆等识记方法;如果要背诵一篇课文,则可让孩子运用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等方法。
总之,孩子的记忆力需要来自父母的鼓励和培养,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那么您不妨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开始。